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季漢風雲錄》第27章 飄渺歌聲來
  在皖口築城,並不是王翊倉促的決定,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皖口的水路交通條件得天獨厚,天下未定之時,江南尚且不那麽重要,而一旦天下已定,那麽大舉開發江南將是緩解人地矛盾的最佳策略。那時皖口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自能成為江淮之間新的樞紐之地。

  至於現在,皖口也是渡江攻取江南的最佳跳板之一,雖然不如歷陽——畢竟歷陽離江南的核心地帶隻一江之隔,而皖口還須多走幾百裡路——但也沒有太大分別。王翊當然想要轉軍歷陽渡江,但那意味著又要多走好幾天的路,他實在懶得走了,還是等新的大將上任之後,由他自己決定為好。

  一連在皖口留了三四天,王翊每日裡泛舟垂釣,倒也頗為自在。

  “中郎,皖口新城的選址已定。”隨軍的文吏來報。

  王翊接過規劃的草圖,新城前臨大江,右依皖水,南北九裡,東西六裡,有兩座水門,三座陸門,若是建成,必將成為江淮之間的重鎮。王翊大略看了一下,他對這些風水和建築大略是一竅不通的,自然也就不多放厥詞,把這些事情交給手下人來辦。他把這份草圖交還給文吏,道:“建城是千年大計,不能輕易動工,需要仔細勘察地脈,不著急動工。要向江南用兵,戰船必不可少,應當先把戰船造起來。我會移書後方,征調糧食、錢財,你們可以就地募集人力。”

  文吏問道;“此城叫什麽為好?”

  王翊想了想,道:“方今天下紛紛,民人不得安定,我們起兵征戰四方,不過為求一個安樂世界。安定、安樂皆已存在,不宜重名,那這座新城就叫安慶罷。”

  文吏領命而退。

  王翊登高而聽卑,見大江浩渺,天地寥廓,草木競長,千萬年風起雨落巋然自若,而人生一世,不過百年,醉心利祿,終究也不過換來一抷黃土六尺碑,頓覺索然。倒不如將此身盡付與山水之間,享樂天真,來得快活自在。此念一起,就無論如何也消不去,他自是孑然一身,無牽無掛,所念的似乎也只有一點仁心,看不得天下蒼生受苦受難。想到此處,他心中頓覺大安,也暫時息了歸隱的念頭。

  回想起來,劉備對自己推誠相信,文武將吏也莫不深加敬重,這俱是不能輕易辜負的情誼,若不有以報答,就算真能卸下肩上重擔,也難得清淨自由。說起來,王翊為官之前,既已父母俱喪,又無親戚朋友,更無家室子息,如此三無人員,劉備也能信而用之,倒也真可見劉備的不凡之處。

  “中郎,陸太守來了。”王翊剛一回寨,恰好遇到趙雲,得知陸康到來的消息。

  王翊問道:“陸太守帶了多少兵來?”

  趙雲道:“沒有帶兵,只有輕車一輛,子侄數人,陸公似乎身有疾病,我已請他們在中軍帳中少坐,中郎何時去見?”

  王翊下意識地捋了一下胡須,俄而點頭道:“我們要在廬江築城,自然要與陸公談妥。子龍,我們去見陸公。”

  趙雲應諾。

  “陸公親至,翊適才在外,故而有失迎接,請陸公恕罪。”王翊敬重陸康的氣節與輩分,自然當先行禮,趙雲亦隨後行禮拜見。吳郡陸氏累世高名,雖然在這個年代還遠遠比不得中原的高門,但在吳郡卻可以稱得上首屈一指。日後渡江,若得陸氏的支持,可以事半功倍。

  陸康在陸儁的攙扶之下站起身來,道:“老夫疾病纏身,不能率軍當先,慚愧。如今時日無多,來見征南,

有事相托。”  王翊訝然道:“前方見陸公,貴軀雖然微恙,也未如此,何以今日相見,到了這個地步?”

  陸儁替父親答道:“父親自廬江被圍,坐不安席,旦夕憂思,是以積勞成疾,已在腹心。後圍壽春,疾病愈重,驅馳南下,不得休息,是以如此。”

  王翊歎道:“陸公憂國愛民,世間純臣。但有所托,翊自當從命。”

  陸康於是坐下,道:“老夫自為廬江太守,履職盡責,自問不愧,雖死無憾。如今老夫年已七旬,旦夕將死,當上表辭官,乞骸骨還鄉。然而老夫也深知當今權臣在位,朝政不由帝主,深以為恨。劉使君奮英雄之志,展騏驥之才,挽漢室之傾頹,扶大廈之將崩,必在乎於劉使君矣。故老夫願與劉使君一同上表,薦劉使君屬意之人為廬江太守。征南以為如何?”

  真是想什麽就來什麽,王翊還琢磨著怎樣讓陸康同意自己在皖口築城,陸康就提出將廬江交給劉備集團。但是王翊自有打算,他想了想,道:“陸公之言大善,我聽說公維(陸儁字)兄跟隨陸公左右,仁厚愛民,深得陸公的家風。翊想把公維兄舉薦給劉使君,請公維兄接任廬江太守——不知陸公意下如何?”

