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434章 私貨
“各郡縣的難題有些是存在已久的,也有些是一時之間難以解決的,只不過戰事一起會加重困難的程度罷了,因此宮認為青兗兩地依然是不改發展的勢頭,繼續發展。這樣一來,再想從各郡縣之中抽取兵源就比較難了,畢竟少了青壯恐怕會導致各郡縣的複興。”

 “而討董勢在必行,主公可以先在聲勢上面做做文章,比如向大漢各地發矯詔,聲明青兗有心討董,請天下有志之討董之士皆到兗州匯合,共同討董。這樣一來,那些有感主公忠義之人,肯定會前來投奔主公,一起討董,或者早對董卓心中存恨之人,也會響應主公的號召,哪怕不來青兗兩地,也會起兵附和討董。”

 “如此一來,不但加快了我青兗兩地的繁華,也為主公能夠招攬到更多的人才助力,最為重要的還提高了青兗兩地的名聲。且到時大漢各地都起兵反董,那主公率先青兗兩地大軍,只要一支偏師即可,些許兵馬就能和天下英雄一起前去討董。”

 “兵馬貴精不貴多,況且董卓不得人心,天下英雄群起而攻之,根本不用太多兵馬,依宮看來,只要五千兵馬即可,若是想在討董大軍之中獨佔風頭,那只要一萬兵馬,宮必為主公籌謀,勢必不失主公的厚望。”

 陳宮像倒豆子一樣,一下子就連討董方案都給各人呈現了出來,各武將聽到陳宮也讚同出兵,皆紛紛陰轉晴雲,臉有喜『色』,而各文官想不到陳宮居然才思如此敏捷,諸葛亮這個主公剛剛才提及這個議題,陳宮已是將討董方案都想好了,最為難得的還是顧及了在坐各人的感受和難處。

 陳宮的方案裡面完全可以看出並非是站在武將這一方,相反隱隱有幫助各文官的內涵,畢竟陳宮向諸葛亮進言,那是首先先發矯詔,看看大漢各地的討董反應再說。要是討董熱鬧,那青兗理應順勢而為,多少也得出一些兵馬,不然領頭號召的人是諸葛亮,名聲賺到了,真到了討董的時候,卻是不見諸葛亮的人,那就惹人恥笑了。

 況且一旦矯詔發布之後,大漢天下有志之士,能人強將是忠臣的都會稱讚諸葛亮的作為,也許就會不遠千裡前來投奔諸葛亮了,而內心陰暗想從中漁利之輩,只要有些才學估計也在尋思著如何利用這一次地機會投入到討董大軍之中,混出一些名聲,撈一把好處。

 聽到陳宮支持興兵討董,剛才諸葛亮又說將此次會議最後的定奪都交給軍師們,也就是陳宮和郭嘉,現在算是定下了基調,於是武將們不再鬧騰了,皆靜心等待,聆聽諸葛亮和軍師們的安排,說不定等下就會有直接的軍事任令,再鬧下去,萬一惹人不喜,那就算起兵討董也有可能沒了份,落得個鎮守的差事。

 武將們一消停,文官們又若有所思,會議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諸葛亮示意陳宮接著說,畢竟諸葛亮的本意也是興兵討董,而且諸葛亮當然也不願意青兗兩地在討董之中將兵馬當成大頭都拿了出去。

 既然陳宮已是有了腹稿,雖說有些倉促,但趁著現在人才濟濟,共事一堂,說了出來也好,讓各人都幫助參詳一下,說不定就能商議出來一個完美的方案。

 陳宮無奈隻好接著說道:

 “主公,剛才宮能想到的就是先發布矯詔,看看大漢天下人的反應,再臨機應變,更多的安排,宮倒是一時之間沒想好。不如就讓奉孝來說說,看宮這提議還有什麽缺點,或者是需要注意什麽?”

 陳宮出身貧寒,而郭嘉同樣是寒門士子,陳宮對郭嘉那是欣賞有加,自然不願意在主公面前將個人的風采展顯無疑,畢竟和郭嘉爭寵搶風頭,陳宮覺得沒必要。相反,陳宮往往還提點郭嘉,讓郭嘉注意一些工作的方法方式和說話的態度,以往得罪出身世家豪強的子弟,弄得彼此不好相處。

 郭嘉知道陳宮有意幫忙,也不推辭,畢竟郭嘉大病初愈,無論在軍中還是在地方,根基都沒有陳宮來得穩固,況且現在謀士之中,諸葛亮只有郭嘉和陳宮,郭嘉明白諸葛亮的手下早晚會有一些世家望族的子弟,而和同樣寒門出身的陳宮就是天然的盟友,自然不會拒絕陳宮的好意。

 “主公,公台所說不無道理,董卓逆賊惡行盈天,但討董一事不可隨便,嘉也覺得先傳矯詔至大漢各州郡,號召天下有義之士共同討董,方是穩妥之舉。此外,一旦對外宣布討董,青兗兩地的軍隊不適抽調,兗州沒兵,則青州不穩,青州沒兵,則兗州沒底。因此這兩地的兵馬不要輕舉妄動。”

 “可在矯詔之中,說明我青兗兩地願意招攬天下英雄一齊前去討董,無論是何出身,只要願意為大漢效忠出力,都可前來青兗投入我等,到時在青兗兩地會有大漢各郡縣源源不斷趕來的義兵,只要招集起來,自成一軍即可。”

 “我等只要在青兗兩地待傳詔之後,選擇各郡縣顯眼之處,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想必屬於我等的討董大軍即刻可成,我等無非就是提供軍兵的兵器、戰馬、糧草和輜重等物資罷了。如此一來,兵源一多,再精心挑選一番,也能組成一支精兵,多余的人還能補充到青兗各郡縣之中,發展勞力。”

 郭嘉相當於在陳宮的討董方案裡面又錦上添花地挾帶私貨,畢竟矯詔之上明明說是討董,但卻是給大漢各郡縣所有人一個明確的目標,那就是怎麽討董,當然是前去青兗兩地投名從軍,這樣無疑是替諸葛亮在名聲之上撈完之後,還能在大漢各郡縣順便招募一次兵源。

 郭嘉不愧是鬼才,天縱英資,短短時間之內,不但領會了陳宮討董方案的重點,還能權衡利弊之處,在其中增加一些能夠給青兗兩地帶來巨大利益的改動。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