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又名繡嶺,乃是秦嶺的北麓支脈,山勢逶迤、樹木蔥籠,此時才是二月早春時節,草樹還沒有發青,遠望宛如一匹蒼黛色的蒼龍。
驪山中麓有兩道。
韓謙回過頭,看著她慵懶而嬌媚的臉蛋,心湖微微一漾。
奚荏蹲在甲板,也不知道她從哪裡撿來的石子,朝湖中鴨群擲去,驚得好些灰羽鴨呱呱大叫。
韓謙前年大鬧黔陽內的食肆酒樓,四處索鴨為食,之後又大規模收購臘鴨脯,販賣金陵等地,黔陽城這邊,差不多都養成家家戶戶養家的習慣。
種植園這邊,所放養的鴨群,差不多已經能保持在十萬羽左右,之前還用湯孵法孵化三四萬隻鴨苗送到五柳溪、龍牙城,將能提供更為價廉物美的肉食及禽鴨。
船停泊上內湖碼頭,韓謙沒有急著下船,看到從五峰山延伸出去的新築江堤,將沅江水擋在西側收窄逾半的江道裡,西側的種植園相比較年前剛到敘州時,在兩個月時間內,又往外圍擴大許多,差不多又新開墾上萬畝糧田,他心裡歡喜許多。
除了耕種屯墾的人群外,五峰山西側更多的人,還是集中起來開挖河渠,修築河閘。
並非在五峰山往南北修築江堤之後,大堤與黔陽城之間的數萬畝土地就會都變成能種植兩季谷物的良田。
地勢低陷,易積水難排澇以及土質酥軟等等弊端,不進行持續長久的改良、提升,種植谷物、棉麻等,很難有樂觀的收成;大多數的新田,甚至隻能種植一季冬小麥,四月底之前收割,這樣就能避開入夏後的水澇。
臨江縣那邊,即便五柳溪水利工程建成,較高地勢得到開發,但想要修江堤,在沿江再多開墾十數萬畝糧田,同樣需要下更多的工夫。
“韓謙、韓謙!”
馮翊與孔熙榮這時候恰好在內湖碼頭這邊,看到韓謙今日隨船回黔陽,便大步流星般走過來招呼。
這兩個多月,韓謙主要都留在龍牙山坐鎮,都沒有怎麽回黔陽,今天還是到敘州後第一次見到馮翊、孔熙榮。
馮翊經過這小半年的折騰,特別是到敘州後,要帶著跟他們一樣嬌生慣養、滿肚子怨氣的族人耕種田地、修築屋舍,變得黑瘦許多,但比較他之前在金陵的紈絝、頹廢,
卻是要精神許多。
孔熙榮自幼就被他老子孔周帶著修煉拳腳工夫,長得要比馮翊高壯,但素來都是馮翊的跟班,性格也沒有什麽張揚的地方。
這一次相見,韓謙看他雖然還是跟以往一樣沉默寡言,但眼瞳要比以往深邃、專注,馮氏的這場災難,應該對他改造最大。
馮氏四百多族人,韓謙使奚氏從新建的奚寨劃出二百多間房舍以及兩千畝新田出來安置他們。
除了房舍不足,以臨水灘地的糧食產量,兩千畝新田是不足以養活四百多口人的,但韓謙另撥給一部分宅地以及三千余畝荒灘,著馮氏族人自行建造開墾,以改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陋習。
怨氣必然是難免的,但馮孔二人的樣子,應該也是應付下來了。
韓謙製止要將馮孔攔住的扈衛,朝他們走過來,笑道:“看你們精瘦的樣子,兩個多月沒見,吃了不少苦啊!不過,你們也不要埋怨,看看我這樣子,你們要是隨我去龍牙山,隻怕是更難捱。”
“我們現在吃苦卻是不怕,但整日下田耕作養鴨為業,也太無趣,你可有其他什麽差使,叫我們二人去做?”馮翊腆著臉問道,“對了,聽說這次內寺伯張平到黔陽來傳旨, 姚惜水、春十三娘也跟過來了,我們可否跟你一起進城,見她們一見?”
馮翊、孔熙榮此時都無法隨意進入黔陽城,即便想一見故人,也專程在碼頭前等候韓謙過來。
“你們真要見春十三娘?”韓謙笑盈盈的看向馮翊、孔熙榮二人,問道。
馮翊心虛的臉微微一紅,畢竟春十三娘、小烏鴉郭雀兒在左司的身份是他沒頂住壓力揭穿了,說實話他也怕見到春十三娘,遲疑的片晌,才說道:“是我揭穿小烏鴉、春十三娘的身份,是我對不住你,熙榮這榆頭腦袋,卻是一聲都沒有吭過,事後還埋怨我好久。這次是他扭扭捏捏想見春十三娘,卻又不好意思說,我拉他來見你。我們也不要當面見她,偷偷看一眼便成。”
韓謙看了孔熙榮一眼,頭痛的暗想,他不會將少年情懷念掛到做事沒有底限的春十三娘身上了吧?
“好吧,你們隨我一起進城。”韓謙點頭答應下來,看到左右牽馬過來,又叫人給馮翊、孔熙榮各牽一匹馬過來,往數裡外的黔陽城馳去……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