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293章 螞蟻搬家
上一章提要:...別說是等以後,恐怕稍微猶豫,青州都有可能給別人捷足先登,到時就會悔之晚矣。之所以開這個會,諸葛亮就是想提前做做各人的思想工作,在諸葛亮看來,青州之行,迫在眉捷,不容刻緩。聽到諸葛亮的提議,眾人紛紛議論起來了。一來是好不容易脫離了黃巾造反的戰場,這還沒安定下來,過幾天好日子,又得重新奔波,趕往青州。二來青州現在一無所有,剛過去肯定會有所不適應,至少沒現在的泰山郡過得好。然而眾人雖然是議論吵雜,卻沒有人站出來反對。畢竟遷往青州,有利有弊,大家都能看出來。泰山再好,始終隻......

上二章提要:...沒法改變。現在諸葛亮又是重提報名投軍,典韋是心動,至少能夠不用再像以前一樣,躲藏在山林裡面,為飽食奔波,為裹腹擔憂,只不過典韋不知目前的諸葛亮為人如何,若是又像那陳留張邈一般,那還不如不投也罷,反在山林水澗更是快活。正思慮之間,諸葛亮卻又一舉破除了典韋的擔憂,開口道:“典壯士,能夠為好友報仇而於鬧市中殺人,是為義;與翼德過招,數百回合不曾落敗,可稱勇;從軍為兵,看不慣軍中弄虛作假,不忍有軍戰之將士不得恩賜,反受牽連,是為仁;遁入山林,仍思投軍報效,為國出力,是為忠。”......

上三章提要:......

上四章提要:......

上五章提要:......

上六章提要:......

上七章提要:......

上八章提要:......

上九章提要:......

上十章提要:......
展開+

原來之前諸葛誕和諸葛瑾的年紀已到弱冠,諸葛玄和諸葛珪兩人商議著替他們表了字,兩個大的表完了字,諸葛玄和諸葛珪也就順便商議了一下即便分娩的兩位夫人肚子裡的孩子名字。

由於不知男女,費了諸葛玄和諸葛珪好些腦力,直到最後,兄弟倆總算是定下了兩個男名、兩個女名備用。眼前孩子已然降世,那麽取名自然刻不容緩,正好將之前定好的名字拿來一用。

長兄如父,諸葛珪自然是不會太過忤逆兄長諸葛玄的意思,況且這二個名字也是他們商議達成共識而來,當下諸葛珪趕緊說道:

“大兄,如此甚好。均兒和直兒又是同一天出生,希望他們長大之後,能一直以均、直兩字作為互鑒。做人,力求正直,做事,務必公均。古有聖人曾雲:以直報德,不積過恩;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

“均兒和直兒正好以古人為鏡,一路順利成長,但願他們的品質如兄長所願,人如其名。弟並無異議,就以此兩名為定。”

諸葛珪和諸葛玄將兩個新生兒的名字搞定之後,又各自各院,安慰勉勵了各自的夫子,以示辛苦。不過,諸葛玄和諸葛珪內心都有些擔心,畢竟剛才諸葛亮說過了,又要舉族將諸葛氏全族遷往青州,眼下夫人位都剛剛生產,身子恐多有不便。這可如何是好?

諸葛玄和諸葛珪待諸葛亮和諸葛誕都見過自家的弟弟們,就將兩人私自叫到書房,想看看接下來的計劃是不是應該推遲一段時間再說。

四人在書房坐定,諸葛玄和諸葛珪互視了一眼,最終還是諸葛玄當出頭鳥,畢竟是兄長嘛,不過諸葛玄卻不敢小看眼前這兩個後輩。一個是出生之後不久,就有靈智、急智的諸葛亮,又是完美地帶領著諸葛氏成功避過了黃巾之亂,保全了家財和基業。

另一個是小小年紀就為政一方,官任縣令,雖說時日不久,卻也多少培養成了一些官威,顯得不怒自威。最為重要的是經過這些日子的歷練,諸葛誕成熟了許多,完全脫去了稚嫩的外表,換成了剛毅的臉龐。

