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傾危大秦》第160章 氣魄雄渾
扶蘇倒是沒聽到這邊的異動,這次韓信平滅巴蜀,加上新政尤其是商賈發展迅速,這讓扶蘇極為欣慰。

 此時夜色深沉,月明星稀,除了興樂宮的一片歡騰的景象,其他各處皆萬籟俱寂般,涼風習習,月華如水般灑落在興樂宮的宴台之上,頓時如碎銀鋪滿一地。

 夜蟲奏樂,高低起伏間挑動著扶蘇的心緒,扶蘇此時既對秦國未來看好,又對時光荏苒感到一絲悲傷,忍不住站起身來,端起酒爵舉杯邀月,朗聲念道: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百官聽到皇帝的聲音皆轉頭望過來,聽到扶蘇作的第一句,百官皆有意識的不再言語聽皇帝作詩。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作到這裡,扶蘇舉起酒爵,說道:“諸位與朕同飲!”

 “為大秦賀,為陛下賀!”馮去疾也被扶蘇的詩中愁得不得了的情緒感染,尤其是扶蘇那句“去日苦多”讓這位年邁的老丞相深有感觸。

 “為大秦賀,為陛下賀!”百官也皆跟著喊道,然後滿飲一爵。

 扶蘇身邊的侍從忙幫扶蘇再次添滿酒水,扶蘇從象征皇帝尊貴的高台上緩步走下,繼續作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百官聽到皇帝說我有嘉賓,每個人臉上皆與有榮焉,似乎都認為陛下在說自己。覺得皇帝是在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沒人體會到扶蘇更深處的意思:

 便是只要有才能的人到朕這裡來,朕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並讓每個人都發揮各自的才能。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作到這裡,扶蘇深深歎了一口氣,眾人皆能感覺到皇帝那股浸染於夜色的憂愁之感,不知不覺被扶蘇的詩句侵染,也都一個個心緒愁思湧上心頭。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作到這裡,扶蘇又緩步邁上台階,站在最高處,大聲說道: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聽到皇帝這一句,在座的人都是在秦國摸爬滾打多年的,自然已經聽出皇帝指向性極其明顯的信號,便是今日的那封求賢令!

 皇帝此詩歌全篇不到最後一句,眾人皆以為皇帝在吟詩作賦,抒發內心愁悶,這些人懂得詩歌的自然沒有多少,真正能品味一二的還是那些儒生。

 但是最後一句皇帝喊出之後,眾人皆知道皇帝明明白白地在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陛下所用,確切的為眾人更是為如今懷才不遇之人點明自己的心聲。

 趙基當先站起身來,長長揖了一禮,久久為曾起身,從皇帝那首詩中平複心情之後,趙基對扶蘇說道:

 “萬古至今,臣從未見君主求賢如陛下者,如今之秦國,在陛下治下,蒸蒸日上,下有如此百官,上有陛下賢明之主,陛下赤誠之心將被天下人知,臣今日斷言,陛下求賢之令與今日陛下之詩傳遍天下之時,便是秦國網羅天下賢才之日!”

 “如今亂世,天下英雄無過陛下!”蒙恬也站起身來,遙遙敬扶蘇一杯。

 “自三皇五帝未有文雄邁可比陛下者,悲涼慷慨,氣魄雄豪。臣聽陛下之詩,恨不能為陛下竭盡股肱之力,臣必為陛下擇天下賢才而用!”

 叔孫通此時卻不似往日那般油嘴滑舌的誇讚,而是發自肺腑的稱讚皇帝。

 “諸位繼續暢飲,明日不耽誤政事便好,朕有些乏了,先行回宮!”聽著眾人的情緒被吊起,扶蘇的興致卻是再也提不起來了,便要回宮歇息。

 “臣等恭送陛下!”

 ————

 第二日,整個興樂宮傳出兩份文書發往全國各地,亦有商賈攜帶至天下各處,一份便是扶蘇的《求賢令》

 另一份便是於這份求賢令同時傳頌的那首扶蘇在興樂宮中做的詩。

 這件事先在秦境內擴散完成,此時的酒篷,一個白面書生打扮的男子一字一句的讀著扶蘇的《求賢令》和那首《短歌行》

 一拍桌子,不顧自己酒量不行,直接滿飲了一碗烈酒!

 這人便陳平!

 陳平在項羽處眼見出頭無望,項羽根本不可能重用自己,便從楚地逃出,跟隨來秦的商賈來到秦國,想要親自觀看了解一下秦國這位皇帝,如果不適合自己,陳平便想著還是不,冒著大風險投靠了吧。

 陳平交友廣泛,便在自己朋友商隊中充當了一位商人,恰巧趕上了秦國那場大的雪災。

 見到了扶蘇開關中糧倉欲平抑糧價,又安撫商賈,以利許之。

 見到了扶蘇攜皇后與秦國儲君與災民同食鄙陋吃食,好不避諱皇帝身份,迅速拉攏人心。

 扶蘇的這些動作愈發讓陳平覺得自己在扶蘇這裡能得到重用。

 “但是,我先投靠六國叛軍的魏軍,又投靠了楚國的上將軍項羽,若是秦國皇帝扶蘇知道之後,輕了會警惕我將我趕走,重了怕是直接將我砍了。”

 這便是陳平徘徊猶豫的原因,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陳平還是按捺住了那股立即投靠的衝動,想要在鹹陽靜靜等待機會。

 沒想到這機會來的如此之快!

 “秦國皇帝如今如此求賢,想必是不會在意我的過往,但是如何能走入皇帝眼中呢?”

 陳平從酒篷離開之後,便走邊想著此事。

 “不若先面見皇帝身邊那些極盡寵信之人,蒙恬、蒙毅、趙基、王離與騎兵的兩個都尉似乎皆是扶蘇的心腹之人。找誰比較好呢?”

 陳平先將李晉、鄭統二人排除,兩人雖是皇帝心腹,但是也是在統兵之上,對於推薦自己,怕是沒有什麽能讓皇帝重視的地方。

 “蒙恬、蒙毅、王離皆為秦人,對於我曾侍奉叛軍的事情定然比較鄙視,怕是不會對我推薦,那麽只有右軍師趙基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