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季漢風雲錄》第28章 泰山郡
  送走了丹楊兵,回到郯城,已是歲末。

  劉備特意派人從各地將張飛、魯肅、關羽等人請來聚會。至於鎮守各地的太守、國相,除了近處的沛相許豹、下邳相陳登,其他郡國守官,皆無暇前來。

  當然不能忽視這些鎮守要地的官員,所以劉備從歷次作戰的繳獲之中,為每一位鎮守鎮守外方的大員都準備了一份禮物,以顯示對他們的重視和感謝。

  而在劉備的禮物送出去沒多久,這些太守、國相們賀歲的禮物以紛紛到來。

  這等默契,世間少有。

  興平二年很快到來。

  正旦日,劉備設宴於公廳,接待各位前來述職的吏員。

  “子弼快看,這是何人來了?”劉備興衝衝地拉著一個人,從府衙外面走進來。

  王翊抬頭看去,驟然大喜,笑道:“原來是子龍歸來!可喜可賀!”趙雲回鄉為兄守孝,如今已經滿一年,王翊、劉備等人屢次去信請他回來,如今方得音信。

  在座眾人,見過趙雲的不多,但也聽說過趙雲與劉備的交情,於是紛紛起身致敬。而張昭、魯肅等人,更是對趙雲當初的對公孫瓚所說的話推崇備至。

  當初趙雲方出道之時,受家鄉父老所托,帶著同郡的義從舍近求遠,投奔公孫瓚,當時公孫瓚捍拒胡人,有忠勇之名。公孫瓚問他:“冀方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為什麽唯獨你能夠迷途知返呢?”

  若是阿諛奉承之輩,自然會吹捧一番公孫瓚的才能德行,而趙雲卻說:“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意為我等追尋仁政而來,並不是將軍有什麽特殊之處。

  公孫瓚這時已經逐漸變得剛愎自用,信任小吏、商賈、遊俠,而對趙雲這樣的直言之士很不喜歡。所以趙雲被派給劉備,幫助劉備對抗袁譚。

  劉備笑道:“子龍歸來,主騎者無憂也。”於是任命趙雲為騎都尉,領千騎,而營正朱尚所部五百騎亦屬之。除此之外,劉備又賞賜了當初派去隨趙雲一起奔喪的衛士。

  宴會還有一段時間才開始,劉備於是令各郡守國相以及他們派來的計吏上報各郡民政上的數據。

  這些數據主要是戶口數量(包括未婚/已婚人口數量、新生人口數量、青壯年和老幼的數量等等)、田畝數量、新開灌渠、陂塘的數量等等。雖然數據十分枯燥,但是這些確實決定劉備集團能長到什麽體量的決定性因素。

  民政上發展比較好的,主要是梁習的汝陰郡,徐宣的沛國和徐盛的梁國。由於流民都逐漸定居的原因,戶口增加很多,大批的土地重新被開墾出來,不能種糧食的土地也被種上了桑麻,生機恢復很快。

  田豫的潁川郡和李通的汝南郡,因為才平定不久的緣故,所以無法對比往年的數據。

  汝南郡有戶十一萬四千六百,口四十三萬七千一百;潁川郡有戶九萬四千二百,口三十七萬一千三百。田畝之數,汝南郡有已墾之地八百多萬畝,潁川郡有九百萬畝,堪稱龐大。

  按照王翊的建議,每到歲末,郡縣出糧食解決夥食問題,征調勞力修複各地的溝洫陂塘,以增強抵抗天災的能力。這個政令也在各郡得到了較好的實施。

  修複灌溉系統,並非僅僅是對官府有利,同樣對百姓自身很有好處,所以百姓不但沒有抵觸情緒,反而非常配合。

  徐州各郡,也一樣有官員述職。

  陳登、趙昱自不必說,

治績最佳,琅琊郡不過不失。彭城國無相,長史暫代其責,報告彭城的狀況:“數次兵災,人民流散,戶口不能統計,新近返鄉歸籍者約三萬八千八百多戶,口十一萬四千。至於田畝,亦不能得確數。”  劉備歎息不已,知道這不是長史的過錯。

  至於東海國,在上一次戰爭之中,受損最大,百姓逃亡,基層的小吏損失殆盡,現在還在重建官吏組織,也就無從上計了。

  雖然有一些問題,但是總的來說,發展的方向還是好的,希望仍在。

  在劉備的授意之下,王翊發言道:“以翊之見,今歲曹、呂相爭,當無暇顧及南方,而袁術正忙於攻略江東,亦將無暇圖我。故而今歲徐豫二州,當有一歲之安。諸君當在今歲,安撫百姓,開辟田疇,豐實倉廩,以備不虞。”

  劉備定調道:“王君之言為是。方今關東紛擾,還望諸位精誠一心,以定亂世。”

  眾人紛紛道:“願隨明公克定禍亂,重整乾坤。”