  陸康斷然拒絕,道:“愚子無治平之才,徒知仁而不能用威,難以大用。”

  王翊忽然想到什麽,道:“皖口要地,當長江之險,翊想上書劉使君,在皖口設縣,治舟船,公維兄熟知造船之事,不知可願屈尊為縣長?”

  陸儁道:“此事容某思之。”

  王翊點頭,淡淡笑了笑道:“此事不急,公維兄可從容處置。我聽說陸公幼子天性純孝,從孫議聰敏神慧,不知能否一見?”

  陸康顯然對陸績和陸議都很滿意,笑道:“不想征南也知愚子和愚孫之事,不過事有不巧,去歲我便差家人送他們回吳郡避亂去了。不過事會之來,豈有終極?征南想見,來日方長。”

  王翊笑問道:“不知此二子年歲幾何?”

  陸康道:“幼子績年方八歲,從孫議長績五歲。”

  眾人讚道:“陸氏後繼有人,俊彥秀出,陸公可以無憂了。”

  又複攀談一陣,陸康辭去,要回舒縣。王翊率眾人送出十八裡之外方回,謂趙雲道:“若是明公用我之方略,遣將渡江,攻略江東,子龍認為何事為重?”

  趙雲對於此類事頗有見解,道:“自是平亂為先,然後用賢能,撫黎庶,全其人、地,使其各安本業,江東自然可定,不複多勞。若是隨意殺戮,但用兵威,不施恩信,則終我等眾人之世,江東亦不得久安。”

  王翊點頭道:“子龍之言極是,何不上書明公言之?”

  趙雲笑道:“雲所言乃自然之理,明公豈能不知?縱然明公身在後方,不知詳細,諸公亦知此理。既然無論如何明公都會這樣做,雲又何必上書贅言呢?”

  一番話說得王翊啞口無言,不由得感歎,趙雲就是太樸實。建言獻策一旦被采納有效,皆是功勳。雖然趙雲不說,劉備也會這樣做,但若他進言之後劉備再這樣做,就顯出了趙雲進言的重要性,毫無疑問能給他的政治生涯加分。可趙雲對此毫不在乎,便可見其謙退有德、不爭榮寵的氣節,與之相比,王翊實在是有些無地自容。

  歸途之中,晚風輕撫樹梢,翠竹掩映流水,王翊目睹耳聞,頓覺胸中塊壘盡消,心神圓融如意,十分暢快。

  正策馬徐行間,忽聞不遠處林下水邊傳來陣陣女子的嬉笑,間而夾雜著清亮悅耳的歌聲,雖然因為距離太遠而聽不大清,卻能聽出滿是空靈脫俗的意境。王翊似鬼使神差般地撥轉了馬頭,循著聲音而去。

  眾人無不訝然,趙雲見狀,道:“我與中郎有事商議,你等且先回營寨,不必等我們。”

  眾人心中雖有疑惑,但都知道趙雲和王翊關系親近,也十分放心,於是從騎與眾人皆原路返回,趙雲策動白馬,追上了王翊。

  “中郎哪裡去?”趙雲扯住王翊所騎白馬的轡頭, 笑而問道。

  王翊驀然驚醒,尷尬道:“我聞那邊水邊林下有人聲,故而好奇,過來看看,從騎何在?”

  趙雲答道:“我讓他們先回去了,中郎想必不會怪我。”

  王翊哈哈一笑,道:“自然不會。”

  趙雲見王翊無回頭之意,問道:“中郎還要去看?”

  王翊一副神秘的表情,低聲道:“子龍稱我的字便可。子龍適才可聽見人聲?有女子作歌,辭曰‘鴻蒙初判,清濁始分。大道生我,逾於神明。仰天地壽,偕日月行。惜乎不永,混沌無期’,此歌蒼涼閎放,為變徵之聲,令人垂淚,何乃似神人語也?”

  趙雲聞言,側耳傾聽,卻什麽都沒聽到,面有疑色。

  他正要相問,忽聞那邊有歌聲飄飄渺渺傳來,入耳清越,細細一聽,正是:

  “清若天河水,皎若昆侖雪。

  形勝巫山人,質如藍田玉。

  浣紗碧溪邊,誰人知妾意?

  好水濯我心,意氣比風烈。

  北望盡塵埃,南望使心怯。

  何人聞我聲,將心托日月……”

  歌謠對仗雖不甚工整,然兩漢詩歌本就不講究這些,反而帶了不盡的從容意氣,在清婉空靈之中又夾雜著幾分悲哀彷徨之意,令人聞之而墮淚。

  趙雲聽完,忽地笑道:“子弼誆我,哪來什麽神人作歌?只是浣紗女吟唱楚地歌謠,不過子弼若想窺之,雲倒是樂意奉陪。”

  王翊一愣,旋即捧腹而笑,看來這濃眉大眼的趙子龍,也不見得就始終是個老實人啊。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