經歷過了黃巾之亂的諸葛亮和諸葛誕,諸葛玄和諸葛珪還是覺得得多多重視兩人的意見,就他們來說,內心是希望繼續在泰山郡住下去,至少目前不能動,保證兩位夫人的身子要緊,而兩位孩子的身子也尚弱,不宜奔波。

可諸葛玄和諸葛珪也知道,每次諸葛亮提議出來的,只要最終去做了,都會一一驗證,並得到好處與利益,避免損失。因此他們也不敢大意,甚至是執意不將家族遷往青州,若是拍板子不同意,萬一泰山郡又出了什麽事,那時就後悔莫及了。這才有了私底下的家族小會議,算是對之前那場軍務會議進行一下高層碰會,互相補充,查漏補缺。

諸葛玄面對後輩,卻是毫無架子,和氣地說道:

“亮兒和誕兒,之前提到的將諸葛氏再從泰山郡搬到青州,我和珪弟也仔細地分析過了,並不是覺得此事不可行,只不過如今你們的弟弟剛出生,而你們的娘親身子也尚未恢復,皆不宜遠行。”

“故而我倆商量之後,感覺青州之行是否應該先推遲一段時日,待過幾個月,你們娘親和弟弟身子好些了,再出發如何?”

諸葛玄的意思也很明了,反正要去青州的話,雖說高官厚祿等著,但早去晚去還不是一樣,不急於一時。然而現在諸葛玄和諸葛珪的夫人身子虛弱,孩子年幼,去青州那不毛之地,還是有些不妥,也就想試著打消諸葛亮的想法,讓舉族去青州一事,過一段時間再提。

諸葛誕倒是無所謂,反正去哪都行,當縣令那段時間以來,諸葛誕也就學會了妥協,學會了隨遇而安。況且現在諸葛玄所說的也不無道理,一切還是得以家人為重。諸葛誕相信諸葛亮也能體會和理解諸葛玄的苦心和用意。

然而諸葛亮卻並不願改變初衷,仍然一意孤行,甚至還打算勸說諸葛玄等人,諸葛亮十分有禮貌地說道:

“大伯、父親,亮兒知道你們所想所說的,都是為了家裡好,為了娘親和嬸嬸好,也為了弟弟們好。亮兒自然也是支持和理解的。不過,推遲將諸葛氏全族遷往青州一事,我卻並不認同。”

“眼前青州千裡曠野,無人入主,正是我等趁虛而入,名正言順地以青州州牧而自居的時候。若是遲了,則恐怕節外生枝,甚至是以使青州有變。然而娘親和嬸嬸、弟弟們也的確不利於遠行,舟車勞頓,長期奔波,依我看來,我們可以采取螞蟻搬家的方式進駐青州。”

“青州百廢待興,若是一時將全族一次地遷往青州,恐怕青州難以供養如此多的軍隊與人員,不如就像螞蟻一樣,定期每次遷往一批,慢慢在青州安置。”

“如此,先去青州的人數量不多,也容易在青州站住腳跟,也好為後去的人提前準備一些住所和其他幫助,以便後面更快更順利安置下來。”

“此外,既能等待娘親和嬸嬸、弟弟身體好轉,這些時間泰山郡還能作為一個據點,替青州打探消息,采辦物資,運往青州,倒也是不失為一個支持青州發展的撐點。不過,亮兒覺得泰山郡此地的人不宜留下太多。”

“泰平軍出身泰山郡,對於地形等等皆較為熟悉,就將泰平軍留守泰山,以便護衛;猛虎軍新立,正好帶去青州提前建立據點。此外,亮兒覺得諸葛氏以大伯為主,大伯還是得率先表個態,帶領族人遷往青州,並居住下來。”

“等到以後娘親和嬸嬸、弟弟方便了,就將她們一齊帶往青州。至於父親嘛,身為泰山郡丞,在還沒全部人搬往青州之前,還是得堅守在泰山郡,以穩人心與軍心。”