  王翊暗中嘀咕,眾人能夠如此齊心,多半也是因為去年秋天各郡豐產,劉備解除酒禁的緣故吧——劉備手下的這群人,愛喝酒的可是多得不得了。

  兵事乃至大之機密,此時人多,不宜談論。

  待宴會結束,眾人大多離去,隻留下幾個重要人物。

  王翊環顧一周,除了剛剛回來的趙雲,從豫州來的有關羽、張飛、魯肅、徐宣、陳群,徐州的有糜竺、陳登、趙昱、陳瑀,臧霸,倒也頗有幾分人才濟濟的樣子。

  陳到在外面把住大門,會議正式開始。

  說起來王翊並不喜歡這種少數人背著多數人作出決議的密室政治,但是這個年代,還真的擺脫不了這種政治形態——即便到了現代,也是這樣。

  首先,劉備起身,感謝徐州的諸位大員,幫助他登上了徐州牧的位置。

  劉備最優秀的地方就在於,他既能自知,也能知人——知道自己缺什麽、需要什麽、應該做什麽,也知道別人想做什麽、能做什麽、能做得怎麽樣。除了這一點,同樣重要的是真誠——是不是真的真誠對於最終有沒有作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以為他是真誠的,這樣就足夠了。

  徐州本地人需要的上級有兩種,一種是傀儡,一種是雄主,陶謙既不願做傀儡,又做不了雄主,所以徐州人並不喜歡他。

  在謝過眾人之後,劉備起身,先敬臧霸。

  臧霸連忙還禮,他在政治上的信條就是誰都不得罪,所以歷史上陶謙在徐州,他就聽陶謙的,劉備來了徐州,他就和劉備交好,呂布佔了徐州,他就和呂布和解,曹操佔據了海岱,他就給曹操打工。

  這樣的人,雖然難以控制,但是很好打交道。

  劉備看了一眼琅琊相陰德,對臧霸道:“琅琊陰國相數次對備說,他年老體衰,希望告老還鄉,安度晚年。備以徐方多事,正是需要陰公這樣的賢德之士的時候,故而沒有答應。現在徐州總算稍稍得以安寧,所以備打算允了陰公的要求。”

  陰德舉杯致意,笑得挺開心——他在琅琊做官並不開心,還不如回家去呢。

  劉備便問道:“不知宣高能否代替陰公,擔任琅琊相?”

  這個職位,陶謙捂了好幾年,就是舍不得給臧霸,不過劉備不是那麽小氣的人,為了拉攏臧霸這樣的勢力,一個二千石的官職,劉備還是舍得的。

  臧霸習慣性地推辭了一番。

  劉備笑道:“宣高且勿推辭。備以宣高為琅琊相,不僅僅是想請宣高為國家治理琅琊一地,還有其他的重任,要交給宣高啊。”

  臧霸眉頭一皺,問道:“使君莫非有意於泰山?”

  劉備撫掌,道:“宣高知我心也。我意使仲台為泰山太守,與宣高一同,率兵入泰山,幫助呂布對抗曹操,宣高意下如何?”

  臧霸和孫觀都是泰山人,讓他們去做這件事,最合適不過了。

  當然,若非王翊和劉備此前便與臧霸有了一定的交情,劉備也不會這麽信任他。

  臧霸這下沒有推辭,只是道:“我聽說呂布反覆無常,不可相信。明公想要助他,隻恐反受其禍。”

  劉備笑了笑,道:“宣高金玉之言,備銘記在心。只是曹操雄烈冠世,若不抑之,日後難以相敵啊。”

  話說到這個份上,臧霸鄭重應命,劉備使糜竺與臧霸商議後續的糧食、輜重供給的問題。

  臧霸道:“末將與仲台不久就要率兵去泰山,不能顧及琅琊之事,還請使君派一人,代末將理琅琊軍民諸事。”

  劉備見臧霸其意甚誠,於是道:“我請子綱先生助你。”既以張紘為琅琊國長史,授予他征募士兵的權力,張紘鄭重應命。

  王翊開始有點不明白臧霸在搞什麽事情了。

  不過很快,王翊就明白了。

  臧霸又道:“多謝使君厚意,只是末將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劉備不明所以,不過還是笑道:“宣高請說。”

  臧霸道:“末將出泰山,則家眷在開陽無人照看。末將想將他們送來郯城,請使君代為照顧。只是二子年幼無知,還請使君稍稍包涵。”

  原來臧霸是怕自己在外,威權過重,使得劉備懷疑他。

  眾人皆看在眼裡,十分明白。

  劉備自然不能答應,道:“並非備不願為宣高分憂,只是備常需征戰與外,恐怠慢了寶眷。”

  臧霸堅持道:“無妨,明公稍加看覷便可。”

  見臧霸態度十分堅決,劉備隻好答應下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