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300_4(); 少年們還是以老實本分、馬術好為第一考量目標,其次才是擁有武藝,最後才是力量型猛人,因此老百姓中的馬戶成為了香餑餑。看書閣wwΔw.『ksnhuge『
勸回了兩萬多人,留下了五千余,其中三千人負責照看戰馬、挽馬、馱馬,這些人當然擁有騎術、具備武藝,是擴充騎兵之時的備選,最不濟也能夠成為騎馬步兵。
目前沒有要求這五千余人的家小渡海去旅順口或者遼西走廊屯墾,這段時間搞去的人口太多,關外暫時不缺屯民。
況且這些人絕大多數沒有遭遇流寇、建奴禍害過,家庭相對完整,日子還過得下去,他們依附“紅旗軍”沒幾天,互相之間的信任度還需要進行穩固。
等到主動隨軍的勞役中有人得到了轉為正兵的機會,讓他們預知軍餉足以養家糊口,親眼看到博得軍功的戰士們會升官發財。
屆時鎮撫官提出“紅旗軍”正兵家小必須進入體系種田、做工後,相信就會水到渠成。
幾十萬青壯年中出現的幾萬被感召的漢子主動報名隨軍,經過挑選得到選拔的人數為五中取一,這些漢子的整體素質和質量遠遠大於那些按照二丁抽一標準成為隨軍勞役曾經的流民。
由於不斷抽丁,又有了五千多主動加入的隨軍勞役,人數已經超過兩萬。
黃漢已經用不著如此多的勞役隨軍,被抽丁的一萬余人解除勞役送去遼南、遼西走廊跟家人團聚準備過一個衣食無憂的新年。
這些人大多數服役超過半年,根據表現在來到新家園之時會得到最少一兩銀子和一石雜糧的獎勵,這不包括他們該得的已經被家小領取到手的報酬。
關外安置流民不是采取統一標準,十幾萬曾經從賊的流寇基本上都安置在寧遠外郭。
屯田是寧遠東北到塔山南堡之間剛剛整合的一百幾十萬畝耕地,今年有了大量新屯民,屯田還可以往西再發展幾十萬畝,還有許多山地可以種玉蜀黍。
以離寧遠大概五十裡的塔山南堡為中心修建的第一道防線是無論如何承受不了建奴傾巢出動的進攻。
攻防戰打響之時“紅旗軍”會在此處給予建奴大量殺傷後退守以寧遠為中心的主要防線,這裡到山海關才是永不放棄的地盤。
後金軍來攻打遼西不會造成屯民被裹挾或者被殺害,塔山南堡雖然是第一道防線也不是紙糊的,溝壑縱橫的工事足以阻擋騎兵突襲。
建奴要來攻打必須玩戰地爭奪戰,幾千正兵幾千衛所軍面對兩三萬建奴的進攻堅守十天半個月不成問題。
屯民家家戶戶都會參與軍事訓練,平時也會模擬建奴大舉進攻之時如何有秩序撤退,寧遠修建了一直延伸到海邊的外郭,如此大的地盤躲入五十萬人都綽綽有余。
隻不過寧遠東北的百萬畝屯田遭受損失避免不了,如果建奴還是秋後發起進攻,損失就微乎其微。
這些通古斯野人沒有能力打下有“紅旗軍”熱兵器部隊重兵駐防的寧遠城。
幾個月朝夕相處,被抽丁的勞役習慣了軍旅生涯,很滿意在能夠吃飽肚子穿戴到統一製服的情況下還能夠為家小掙到糧餉。
貿然得知被解除勞役去即將去新家之時,許多人舍不得走,太多人哭得泣不成聲。
宣傳隊和鎮撫官又開始了宣傳,告訴這些人不要擔心沒有掙糧餉的機會,去了遼南、寧遠僅僅種地都能夠確保一家子衣食無憂。
想必今年在關外的新屯民最起碼有一萬幾千家在過年之前驚喜萬分,當然是因為家中的男丁不僅僅回來了還養壯實了,還帶回糧食和銀子給讓家人過上一個吃得飽的新年。
淘汰了一大半抽丁的勞役,留下的自然是身強力壯或者有一技之長之人,加上了從幾萬主動報名隨軍的壯漢中甄選的五千余人,隨軍勞役拿起武器恐怕都能夠乾翻上萬流寇。
因為主動隨軍的這些人大都是自耕農或者佃戶,其中也有獵戶和匠戶還有不少馬戶。
他們不是被逼無奈不得不做出選擇,許多自認為武藝出眾或者騎術高明的會家子是懷著憧憬而來,是懷著立下軍功爭取獲得一官半職光耀門楣的美好願望而追隨“紅旗軍”。
黃漢率領“紅旗軍”在彰德府、衛輝府駐扎,不僅僅確保了潞王的安全,還保障了以工代賑順利完成,也完善了太行山東麓的防禦,使得賊兵無法往東流竄。
陳奇瑜、洪承疇、許鼎臣、盧象升這幾個月沒閑著,他們整頓人馬以具備戰鬥力的邊軍為主力采取合圍之勢殺往高迎祥、老回回、八大王等等三十六營盤踞的沁陽、濟源一帶。
集中的將領不少,基本上囊括了大明北方能打的所有營伍,有吳襄父子、祖寬、祖大弼率領的六千余關寧軍,有延綏總兵官吳自勉帶來的人馬。
還有賀人龍、王仆、艾萬年、王承恩等等,其中居然有老朋友副將黃維正、參將韓志寬的幾千兵丁,最猛的依舊是曹文詔叔侄。
流寇眼看著會陷入明軍的巨大包圍圈之時,老天爺有跟大明過不去, 十一月中旬,滔滔黃河冰凍三尺,已經即將陷入絕境的流寇一窩蜂度過黃河殺入河南黃河以南的地盤。
黃河冰封導致沒有了天險可憑,流寇可以騰挪的天地更加廣闊,官軍再多三倍也無法完成圍剿,變成了追逐戰。
此時河南黃河以南的地盤沒有被流寇打爛,這意味著流寇會得到大量糧食、物資和金銀財寶。
尾隨剿殺的官軍良莠不齊,如左良玉、賀人龍、王仆這樣的對殺流寇不熱衷,他們趁機搶掠倒是乾得熱火朝天。
這其實就是一個歷史轉折點,崇禎六年底,流寇渡過黃河使得虛弱的大明雪上加霜,使得數千萬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熱,直接導致數百上千萬老百姓死於非命。
最搞笑的是七十年代末小學教科書的內容“李闖王帶領農民軍,來到黃河邊上。隊伍準備渡過黃河,去消滅貪官汙吏和地主惡霸,解救受苦受難的老百姓。”
cpa72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