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倭亂啟示錄》第一百三十二章 太醫懟軍醫
  舟山衛原有六百八十多名老弱殘兵,不過紀律松散,士氣不旺。在去年偶遇倭寇登岸時,竟一觸即潰,要不是北面桃渚所南面松門衛抵擋一陣,倭寇便可長驅直入,差點落了個城破人亡的下場。

  為了讓襲擊雙嶼港更有奇襲效果,盧鏜把舟山衛的殘兵,以及新征集的新兵,統統集中於海門衛進行整訓。同時,他還通過浙閩巡撫朱紈的手令,調集一千二百多名福建省福清衛的常備兵,隨同海門衛一起集訓。這叫老兵帶新兵,精兵帶弱兵。

  一般來說,福建兵比浙江兵管用,浙江兵比江南兵稍好。福建六衛中以福清衛常備兵最管用,盧鏜任福建都指揮僉事時,就常駐在那衛,親加訓練。這次朱紈提擢盧鏜任浙江都指揮時,他就提出要隨帶這支軍隊。

  不過對於巡撫浙閩的朱紈大人來說,福清兵調防海門衛,無異挖肉補瘡,挖東牆補西牆。手心手背都是肉,拖了半年多,這次終於忍痛決定了,為了集中力量搞定雙嶼港,就由得盧鏜的心願了。

  兵員的事搞定,再加上徐海洋源源不斷“送來”的船隻、槍炮及裝備,盧鏜終於能看到一支像樣的、具有戰鬥力的大明水師正規隊伍了。

  誰知道前段時間,軍中開始出現患感冒病例。接著,這些人的頭面開始出現腫大的表現,腫脹到幾乎眼睛都難以睜開,腦袋也顯得比平時的大些。咽喉裡也在發炎,感覺很疼痛,說話的聲音都啞了,喘氣也有阻塞感。

  此時,民間大頭瘟開始大規模擴散,這下盧鏜慌了,感情是瘟疫啊,趕快請醫生吧!

  於是先從舟山衛請來一位相熟的老軍醫,舟山衛的大小病一貫是由這位老軍師所治愈,官兵們都很信任他。

  這位老軍醫診完了脈,說:“現在四肢厥逆,這是感冒傷寒啊,現在需要趕快用大熱之藥回陽救逆!”

  於是開了乾薑、附子等溫熱之藥。

  盧鏜犯嘀咕了,問老軍醫:“不是大頭瘟嗎?怎麽不是指大頭瘟的方子。”

  他手邊也有一份親兵從寶林寺抄來的方子,和老軍醫開的方子完全不一樣。

  老軍醫笑道:“海門衛軍營,有水系及圍牆與世隔絕,大頭瘟並不容易蔓延過來。何況如果是大頭瘟的話,官兵們哪能挨到現在也沒有死亡病例?”

  盧鏜放下心來,不過就算不是大頭瘟,官兵們病殃殃的,也上不了戰場啊,他催促老軍醫趕緊煎藥給官兵們治好病。

  這個時候,按朱紈的加急手令,朱大人把我們的李時珍同志給請來了。

  海門衛官兵患病的事,朱紈一聽就跳起來了,這事是大事,如果病患不除,別想奇襲雙嶼港了。正好寶林寺傳來李太醫治愈瘟疫的故事,朱大人立馬派人送去加急文書。

  當李時珍診完一些官兵的脈搏後,老軍醫那溫陽之藥也熬好了,正要送往軍營。

  李時珍問道:“這是什麽藥啊?”

  老軍醫笑道:“此乃溫陽之藥。”

  李時珍嚇壞了,說:“且慢,這個藥可不能喝啊,這藥用錯了!”

  嘿!咱們老軍醫當時就不高興了,用錯了?你個年紀輕輕的毛小夥子,你懂個什麽?

  當然,古代條件不好,沒有電視機,無法在《大明奏折聯播》裡看到李太醫成名的優秀事跡,所以人家那個態度也算正常。

  患病的官兵們也奇怪:“為什麽用錯了?以前老軍醫的藥,喝了都是杠杠的,藥到病除!”

