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瑙江入海口周邊,星羅密布著大大小小島嶼,數以百計,最小的只有幾公裡方圓,最大的則有數百公裡。
這些島嶼可不是荒無人煙的。
這裡距離大陸足夠近,近到了即便是憑鱷族人的微型漁船,也能輕松抵達的程度。
居住在這些島嶼上的鱷族人數量,比起絕望沼澤中的隻多不少,足有上百萬之眾。
換句話說,永夜軍領吞下的只是鱷族人一部分。
他們不是不想將這一部分一起吞下,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內陸失利的康芒斯家族的第三艦隊,並沒有退回西海,而是順勢霸佔了這裡,在這裡生根發芽。
當初在朵瑙江上,被永夜軍領用計坑掉的,只是第三艦隊的一部分,還是最弱的一部分。
康芒斯家族的戰艦主要由破浪、颶風、無畏和龍骸,四種戰艦類型組成。
其中龍骸戰艦是獨一無二的,是七大艦隊的象征,每支艦隊僅有一艘,無法制造。
第三艦隊的龍吼號,已經折損在了朵瑙江上,先是被死亡之神截獲,在陸地上硬生生的拖行了好幾百公裡,改造成了攜帶死亡術法能量的容器。
被永夜軍領江上攔截,炸了好幾輪,雖然沒有傷到主體,但是被死亡之神亂七八糟的改裝,早已經失去了修複價值。
永夜軍領只能將其作為船隻龍骨的關鍵部位——龍骸拆出來再利用。
利用自身的造船技術、術法黑科技,再造龍骸戰艦。
除了龍骨還是原先的那根龍骨外,再造出來的龍骸戰艦,與原先的那一艘沒有半毛錢的關系,無論造型還是能力上。
不過在命名的時候,永夜軍領依舊選擇將其命名為了龍吼號。
並且將名字用碩大的字體,以術法回路的方式,鑲嵌到了船身上。
一旦灌注進術法能量進去,這個名字便會閃閃發光,在沒有遮掩物的海面上,即便是隔著十幾海裡,用肉眼也能看到。
這麽做的主要目的,方便以後刺激康芒斯家族第三艦隊。
龍吼號失陷在朵瑙江上,被他們視為奇恥大辱,已經對外放出話來,一日不將第三艦隊的旗艦龍骸戰艦奪回來,他們一日便不返回西海域。
根據永夜軍領掌握的情報來看,巔峰時期的康芒斯家族第三艦隊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強大,擁有一艘龍骸戰艦、五艘無畏級橫帆船、十二艘無畏級縱帆船、三十余艘颶風級橫帆船、五十余艘颶風級縱帆船,破浪級橫帆船縱帆船一百余艘,各種不入流大小戰船,不下於五百,各種船員累積起來達到五萬余。
這份情報是源自康芒斯家族內部,準確率毋庸置疑。
由此便可以看得出,當初第三艦隊最大損失,還是龍吼號,若非旗艦折損在了那裡,不到二十艘破浪、颶風級縱帆船,充其量也就是小損,一次大規模遠洋探索的損失,都不止這個數,僅憑第三艦隊在東海的發現,這些損失就可以補回來了。
僅僅是一艘龍骸戰艦的折損,倒還不至於給第三艦隊總體戰鬥力,帶來毀滅性打擊。
龍骸戰艦固然強大的近乎無敵,但也不過是一艘戰艦而已。
其真正作用是在康芒斯家族內部的象征意義。
正所謂,龍骸戰艦只有龍骸戰艦能夠對抗。
當一支艦隊連自己的旗艦都失去的時候,他們走向衰落是必然的。
這種傳統想法,並沒有隨著康芒斯家族艦隊壯大而改變,反而是深入骨髓。
龍吼號失陷在絕望沼澤,第三艦隊在康芒斯家族中的名聲立刻大落,受到了其他艦隊的攻訐,侵吞他們西海岸的地盤和戰艦——當初第三艦隊前來東海域,隻帶了三分之一不到的戰艦,主力還在西海域固守地盤。
海上群狼一樣的康芒斯家族,相互爭奪地盤,司空見慣。
若是史杜賓當時將整個第三艦隊帶來東海域,不用兩年,等到他再回西海域,估計就沒他的立足之地。
但是哪裡想到,海裡的大鯊魚,在淺水灣裡面撞到了硬骨頭,崩斷了最鋒利的一根牙。
