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208章 飛馬
上一章提要:...恐怕不難,但要像盧植那樣,將劉備等人奉為座上賓,那是萬萬沒可能的事。畢竟,劉備怎麽說也是盧植的掛名學生,而且劉備開口閉口就說自己是漢室宗親,這讓飽受儒家仁義忠君影響的盧植怎麽可能不重視,哪怕劉備是白身,無功名無官職,也不得已將劉備留在帳前聽用。可董卓就不比盧植了,常年在大草原跟匈奴廝殺的董卓,劉備拿捏不準,自然不敢輕易冒險,像投奔盧植一樣去投奔董卓。思及至此,劉備覺得關羽的建議可以采納,有盧植被逮,忠臣受陷這件事作為掩護,劉備率軍先回涿郡,在大義上站得住腳,面子過得去。......

上二章提要:......

上三章提要:......

上四章提要:......

上五章提要:......

上六章提要:......

上七章提要:......

上八章提要:......

上九章提要:......

上十章提要:......
展開+

諸葛亮也深知董卓並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物,不願再去廣宗郡城,免得討不到好,反遭受張寧的白眼,傷了美人的心。趁著劉備提出要散夥,分道揚鑣正中下懷,諸葛亮提出結伴而回。

本來回泰山和回涿郡就是順路,現在既然不去廣宗了,那就和劉備一起轉道回泰山,多個人也好多個照應,說不定在路途之中,還能嘗試挖挖劉備的牆角,看能不能和關羽、張飛結多個人情。於是,諸葛亮自然而然地向劉備發出邀請,畢竟,有劉備三人在,安全問題基本可以無視,三個萬人敵在身邊,不會再有不長眼的人敢出來為非作歹。

“固所願,不敢請耳。”

劉備巴不得和諸葛亮一起回去,說不定要是糧草用盡,還能厚著臉皮再向諸葛亮借點來過度。就這樣,聽從了關羽的建議,劉備和諸葛亮改道而行,有意避開廣宗郡城,開始引軍向北面而行。

可惜,該來的避不掉,行軍大概二天左右,長耳朵的劉備又開始敏銳地第一時間捕捉到前方有喊殺聲,聲震如洪鍾,劉備斷定前面必有軍隊在此廝殺,如今只有黃巾反賊造反作亂,應該是官兵與反賊在前方爭鬥無疑。

一山之隔,不用幾息就能趕到,於是劉備的心思活絡起來了。雖然不去廣宗郡城了,然而要是遇到白白送上門的戰功,劉備可不願就此放過。

不過,謹慎的劉備並沒有一股腦地率兵衝上前去,而是領著關羽和張飛,引著本部兵馬,騎著快馬,全皆登上高山,居高臨下,從上而望之。見劉備如此謹慎行事,諸葛亮自然也懶得思考,直接依樣畫葫蘆,也學劉備帶著泰平軍登上了山頂,察看下對面到底發生了什麽。

山坡下,整個地面到處都是人來人往,果真是大漢官兵與黃巾反賊在此交戰,廝殺聲此起彼伏,戰馬交錯,場面十分混亂。善於把握戰場細節的諸葛亮和劉備,粗粗一看,就知大漢官兵乃是落敗潛逃之象,邊退邊戰。

官兵在前面邊戰邊退,而緊追官兵的黃巾反賊,則是咬著不放,尾隨其後,黃巾反賊的數量遠遠一觀,就像那蟻穴漫水一樣,鋪天漫地的黃巾反賊如一隻隻螞蟻,遍布整個荒郊野嶺。

那些黃巾反賊密密麻麻,就像原本就長在地上的野草一樣,蓋地而來,挾眾而追。隨風飄揚的黃色大旗上,大大的書寫著“天公將軍”、“大賢良師”、“張”等等字樣。明眼人一看,此地離廣宗郡城不遠,就知這是張角的黃巾大軍。

“此黃巾大軍必是張角親軍,官兵雖大敗,我等若是從高山直衝其下,出其不意,必能打張角一個措手不及,那黃巾大軍可能會以為官兵有伏兵,說不定能夠反敗為勝,重整旗鼓。”

“黃巾大軍不知我等底細,又是居高而衝殺,事半功倍,定能破黃巾大軍的攻勢,備以為適宜快速參戰,以擾黃巾軍心,挽傾天之勢,不知公子可願取此功?”