此時的青州,就只剩下臨淄那點小兵小將了,兼之趙琰和龔景也不是什麽大才,雖說被黃巾之亂一鬧,青州沒多少價值,但諸葛亮還是想早早入駐,才算安心。

小說【《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二九三章螞蟻搬家是不是有一種激昂的感覺在澎湃作者【伊帶天嬌】沒日沒夜精心構思的經典優秀作品【魁星閣小說網】的這一本【《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二九三章螞蟻搬家是給力網友自發轉載作品《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二九三章螞蟻搬家書看到這兒了佩服不佩服咱們的作者伊帶天嬌當然了最優秀的應該是您才對其實我就是想問問這本小說還有資格入您的法眼嗎《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二九三章螞蟻搬家要是還不錯的話可一定不要吝嗇您的正版支持啊!

下一章預覽:...休息一下,一路趕路,是得好好整理一下思緒,明天一口氣趕到無極甄家,順便再把事情給弄了,做到一擊得手,免得白跑一趟,於是帶著典韋,準備在安喜縣內客棧小住一天。安喜縣不大,卻也是不錯的小縣城,幽州畢竟沒受到黃巾反賊造反的波及,倒也顯得人氣鼎盛,人來商往。諸葛亮走在安喜縣的官道上,原想早早入住客棧,休息一下先,卻是一眼就發現了熟人。只見劉備帶著關羽以及一排縣兵正在巡邏,一身戎裝,顯得好生英俊帥氣,熟人在前,也算是他鄉遇舊知了,諸葛亮哪有不上前打招呼的道理。諸葛亮帶著典韋三步並......

下二章預覽:...弱於國賊曹孟德,偽君劉玄德的人。要說公孫瓚的弱戰,那也明顯,就是脾氣不行,十分固執,鑽起牛角尖來的勁頭不比暴躁的張飛差。想想,要是連劉虞這種已是半身埋進黃土的人,脾氣好得不了了的人都合不來,諸葛亮實在不敢想若是將公孫瓚收入麾下,公孫瓚會與諸葛亮的手下們如何相處,恐怕更多的是製造矛盾吧。諸葛亮可不敢搏,引狼入室,寧願發展慢些,也不想手下裡有個不確定因素。諸葛亮靜靜地聆聽著劉虞的訴說,待劉虞說到盡頭,諸葛亮又一一朝公孫瓚和劉備見禮,算是打過招呼了。劉虞眼看又增加了生力軍,更......

下三章預覽:...極忠。”“現在大將軍聽信袁紹的危言誣隱,想要將我等皆就勢盡誅,還請太后能夠看在我等宦官還算熟悉宮中侍奉事務,留我等一條性命。”張讓也是被迫無奈,現在形勢比人強,張讓不得不率先低頭,萬一何進真的聽從了袁紹所說,那張讓等人想逃都逃不了,好在何太后又是貪財女流,兼之認為兒子劉辯已是成功登上皇帝之位,算是風浪已過,沒什麽大妨礙了。何太后畢竟拿人手軟,也就網開一面,寬慰張讓等人,說道:“爾等無須擔憂,我定當保住你們身家性命。”張讓等人一聽何太后松口,趕緊再表忠心,......

下四章預覽:...止何進行事了。有了何太后的出面,何進想誅殺中涓之人,沒法得逞,又暫時不想與何太后反目成仇,傷了兄妹情誼,況且何進也是個沒主見的,何太后這樣一說,隻好唯唯諾諾,先行告退,出了皇宮。...

下五章預覽:......

