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傾危大秦》第36章 鹹陽危急
  真的是十分感謝碳墨、老sai 的打賞,本來吃完晚飯出去逛了下超市要回去的,但是十分感謝,我又跑回實驗室打開電腦碼了一章。抱拳了

  ————————————

  陳勝、吳廣所率起義軍,沿途得到眾多百姓的響應,聲勢愈發浩大。起義軍首先攻克大澤鄉,在薊縣反應過來之前,有佔領了薊縣。

  陳勝、吳廣率起義軍主力向西繼續推進。一路攻城拔寨,迅速佔領銍、酇、譙、柘(zhè),然後兩人集中兵力攻打陳縣。陳縣初屬豫州潁川郡,後屬陳郡,這時的陳勝、吳廣起義軍的規模已經達到了戰場七百乘,騎兵近千人,步卒數萬人令人不容小覷的規模。

  陳縣是春秋時期的陳國,被楚國滅之後滅了之後,楚國曾在此定都,所以此城人口眾多,城牆也頗為堅固,陳勝、吳廣率軍到此,圍城三天,向城內射入號召民眾反秦的帛書,民眾自發組織起來,與城內守軍巷戰,內外夾擊之下,縱然城高水深的城邑,也被起義軍順利攻克。

  今日入駐陳縣城後,陳勝第一件事就是眾目睽睽之下,殺死守丞。郡守、縣令都不在城內,逃過一劫。陳勝令大軍駐扎城外修整,一部分士卒防禦陳縣。

  陳勝攻打陳縣成功之後,從西邊來了兩個人來投奔,一路風塵,頭髮略有散亂。

  “請去通報你家將軍,就說魏國張耳、陳餘前來投奔。”兩人中那名叫張耳的人找出來,跟守衛士兵說道。

  士兵不敢怠慢,趕緊跑到府內告知陳勝,陳勝、吳廣素知張耳、陳餘的名士之名,張耳年少時,曾為魏國公子無忌(信陵君)座上常客;陳餘愛好儒家學說,曾多次遊歷趙國的苦陘,有位很有錢的公乘氏把女兒嫁給他,就是看重陳餘的才能,知道他非池中之物。

  張耳年長陳餘頗多,陳餘待張耳如父親一般,兩人談論天文地理、天下江山的割據分布。張耳之“賢”以及陳餘“非庸人也”。兩人見解都讓兩人有種相見恨晚之感,於是他們忘年羈旅,“相與為刎頸交”。

  秦國滅魏國數年後,秦始皇聽說張耳和他的朋友陳餘是魏國名士,懸賞千金捉拿張耳,五百金捉拿陳餘。於是張耳、陳餘更名改姓逃亡到了陳縣。

  陳勝、吳廣早就聽聞過張耳、陳餘的賢名,知道兩人是有本事的人,如今自己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農民,沒有真正的讀書人來輔佐自己,現在這二人率先來投奔,讓陳勝大喜,忙不迭出來迎接二人。

  張耳、陳餘看到陳勝親自出門迎接,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會意,覺得此次投奔的選擇很正確。

  “早已聽聞兩位先生的賢明,涉得先生相助,何愁暴秦不滅。”說著上前拉住兩人的手臂,就要向府內走去。

  “將軍過謙,天下人苦秦久矣,將軍揭竿而起,率先攻秦,敢問天下誰人有這膽略勇氣,將軍之勇令我二人頗為敬佩,於是特來相助將軍起事,略盡綿薄之力。”張耳謙遜的說道。

  陳勝、吳廣同張耳、陳餘討論了天下形勢與接下來的軍事行動,陳勝深深佩服二人戰略眼光,頗為器重。

  陳勝下令召集掌管教化的三老和地方豪傑都來開會議事。三老很擔心陳勝殺心太重,會把他們都殺掉,倒是吳廣早已跟陳勝說過要安撫好三老,這樣才能得到陳縣的民心。

  看著在上面的陳勝,底下眾人端起酒爵,“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複立楚國之社稷,此等功勞我等認為當立為王。

”  “我等認為將軍當立為王。”台下眾人大聲喊道。

  這時張耳看了一眼身邊的陳餘,見他點了點頭,站起身來,“將軍,如今起義軍雖然浩大,聲勢凶猛,進攻頗為順利,是因為暴秦還沒反應過來,等到他們反應過來,召集軍隊來進攻我等,我們必然不如此時進軍順利。所以此時將軍宜立舊六國後人為王,這樣可以緩解到時暴秦兵鋒壓力。”

