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477章 平分冀州
本來袁紹拿了韓馥的糧草,就不想再向老實人韓馥下手,不過這時手下謀士之一的逢紀卻又是給袁紹提了個建議,說動袁紹埋伏在冀州,等待公孫瓚回來,伏擊公孫瓚,從而清理掉幽州所有的其他勢力,將幽州全面納入袁紹的手中。

 但是逢紀極有先見,替袁紹考慮得很是全面,當時逢紀是這樣胸有成竹地說道:

 “主公,若是主公只顧一心回了渤海,經營渤海不必費吹灰之力,到時主公還是難免要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一決高下,分出個你死我活。既是如此,主公何不直接埋伏在冀州這等公孫瓚回幽州必經之地,也好打公孫瓚個措手不及?”

 “況且,縱是在冀州無法將公孫瓚憑一舉之力全數剿滅,那公孫瓚沒了白馬義從,回了幽州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了,退一萬步來說,哪怕到時有外力介入,我等在冀州折戟,那主公的地盤渤海卻是毫發無傷,就算我等回了渤海,那公孫瓚也拿我們無可奈何。主公東山再起,那是易如反掌。”

 “主公,天下之人,大丈夫縱橫天下,素來都是自取自拿,何必要專門開口才能讓人送來糧草為食,這也是多舉一此,冀州牧韓馥本就是袁氏的舊吏門生,思恩望報,如今冀州在韓馥的治理之下,已是不同往日,乃是錢糧盛產之地,將軍為何不直接取之代之?如若將軍不取,恐十八路諸候之中早晚會有人想要謀取冀州,到時冀州擋住了幽州發展的門戶,主公想入主中原就更得多走一步了。”

 其實,袁紹也眼紅冀州的富有,只不過礙於韓馥又是袁氏這一派的,且還算是聽話,若是向韓馥出手,會引起袁氏的其他舊吏門生的排斥和防備。袁紹不想自毀門戶之名,畢竟袁紹還想打著袁氏的招牌,到處攻城掠地呢。

 然而逢紀說的句句在理,袁紹是真的聽進去了也動心了,只是希望逢紀能夠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如此一來袁紹就算得了冀州,吃相也不太難看。於是袁紹一臉虛心討教的樣子,說道:

 “冀州牧韓馥與我袁氏淵源不淺,交情頗深,如今更是遣人送來錢糧,如若我等取了冀州,恐為世人所詬病,元圖所說,我雖有心,奈何苦無良策,還請元圖教我。”

 袁紹內心門清得很,乾掉了公孫瓚的話,就能得到整個幽州,乾掉韓馥的話,就能得到冀州,只不過在袁紹看來搞定公孫瓚的難度比韓馥大多了,只要袁紹順利拿下了幽州之後,到時進取冀州也有了理由,說是冀州擋到了袁紹進取中原了。

 但是逢紀現在的意思就是讓袁紹先取了冀州,再搞定公孫瓚,這個名義上就有些不太名正言順。這也是袁紹為難的地方,僅僅是為難,而不是說袁紹就不願向冀州下手,韓馥是袁氏的門生舊吏沒假,但始終不是袁紹的家將家臣,比如逢紀和郭圖等人,因此袁紹對於得到冀州,並沒有什麽異議,只是想要一個好的名聲,以及最好是不要那種被黃巾反賊禍害過的冀州,這樣袁紹還得花費大量人才和精力去恢復冀州。

 既然敢於向袁紹進言,逢紀早就打好了腹稿,看到袁紹果然順著逢紀的節奏,進行發問,逢紀臉上洋洋得意,也不願再繼續吊袁紹的胃口,畢竟袁紹的謀士那麽多,只要有了一個思路,誰都能替袁紹想出個執行方案來,於是逢紀急著表現地說道:

 “主公,此事易耳。那冀州牧韓馥給我袁氏有舊,只要主公暗中派人快馬給公孫瓚送去書信一封,就說主公有意對冀州用兵,邀請公孫瓚前來進兵一起攻取冀州,約定為左右夾攻,到時公孫瓚必定會同意與主公共同瓜分冀州,從而領著白馬義從向冀州攻來。”

 “真到那時,主公可以向韓馥釋放公孫瓚即將要進攻冀州的消息,韓馥本就是守成之輩,實是無謀之人,又思及主公提前告知之恩,以及袁氏昔日之情,必定會請求主公代韓馥暫時領為冀州牧,總管冀州大小軍務。如此,冀州唾手可得,還能聯同韓馥給公孫瓚來個重擊,讓公孫瓚無力與主公再爭幽州,這樣一來幽州也落入主公囊中。”

 “此計可謂為一舉兩得,一石二鳥。只需一戰,主公即刻可獲得幽州和冀州兩州之地,最為奇妙的是無論是韓馥還是公孫瓚都會認為主公是盟友,不會對主公有敵意,韓馥是主動請求主公相助,而公孫瓚則是主公的書信邀請而來。”

 “我等大軍進可攻退可守,完全能夠明哲保身,視機而動。這等時機,實是天助主公也,還請主公速速定奪,不然錯過此時,下一次機會就難等了。”

 逢紀不愧是一個合格、優秀的謀士, 簡單地幾句話就給袁紹體現了一條絕妙的計策,不但完全保全了袁紹的名聲和面子,還讓袁紹隨時能夠置身於事外,不被卷入其中,只要袁紹作出了決定,到時趁著公孫瓚沒注意,偷襲公孫瓚,那麽幽州和冀州兩州之地,還真如逢紀所說,一戰而定。

 聽到這裡,袁紹那是豁然開朗,內心歡喜,這逢紀逢元圖果然有大才,頃刻之間妙計連連,立馬就同意了下來,袁紹更是親自給公孫瓚寫了一封書信,然後派人快馬加鞭送去給公孫瓚。

 最為不妙的是這公孫瓚雖然不太喜歡袁紹,可還是答應了下來。畢竟袁紹是有前科的,偷盜糧草可見袁紹其人人品不行,但公孫瓚又實在是被袁紹給說動了,畢竟冀州不是什麽小地方,冀州物產豐富,錢糧鼎盛,公孫瓚早就有想法了,袁紹這封書信自然是對於公孫瓚來說不謀而合。

 既然袁紹說了一起夾攻冀州,到時是平分冀州,各取一半,公孫瓚哪能不同意,況且公孫瓚也知道袁紹這個渤海太守的底細,袁紹的兵馬比公孫瓚沒強到哪兒去,公孫瓚有信心統領著白馬義從哪怕袁紹事後翻臉,公孫瓚也敢與袁紹硬撼。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