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傾危大秦》第12章 鹹陽來信
  蒙恬親自與九原郡守溝通了扶蘇“獎勵移民,屯墾戍邊”的政策其他北疆郡守則由親兵送去公文傳達。

  聽聞扶蘇之策,九原郡守拊掌而讚曰:“隨宜開墾,且耕且守,皇子此策實乃強秦之策!”

  這句評價確是恰如其分,“屯墾戍邊”2000多年都在施行,曹操更是借鑒施行“屯田製”,大規模的寓兵於農、兵農合一,曹魏政權“數年中所在積粟,倉稟皆滿”,使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

  屯田製的實施,不僅為曹操解決了令人頭疼的軍糧問題,而且還為他爭取了大量的人口,加快了統一北方的進程。

  幾天后,蒙恬回來帶著各郡守附議竹簡見到扶蘇時,一匹來自鹹陽的快馬帶著送往上郡的書簡到達了上郡。

  聽聞其中兩封信簡主人扶蘇去了九原,便交由扶蘇在上郡的府邸管家之手,管家便派人送往上郡扶蘇手中。

  蒙恬進來扶蘇處理政事的大廳時,上郡的快馬也抵達了這裡,經傳喚後,急匆匆的將信簡交到了扶蘇的手上。

  扶蘇先拆開了那封王葭寫來的信簡,其中主要是問候扶蘇情況以及是否習慣上郡生活的一些關心之語,以及子嬰和她自己讓扶蘇不要牽掛,字裡行間都是濃濃思念之情。

  扶蘇讀完,小心翼翼的重新封好,放在了桌案之上。心中很溫暖,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總歸還是有人真正牽掛自己。

  然後,拿起那封馮劫的來信。信簡很長,交待了扶蘇走後,秦始皇帝召開的一次廷議。

  原來在扶蘇北赴上郡之後第八天,始皇帝想再次東巡,一個原因是,齊國被秦國滅了以後,秦始皇仍舊有戒心,於是仿堯舜巡視民間,宣揚自己的權威。更重要的是他迫切得到長生之法,欲往東方蓬萊仙島,尋得長生。便召開廷議議論路線規劃。打算等一切準備就緒,便出鹹陽。

  李斯為丞相,伴君多年,自然是知道秦始皇此行目的。最先說到:“齊國雖滅,但未曾受戰火,軍事,經濟實力未受影響,當從鹹陽出發,經大梁入臨淄,去往東海蓬萊,跨北疆諸郡回關中。”

  這時一博士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陛下神靈明聖,平定天下,驅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上古為帝者亦不及陛下威德。臣覺得,陛下應向天下顯示水德,群臣誦功,本原事跡,追首高明。在九疑山祭祀虞舜,然後浮江而下,渡海渚,過丹陽,臨於錢唐往會上會稽,祭拜大禹,一觀南海之濱。然後乘海而上琅琊,得仙人之法後經由北疆而歸鹹陽。如此帝國之土皆被幸之,皇帝威德,鹹服四海。”

  始皇帝大悅,便開口道:“便依此而行,丞相接下來的準備便交由你來負責,待到路線清理完成,便出發。大家可還有其他事要提?”

  馮劫看了看馮去疾,確認過眼神之後,馮去疾上前道:“臣有一事望皇帝決斷。”

  始皇帝心情顯然被剛才博士的馬屁拍的心情不錯,笑著對馮劫說:“禦史請說。”

  長公子扶蘇北去上郡時,曾去跟臣討論了長城軍團補給節省之策,因時間緊迫,公子需往北疆,臣琢磨之後,覺得公子之策甚好,便代扶蘇公子提出來,望皇帝決斷。

  始皇帝聽到扶蘇,顯然心中覺得他未去邊疆見過帝國所面臨的危險,不認為他能有什麽好計略,便心中有些不以為意,但是表面未曾表露出來。

  “扶蘇公子提出三策”

  始皇帝這時倒是有些好奇,

心中想到這小子還一套一套的。便忍不住問道:“哦?是何策何論?”  馮劫答道:“三策為,一曰開源,二曰節流,三曰盈庫。”

  這時不光是始皇帝來了興趣,丞相李斯,上卿蒙毅,與其他公卿帝國高層都提起來了興致。

  李斯開口道:“請禦史大夫詳細說明何為開源節流盈庫。”

  馮劫對李斯一笑:“丞相勿急,劫這便細說。開源便是,降低基本土地稅率,增收廢棄農田稅率。節流便是。。。。。”

  馮劫將扶蘇之語,拿到廷議上重新說了一遍。

  這時始皇帝一改剛才的不以為意,開始認真起來,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自然是知道這幾策的可行性。便目光環視在座諸位,“諸卿以為何如?”目光在蒙毅與丞相李斯身上多停頓了一會。

  李斯率先開口道:“降低基本土地稅勢必會使帝國稅收驟然減少,如今帝國工程龐大,耗資巨甚,不宜在此時突然減賦稅。廢棄土地經多年戰亂廢棄甚多,由此增收稅率雖可調動黔首進行開墾,但是一時間,黔首並不能收獲糧食,如此,賦稅對於黔首只會增多,國庫卻不能充實。此策乃長遠之策,具體施行還要細細商議。”

  始皇帝點了點頭,李斯所說乃是事實,廢棄土地甚多,驟然開始收廢棄土地稅,黔首負擔必然加重,遠不能如降低已耕種土地降低所減輕的設想。

  馮劫便反駁道:“我與公子也討論了此問題,皇子提出了解決辦法。公子說第一年稅率保持不變,但是收稅政策下達諸郡,諸縣,讓黔首知曉要改變,廢棄土地必然會被逐漸開墾,幾年之後帝國將無閑田,大秦國庫亦將豐盈。”

  李斯這時也點了點頭表示可行,始皇帝看廳內眾人無異議,便拙令丞相草擬此策,推行各縣。

  蒙毅這時忍不住開口,“臣以為盈庫之策不妥,馳道修建是為軍事所用,帝國大軍可沿馳道迅速集結到達戰事之地。如若開放民用,商人來而往之,道上人馬必然甚多,如此一旦戰事緊急,勢必不能急速行軍,如此會耽誤軍情。夫兵戢而時動,雖然可收錢幣很多,但亦不償失,帝國之弓當時刻滿弦,以震天下,動輒瞬至而破敵。”

  始皇帝頗為認同蒙毅說法,便說道:“扶蘇欲富裕國庫,此計雖好,但如蒙卿所言,不能用之。待到帝國無內憂外患之後,修建管用與民用馳道,到時再行不晚。”

  始皇帝已經否決此策,馮劫也認為蒙毅所謀深遠,確是如此,便未加辯解。

  經過一陣激烈的辯論,扶蘇所說的調動關中糧倉糧食北上補給長城軍團,以東部沿海的琅琊倉,黃倉,月垂倉補充關中糧倉之策,也未得到同意,公卿很多人還是認為,關中未帝國根基,萬不得已,不得貿然動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