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傾危大秦》第4章 禦史大夫
  翌日,扶蘇一早便出門,方向正是禦史馮劫的府邸。

  記得東郡流星墜落後,始皇帝聽聞有人刻“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讖語之後,派出禦史,一家一戶的搜問,並沒有人認罪,於是把居住在那塊石頭周圍的人全部抓來殺了,然後焚毀了那塊隕石。

  馮劫和馮去疾正是當今禦史大夫未來右相,李斯是在始皇帝三十四年封相,而馮去疾則是在始皇帝三十七年也就是第五次東巡前,馮去疾身居右相。

  始皇帝第五次東巡時,留守鹹陽的正是右相馮去疾。歷史上馮氏二人因勸諫秦二世停止大興土木,與民休息,被秦二世降罪入獄,不堪受辱而自殺。

  “扶蘇不日將要離開鹹陽去上郡,今日冒昧叨擾禦史,禦史丞,還請勿怪”。

  “公子言重了,公子為天下黔首與士人,敢於直言相諫,可見仁勇。”

  聽右相馮去疾說完這句話,扶蘇心中確認,馮氏二人,確實對於始皇帝大興土木心有意見,隻是始皇帝現在志得意滿,足己不問。

  二人懾與始皇帝威嚴,不敢直言相諫,畢竟現在不像是唐宋時期,言官狠狠的懟皇帝惡行惡政不會被降罪

  相反,正是忠義的表現,若是因諫言而死,那真是要流傳青史,尤為光耀。

  始皇帝時代自然不行,你雖然可以諫言,但是把祖龍惹怒了,罷官是小,人頭落地也不是不可能,這時候他們可還沒有以死相諫流芳青史的價值觀。

  確認了馮氏二人的態度,接下來談話就好進行了。

  “扶蘇不敢稱仁勇,實在是帝國一統之後,表面上安然無事,實則危機四伏,君上如今縱然因為威勢可以震懾其中欲為亂者,但是靠震懾,不能保證長久有效。右相身居百官之手,自然對於黔首的生活狀況有所了解”。

  馮去疾笑而道:“如今天下初定,六國黔首心尚不在秦,驟然嚴法苛之,施壓過大,恐動搖帝國根基”。

  “不錯,君上大興土木營造宮殿,北方匈奴直接威脅國都安全,蒙將軍戍邊數年,修繕趙燕秦舊長城,修建新長城,以禦匈奴,黔首恐不能支撐,如今坑殺儒生術士於鹹陽,天下震怖,畏於君上威勢,不敢輕舉妄動,心中必然十分抵觸,我甚是擔心,只希望君上可以聽進去扶蘇之言“。

  馮氏父子對扶蘇遙遙拱手,馮劫開口道:“正如扶蘇公子所言,如今確是應該與民休息,恢復國力,待國力強盛,我大秦軍隊自然可以平滅匈奴,到時候再營造象征帝國中樞威嚴的宮殿也恰為合適”。

  “我已經觸怒君上,一時之間君上怕是不會改變主意,扶蘇此次來,正是要與禦史和禦史丞商討一些能夠稍減黔首負擔之策,左相李斯目光著眼於六國和秦國文化的統一,怕是不能分心其他”。

  馮氏二人聽到扶蘇提到李斯,眼神片刻交流,瞬即移開,馮去疾多年從政經驗敏銳的感覺到,扶蘇這次登門釋放著不尋常的信號,沒有去找始皇帝更倚仗的李斯,顯然是在示好禦史和禦史丞。馮去疾倒是想看看扶蘇能說出什麽利民之策,便順著扶蘇話說:“扶蘇公子請說。”

  扶蘇端起茶盞,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開口道:“扶蘇這裡有三策一論,三策其一,開源,其二,節流,其三,盈庫,一論便是論消怠六國遺族。”

  “何謂開源?秦孝公啟用商鞅變法之後,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鼓勵開荒,吸引山東六國遷移人口百萬之數,

如今秦統一六國,可制定律令,鼓勵全國范圍內開墾荒山、沼澤,改變現有稅率,降低基本稅率,增收廢棄、佔用農田的稅率,師之所處必生荊棘,連年不斷的戰爭已經荒廢了太多的農田,如今降低基本稅率,可以安撫六國黔首,使之逐漸歸秦之心加快。  另一方面,增收廢棄農田的稅率,必然會促使廢棄農田重新長出莊稼,等天下廢田有所收獲,糧食不減反增”。

  “何為節流?君上北征匈奴已經數年,長城工事三年前也基本完成,帝國在關中、中原、西南和東部沿海設立的儲備糧倉。”

  由於中原的重要性,以及關中為秦根本,不可妄動,故從東部沿海的琅琊倉、黃倉、月垂倉調運糧食保障作戰與馳道和長城的修建,至少三次穿越太行山,幾乎消耗近190石得以有一石被運到帝國北疆。

  “自君上親赴上郡擬定對匈奴的作戰策略到如今匈奴亡北,但匈奴實力根本未受大挫,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時刻欲俯衝而下,一時半會不能解決匈奴禍患,糧草自然要常年累積的耗費,與其一地糧倉運到北疆,不如帝國糧倉聯動運輸,關中糧倉取半運到北疆,中原糧倉補關中缺,其他糧倉補中原缺,便可減少運量損耗”。

  “盈庫之策便是馳道官民共用,收費而入,此三策當由丞相斟酌之後,是否可用,然後由君上廷議決定,扶蘇將離鹹陽,已不能詳細擬定其中細節,還要勞煩右相”。

  馮去疾拊掌而讚,“好一個三策,有次三策,帝國府庫運轉將會順展很多,公子大才,對了,敢問皇子,剩下一論是何?”。

  扶蘇這時目光轉向禦史大夫馮劫,“這一論便於禦史相關了”。

  馮劫眉頭一皺,不解道:“是為何事?”

  “六國余孽,對君上換恨在心,趁君上覽省四方之際,不惜走險,行刺殺之事,君上德惠在天,自然不會被奸人得逞。刺殺不成,我恐奸人使攻心之策,借鬼怪之事,擾君上明聽,還請禦史多加留意,寬慰君上,保持清明聖心,怡澤天下”。

  馮劫眼神微動,在細酌扶蘇的話中攻心之計,待到扶蘇提及要多加留意注意力才有集中到扶蘇身上。

  “自然不會讓作祟之輩得逞”。

  扶蘇便作揖道“甚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