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185章 國士互待
事實上,陳宮並沒有添油加醋說誇大事實,也沒有半點藏著捏著,而是非常平白的將事情給說清楚。諸葛亮聽後,內心暗暗和之前出城時的情況,一相對比,就發現陳宮所說的沒有什麽大的出入,陳宮是值得相信的。

 諸葛亮仔細地推敲了一下,陳宮並沒有什麽動機背叛自己,而且陳宮在此準備“釣大魚”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不是專門在此等候著諸葛亮,畢竟陳宮事前沒有任何可能會知道從城門之中出來的人會是諸葛亮。

 思極至此,諸葛亮就不再懷疑,而是打算繼續相信陳宮,諸葛亮也知道碰上了陳宮,和碰上其他人不一樣,若是陳宮真有異心,憑著泰平軍的戰力,與諸葛亮統領著這些並不熟悉的黃巾軍兵,諸葛亮想逃,還真的可能『性』不大。

 於是,諸葛亮準備搏一把,大度一些。諸葛亮也表現得像陳宮一樣激動,不讓陳宮寒了心,認為懷疑起了陳宮,諸葛亮學著陳宮堆起了笑臉,對著陳宮說道:

 “公台兄,而今我已安然無恙歸來,這些軍兵是我從廣宗郡城之中帶出來的,皆是被無奈脅迫而從軍,還請公台兄勞心費力地將這些軍兵編入泰平軍,哪怕一時先記掛在征用的民夫之上都行。”

 “待他日有閑,再慢慢從中擇優挑選,正式並入泰平軍,至於其他人再另作他用。眼前該如何安排,公台兄作為泰平軍的第一軍師,還請公台兄不嫌麻煩,勉力為之。”

 諸葛亮笑著說出將二軍對恃的軍兵合並一處,等於是將保護自己的全部黃巾軍兵身家『性』命交給了陳宮,可以說是表現得十分大度。諸葛亮對著這二三千黃巾軍兵的身份也是含糊不清的簡單說明,諸葛亮相信以陳宮的聰明才智,很容易就弄明白這些軍兵的來歷,從廣宗郡城裡面出來的,不是黃巾反賊,又能是什麽。

 諸葛亮等於是間接地給了陳宮一個任務,要陳宮將這些人給洗白,補充進泰平軍,壯大自身的軍力與兵馬。那些普通的軍兵,無論是大漢的,還是黃巾的,恐怕還不是很明白清楚這其中的種種彎曲古怪。

 可陳宮也算是諸葛亮的第一心腹謀士了,是知道諸葛亮的身邊有一個女子,名喚張寧,乃是黃巾賊首張角的女兒,太平道的聖女,對於諸葛亮能從廣宗郡城之中安全無恙而出,陳宮並不意外,甚至諸葛亮帶出了這幾千兵馬,陳宮也並不驚訝。

 只不過凡事講求個師出有名,行之有理,因此諸葛亮和陳宮就得演一把戲,將雙方的隔駭給消除了,不然若是讓雙方起了敵視之心,就算強行將二軍合在一起,也早晚會壞事。所以諸葛亮在向陳宮介紹這些黃巾軍兵的時候,隻說是無奈從軍,皆是軍兵,而不提來自哪裡,是兵是賊。

 這就給泰平軍形成了一種假象,認為主公諸葛亮是官家子弟,那麽率領的也自然是官兵,不管從哪裡來,那也是正式的大漢官兵,或者早晚是大漢官兵,不會有所懷疑。而黃巾軍兵更是容易相信,以為是諸葛亮,或者是張寧,甚至是張角布於廣宗郡城之外的後手,是能夠行走於官兵之中的內應。

 畢竟,收買大漢的官員,這事張角以前並不是沒有乾過,還因為這種事情泄密了,才不得不草草舉事造反。最主要的是那些黃巾軍兵跟了諸葛亮,也是當兵,混在大漢官兵的行列裡,再也不用擔心吃喝穿用,內心不少人也在暗喜,一點兒都不排斥並入泰平軍之中。

 “主公,您既已回歸,回到軍中,自然一切以您為尊,萬事以您為首,屬下認為泰平軍此時應該由您來指揮統領,至於二軍相並,也該由您來主導,統籌,屬於為您打打下手,那是應該的。”

 陳宮卻沒有接了諸葛亮的招,而是一心一意地準備將泰平軍的兵權交還給諸葛亮,畢竟現在的情勢並不樂觀,若是二軍相並,很明顯是越快速越好,而且要合並之後沒出什麽『亂』子。

 陳宮雖然自認有能力將一切做好,但卻不想功高震主,諸葛亮已是回到軍中,要是初次掌權就太過於留戀,而不懂在適時將兵權還給主公諸葛亮,以換取更大的信任,那陳宮就是白白年長諸葛亮那麽多了。

 陳宮對人心的把握很有心得,但諸葛亮是陳宮遇到之中比較難以揣測明白的一個。所以陳宮還是寧願多磨磨嘴皮,表現得更加忠誠一些,出人頭地,人人都想,若是吃相太難看,那就會讓諸葛亮感到威脅,感到忌憚。

 陳宮可不想學韓信等人,來個“狡兔盡,良弓藏”的悲劇下場。不過陳宮卻是謹慎過頭了,諸葛亮並沒有同意陳宮的說法,既然已經選擇了相信陳宮,若是此時順勢拿走了陳宮手上的兵權,就算陳宮沒有怨言,仍然留在自己的身邊。

 那麽也會在陳宮的內心留下一根刺,日後慢慢發芽,導致他日對諸葛亮產生更多的不信任。換成以前,為了保守,為了一切安全沒有變故,諸葛亮一定會就著話頭,拿下陳宮的兵權,待以後事過境遷,萬事皆安的時候,再擇機將兵權還給陳宮。

 不過,現在的諸葛亮不願再像上一世那樣行事了,諸葛亮寧願要麽不給,給了就全給。收服人才作為手下,要學曹『操』那種氣慨,頗有種“我以國士待汝之,汝以國士事吾之”的境界。

 身為主公,若是將手下當作國士無雙的人才來對待,那無論手下的才能如何,也會以國士的標準來服侍自己的主公。這是一種感恩,也是一種反哺。諸葛亮也在慢慢地改變自己,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有曹『操』曹孟德的心胸。

 “公台兄,你說笑了。所謂任人不疑,疑人不用。公台兄貴為我泰平軍第一軍師,統領一切兵權軍務,那麽泰平軍的一切就都拜托公台兄了,我的安全也都拜托公台兄了,還請公台兄萬莫推辭。”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