下六章預覽:...紹和曹操應該是跑不了的,再領兵幾個衝鋒,將宮門之外的兵馬打個措手不及,逼退就好,那樣大局已定,宦戚之爭也就告一段落了。可惜的是宦官始終是宦官,偏居則安,毫無血性,堅持以防守為主,勸不了袁紹,也不敢大開宮門與袁紹這些當兵的正面衝突。袁紹和曹操快速地逃至皇宮門外,第一眼就看到原何進的部將吳匡,以及袁紹之弟袁術袁公路二人,至於諸葛亮也在一旁,不過卻是毫無存在感,一下子就被忽視而過。雖說,何進讓諸葛亮暫代曹操率領五百精兵,然而這些兵馬久在京師洛陽,大多為京城之中高官貴族之子弟,不服管教,表面服從,內心忤逆,諸葛亮深知根本就沒有辦法馴服這些精兵,隻好睜一眼閉一眼,將就應付,能過則過。袁紹和曹操一看到援兵,也知事態緊急,長話短說,喊道:“大將軍已被宦閹所殺,爾等且隨我入宮誅殺中涓之人,為大將軍報仇。”袁紹一呼百應,作為司隸校尉,順勢從袁術手中接過兵權,而曹操也從諸葛亮手中重新拿回那五百精兵,親自指揮。袁紹和曹操聯合起來,一人派袁術,一人派吳匡,皆各領二百兵馬,率兵攻打皇宮。而袁紹和曹操則分領三百精兵,在青瑣門之外放起火來,以擾亂十常侍張讓等......

下七章預覽:...底在哪裡的原因。少帝劉辯果敢而少謀,而陳留王多智卻年少體弱,二人一直藏在草叢之中,不敢喧嘩,直到深夜,山野雜音傳來,夜露又甚寒,兩人一直都未能夠進食,此時腹中饑餓,身寒體冷,再也難忍少年們的恐懼,皆雙雙地痛哭了起來。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哭了許久,劉辯頭亂如麻,而劉協開始頭昏眼花,劉協不想和劉辯繼續藏在這山野雜草之間了,向劉辯建議,說道:“皇兄,此地一無食物,二無清水,若是久待,肯定難以生存,依弟看來,這兒不可久留,還得速速到別處求援,另尋活路要緊。”劉辯和劉協都......

下八章預覽:...困難或需要劉協和張讓出力的時候,要幫忙搭把手。不過,諸葛亮也是醜話說在前頭,給陳留王劉協和張讓一個藏身之地,這個不難,尤其是想過得大富大貴也行,但要想重掌軍權、政務,那是想都別想。若是劉協和張讓同意,那青州願意替兩人提供棲身之處,不同意的話,則讓兩人另尋他地,青州這座小廟供不起。劉協是怕劉辯即位之後,久之久之,始終被軟監在皇宮裡面,還不如逃出皇宮,過逍遙自在的日子。張讓現在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更是沒得選擇,這才有了陳留王劉協出面,幫忙替諸葛亮勸說鮑信,一起合夥乾大事。陳留王劉協本就是少年心性,好不容易脫離了宮闈,不用再理皇族的破事,況且諸葛亮也很守信用,果然應有盡有,並且承諾回到了青州,不會限制劉協的人身自由,哪怕劉協想出了青州,也絕不會肆意阻攔。於是,劉協收起厭煩的心思,虛扶了一下鮑信,嘴角揚了揚,給了鮑信一個善意的鼓勵,說道:“鮑將軍的忠心,本王已是知道了。本王雖不理朝政,卻也能辯出忠奸,鮑將軍與諸葛將軍皆是國之棟梁,大漢的中流砥柱,依本王看來,就該強強聯手,合力誅賊,蕩平不臣,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劉協也不想將話說得太明......

下九章預覽:...華雄知道自身這樣的打法,也只是苦撐,每當呂布放手反擊的時候,華雄就得受一次傷,如此下去,華雄最終雖說不會被呂布瞬間擊敗,但身上的傷肯定會牽連華雄,影響華雄保持招招威力不減,導致落敗。諸葛亮見呂布和華雄打得難解難分,一時興起,此時此地,滿朝文武百官皆大部分位列於此,正是揚名的好機會。董卓有猛將華雄,丁原也有猛將呂布,可我諸葛亮也有猛將啊,不說別的,這次就帶來了二個:張飛張翼德和典韋典惡來。“翼德,你且上前,架開呂布和華雄,莫讓兩人在此比鬥,傷及無辜的滿朝文武百官,各官員皆......