史杜賓能從康芒斯家族這種競爭激烈家族中一步一步殺出來,確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折損了龍吼號的那一刻,他便已經充分想到了第三艦隊不妙前景,他也是一個狠人,做出了最果決的決斷。
從朵瑙江上逃躥回無盡海,回合遠征軍主力後。
任命自己只有十六歲的兒子作為代理艦隊長,統帥遠征艦隊,利用絕對武力,橫掃無盡海東海域,盡可能征服更多島嶼,掠奪更多的人口為己用。
而自己則帶了數艘速度最快戰艦,返回西海域第三艦隊大本營。
在康芒斯家族其他艦隊采取行動前,壯士斷腕,舍棄了西海域的所有地盤,整合第三艦隊的所有戰艦人手,往東海域撤退,撤退過程中也不老實,狠狠的幹了幾票,甭管是哪支艦隊的戰艦或者海島基地。
只要被他們撞上或者順路,就跟蝗蟲過境一樣,無論財富還是人口,全裹挾進了遷徙艦隊中。
這件事情,當時成了一根導火索,引發了康芒斯家族內部大震蕩。
要不是還有一個女巫密會的北海艦隊,虎視眈眈的在旁邊盯著,另六支艦隊多少有點顧及,方才沒有爆發出全面海戰。
為了爭奪第三艦隊空出來的地盤,康芒斯家族內部小摩擦不斷,一些與第三艦隊有著合縱關系的艦隊,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地盤和實力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洗牌。
其他六支艦隊不是沒想過將第三艦隊的主力一口吞掉。
但是史杜賓的行動太過果決,第三艦隊的主要地盤本身就在南海周邊,根本來不及組織主力進行追擊,要是出動戰艦太少,反而會被第三艦隊裹挾走,得不償失。
再就是無盡海南海並不適合展開大規模海戰,不了解當地水域的戰艦,正常行駛的情況下,都有可能觸礁沉沒,更別說是展開海戰。
只能眼睜睜看著第三艦隊打包搬遷往了無盡海東海域。
事後,其他艦隊試圖尋找南海中的安全航道,前往東海域分上一杯羹,卻被駐守在這裡的第三艦隊打了回去。
這種舉動,基本上可以視為分裂,第三艦隊已經將整個東海域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不願意任何人與自己分享,包括自己曾經的兄弟。
與人分享,哪有吃獨食舒服?
事實證明。
史杜賓的選擇是正確的,至少到目前為止,他自認為是英明正確的。
大遷徙的最初兩年,確實讓他們有幾分傷筋動骨,畢竟他們放棄了多年經營的海島,尤其是七八個大型造船廠。
但是他們的艦隊在東海域是無敵存在,一路橫掃過去便是了。
移居海上的鱷族人造船技術雖然比絕望沼澤中的族人要強一些,但是因為常年缺乏鏘有力競爭者,他們內部的戰鬥規模不大,自然不會竭盡全力發展戰船,依舊是以中小戰船為主,不成規模。
對上第三艦隊這隻外來巨鯊,結果可想而知。
經營多年的地盤雖然沒有了,但是換來了一個十倍於以前的地盤。
以前的造船廠丟了,但是他們造船的熟練工匠依舊在,這邊擁有了數十倍余先前的人口可供他們奴役驅使。
遷徙到無盡海東海域的第三艦隊,就就像沒了天敵,卻擁有充足食物的怪物,以恐怖的速度發展,在永夜軍領的眼皮子底下,建立自己的海上帝國。
尤其是最近兩年,他們變得更肆無忌憚,甚至將觸手伸到了永夜軍領還沒能完全吃下的朵瑙平原上來,在一些沿海建立了自己的城鎮和港口,以此作為翹板,窺視著朵瑙平原。
史杜賓艦隊長依舊賊心不死,對於朵瑙平原念念不忘。
不,應該稱為史杜賓國王陛下才是。
六年前,史杜賓艦隊長就已經在大灣島自立為王,自稱東海之王。