  李時珍有些著急:“這個時候不能補啊,

要瀉!”  這下患病的官兵也不高興了:“你是不是醫生?在這胡說八道,我們這都手腳冰涼了,還要瀉?您這不是胡說八道,想傷害我們嗎?”

  還有警惕性高的官兵甚至提醒盧鏜:“盧總兵,這個赤腳醫生從哪裡來的?小心是海賊們派來搗亂的。是臥底!”

  盧鏜眉頭緊鎖:“不會呀,這可是巡撫大人緊急送來的神醫,太醫院李太醫啊。”

  官兵們哪裡肯信?於是堅持要服藥,藥已經端到患者的嘴邊。

  李時珍急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可是自己說話患病官兵又不聽,盧鏜嘛也是疑神疑鬼沒發話,怎麽辦呢?

  再說了,李時珍最怕別人說他是臥底,做賊總是心虛的嘛。

  情急之下,李時珍想出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辦法。

  李時珍一把拉過那位老軍醫。

  老軍醫很不服:“乾嗎?要動手?老夫幾十歲人,哪打得過你這精壯年人?”

  李時珍笑道:“動手乾嗎?我也是動口不動手的君子,但是,你這個藥一旦進入患者的口中,患者會有或生或死的變化,實在是關系重大。”

  老軍醫奇道:“那又怎麽樣?”

  李時珍眼睛一瞪:“怎麽樣?這樣,我和你在盧總兵面前,各立一個生死狀,如果誰用藥錯了,人要是死了,要根據生死狀來承擔責任!”

  這下海門衛裡的人全傻了,沒見過這樣的醫生,好家夥,有種有氣魄,平生頭一回!於是全都睜大了眼睛看著這二位,包括盧鏜。

  老軍醫尷尬地說:“我,我治療傷寒三十多年了,從來就不知道什麽叫生死狀!”

  李時珍笑了,說道:“您別怕,立一個吧,反正患者死了您也一起死。”

  老軍醫腿都抖了:“我不立!”

  李時珍逼問道:“立吧,您不是挺自信的嗎?我也立軍令狀呀,說不定是我死呢?”

  看著他一臉狡黠,老軍醫心虛得開始準備跑路了:“說不立就不立!”

  於是李時珍對患病官兵說:“他不敢立這個生死狀,那我敢立,拿紙筆來!”

  盧鏜知道遇見高人了,再說又是朱紈介紹來的太醫院醫生,哪還有半點猶豫,忙攔著:“別立了,我們聽您的還不行嗎?”

  於是,李時珍就開了瀉下的調胃承氣湯,分量是五錢。

  湯藥煎成以後,患病官兵們先喝了半碗,過了一會兒,又喝了半碗。然後大家就覺得手腳開始暖和了,人的神智也開始清醒。

  那位老軍醫一看,人家診斷得對啊,臉面掛不住了,於是就告辭:“佩服,在下告辭。”

  李時珍這時候很不厚道,一把拉住人家:“別走啊,學著點兒。”

  您說這話它氣不氣人,於是老醫生又硬著頭皮站在那兒看。

  把這付藥都服用完以後,患者的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開始渾身壯熱(這實際是邪氣有外透之機)。

  大家又有些慌亂,都看著李時珍。

  李時珍卻笑了:“沒問題,這就是要好了。”

  於是又開了大柴胡湯(大柴胡湯,《傷寒論》中的方子,用來治療少陽、陽明合病之證),結果是只服用了一付,患者的病就痊愈了。

  哇!真是高手啊,海門衛水師兵營裡是掌聲一片。

  掌聲響起的時候,浙西參將湯克寬一封加急“機密”文書,從寧波派親兵送到盧鏜手中,大意是:

  據渡海賣糧者言,雙嶼港目前敵方兵力空虛。奸商徽幫許家十八舵,也麋集頭洋水道水域,僅輪派一舵往港南韭山洋面遊弋。佛郎機陸續有炮艦撤走,現有兵船也只是配置寧波——鎮海——定海一線。六橫島上守備武力不足,大口徑佛郎機火炮亦僅置在港口兩端。末將認為,此乃天賜良機,風季一轉,即恐形勢也隨之大變矣!

  盧鏜緊皺眉頭,他知道,一場抗倭惡戰即將開始!

  只是,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