下十章預覽:...難以拒絕,怕董白傷心,認為府上的人不交心,畏懼她,外面的人又是世態冷暖,事事講究利益,沒有真情,沒有人情味,思索了一番,諸葛亮覺得還是答應了董白吧,畢竟要是真的拒絕,董白估計會不開心。說不定董白回去之後,還會悶悶不樂,認為諸葛亮沒有將董白當成朋友,況且這次遊玩之後,也許諸葛亮和董白相見的日子可能不會再有,至於救董卓,那諸葛亮可不能保證,畢竟董卓不死,諸如像袁紹、曹操等人可就不會安心,肯定滋事。於是,諸葛亮微微一笑,故意取笑董白,說道:“白兒,想不到你年紀輕輕,卻是一肚子......

本章提要原來之前諸葛誕和諸葛瑾的年紀已到弱冠,諸葛玄和諸葛珪兩人商議著替他們表了字,兩個大的表完了字,諸葛玄和諸葛珪也就順便商議了一下即便分娩的兩位夫人肚子裡的孩子名字。

由於不知男女,費了諸葛玄和諸葛珪好些腦力,直到最後,兄弟倆總算是定下了兩個男名、兩個女名備用。眼前孩子已然降世,那麽取名自然刻不容緩,正好將之前定好的名字拿來一用。

長兄如父,諸葛珪自然是不會太過忤逆兄長諸葛玄的意思,況且這二個名字也是他們商議達成共識而來,當下諸葛珪趕緊說道:

“大兄,如此甚好。均兒和直兒又是同一天出生,希望他們長大之後,能一直以均、直兩字作為互鑒。做人,力求正直,做事,務必公均。古有聖人曾雲:以直報德,不積過恩;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

“均兒和直兒正好以古人為鏡,一路順利成長,但願他們的品質如兄長所願,人如其名。弟並無異議,就以此兩名為定。”

諸葛珪和諸葛玄將兩個新生兒的名字搞定之後,又各自各院,安慰勉勵了各自的夫子, 以示辛苦。不過,諸葛玄和諸葛珪內心都有些擔心,畢竟剛才諸葛亮說過了,又要舉族將諸葛氏全族遷往青州,眼下夫人位都剛剛生產,身子恐多有不便。這可如何是好?

諸葛玄和諸葛珪待諸葛亮和諸葛誕都見過自家的弟弟們,就將兩人私自叫到書房,想看看接下來的計劃是不是應該推遲一段時間再說。

四人在書房坐定,諸葛玄和諸葛珪互視了一眼,最終還是諸葛玄當出頭鳥,畢竟是兄長嘛,不過諸葛玄卻不敢小看眼前這兩個後輩。一個是出生之後不久,就有靈智、急智的諸葛亮,又是完美地帶領著諸葛氏成功避過了黃巾之亂,保全了家財和基業。

另一個是小小年紀就為政一方,官任縣令,雖說時日不久,卻也多少培養成了一些官威,顯得不怒自威。最為重要的是經過這些日子的歷練,諸葛誕成熟了許多,完全脫去了稚嫩的外表,換成了剛毅的臉龐。

經歷過了黃巾之亂的諸葛亮和諸葛誕,諸葛玄和諸葛珪還是覺得得多多重視兩人的意見,就他們來說,內心是希望繼續在泰山郡住下去,至少目前不能動,保證兩位夫人的身子要緊,而兩位孩子的身子也尚弱,不宜奔波。

可諸葛玄和諸葛珪也知道,每次諸葛亮提議出來的,只要最終去做了,都會一一驗證,並得到好處與利益,
展開+

操作提示:按回車[Enter]鍵返回三國之諸葛天下小說目錄,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下一頁,按Ctrl+D收藏第二九三章螞蟻搬家章節頁面至收藏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