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467章 諸候盡去
各諸候當然也懂得權衡,很多都在屬地裡經營了許多年,根本就沒必要將一切都賭在這一場與董卓的爭戰之中,還是先行回去,觀望一陣子再說。於是,那些諸候紛紛向諸葛亮進言,要求諸葛亮交付糧草,早日啟程回去。

 拿到手的糧草才是自己,各諸候也怕繼續虎牢關待久了,再來一次酸棗發生的事可就承受不起了,畢竟不是每次都那麽好運,能找到替代的方法解決困境。

 怎麽說,各諸候也跟著辛苦跑了一趟,諸葛亮當然不會有什麽拒絕的話語,皆一一應允,很公平也很及時地讓人將想要離開的諸候領了屬於自身的糧草和輜重,並大開虎牢關城門,讓其安全離開。

 沒過幾日,原本十八路諸候先是因為袁紹和袁術偷盜糧草,然而私自離開,現在又有大量的諸候們提出要求領取糧草,先行回軍,於是虎牢關的反董大軍形同虛設,陸陸續續地有人離開。

 有些人一開始只是觀望,後來發現越來越多諸候選擇了離開,也就不再寄任何希望,同樣選擇了離開,畢竟要是十八路諸候都還在,現在又有虎牢關,估計還真的有可能打得下來。

 可世間並沒有如果,現實就是各路諸候紛紛引軍回了屬地,不再參加矯詔所提的討董一事。最後虎牢關只剩下幾路兵馬,一路是曹『操』軍,曹『操』不可能像其他諸候們一樣,領了糧草然後回了陳留,一來這點糧草,曹『操』看不上,反正已是佔據了陳留,就算進攻京師洛陽,討董一事不可為,到時再回去陳留就是了,不急一時。

 另一路就是孫堅軍,孫堅其實也想走,引軍回去東吳,慢慢經營東吳等地,然而孫堅要是回去揚州,難免要經過袁術的地盤,袁術偷盜了糧草,孫堅肯定得和袁術劃清界線,不再繼續為袁術效力。

 於是孫堅已是料到回到揚州等地,再想發展勢力有了袁術的阻礙會有多難,因此要是按照諸葛亮的方案,領了那點糧草,別說揚州比其他地方更遠,恐怕回到的時候,糧草等物已是消耗得七七八八。

 況且就是一點都不消耗,那點糧草根本就不足以孫堅自立自足,撐不了多久,孫堅乾脆就留在了虎牢關,走一步看一步再說。不過孫堅也知道各路諸候這麽一走,想去攻打京師洛陽那就是笑話了。

 除了諸葛亮之外,還在虎牢關的最後一路就是公孫瓚大軍了,公孫瓚本來與諸葛亮不止沒有交情,還有些積怨,然而公孫瓚卻是一個既記仇又十分計較的人。既然公孫瓚與曹『操』、孫堅等人同樣在攻打虎牢關的時候立下大功,如今好處還沒分到,就像其他諸候一樣領點微薄的糧草和輜重,然後滿足地回去,那就不是公孫瓚的風格了。

 諸葛亮也是料到了這三路諸候肯定不會像其他諸候一樣目光短淺,鼠目寸光,畢竟雖然先行回軍,拿了糧草,這一次出征就不算失敗,也算有所斬獲,然而名聲卻是一般,況且若是讓董卓抽出手來,董卓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凡是有參與討董的諸候大軍還不得統統都弄死。

 諸葛亮知道虎牢關現在的兵力對比董卓,已是沒有優勢了,甚至持久停留在虎牢關,待董卓反應過來,極可能還得面對董卓派來攻打虎牢關的大軍,紙是包不住火的,一旦董卓知道各路諸候已是紛紛退卻,恐怕前來奪回虎牢關的時間就會更加快捷。

 這個時候,諸葛亮還是名義上的討董大軍盟主,既然曹『操』、孫堅和公孫瓚留了下來,諸葛亮就覺得有必要說清楚,是戰是和,是行是退,都得先行定好,不然容易誤了他人,也害了自己。於是諸葛亮叫來了曹『操』、孫堅和公孫瓚,這回倒也沒再避嫌,同意讓曹『操』、孫堅和公孫瓚連同部將都帶上。

 很快,曹『操』帶著夏候惇、曹仁、曹洪和夏候淵前來,而孫堅也領著祖茂、韓當、程普和黃蓋到會,至於公孫瓚則是帶了自家弟弟公孫止和劉備、關羽幾人也一齊赴約。諸葛亮這邊典韋和趙雲站在身後左右,而張飛、黃忠則負責在帳前守衛,免得有人影響會談。

 各人坐定,諸葛亮也就不打啞謎,和聰明人聊天自是省事,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提道:

 “曹將軍、孫將軍和公孫將軍,眼下虎牢關已是剩下我等四路大軍,兵馬盡加起來不足十萬,遠遜於董卓那逆賊,雖說虎牢關有些積糧,然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對兵法軍事又知之甚少,故而把三位將軍叫來一起商議。”

 “咱也好拿出個章程,若是討董一事實是不可為,那也沒什麽,趁著虎牢關尚有些糧草和物資,我等暫避鋒芒,各自取一部分,引軍回屬地,待時機一到就東山再起,倒也不至於誤了討伐董卓,畢竟留下有用之身,比逞一時之勇更加重要。”

 “當然,我年少識淺,三位將軍要是覺得縱是憑我等四路大軍依然能夠硬撼董卓,那亮雖不才,也願陪三位將軍走一遭,絕不膽怯、退卻,能與三位將軍瘋狂賭一把,這也是亮的榮幸和機緣。”

 其實,就算諸葛亮不說,曹『操』、孫堅和公孫瓚都知道討伐董卓一事怕是要泡湯了,至少依靠他們四人是成不了事的,四人之中也就公孫瓚的兵馬多些,大概還有二三萬兵馬,而曹『操』的兵馬也只有五六千,而孫堅和諸葛亮統其量只有三千多兵馬罷了。

 這樣一算,別說是去京師洛陽打董卓了,要是呂布帶著荊州殘軍再殺個回馬槍,諸葛亮等四人想守住虎牢關估計都夠嗆。曹『操』、孫堅和公孫瓚之所以不願意先行回軍,便是看中了尚留下在虎牢關的大量糧草和輜重。

 曹『操』等人和諸葛亮一樣的想法,其他諸候要是也看上了虎牢關的東西,那沒問題,就一起留下,到時人多就真的敢去京師洛陽和董卓交鋒,會一會西涼大軍。其他諸候沒想法,那虎牢關的一切也就落在了堅定留下的諸葛亮等四人手中。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