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草頭王,沒有半個勢力承認。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永夜軍領一直將朵瑙平原視為自家的囊中之物,自然也包括東海域。
與史杜賓的東海國全面開戰,那是遲早的事情。
事實上,兩者之間的戰爭,在永夜軍領全面大開發朵瑙平原的時候,就已經打響了。
為了爭奪朵瑙平原的所有權,史杜賓在東海域重建造船廠後,並沒有著手建造更多的海船。
因為先前的戰爭中,他已經探到了永夜軍領的虛實。
他們的航海能力近乎於零,他們手中的水戰新武器火藥桶水雷,在內河上確實威力無窮,不折不扣的防守利器。
但是在遼闊的海域,作用就大幅度跳水了。
沒有了取巧之法,永夜軍領這個新興勢力,想在海上與自己這個海上霸主爭霸,可就不自量力了。
造船業不同於其他,這種事情沒巧可以取,必須有數十年的積累方才成。
康芒斯家族能擁有如此龐大的艦隊,是他們整整三百余年,無數代人的積累而來的。
別說是十年,就算是再給永夜軍領三五十年,史杜賓國王也有信心,在海船數量上輾壓對方。
事實也是如此,永夜軍領這些年雖然瘋狂往造船業中砸錢,最近幾年更是全力生產海船,到目前為止,他們的海船數量,滿打滿算,也僅有三十二條,破浪級居多,颶風級少,無畏級一艘也沒有,其中還有十三艘是源自第三艦隊的戰利品改裝的。
這幾年永夜軍領的龜縮不出,進一步助漲了史杜賓的想法,認定永夜軍領手中已經沒有了克制他們的底牌。
所以,重新修建的造船廠,主要是以生產各種中小戰艦為主,方便他們侵略朵瑙平原內部。
面對第三艦隊的頻繁騷擾,永夜軍領在這裡采取了一種相對消極的防守策略,別說是海戰利器火炮,就算是探索者海軍也沒有全員出動,露面的全是史杜賓已經見識過的樓船。
配合地面部隊,以及大量的黑火藥水雷,足夠將他們拒之門外。
采取如此被動姿態,永夜軍領高層自然有自己的考量,探索者海軍還沒正式整編成型,就算是在內河上,展開強有力的反擊,頂多也就是消滅他們上岸的炮灰,傷及不到他們的根本。
付出的精力和收獲不成正比。
還不如示敵以弱,靜靜蟄伏,等到準備周全後,再發動雷霆一擊。
雖說永夜軍領三個月前,為了震懾勞瑞國王組建的新王室,不被拖入好處不大的戰爭爛泥沼,動用了堅船火炮,但是外界對火炮依舊沒有完整概念,更別說是孤懸在東海域的第三艦隊。
任何事情都是有兩方面的。
在史杜賓看來, 永夜軍領被他們從海上包圍了,若是沒有他們的允許,他們的艦隊休想駛出內河。
但是在永夜軍領看,則是史杜賓這個草頭王,被他們從陸地層面上封鎖了,基本上沒有其他軍領的交流可能,他不過是自己養在後花園池塘中的一條魚,等到他們準備好刀具、作料後,就準備下鍋燴製了,究竟是清蒸還是紅燒,完全看他們的心情。
唯一有點麻煩的是,這條魚不是溫順草魚,而是吃人鯊魚,由於食物太過充沛,變異的體型十分驚人的大白鯊,永夜軍領必須謹慎對待,若是魚沒燴成,反而被咬掉一塊肉,那就不美了。
……
大灣島。
史杜賓的東海國,在東海的大本營。
當初史杜賓率領第三艦隊剛剛抵達東海的時候,一眼就相中了這裡。
這簡直就是為他們量身定製的天堂。
大灣島屬於群島性質,除了酷似月牙形狀的主島之外,還有五座大型島嶼,十三座中型島嶼,四十余座小型島嶼,拱衛在其周邊三百海裡內,天然深水港多不勝數。
龐大的第三艦隊,到了這裡之後,自然是如魚得水,憑借大量的船隻,直接將所有的島嶼,串聯成為了一個整體。
他們通過蠶食周邊中小島嶼的方式,包圍主島,不讓遷徙到這裡得鱷族人片帆下海,生生熬了他們五年,生活變的更為窘迫之後,再驅趕其他島民作為炮灰,衝上了大灣島,一舉在這裡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