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傾危大秦》第187章 劉邦慌神
在整個天下的諸侯看來,扶蘇如今的秦國是一個破敗的秦國,早已經在接連的政變、連天的戰爭後更為衰敗了,而在這些人看來,最強大的勢力是項羽。

 而最有潛力的勢力是如今齊國的田榮。

 田榮在田儋死後,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自己擔任齊國的丞相,弟弟田橫為齊國的大將,看似以田市為王,實則田榮自己緊握齊國大權。

 沒有人認為秦國此時敢主動發兵挑起戰事,包括項羽、劉邦也認為以扶蘇的性格,五年之內天下不會有戰亂,因為扶蘇正在更改秦政,在國內阻力頗大,若是主動開戰無論如何對秦國來說都不是合適的時機。

 此時最想發動戰爭的只有兩人:項羽和劉邦。

 項羽澠池雖敗,但並未傷筋動骨,而且回來整頓軍備之後,實力迅速恢復,與其看秦國在扶蘇的治理之下日益強大,還不如發動戰爭,先發製人的道理,項羽自然是懂得。

 而劉邦完全是因為與秦國勢力緊挨的原因,若是秦國出兵,那麽要麽攻打趙魏,要麽攻打自己,這才有了不得不為自己找後路的原因。

 蒙恬和韓信在扶蘇下達命令之後,絲毫不敢停頓,翌日一早便領大軍出征,但是行軍並非很快,因為補給線還未跟上,自然要拖延到行軍速度。

 劉邦得到蟲達刺殺扶蘇失敗而死的消息自然要比蒙恬等人出兵的速度快,所以此時的劉邦聽聞秦國發兵直接朝著自己而來,手裡的陶碗一個沒握住,摔在了地上。

 “消息證實了?”

 “千真萬確,蟲達的身份已經暴露,秦國皇帝扶蘇震怒,如今蒙恬領兵三十萬萬,韓信領兵十萬,兩路向南陽攻來。”

 至於真實的領兵人數,自然還是沒有打探清楚的,蒙恬和韓信皆將人數誇大,以迷惑敵人視聽。

 “諸位,這可如何是好?”

 劉邦現在一萬個後悔,就不該去捅這個馬蜂窩,這下倒好,直接就發兵來攻打自己了。

 “主公,我們也有十萬軍隊,也是身經百戰之兵,韓信那廝有什麽能力,就攻打另一次巴蜀,還都是寫沒見血的新兵,我們怕他作甚!”

 樊噲絲毫不以為意,如今自己和夏侯嬰統率騎兵,好家夥,這裝備了秦國造出來的馬鐙之後,騎兵的戰鬥能力簡直不同凡響啊,這讓樊噲聽到秦國並未派出騎兵之後,更加不以為意了。

 劉邦瞥了樊噲一眼,沒好氣的說道:

 “那蒙恬呢?他可是領了三十萬人來的,蒙恬的兵是新兵麽?蒙恬也是無用之人麽?”

 “呃主公,你也不能還未打仗,便先沒了志氣啊,敵人來多少,我們將其打回去便是!”

 樊噲被劉邦問的說不出話來,隻好強行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

 劉邦不再理會樊噲,看向張良,問道:“子房,可有良策,我們如今應該怎麽辦?”

 張良在得到消息之後,便一眼未發,一直在思索對策,聽到劉邦的發問,張良從思考中反應過來,對劉邦說道:

 “樊噲將軍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南陽城防甚為堅固,秦軍誰來都難以短時間內攻打下來,而我們在這個時候卻是有很多事可以做。”

 聽到張良的回答,劉邦眼睛一亮,感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趕緊催促張良應該做何事。

 張良也知道此時房內眾人的焦急,開始詳細分析起來。

 “蒙恬和韓信自稱領兵四十萬,實則不會超過二十萬,否則秦國國力還真的負擔不起如此龐大的軍隊。”

 “為何?秦國當年可是軍隊規模十分龐大,這才四十萬為何會負擔不起?”

 蕭何如今負責劉邦勢力的後勤,自然知道後勤補給之事,他認為自家勢力只有一個小小的南陽郡,尚可以支撐起十萬人的兵馬,秦國疆域幾倍於南陽郡,說負擔不起四十萬人的消耗,這點蕭何有些不同意。

 “你們忘記了秦國皇帝的新政了麽,秦國如今行軍打仗已經不是各士卒家中自己供給,而是由稅賦來供給,這就嚴格限制了軍隊的規模,秦國又剛打完巴蜀沒多久,巴蜀能有多少積糧,再則去年雪災耗費掉關中糧倉很多糧食,開春之後,巴蜀運來的糧食也率先填補了關中糧倉的空缺,從秦國如今征兵有限制就可以看出秦國如今實在是不似咱麽想的那麽強大,不過秦國皇帝還是有長遠的打算的。”

 “有何打算?”

 “他想建立起來一支完全用來作戰的軍隊,而不是作戰和耕種都兼任的軍隊,這樣的軍隊,戰力會如何,你我都無法想象。魏國的武卒當年不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麽,而秦國皇帝想要的似乎跟武卒還大有不同。”

 聽到張良分析完,劉邦也回味過來,自己剛才是乍一聽到消息,有些慌張了,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看來自己被秦軍給自己的幾次大敗,心裡有些畏懼了。

 灌嬰聽完張良的說法, 認真思考了一會,看向張良問道:

 “聽子房的意思,我們似乎此時跟秦國開戰對我們還是有好處的?”

 張良猶豫了一下,似乎覺得是這樣,又覺得不是這樣,所以並未點頭肯定灌嬰的說法,而是對其說道:

 “並不能說就是有好處,我們不知道秦國如果一旦全國的軍隊都變成秦國皇帝想要的那種,會是何種戰力,至少我們跟秦軍交戰過,知道此時他們現在的戰力如何,已經知道的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可揣摩的事情。”

 房內的人都在思考張良說的話,他們雖然知道秦兵強,但是還沒有強到自己就不能作戰的地步,尤其是劉邦如今這支軍隊,自響應陳勝反秦時起,便開始歷經戰鬥,尤其是兩場戰敗之後,也打擊了軍隊的驕傲風氣,使得整個軍隊的素質還是沉澱下來,變成一支沉穩的力量。

 “本來就是躲不過的事情,如今既然發生了,便接招便是,誰輸誰贏誰也說不準,我們商議如何同秦軍作戰吧。”(傾危大秦..117117503)--( 傾危大秦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