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384章 認賊作父
李肅聽到呂布是來向董卓投誠的,李肅也松了一口氣,還好,又躲過一個大危難。雖然呂布來得慢了些,戰敗才來,身價難免要大跌許多,但李肅還是很歡喜,至少證明李肅始終還是辦事得力的,呂布前來投降這筆功勞,還是得記上李肅一筆。

 這時候,李肅知道不能再為難呂布了,要是再用言語激惱呂布,到時呂布調頭就跑,那到手的功勞可就雞飛蛋打了。於是,李肅放緩了語調,瞬間變了個嘴臉,溫和地向呂布說道:

 “奉先能有此意,實是再好不過了。都是愚兄的不是,害賢弟空空等待了這麽多時日,早該不讓賢弟白耗光陰,速速前來刺史麾下方是。”

 “之前的事情,也就暫且不提了,賢弟還是速速隨我進來軍營,待愚兄稟報一下董刺史,替弟代為引薦,料來賢弟一表人才,主動投誠,董刺史應該會收下賢弟,重用一番。”

 李肅真想立馬將呂布帶到董卓面前,替李肅長長一口氣,畢竟之前李肅沒能勸來呂布,讓各人以為李肅能力不行,或者認為人家呂布肯定不賣李肅的面子,這讓李肅難堪了許多,在董卓的西涼大軍裡面混,地位驟降。

 董卓得知呂布孤身一人來到西涼大軍軍營門外,也是佩服呂布的膽『色』,呂布此人武藝高強,且膽量不俗,董卓還是很欣賞呂布的。可欣賞歸欣賞,不代表董卓會將自身『性』命懸於一線,拿來在呂布面前開玩笑。

 李肅差人前來向董卓匯報,說是呂布一心來投,赤誠拳拳,希望董卓能夠相見一面,董卓一開始還是很挺猶豫了,直到與李儒商議一番之後,方決定召見呂布。

 縱是如此,董卓依然令人除去呂布的方天畫戟和腰間佩刀,無兵而入,反觀董卓這邊卻是加強了守備,那些親兵個個刀鋒出鞘,身穿重甲。

 呂布一進軍帳,看到董卓,卻是什麽都不說,一下子就跪了下去,而後仿佛向董卓請罪一樣,率先說道:

 “還請刺史恕罪,布之前不知刺史天威,有眼不識泰山,冒犯了刺史,布知錯而改,已是誅殺了丁原,並取其首級前來獻與刺史,願投入刺史麾下,還望刺史大人不計小人過,收下我等,能讓我等有機會為刺史效犬馬之勞。”

 呂布說罷,將手中丁原的人頭遞呈給董卓,面『色』極為自然,甚至還帶著些許的愧疚。董卓看到死對頭丁原已死,內心那是高興不已,不過面對呂布的投誠,董卓還是有些嫌棄。

 畢竟之前又送赤兔,又送錢財的,呂布倒好,壓根就不願前來投奔董卓,現在打了敗戰,卻是星夜來董卓這兒抱大腿,這種小人的行徑,直令董卓感到不恥。

 董卓本來還想喝令左右,將呂布推下去斬殺了事,也免得看了心煩,丁原作為呂布的義父,卻反遭呂布所殺,董卓就算是欣賞呂布的武藝,但也不恥呂布的人品。

 可惜的是董卓也不是能夠隨心所欲之人,在呂布進入軍帳之前,董卓就得到李儒的告誡,說是西涼大軍想在京師洛陽站穩腳根,是否能成,還得落在呂布一人身上,這讓董卓好生無奈,不過董卓最終還是聽從了李儒的建議。

 至少李儒不像李肅,李儒可是從來沒失手過,既然李儒說呂布還有利用的價值,那就證明呂布此人還是有可取之處,不殺便不殺吧。

 董卓看到呂布一進營帳就像個軟骨頭一樣,納頭就拜,更是不問緣由和條件,直接投誠,董卓就氣不打一處來,深覺呂布乃是真小人。先前天天跑來搦戰,何其威風,現在剛剛打了一次敗陣而已,竟然就如此卑微。

 董卓內心已是將呂布的成就和前途給直接下了定論,不過董卓身居刺史,遇到或見到的人早就人山人海,一些主觀的意見或情緒,董卓已能很好的把握住了,於是董卓笑容滿面,歡顏喜臉地肯定呂布說道:

 “奉先技藝驚人,老夫敬重已久,今天奉先願投於老夫門下,實乃天大的幸事,恨不早些如此。如今,老夫得奉先相助,天下英雄皆得避之,奉先前來,真是旱苗得遇甘雨,烈陽得遇樹蔭,正是及時。”

 董卓隻口不提任何重用呂布的事兒,而是一味地誇獎呂布是如何神勇,以後有了呂布,鬥將一事就再也不用愁了,至於鬥陣,董卓的二十萬西涼大軍就從來都沒怕過。

 事實上,董卓的西涼大軍類似於合夥人制度,哪怕呂布投靠過來,董卓也沒辦法將其他將領的兵馬分撥一些給呂布,更何況呂布又是新敗之將,不得言勇。董卓後來一想,呂布殺了丁原,怎麽說也算吞並了荊州大軍的兵馬,不給呂布好處,呂布至少還能保住了這些荊州兵馬,兵力也不算少了。

 因此,董卓心理安得地一直跟呂布扯些有的沒的,不鹹不淡, 呂布畢竟也當過一陣子的主薄,對於董卓的言外之意,哪裡還能不明白,不過呂布不甘心,既然都放下了尊嚴,前來投靠董卓,更是將底線和原則放到最低。

 若是董卓收留了呂布,卻什麽都不給呂布,甚至是冷藏呂布,除了偶爾鬥將的時候才能想起呂布的作用,這種結果絕對不是呂布想要的,董卓不給呂布兵馬,呂布可以接受,不會怪罪和怨恨董卓,畢竟想要招攏兵馬,收買人心,呂布還是有些自信的。

 當初,呂布手下也沒八健將,還不是一路在軍中彰顯志向和武力,這才收到了這些將領,董卓的西涼大軍裡面將領也算不少,卻是庸將居多,呂布完全有能力慢慢同化那些人,將那些人吸引為部將,從董卓那兒轉為效忠呂布。

 呂布知道現在剛剛投靠了董卓,正是能夠提條件的時候,若是時日久了,再向董卓提這提那,容易被董卓認為是不知足,有大野心,反而不美。於是,呂布打鐵趁熱,待董卓將呂布誇上天去之後,說道:

 “承蒙刺史厚愛,若是刺史不嫌棄,布請求拜刺史為義父,布願服侍刺史於左右。”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