沒辦法,劉備的本部兵馬人數實在有限,若是撇開諸葛亮,單獨行動,這點兵力扔到下面戰場,連一朵浪花都不一定能激起,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如果諸葛亮不願加入,湊齊兵馬,那劉備寧願袖手旁觀,不參與這一場戰鬥,免得又損兵折將,到頭來好處一點都沒撈到。畢竟,加上諸葛亮的泰平軍,二人的兵馬少說也接近上萬了,這樣又是偷襲,驚訝之下,對陣黃巾大軍,基本是穩操勝券。

所以,劉備好功,也不傻,耐心等待諸葛亮的點頭,不然這場戲就沒法唱。諸葛亮仔細地分析了一下戰場,發現還真的像劉備所說,不過對方是張角,諸葛亮就沒什麽興趣了。畢竟,哪怕是擒拿到張角,對諸葛亮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諸葛亮知道劉備的心思,當然也不會拂逆劉備的鬥志和熱血,反正有劉備衝鋒陷陣,打馬在前,諸葛亮肯定是收獲最多的那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魚蚌相爭,漁翁得利。

“玄德兄有心,小弟自然是奉陪到底,既然遇到了,我等是官兵,黃巾是反賊,豈有不廝殺一番,若是就此遁走,恐為世人所恥笑。依我之見,這一戰不但要打,還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風,為我等揚名。”

“兵者,詭道也。現在漫山遍野都是黃巾反賊,難以料算敵軍有多少,若是我等全軍衝殺,見效雖快,但我怕黃巾反賊源源不斷,陸續不絕,要是一時不慎被黃巾大軍所包圍,那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你我二人都得在此地給交待了。”

“因此,我認為還是按以往一樣,勞煩玄德兄充當前鋒先軍,作為尖刀,我率大軍緊隨其後,為玄德兄掠陣,要是有個萬一,也好為大軍掩護斷後。不過,要是玄德兄信不過我,生怕有所閃失,那此事則全當我沒說,就此作罷,萬莫傷了你我二人的感情。”

諸葛亮非常隨意地向劉備下套,就像是算死了劉備一定會答應似的。畢竟,劉備別無選擇,哪怕是替人當刀當槍,被人利用,只要有利於自己,能得到些許好處,劉備都不會眨一下眼睛。

現在的劉備,就像是個賭徒,自身的戰力不弱,加上有了關羽和張飛幫襯,可說戰力面對那些黃巾反賊是摧枯拉朽,再者劉備也不缺錢財,反正張飛贈助了一波,諸葛亮那借了不少,況且真的揭不開鍋了,劉備還能憑著漢室宗親的名頭到處去化緣。

劉備真正在意的是如何將這些長處,統統轉變為可見的戰功,再用戰功換個一官半職,步入仕途,一步一步攀登巔峰。

“公子莫不是小瞧備等兄弟,既是行軍打仗,我等兄弟三人自然是義無反顧,衝鋒陷陣在所不惜。公子之為人,備也是十分信服,自然是敢於將後背托付給公子。戰機稍縱即逝,備這就領軍衝鋒,在戰場上迎接公子,為公子殺出一條血路。”

劉備向關羽和張飛使了一個眼色,三人飛馬引軍而出。

小說【《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二零八章飛馬是不是有一種激昂的感覺在澎湃作者【伊帶天嬌】沒日沒夜精心構思的經典優秀作品【魁星閣小說網】的這一本【《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二零八章飛馬是給力網友自發轉載作品《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二零八章飛馬書看到這兒了佩服不佩服咱們的作者伊帶天嬌當然了最優秀的應該是您才對其實我就是想問問這本小說還有資格入您的法眼嗎《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二零八章飛馬要是還不錯的話可一定不要吝嗇您的正版支持啊!

下一章預覽:...盧植都是同輩打交道,雖然人家盧植不怎麽鳥董卓,但這是事實。別說是盧植了,董卓也沒怎麽將那老頭放在眼裡,更何況是他的學生劉備。於是,聽完劉備的介紹,董卓就不再關心劉備了,而是想知道諸葛亮的來頭。“在下諸葛亮,來自徐州琅琊,恩師乃是蔡伯喈公,家父為泰山郡郡丞,此次代父出征,原要去廣宗為官兵友軍通風報信,奈何途經此處,因緣適會,偶然遇到官賊交戰正酣,遂引兵相助。與董將軍、玄德兄合力擊退黃巾反賊,沒有誤事,實屬萬幸。”諸葛亮按照以前的了解,明白董卓此人的性格極其狂傲,不宜深交,也就草草......

下二章預覽:......

下三章預覽:......

下四章預覽:......

下五章預覽:......

下六章預覽:......

下七章預覽:...仗更是一無所知,只是純粹的希望所有在乎的人都能平安無事。至於諸葛亮會不會答應她,張寧心裡完全沒底,都已是做好被諸葛亮拒絕和喝斥的準備。“寧兒的意思,亮哥哥明白了。若是能做到,亮哥哥會按寧兒的想法做的。這些很多都只能看一步走一步。不說這些不愉快的話題了,還是談情說愛適合我倆,嘿嘿。”兵家大事,諸葛亮也不願讓張寧涉及太多,顧左右而言他,盡量不再談關於張角、張梁和張寶的事,就連黃巾大軍的情況也是閉口不提。第二天,兵分二路,劉備軍早早就帶著本部兵馬,前去誘敵詐敗,而諸葛......

