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402章 算錯
一朝天子一朝臣。

 被董卓這麽一折騰,文武百官都知道就算董卓現在大發慈悲,還政於少帝劉辯,恐怕少帝劉辯也再沒有威信能夠號令天下了。想不到大漢之主,一國之君的少帝劉辯居然會落魄在這種地步,群臣根本就難以想象,皆感到悲傷,慘不忍睹。

 無論什麽時代,都會有一些沽名吊譽之輩,假裝為忠臣的人跳出來,想要刷一波聲望,好為以後鋪路。果真如此,只見階下猛的跳出來一個大臣,直接劈頭就大罵董卓,如雷聲響般的大喊大叫,罵道:

 “漢賊董卓,『亂』臣賊子,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居然敢做欺天之行,篡位之謀,此等『奸』臣,我丁管豈能容你,自當要以我的鮮血濺之,莫讓爾等西涼方化之地以為我大漢沒有忠誠正直之臣。”

 丁管知道肯定是奈何不了董卓的,怎麽說丁管也是一介文官,而董卓不止『性』情狂暴,還是一個武將,但演戲要演全套,丁管也只是想刷一波聲望,況且丁管不相信董卓真的敢在大殿之上殺人。

 一旦殺人,肯定會場面混『亂』,到時就難以控制了,以董卓的想法,肯定不想出現任何『亂』子,最多就像對待皇太后何氏一樣,將丁管押下去就是了。

 丁管還想著到時就辭官,離開京師洛陽,去到荊州,慫恿荊州起兵來攻打董卓,說起來丁管與丁原同出一族,自從丁原鬥不過董卓,搞得整個荊州大軍都被董卓的西涼大軍給吞並了。

 那時開始,丁管就知道這大漢朝堂要不好混了,憑著與丁原同樣姓丁,丁管深知就算董卓為了名聲,或者為了有人治理大漢,沒有清算丁管,但也肯定不會再重用丁管了。

 若是如此,還不如在董卓這裡再刷一波名望,然後揚長而去,到時再聚集兵馬,來向董卓討回場子。丁管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揮起手中的象征身份,朝會所用的象牙玉簡,作勢想要去擊打董卓,直往董卓那兒撲去。

 可惜,丁管這回算錯了,董卓一看居然是六部尚書之一的丁管,還以為廢掉少帝劉辯,至少會是三公之類的人起來反駁,董卓就怒從中來,什麽時候阿貓阿狗也能在朝堂上張牙舞爪了。

 要是像司徒王允或太傅楊彪等人,董卓還會忌憚幾分,憑著尚書丁管一人,且還與丁原一樣不識抬舉,不自量力,董卓自然不會再手下留情,況且要是饒了一個丁管,接下來各種議郎、將軍都有恃無恐,大膽地開始表達反對,到時董卓豈不是忙不過來。

 盛怒的董卓再也顧不上別的什麽,總得殺雞敬猴,免得那文武百官還以為董卓只是鬧著玩的,要知道董卓從來就沒打算在嘴皮子上說得過這些人,董卓早早就想好了,有不服的就打到服,打了都死鴨子嘴硬的,那就乾脆一刀給砍了,省事。

 董卓身為自領的太師當然不會親自動手,不然太師打贏了尚書也是讓人恥笑的,董卓只是朝旁邊的武士大聲下令,語氣憤怒,說丁管乃是血口噴人,無知之輩,讓武士拿下丁管即可。

 丁管一介文人,肯定是手到擒來,根本就反抗不了,丁管也沒打算反抗,只是象征『性』地掙扎了一下,就算被捉,依然嘴裡不乾不淨,罵個不停,罵到了後面純粹是為了自個爽,罵得陶醉根本就沒在意滿朝文武百官在為丁管暗暗歎息,以及董卓那如黑墨般的臭臉。

 “推出去,斬首遊街示眾三日。”

 董卓惡恨恨的吩咐捉住丁管的武士,各文武百官聽到董卓這樣一說,不覺得出奇,這也是董卓的本『色』,畢竟是從西涼來的嘛,不懂得禮賢下士,也不知得文武百官很多時候就喜歡打打嘴炮,真要較真起來,沒幾個硬骨頭的。

 武士領令就想將丁管拉出去,直到這時,丁管方知董卓是真的要殺了他,這才大驚失『色』,一臉惶恐,不過丁管的腦子一時之間沒能轉過來,也不知該如何勸說讓董卓收回成命,隻好順著緊張的腦子說一些屬於自己的微末功勞,以及無關緊要的靠山和影響。

 董卓懶得再聽,縱是背景如山,現在的京師洛陽城有了董卓的西涼大軍和荊州大軍,還有誰能夠抗衡,是龍得盤著,是虎得趴著。區區一個尚書,還與丁原關系莫逆,根盤錯雜,殺了就殺了,這都不算事兒。

 可憐的丁管這才悔之晚矣,內心自責為什麽要當這個出頭鳥,氣節什麽的也得看誰,少帝劉辯年幼可欺,世家望族講究門第,也可大言不慚,偏偏董卓這種莽夫最是不可理喻。不過丁管就算想明白了,也沒有回頭路與後悔『藥』了。

 很快,丁管就被拉出了大殿,行刑斬殺而死,丁管的首級也被割了下來,武士拿其首級徑往京師洛陽城鬧市之上, 一邊遊走,一邊廣而告之丁管的罪行。其實,丁管罪不至死,丁管之死全因沒能認清時勢,還以為有心把持朝政的董卓是像以前的張讓或是何進一樣,哪怕再怎麽野心勃勃,也不會妄殺大臣。

 丁管的前車之鑒,也給各文武百官提供了直觀的反例,眾人皆倒吸了一口涼氣,再也不敢多說一言,免得董卓再遷怒於人,牽連無辜。

 董卓殺了丁管之後,看到滿朝文武百官都是一副縮頭烏龜的模樣,也是大喜過望,董卓想要的就是朝堂之上再也沒有人能夠忤逆董卓的意思,從此開始一言堂,一言定生死,全權斷乾坤。

 光有滿朝文武百官還不夠,畢竟董卓廢掉少帝劉辯只是第一步,僅僅是試探一下文武百官的態度,至於少帝劉辯和皇太后何氏,董卓根本就沒考慮過兩人的感受,無非就是一介『婦』人和幼兒罷了,不足以為慮。

 大權在握的董卓還是希望能夠名正言順,將少帝劉辯退位讓賢給陳留王劉協一事做得順順當當,董卓見場面一頓寧靜,便知道可以繼續下一個進程了,於是便派李儒將陳留王劉協帶了上來。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