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505章 議和
既要防著袁術,又不能與孫策結仇,還得換回黃祖和呂公,劉表覺得放回去一個孫堅,就能統統達成這些目的,哪裡還會為了一個孫堅,而放棄整個荊州基業。劉表從善如流,連連答應桓階的請求,笑著說道:

 “你我本是多年好友,如此行事卻是見外了。不瞞你說,文台的確此時在我襄陽城內做客,我與文台乃是不打不相識,如今坐在一堂,彼此早已化解了誤會和恩怨,縱是你今日不找來,文台自是很快也會回到江東去的。”

 “不過,文台無恙,只是在我荊州小住了些許時日,還請桓階回了江東軍中,告之孫小將軍,說是我荊州江夏太守黃祖和大將呂公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思之甚切,心中叨念,希望兩人能夠回來荊州,繼續為我鎮守一方效力。”

 “自此我荊州當與江東結為通好,兩家各自罷兵,永遠不再互相侵犯,言歸於好,攜手同歡,共同進退。”

 劉表不傻,雖然劉表不能殺孫堅,可孫堅怎麽說也算是江東的主帥,三軍之主,不可輕放,少說也得獅子大開口,狠狠地賺江東大軍一筆,孫堅得放,黃祖和呂公自然也得救回來,一旦劉表救了黃祖和呂公回來,兩人肯定會感恩戴德劉表的出手和恩惠。

 至於其他的,其實荊州也不缺,只不過要江東大軍象征『性』地作出一些賠償,如此姿態能大大地為劉表揚名。桓階的任務只是借著議和的名頭,前往襄陽城探知孫堅的下落,卻想不到孫堅果然被劉表所俘虜,就在襄陽城內。

 最難得的是劉表還真的同意議和一事,更是願意放回孫堅,只為了交換黃祖和呂公,以及一些體面上的賠償。這對於桓階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功勞送到面前,當下朝著劉表跪拜答謝,然後就是請辭,想要回了江東大軍再說。

 剩下的事情,已是桓階不能湊和的了,桓階有幾斤幾兩心中再清楚不過了,探知孫堅所在已是首功,大功一件了。桓階要走,劉表肯定不會阻攔,自是放行。桓階剛走沒幾步,卻是蒯良猛然出列,直接向劉表諫言,說道:

 “主公,此事不可,此事萬萬不可。我有一言,還請主公姑且聽之。如今江東諸軍大敗,被我荊州殺得片甲不留,十不存一,只要先斬了桓階,再割下孫堅的首級,以喪江東其膽,然後用計,必可盡得江東,主公切莫輕易議和,還請三思哪。”

 蒯良是真的怕劉表下了決心,想要議和,那一旦荊州與江東重歸太平,那蒯良作為謀士的作用又變得極其微小了。況且,好不容易俘虜了孫堅,就為了換回黃祖和呂公這些非蒯良陣營的人。

 蒯良怎麽想這筆買賣都是虧的,故而百般阻撓劉表與桓階達成的意願。蒯良剛剛說完,就看到劉表的老臉拉黑了下來,蒯良還以為說中厲害之處,令劉表開始反思起來,不然何以至此突然變得嚴肅。

 殊不知,卻是劉表覺得蒯良不分場合,在好友桓階面前落了劉表的面子,從而心生不悅,荊州是劉表的荊州,既然劉表有意罷兵議和,讓荊州免於戰火,好蓄力為以後對抗更加強大的袁氏,不想蒯良竟然如此沒有眼『色』,不知進退,肆意妄言。

 蒯良不懂劉表的內心,以為已是動搖了劉表議和的用心,趕緊趁熱打鐵,媚笑一句,獻計說道:

 “主公,只要孫堅一死,孫堅後代只剩下孤兒寡母,女弱子幼,必定難以形成氣候。我荊州尚有一戰之力,正好乘江東此時虛弱,遍地無兵,火速進軍,那麽江東全境必可一鼓全得。”

 “反之若是將孫堅交換回去,罷兵議和,則等同於放虎歸山,蛟龍歸海,假以時日必定會讓孫堅在江東那裡休養成了氣候,恢復戰力,到時江東就會成為荊州的隱患,而非助力。還請主公速速定奪。”

 蒯良其實也知道自己所說的有些誇張,畢竟哪怕劉表真的殺了孫堅,別說剛剛經歷過被孫堅江東大軍進攻,防守下來的荊州還有沒有那個錢力和精力前去攻略江東,就算劉表有大魄力,真的起荊州全部兵力去攻下了江東。

 真到那時,荊州經過二次大戰,還能留下什麽,肯定也是變成現在的江東一樣,差不多兵力全無,而出自袁氏的袁術和袁紹肯定會趁機吞下荊州,這點眼光,劉表還是有的。

 或者說蒯良也有,只不過蒯良不在意罷了,劉表當荊州州牧,蒯良是謀士,袁紹或袁術當荊州州牧,蒯良依然是謀士,身份不會有太多的變化,蒯良要的只是被重用罷了。

 劉表剛想發怒,好在平日養氣功夫了得,顧及多次用到蒯良的計策,才讓荊州化險為夷,況且難保以後荊州不會再遇到危機,劉表還是很快抑製了內心的怒火, 轉為苦口婆心地勸說蒯良,希望蒯良不要鑽牛角尖,非要與江東交惡。

 劉表認真思索了一下,尋找既能顯化劉表的身份,又能顧及蒯良的感受,最好還不能表現出劉表乃是有心防范袁術或袁紹,或者害怕孫策統領之下的江東大軍,劉表隻好繼續拿黃祖和呂公來說事,以此來化解眾人對於議和罷兵的疑慮,尤其是蒯良,只見劉表臉『色』惋惜地說道:

 “黃祖鎮守江夏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況且昔日若不是有黃祖堅守江夏,為我等謀得時間支援,恐怕孫堅的江東大軍早就直驅而入了,黃祖不得不救。”

 “而呂公也同樣有功於荊州,當初若不是呂公領命前去突圍,我荊州被江東大軍包圍,尚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脫困,正是呂公奮勇突圍,且按計行事,方才俘虜了孫堅,令我荊州佔據上風,江東大軍方不得不派人前來議和,以求贖回孫堅。”

 劉表這樣說,其實意思很明顯了,就是劉表自身也支持議和,若是識相的謀士,那麽蒯良此時就該閉嘴了,偏偏蒯良不是那種察顏觀『色』之人,更是恃才自視。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