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古術奧義之催眠術》第94章12地支銅壺滴漏
巫青葉叫道:

“長生門主,你有沒有聽到水滴的聲音?”

“水滴的聲音?”

巫長生將掛在腰間的某個物件放在巫青葉的耳邊,笑著說道:

“是不是這個聲音?”

巫青葉在巫長生將他腰間的那個物件慢慢靠近放在自己耳朵的時候,不由發現這水滴聲越卻來越響,當這個物件貼近自己耳朵的時候,已經可以清晰地聽見水滴聲,看來正是這個東西裡面發出的聲音。

巫青葉驚奇地問道:

“長生門主,你帶的這是什麽物件?”

巫長生笑了笑,說道:

“你應該聽說過‘銅壺滴漏’吧!”

巫青葉點了點頭。

銅壺滴漏,即漏壺。它是古代華夏國的一種測量時間的裝置,又稱刻漏或漏刻。

漏壺的發明時代尚無定論。傳說滴漏在黃帝時即已出現。

在周朝則已經有了漏壺。《周禮·夏官》有“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凡軍事縣(懸)壺以序聚柝”﹐“皆以水火守之”。

“水守”是在壺旁備水﹐需要時往壺裡添加。

“火守”有兩方面的意義﹐即夜間用火照明以觀察箭上的刻度﹐在冬天又要以火溫水﹐防止凍結。

而在春秋時期漏壺的使用已很普遍了。《史記》上曾記載司馬穰苴在軍中“立表下漏”以待莊賈﹐日中而賈違令不至﹐即被處死刑的事件。

早期的漏壺,都是銅製單隻泄水型壺﹐大小稍有不同。壺的形狀是圓筒﹐下有三足﹐在接近底部的側面有小孔﹐安裝滴水管﹐壺上有提梁﹐梁中央有長方形的孔﹐用以扶箭直立。

單隻泄水型或受水型漏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但是水流速度與壺中水的多少有關﹐單隻漏壺隨著壺中水的減少﹐流水速度也在變慢。這樣﹐就直接影響到計時的穩定性和精確度。

後來人們想到在漏水壺上另加一隻漏水壺﹐用上面流出的水來補充下面壺的水量﹐就可以提高下面壺流水的穩定性。但這種辦法隻適用於受水型漏壺﹐因此泄水型漏壺很快便被淘汰了。

發明增加補給壺的辦法之後﹐人們自然會想到﹐可以在補給壺之上再加補給壺﹐形成多級漏壺。

補給壺的使用大概始於西漢末東漢初。

東漢張衡已使用二堵即一隻漏壺和一隻補給壺﹐晉代出現了三隻一套的出水壺﹐唐初呂才設計了四隻一套的漏壺。

巫青葉用多刺蘆薈照了照巫長生手中的物件,這是個葫蘆狀的物件,伸手一摸,手上傳來的是金屬的冰冷感,於是巫青葉奇怪地問道:

“長生門主,你這個物件也是‘銅壺滴漏’嘛,怎麽和我看過的不一樣啊?”

的確,“銅壺滴漏”按它的名字看就知道它的樣子應該是個銅壺狀。

古時候的“銅壺滴漏”分為兩種,一種是“箭漏”,一種是“稱漏”。

所謂“箭漏”,就是通過水刻度來計量時間的漏壺。

“箭漏”又分兩種:

一種是觀測容器內的水漏泄減少情況來計量時間﹐叫作“沉箭漏”。

“沉箭漏”是在漏壺中插入一根標竿(稱為箭),箭下用一隻箭舟托著﹐浮在水面上。水流出或流入壺中時﹐箭下沉或上升﹐藉以指示時刻。

一種是觀測容器內流入水增加情況來計量時間﹐叫作“浮箭漏”。

“浮箭漏”是在漏壺中插入一根標竿(稱為箭),箭下用一隻箭舟托著﹐浮在水面上,流入壺中時﹐箭上升﹐藉以指示時刻。

所謂“稱漏”,就是是以滴水的重量來計量時間漏壺。

一般包含漏壺和量稱工具兩個組成部分:一杆吊著的秤﹐受水壺掛在秤鉤上。

巫長生笑了笑,摸著腰間的這個物件說道:

“這是我自己發明的‘滴漏’,我叫它‘地支滴漏’。”

“這個‘地支滴漏’就像你看到的這樣我做成葫蘆狀,全部是用銅做的。兩頭都是密封的,中間的連接位置我留著一個小孔,使用時將‘地支滴漏’垂直放置,有水的部分在上面,沒有水的部分在下面。那麽,有水的部分中的水就會從中間連接的小孔慢慢滴到下方。”

巫青葉問道:

“那麽你這個‘地支滴漏’是怎麽計算時間的呢?水流速度與壺中水的多少有關﹐你的這隻漏壺隨著壺中水的減少﹐流水速度也在變慢。這樣﹐就直接影響到計時的穩定性和精確度。”

巫長生回答道:

“對於‘地支滴漏’中水的量我是經過反覆實驗,精確計量的,所以已經將水流速度的影響排除掉,不會影響計時,水從上方滴到下方的時間剛好是一個時辰,所以我叫它‘地支滴漏’。”

“而且我在‘地支滴漏’的壺體表面加了一個可活動的鐵片, 上面刻著十二地支的字樣‘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次上壺的水滴完後,就是一個時辰,我就往下推動一格鐵片來計時。”

“滴水的聲音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下才能聽得清清楚楚,讓我能夠判斷‘地支滴漏’上方的水是否滴完,所以我這個‘地支滴漏’正適合我們這次山洞的探險。”

巫青葉點了點頭,說道:

“我們深入山洞中,的確需要一個計時的工具,長生門主想的很周到。”

巫長生笑著回答道:

“青葉謬讚了。主要是我們手中的皮氣囊就這麽幾個,起碼要留一半回去的使用量,我做了這個‘地支滴漏’不但是想計算我們我們進入山洞的時間,也想看看我們帶的皮氣囊能在山洞裡支持多久。”

兩人繼續往山洞裡走。

越往裡走,山洞越窄,最後隻余可容一人通過的狹長小道。

巫青葉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解了身體的不適感,拉住還想往裡面走的巫長生,說道:

“長生門主,我們還要往裡面走嗎?裡面怕是死胡同了,這麽小的地看來也不會有什麽東西了!”說完,忍不住輕咳起來。

巫長生連忙幫巫青葉拍了拍後背,小聲說道:

“青葉,再往裡走走吧,走到底我才會死心。雖然我也感覺希望不大,但是我們總不能半途而廢吧。”

巫長生拿起多刺蘆薈照了照‘地支滴漏’上的地支計時表,從開始使用皮氣囊到現在已經過去1個時辰了,皮氣囊差不多也用了一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