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國運氣不錯,由於他手中有一面繳獲的輕鋼圓盾,下意識的格擋,導致兩顆米尼彈打在圓盾的鋼板上深深地嵌入其中。
立刻滾鞍下馬趴在地上的張定國兀自心有余悸,無比慶幸這段時間盾不離手使得他逃過一劫。
他知道這面精鋼圓盾是“紅旗軍”的製式裝備之一,是跟明軍京營人馬交戰之時繳獲,他身上的全鋼胸甲也是。
張定國此時更加理解了裝備的重要性,本來準備靠一股血勇衝出去廝殺一番的心思頓時淡了。
實力懸殊很明顯,他們已經陷入死地插翅難逃,穩操勝算的“紅旗軍”這是在玩貓捉老鼠的好戲。
他們這一百人無法效仿甘寧,不對現在恐怕湊不出一百人,能有一半就燒高香了。
因為除了死傷,還有不少嚇破了膽,他們應該不肯爬起來繼續上馬衝出去戰鬥。
想著、想著,張定國已經透心涼,即便他帶領願意廝殺的漢子衝鋒也是無濟於事,他們根本無法接近“紅旗軍”營地,半途就會被銃手乾掉。
剛剛死裡逃生的張獻忠被嚇得不輕,他終於識相了,道:“可望,你說得對,投降咱們還有一線生機,突圍肯定十死無生。”
張能奇帶著哭腔道:“義父,大哥被打死了,他聽不見你說話了。”
“啊?”張獻忠更加絕望了,他道:“事已至此只能聽天由命了,能奇,你喊話讓‘紅旗軍’莫要再放銃了,咱們繳械投降。
張定國覺得臉上發燒,可是不知怎的,鬼使神差般,他居然忍住了沒吭聲。
這時村外又傳來喊話聲,這一次是嗓音洪亮的憨子親自拿起了喇叭口。
“張獻忠,如果沒死給老子聽好了。本官乃是太子太保左都督楊大郎,本官親手斬殺的建奴和韃子已經超過一百。
別說你們現在僅僅殘余一二百人,即便是二百猛虎也枉然。投降‘紅旗軍’不丟人,這是爾等求生的唯一機會!”
艾能奇舉起一面鋼盾,慢慢地站起來高聲道:“楊將軍,我們決定繳械投降,請軍爺們千萬注意,不能再放銃了。”
“你是什麽人?張獻忠有沒有被打死?”
“回稟楊將軍,小的是八大王的義子張能奇,我義父活著,就是他命令咱們歸順‘紅旗軍’。”
“你問問張獻忠,想不想立刻烤火、喝酒、吃肉?如果想,立刻扔掉武器帶著你們到篝火前點名。”
……
第二天晌午,曹州熱鬧非凡,被俘獲的張獻忠、羅汝才、劉國能和他們的幾百大小頭目步行入城。
雖然“紅旗軍”在維持秩序,但是憎恨這些賊骨頭的群眾多不勝數,總是出現偷襲的民壯,張獻忠幾個還是被爛磚頭、冰塊、瓦片砸了滿頭包。
“紅旗軍”承諾不殺俘虜,不表示不清算罪行,只不過除非以殺人為樂的罪大惡極之徒,其余盡可能判處勞動改造。
縱然張獻忠罪惡滔天,黃漢也沒有下令斬殺。
沒有必要自己拉仇恨,張獻忠屢次三番降而複叛,每每用最殘忍的方式殺害大明官員,朝廷應該有更加恨之入骨的諸多大臣。
黃漢決定解送張獻忠進京交給皇帝處置,與此同時,“紅旗日報”刊登文章揭傷疤,大談獻賊三年前在中都鳳陽挖崇禎祖墳的惡行。
安排輿論炒作,再次揭發張獻忠的累累罪行,是為了防備崇禎腦袋又被驢踢了,萬一崇禎還放過張獻忠,黃漢豈不是白忙一場?
為此不僅僅布置“紅旗日報”刊登文章激化官紳、皇族、軍民的仇恨,還暗中布置黃四方去京師坐鎮,如果出現意外,要勾結錦衣衛確保張獻忠死在昭獄。
黃漢派遣朱大典押解張獻忠進京,並且交代他一個任務,上奏朝廷,請求用羅汝才、劉國能這兩個流寇大頭目換襄王朱翊銘、秦王朱存機、端王朱常浩和那些郡王、鎮國將軍。
這是給崇禎出難題,無論他是否同意都會對名聲有損。
崇禎同意換回幾個王爺,哪怕最後跟高迎祥談判的結果隻可以換回一人,這位王爺肯定感念“漢江郡王”的救命之恩,回朝後恐怕要找當朝皇帝討說法。
老朱家的家業、江山交給崇禎打理,他居然如此糟糕,直接導致藩王罹難或身陷囹圄,已經傾家蕩產、一家人基本上死絕的藩王回來還會跟崇禎這個晚輩皇帝客氣?
清官難斷家務事,皇室宗親們為了的家事鬧起來,也不可小覷,畢竟崇禎不佔理,畢竟藩王是受害者,宗室何其多也,群起發難,也夠崇禎喝一壺。
崇禎要是不同意交換,那麽他的刻薄名聲不僅僅被文官武將議論,宗室恐怕也會群情激奮,眾叛親離的局面為時不遠。
黃漢在給崇禎出難題的同時也在考驗朱大典, 這位曾經的東林黨大員能夠旗幟鮮明投靠“紅旗軍”會帶動一大片。
只不過不能讓他腳踩兩條船,必須逼他站隊。
朱大典乃是地方官,沒有宣召不可以私自進京。
黃漢雖然是大明目前唯一的王爵“漢江郡王”,但是根本管不著曹州知州。
如果朱大典服從命令押解張獻忠進京,直接的後果就是崇禎認為他徹底投靠了黃漢,以後更加不會重用。
要是在幾年前,朱大典根本不會接受黃漢調遣,但是時過境遷,又經歷了曹州攻防戰。
朱大典實實在在看到了“紅旗軍”的強大,也明白如果不是“紅旗軍”出手,他只有兩個結局。
堅守城池兵敗身亡。
棄城逃跑,成為大明罪官。
見“漢江郡王”根本不見外,直接命令他辦事,朱大典沒有一絲猶豫,當場答應,表態第二天就北渡黃河趕往京城。
最是頭疼的是如何處置張獻忠的三個義子?
張獻忠是個心裡變態的混帳王八蛋殺人如麻,但是李定國應該屬於民族英雄范疇,他一直堅持抗清死而後已。
艾能奇、劉文秀這二人也是南明時期主要將領,一直到死都沒有投降滿清。
思前想後,黃漢決定冒險收留這三人留在親衛營言傳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