  陳餘也說道:“不錯,將軍此時不宜自立為王,不然暴秦必然集中兵力剿滅我等,到時我軍面臨的壓力必然空前巨大,為別人做了嫁衣。”

  陳勝此時有些不喜,看了一眼吳廣,吳廣感覺張耳、陳餘二人說的有些道理,但是他小農思想讓他對於王位這種東西抗拒不了,於是說道:

  “將軍何必害怕秦軍,如今天下雲集而影從,相與伐秦,秦兵雖眾多,但是也架不住如此多的起義軍,我認為此時將軍當稱王,為天下人樹立起起義大旗,讓天下有才能之人前來投靠。”

  陳勝大喜,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兩位先生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正如吳將軍所說,只有我自立為王,天下有才能之士為了官爵名利才會來投奔,這樣我們起義隊伍才能愈發龐大,區區秦軍,豈是天下義軍的對手。”

  不聽張耳、陳餘再勸,陳勝執意自立為陳王。

  確如吳廣所說,起義軍建國定都與陳縣,號召力大增,各縣民眾紛紛起義殺死官吏,前來加入陳勝的起義大軍,看著前來投靠自己的起義軍,“數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

  令陳勝盛怒的是,自己麾下最勇猛的征南將軍葛嬰,南征九江,攻克東城,在城內尋得楚國後裔襄疆。

  葛嬰為求得正統,得到楚人的擁護,便擁襄疆為楚王。但隨後便傳來陳勝稱王的消息,葛嬰心中慌亂無比,沒想到陳勝會自立為陳王,心中大罵陳勝愚蠢,但是又無奈,跟麾下士卒說

  “一臣不能事二主,陳王在陳縣建國,我等是陳王麾下,立刻殺掉襄疆。”

  葛嬰擔心陳勝誤解自己,於是立刻返回陳縣拜見陳勝,去解釋這件事情,令葛嬰想不到的是,看著起義軍隊伍愈發龐大的陳勝,內心已經非常膨脹,盛怒之下,直接殺了葛嬰。

  如今的起義軍規模宏大,陳勝決定於吳廣分兵,令假王吳廣率西征大軍,帶著田臧、李歸部眾,向西攻克滎陽。

  滎陽乃是中原戰略要地,一旦攻下滎陽,則鞏縣成皋之道便被截斷, 然後向北可以斷太行之道,令上黨之師無法增援,滎陽失守,則秦佔舊韓之地,被分為三部分,斷而為三,無法連為一體,便可以逐個擊破。

  這個策略正是當年范雎向秦昭襄王提議攻克鹹陽,逐漸蠶食韓國的戰略。

  滎陽東有鴻溝連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鄰黃河,南臨索河連嵩山,西接鹹陽,地勢險要,一旦攻克之後,就如一把利劍懸掛在鹹陽上空,時刻可以落下覆滅秦朝。

  既然是戰略要地,秦自然也倍加重視,秦始皇當時命李斯的兒子李由人三川郡郡守,李由頗具才能,滎陽正是三川郡的郡治,李由攜重兵防守在此,吳廣率軍幾度迅猛攻城,都不能攻下。

  無奈之下,吳廣退兵入堅城屯兵,令鄧說率軍攻克郟縣(jiá),伍徐率軍攻克了許昌,吳廣則在堅城屯守,待時而動。

  吳廣進軍受阻,但是周文軍卻進軍及其順利,周文曾為春申君黃歇和大將軍項燕手下將士,頗懂兵法,看到吳廣進攻鹹陽受阻,並未合兵增援一同攻克鹹陽,而是率軍徑直向西疾行,沿途吸收起義民眾,編制進軍中,到達函谷關時,軍隊規模已經達到步卒二十萬,車乘千余的龐大軍隊。

  周文率軍猛攻函谷關,秦軍沒想到敵軍竟然越過滎陽,如此快速到達函谷關,守兵稀少,抵抗不住大軍的進攻,函谷關迅速失守,周文繼續向西挺進,過潼關,與在陳縣分兵進攻南陽。武關的大軍合兵一處,兵鋒直指鹹陽。

  鹹陽聽聞函谷關失守,起義大軍兵鋒大盛,直逼都城,朝野上下大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