下八章預覽:...軍。就算朱桓想報仇,那也找錯對象了。朱桓想通之後,也就不再繼續追問,而是退下,負責統領好猛虎軍,畢竟諸葛亮對於猛虎軍來說,也是頗有不熟。猛虎軍知道主公是諸葛亮,諸葛亮卻不知道猛虎軍都是些什麽人當將領,也就不插手猛虎軍的內務。專業的事情,留給專業的人才去做。張寶一走,諸葛亮也不再停留,目的已是達成,是該引軍回去了,別讓直來直去,一根腸子通全身的張飛被朱儁和劉備給賣了,還幫人家數錢,諸葛亮是得回去站站台,亮亮相。別打輸了,損兵折將,打贏了,要坐地分贓的時候,又故意將諸葛亮給忘了,這種事情,諸葛亮自然不願意讓它發生在自己身上,於是下令朱桓率軍回撤,打道回營。當諸葛亮快趕慢趕的回到軍營,發現幸虧回來得早,這傻張飛雖然打勝了戰,卻是一點爭功意識都沒,幫忙打掃完戰場之後,也不去了解到底統計了多少戰果,能分到多少糧草輜重和俘虜,在朱儁和劉備這些出身寒門的人眼裡,張飛這樣的好隊友,簡直就是:請給我來一打,一打不夠,十打都受。諸葛亮隻好厚著臉皮,讓朱桓接手清點張飛帶回來的俘虜和戰利品,同時派人去打聽朱儁軍和劉備軍都繳獲了多少,按道理這一次算是大勝,那根據......

下九章預覽:...被巨力反震得微抖,若不是武藝基礎扎實,身強力壯,還真架不住和張飛對陣。雙方一分開,諸葛亮就接著喊話,想弄明白對方的身份,於是開口自我介紹,竟想探探對方的口風,說道:“不知壯士如何稱呼?為何在此攔路?在下琅琊諸葛亮,引軍路過此地,無意與壯士產生衝突,還請壯士實言相告,若有難處,在下又力所能及,自然願意結交壯士,為壯士分憂解難。”諸葛亮怕對方一言不合又幹了起來,那樣就白費口舌,於是先將自家身份爆出來,現在的大漢世道,除了黃巾反賊,或者是山賊蜂盜之外,大概也沒有什麽世家望族與......

下十章預覽:......

本章提要諸葛亮也深知董卓並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物,不願再去廣宗郡城,免得討不到好,反遭受張寧的白眼,傷了美人的心。趁著劉備提出要散夥,分道揚鑣正中下懷,諸葛亮提出結伴而回。

本來回泰山和回涿郡就是順路,現在既然不去廣宗了,那就和劉備一起轉道回泰山,多個人也好多個照應,說不定在路途之中,還能嘗試挖挖劉備的牆角,看能不能和關羽、張飛結多個人情。於是,諸葛亮自然而然地向劉備發出邀請,畢竟,有劉備三人在,安全問題基本可以無視,三個萬人敵在身邊,不會再有不長眼的人敢出來為非作歹。

“固所願,不敢請耳。”

劉備巴不得和諸葛亮一起回去,說不定要是糧草用盡,還能厚著臉皮再向諸葛亮借點來過度。就這樣,聽從了關羽的建議,劉備和諸葛亮改道而行,有意避開廣宗郡城,開始引軍向北面而行。

可惜,該來的避不掉,行軍大概二天左右,長耳朵的劉備又開始敏銳地第一時間捕捉到前方有喊殺聲,聲震如洪鍾,劉備斷定前面必有軍隊在此廝殺,如今只有黃巾反賊造反作亂, 應該是官兵與反賊在前方爭鬥無疑。

一山之隔,不用幾息就能趕到,於是劉備的心思活絡起來了。雖然不去廣宗郡城了,然而要是遇到白白送上門的戰功,劉備可不願就此放過。

不過,謹慎的劉備並沒有一股腦地率兵衝上前去,而是領著關羽和張飛,引著本部兵馬,騎著快馬,全皆登上高山,居高臨下,從上而望之。見劉備如此謹慎行事,諸葛亮自然也懶得思考,直接依樣畫葫蘆,也學劉備帶著泰平軍登上了山頂,察看下對面到底發生了什麽。

山坡下,整個地面到處都是人來人往,果真是大漢官兵與黃巾反賊在此交戰,廝殺聲此起彼伏,戰馬交錯,場面十分混亂。善於把握戰場細節的諸葛亮和劉備,粗粗一看,就知大漢官兵乃是落敗潛逃之象,邊退邊戰。

官兵在前面邊戰邊退,而緊追官兵的黃巾反賊,則是咬著不放,尾隨其後,黃巾反賊的數量遠遠一觀,就像那蟻穴漫水一樣,鋪天漫地的黃巾反賊如一隻隻螞蟻,遍布整個荒郊野嶺。

那些黃巾反賊密密麻麻,就像原本就長在地上的野草一樣,蓋地而來,挾眾而追。隨風飄揚的黃色大旗上,大大的書寫著“天公將軍”、“大賢良師”、“張”等等字樣。明眼人一看,此地離廣宗郡城不遠,就知這是張角的黃巾大軍。
展開+

操作提示:按回車[Enter]鍵返回三國之諸葛天下小說目錄,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下一頁,按Ctrl+D收藏第二零八章飛馬章節頁面至收藏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