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432章 2面討好
雖說,在坐的武將都心照不宣地希望能夠起兵討伐董卓,畢竟功名只在馬上取,若是沒有戰事,武將的升遷之路就會慢了許多。只是各武將也知道要是真的決定起兵的話,到時各武將最簡單,無非就是上戰場,統兵布陣,奮勇殺敵即是了。

 至於其他的還是得靠在坐的各官員,比如糧草輜重、兵器戰馬、兵馬多少等等還是得仰仗掌控各郡縣的文官,如縣令、郡守等等。所以各武將也不敢帶頭起哄,以免引來各人的猜疑和厭惡。人家郭嘉和陳宮都還沒說話,作為軍師,那是主公以下,最受主公看重的人,搶軍師的風頭那是不想混了。

 郭嘉和陳宮感受到各人的眼光關注,內心一陣壓力。其實郭嘉和陳宮都知道青州剛迎來了一段時間的安穩日子,雖然有了興兵的能力,卻是不願打破這種良『性』的發展勢頭,而兗州剛定,對於戰事也不太熱衷。

 但其實此事就像諸葛亮所說,的確是最佳的起兵時機,諸葛亮敏銳的感應並沒有錯,一旦起兵,一來諸葛亮坐擁青兗之地,替少帝劉辯和獻帝劉協強出頭,忠臣的名頭和聲望肯定是沒跑的了。

 二來此時起兵,也會讓大漢各郡縣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漢獻帝在青州,青州出去的詔令才是真正的正統,如此一來青州就會得到很多心存大漢的能人志士的青睞。

 三來青兗拿著大義起兵,大漢的各州郡肯定無法再繼續當縮頭烏龜,也得跟著起兵,減少獨自面對董卓的巨大壓力。

 四來諸葛亮要是沒出兵,那青兗兩州再怎麽經營,那也只是兩州之地,而出兵才能攻略更多的城池,得到更多的兵馬和錢糧,收服更多的人才和將領。

 青州一面靠海,毫無天險可據,皆是平原,隻好充當糧倉,不宜防守,而兗州自古是四戰之地,隻宜駐兵,卻是不適合發展農桑。若是不起兵討董,那等到董卓被其他人攻倒,到時天下英雄輩出,各自為戰,恐怕青兗這缺點一下子就會被人發現,到時逐一針對,青兗肯定會落入兩難的境地。

 各人將皮球踢給了郭嘉和陳宮,郭嘉和陳宮縱是無奈也得接了過去,畢竟軍師就是文武的核心,全部人的指揮棒,諸葛亮作為主公,往往就像漢獻帝劉協一樣,只是一個名義上的象征,真正打起戰來,要想製勝還得憑各武將和文官之間的配合,否則根本就是空想。

 不過,郭嘉素來有鬼才之資,而陳宮也是天縱其才,這種時機豈會願意白白浪費,兩人沉默片刻,卻是有了主意,郭嘉和陳宮互視了一會兒,皆朝對方點了點頭,看來長時間地相處,已是讓郭嘉和陳宮對彼此的『性』格和思考邏輯有了共鳴,產生了一定的默契。

 郭嘉比陳宮年輕,又比較年少輕狂,陳宮相對來說穩重得多了,這種大場面可說是聚集了各青兗兩地的英才俊傑,陳宮無意搶佔風頭,於是將機會讓給了郭嘉,讓郭嘉來說出軍師們的統一共識和意見。郭嘉知道陳宮是有意相讓,也是想培養郭嘉在各人面前的威信和能力,隻好朝著陳宮示意,通過神『色』答謝一番,而後頗為慎重地說道:

 “回主公,以嘉看來,董卓倒行逆施,橫行無道,恐難以持久,雖說坐擁涼州和荊州兩地兵馬,卻兩軍多有不和,此時乃是天賜良機,理應起兵。這戰是得打的,該打的。”

 “然而,青州雖穩,時日不長;兗州新定,人心未安。若是起兵當需先了解兩州各郡縣面臨的難題,以免一旦有了戰事,後續的糧草供應或是兵馬調配不當,產生了問題,到時左右了戰局,就多有不美。因此,要是能優先解決各郡守、縣令所提出的問題,那就應該起兵。”

 郭嘉知道人心都是千古不變的,文官愛政如民,不愛打仗,都喜歡和平,百姓安居樂業,只要沒有戰事,就比什麽都好,畢竟一打起戰來,說不定哪天就被戰火波及了,到時百姓流離失所,土地荒廢,十室九空那還談什麽治理。

 而武將的心理卻是剛好相反,只要給足糧草和兵馬,各武將是巴不得天天打仗,畢竟打勝了那可是赤『裸』『裸』升官發財的戰功,打輸了又有足夠的糧草和兵馬也能東山再起。

 郭嘉一說完,各武將諸如張飛、黃忠、徐盛、魏延等人都面有喜『色』,既然郭嘉說要打仗了,應該起兵,這戰該打,要打,那這起兵之事就八九不離十了,只要陳宮也沒明確反對,到時各武將只要投讚成票,那還不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而在坐的各文官聽完郭嘉的分析,也覺得這年輕的軍師果然有一套,不愧這麽年少就能獨領一軍軍師之職,一番話說下去那是滴水不『露』。首先,那是說定了要打仗,不懼戰事,說中了各武將的心聲;其次又說要先解決各郡守、各縣令面臨的難題, 算是同時討好了各文官。

 畢竟,那些武將每日隻知『操』練,根本就不知道郡守或縣令這些人的苦衷和難處,沒有當家就不會知道當家的痛。每天面對郡縣大大小小的事情已是苦不堪言了,要是再起了戰事,肯定是以大戰優先,然而各郡縣平常的事務卻依然要處理,這樣就會加大了各郡守、縣令身上的擔子。

 況且,一旦有了戰事,前線要是一時不利,戰事吃緊,人力就會變得緊張,而糧草等錢力也會大量的消耗,萬一事出不利,吃了幾個敗仗,恐怕各郡縣又得後退幾年。

 郭嘉說完,又看了一下諸葛亮和陳宮,諸葛亮當然知道的意思,而陳宮更是表示嘉許郭嘉剛才的回答,作為軍師就怕有時候不自覺地偏向於軍隊,陳宮還以為郭嘉這麽年輕,肯定也是喜大好功之人,結果郭嘉卻始終沒讓陳宮失望。

 諸葛亮接過郭嘉的話頭,不讓場面形成一面倒,生怕真有什麽大難題,那些文官又看武將凶猛不得敢得罪,皆憋在心中,到時引發『亂』子,那就事大了。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