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441章 樂進、李典
陳宮一走,諸葛亮的日子又開始消停了,不過沒讓諸葛亮逍遙多久,陳宮沒來煩諸葛亮,倒是換成郭嘉來向諸葛亮匯報各種事務了。郭嘉『性』子比較散漫,得到典韋的放行之後,卻是大大咧咧地找到諸葛亮,也不用諸葛亮招呼,率『性』地就近找了個位子坐下,然後方亮明正事,說道: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主公大事開頭,先有好兆。我青兗兩州各郡縣大豎招兵白旗,廣納鄉勇遊俠,沒幾天已有數萬人報名從軍,登名造冊。尤其是通過嘉一直的觀察以來,還真發現了招募到的人,其中有些是軍中好手,可大堪一用,故而嘉今天前來向主公提前報喜,免得主公對於討董一事不明情況。”

 “前些日子,有一個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來投我軍。嘉令韓忠、趙弘等人負責考校前來投軍之人,發現此人武藝不俗,且對軍事兵法都有獨特的見解,實乃是適宜統軍領兵之良將,嘉知主公求賢若渴,任人唯賢,不敢私自放任,免得人才受到冷落,因此前來稟報主公得知。”

 “另外又有一個山陽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來投我軍,此人與前面的樂進能力等同,各有長短,兩人曾在投軍之時進行一番比試,不分勝負,旗鼓相當,嘉也一並留下,充任為軍帳前吏,隨時聽用。”

 “李典與樂進皆是不可多得的強將良才,主公討董一事剛剛謀劃,兩人即刻前來相投,可見此兩人的眼力不差,懂得大勢所趨,嘉為了獎勵兩人最先投奔,以示後來人,已是私自許諾,若是能夠建立戰功,即時升任為校尉,絕不食言。這點還望主公責罰,諒解嘉的自作主張。”

 郭嘉說完,向諸葛亮拱手行禮,以示歉意。諸葛亮聽罷想是高興大於計較,不由得笑出了聲,隨即搖搖頭,表示並不在意郭嘉的越職授權,畢竟諸葛亮一聽是樂進和李典前來投奔,內心別提多興奮了,這兩人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將才,曾經替曹『操』立下了不少汗血功勞。

 諸葛亮想不到的是自從人生的軌跡一點點改變之後,現在開始有了蝴蝶效應了。因為諸葛亮搶先一步發起矯詔,原本應該前去投靠曹『操』的樂進和李典轉道前來投靠諸葛亮了,這不止是此消彼長,還讓諸葛亮明白了一件事,凡事不可再慢慢圖之了,不然容易一步慢步步慢,到時悔恨終生。

 諸葛亮是覺得應該趁著手底下人才的增添,可以逐步地蠶食青兗以外的各地方了,畢竟地方越大,握著的兵馬就越多,同樣麾下治理的百姓越多,名聲就越好,當然掌握的地盤大了,人才也就會慢慢變多起來,這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

 “奉孝,你做得很好,不必太在意那些繁文縟節,若是事事皆要請示匯報,容易貽誤了戰機,耽誤了大事。奉孝是我親自授命的軍師,見你如見我,根本不用分得過分清楚,免得讓軍中將領內心產生輕視,誤解了奉孝的威信。”

 “另外,奉孝能夠發現人才,並重用與培養人才,這也是體現了奉孝的能力,換作我在場,更是沒法做得比奉孝還要好。不過奉孝當得注意手下的將領和人才越來越多,就要多留個心眼,比如如何利用每一個人才本身的長處和優勢,將人才任命到最合適的地方去,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能。”

 “一旦處理不慎,手下的人才就會面和心不和,形成小團體、小組織,反而影響軍中的團結,到時作戰的時候多少就會有些猶豫和推塘。”

 諸葛亮是有慘痛經歷的,從前諸葛亮是蜀漢的軍師,蜀漢的大丞相,聽起來名頭是很響亮,但諸葛亮依然避免不了手下的人才形成派系,大肆爭鬥,彼此內部消耗,平白損失了許多發展的機會和緩慢了辦事的效率。

 那時,劉備手下的班底已是很龐大了,完全架得起一種良『性』循環,可惜就是因為手下的人才來自不同的地方,代表著不同派系的利益,往往都在東征西討的時候太過於計較個人得失。

 比如跟隨著劉備從無到有,自涿郡就開始伴隨著劉備輾轉各地的關羽和張飛是一派,而得了荊州之後,劉備從劉表那兒掏了不少人才,又在荊州本地黃、蔡、蒯等世家的幫助之下,荊州的人才自成一派,就連黃忠這樣的寒門出身,也受荊州派的影響。而當劉備進取西川,攻取益州的時候,法正、劉巴、張松等這些來自益州的人才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益州一派。

 就算諸葛亮貴為全軍大軍師,大丞相,獨攬軍權,卻也無法和解劉備手下這些人才的明爭暗鬥,搞得很多時候,諸葛亮明明想派這個人前去辦事,卻是一番爭辯下來,最終只能另選他人。 這種無奈,曾讓諸葛亮深感無力。

 如今,諸葛亮是主公了,想得更多的自然是如何製衡手下,因此這種人才形成派系,小團體,不顧大局,沒有大我,隻爭小利的現象,諸葛亮覺得完全有必要事先提醒一下郭嘉和陳宮這些軍中高層,以免到時征戰起來,用人不明,反遭其害。

 當然,上一世沒能解決的問題,諸葛亮也不會再繼續苦思冥想,反正現在軍中的軍師有郭嘉和陳宮,甚至以後還會有更多可以理政的人才,來擴充諸葛亮龐大的文官集團,這些問題就留下郭嘉等專業的軍師前去處理。畢竟郭嘉和陳宮的能力也並不比諸葛亮差到哪裡。

 從前是沒有機會相較量,郭嘉英年早逝,天妒英才,早早而死,那時諸葛亮還小,而陳宮卻是明珠暗投,先是投靠了曹『操』,發現曹『操』不仁才獨自離去,然後又投靠了呂布,呂布更是不堪,不止落得個三姓家奴,還不仁不義,最終不得不兵敗被殺。

 現在有了諸葛亮的重生介入,郭嘉和陳宮不但有自己的人生舞台,而且不會再像以前一樣悲劇,未能展現自身的風采。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