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倭亂啟示錄》第一百七十七章 領導都有病
  徐海洋聞言說道:“是啊,大哥,我們在宮中倒也聽說了蒙古人入侵的事,卻不知是真是假?”

  俞大猷面有慍色道:”這事那還有的假?蒙古人在宣府附近已經作惡一個月有余!”

  徐海洋問道:“大哥,那我宣大附近的守軍焉能就此不管?”

  他問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果他自己橫行的東洋面內要是有人偷襲骷髏軍,他早就拍桌子翻臉報復了。

  而且在現代社會中,如果有外敵入侵,就算羸弱如民國,發生了九一八事變,那也是群情激奮,輿論難當的。

  可是他忘了一條,現在是明朝。

  大明雖然對北方強敵是非常忌諱,駐軍已是足夠多人,可是兵力分散,光大同就有七十二分所。所以,宣府就算重兵駐扎,也不過數千戶而已,一時半會那敵得過蒙古軍動輒傾國之力的侵襲?

  所以俞大猷痛苦說道:“蒙古大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所不不為。只是宣府僅有數千之眾,那來得住數萬如狼似虎的蒙古鐵騎?”

  他看了看徐海洋等人說道:“你們後方百姓是不懂軍事的,我們前線所要駐守的地方太多,但凡蒙古人集中優勢兵力,襲擾我大明某個據點,那真不是我們軍隊所能阻擋的。”

  這就是自古以來攻與守的勃論,建立長城堅守一方,但凡遇上敵軍集中優勢兵力攻擊一處,結果全線潰敗,就像二戰的法國馬奇諾防線一樣。

  李時珍問道:“可是我在朝中聽說,蒙古軍已經撤離宣府了,戰爭並未激化。”

  俞大猷怒道:“這話從何而來?真不把百姓性命當事?”

  徐海洋連忙插話解釋道:“李太醫在宮中,也是聽聞不少朝廷奏報,有時候還能聽到嚴相和聖上的匯報,他問這事也不是有意。”

  他這話有些模棱兩可,既表明李時珍有接觸朝廷大事的權限,也劃清了自己一波人與目前戰局的關系。

  果然,俞大猷稍有理解,解開身邊包袱,掏出本文書說道:“你們自是宮中人物,跟你們說了也不妨。宣府駐軍對於蒙古軍入侵也是嚴陣以待,召集附近衛所積極防禦,蒙古軍以為我朝準備大軍決戰,便忽然間改道向西,徑往大同府襲來。”

  他翻出的文書不大也不厚,但封面上赫然蓋有“十萬火急”字樣火漆。

  大明驛站使用的憑證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驛站要車、馬、人夫運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郵符”。官府使用時憑勘合,兵部使用時憑火牌。

  大明對使用“郵符”有極為嚴格的規定,對過境有特定任務的,派兵保護;馬遞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驛站的接遞如果要從外到達京城或者外部之間相互傳遞的,就要填寫連排單。而公文限“馬上飛遞”的需要日行三百裡,緊急公文則標明四百裡、或者五百裡、六百裡字樣,按要求時限送到。

  但凡使用驛站,不得濫填任何字樣。

  所以如俞大猷所帶這種“十萬火急”公文,應該是快馬加急,接力傳遞才是。

  徐海洋奇道:“大哥,這公文似乎是十萬火急??”

  俞大猷歎道:“我們是十萬火急,可也要有驛站安排人手接替才是。”

  他嘴巴往驛吏住宿那個方向撇了一下,說道:“每個驛站都是如此,就一個兩個老弱病殘駐守,怎麽個飛馬傳書?”

  徐海洋理解的點了點頭。

  俞大猷繼續說道:“要不是發覺有猛獸在附近,

我也就星月兼程,直接趕往京師了。”  說到這個,徐海洋好奇道:“大哥,你是怎麽知道這附近有花豹存在的?”

  俞大猷此時已略有醉意,淺笑道:“進入這一帶群山山路後,我發現有地方有大型食肉動物的爪跡和糞便,於是判斷附近必有猛獸出沒。故不敢大意,今晚只能在此休息,待天明後再作打算。”

  徐海洋在心中暗歎,像俞大猷這種勇猛能赤手打豹,而心細又能觀察周圍環境的軍隊古代將領真的不多,可謂“膽大心細”,真不知道他怎麽還是只是混成一個通訊班班長的。

  李時珍此時的書生氣又開始發作,皺眉說道:“如果連夜趕路奏報朝廷,會不會更好?”

  這話要是放到別人身上,早就掄拳揍他了。只是我們俞大猷一個是敬畏他是人人稱頌的“神醫”,另外一個就是他也明白,不是個個人都能明白軍人所賦予的重任與擔當的。

  他歎氣道:“三弟,如果你不是做醫生,在軍隊中戰鬥過,你就會明白,有時候逞匹夫之勇,和努力達成目標不是一個意思。”

  李時珍不明白,徐海洋哪能不清楚?他連忙轉換話題問道:“大哥你打花豹的棍法如此了得,此謂什麽棍法?”

  有情商和沒情商就是不一樣, 俞大猷聽後果然思緒為之轉移:“我這是丈二棍棍法,是年幼時蒙當地著名李教頭所教,如今使來居然真是好使。”

  “原來是著名李教頭呀,我也曾想拜他為師來著。”徐海洋雖然這麽說,可他壓根就不知道這李教頭就是著名的李良欽,他只是為說而說。

  徐海洋繼續道:“以大哥的為人和武功,早就應該做將軍領軍對抗蒙古人。”

  他不說倒好,這一說倒翻起俞大猷的艱難軍路生涯。

  早在嘉靖二十一年蒙古軍大舉攻略山西時,皇帝下詔選舉天下勇士,俞大猷就是到巡按禦史那裡推薦自己,禦史將俞大猷上報到毛伯溫那裡,毛伯溫將俞大猷送到當時宣大總督翟鵬那裡,翟鵬與俞大猷討論軍事,每每被俞大猷折服,並離開自己的座位上前施禮致意,此舉使全軍震驚,然而翟鵬終究也未重用他,俞大猷只是旗下一親兵。談談攻略可以,提拔升官卻不是翟鵬一人所能。

  而後曾銑替代翟鵬後,依然也很賞識俞大猷,俞大猷以為會有出頭之日,雖知道不久曾銑又因收復河套之事被下了天牢。

  於是鐵打的能人,流水的領導,俞大猷始終未能得到重用。

  如今臨時代理宣大總督的是歐陽必進,俞大猷依然還是通信班班長。看著這樣的時局和領導,任何一個人都會無奈和吐槽。

  就連熟悉朝廷官場的李時珍,過後也跟徐海洋說道:“現在的宣大總督是歐陽必進,俞大猷哪能會被重用?你不知道歐陽必進?好吧,我跟你說,他是嚴嵩的小舅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