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陰雄》第七百九十一章 青年才俊祖澤潤
再者,便是擴編漢軍旗和蒙軍旗了。

 滿洲八旗各牛錄的男子,自十歲開始便要接受考核,三年一次,有點類似於大明的武舉,通過一次便可成為步甲,也就是正丁,繼續通過考核便可成為地位更高的馬甲,至於紅巴牙喇,白巴牙喇,不但需要考核,還需要足夠的戰功和首級才行。

 一般一個牛錄中,巴牙喇多不多十余人,少不過數人,對上普通明軍,以一敵十有難度,但以一敵三還是沒問題的,而且一旦聚集起來,十來個巴牙喇聯合作戰,擊潰百人的明軍也不在話下。

 而這樣的精銳戰士,在面對天策軍時,卻往往倒在了隻用兩三個月便可訓練出來的火銃兵面前。

 面對天策軍這樣軍隊,光發展火炮是沒用的,否則就算一個換一個,大金國也耗不起,所以必須增加軍隊的數量。

 而大金國滿人的數量就這麽多,除了把余丁也帶上參戰,就只能從漢人和蒙古人身上想辦法了。

 現在生活在大金國的漢人其實不少,原本的遼民,加上崇禎二年擄掠而來的漢人百姓,總數有一百多萬,不過大部分都分給了各旗的旗丁,作為農奴。

 於是,部分漢民便被挑選出來,編進了漢軍旗,用於漢軍旗的擴編。

 這些原本被奴役的漢人,面對翻身做主人的機會,自然是爭先恐後,唯恐被別人搶先了就沒自己的機會了。

 要知道,在後金,滿人和旗人並不是一回事,旗人只是滿人的中貴族階層,也有很多滿人只是平民身份,還有不少也是包衣,這年頭可沒什麽民族認同感,民族主義的東西,只要是包衣,管你是滿人還是滿人,都只是奴才罷了。

 而漢軍旗的旗人,地位雖不如滿八旗的旗人,但可比那些滿人平民,包衣高多了,遼東漢人趨之若鶩也就不奇怪了。

 至於將領,則大都是歸順後金的明軍將領,他們本就有一些自己的兵馬,再把這些編入漢軍旗的漢人們劃分到他們旗下,不但實力大位擴充,地位也顯著提升,自然更加的賣力。

 蒙軍旗,差不多也是一樣的,其實後金本就有七八十個蒙古牛錄,除了原本的兩旗,其余的都歸屬滿八旗麾下,現在拎出來獨立建制,再編入一些新的牛錄,又有了一大批生力軍。

 現在的漢軍旗和蒙軍旗,各有四旗,也沿用了滿洲八旗的名稱,不過不分鑲和正,比如如紅旗就稱為漢紅旗或者蒙紅旗,各旗隻設固山額真與梅勒額真,不設旗主。滿洲八旗裡面,旗主都是兼任固山額真的。

 其中,漢黃旗固山額真祖澤潤,漢紅旗耿仲明,漢白旗石廷柱,漢藍旗馬光遠。

 此外,還有張存仁,劉天祿,祖可法,孫得功,鮑承先,高光輝,方獻可,張洪謨,王子登,魏望侯,徐得功,宋國輔等一大批漢人將領,擔任梅勒額真,甲喇額真等職務。

 耿仲明自不必說,去年五月,范景文一舉殲滅李九成,耿仲明被圍困在萊州城北的虎山,當時孔有德正在清繳萊州境內的匪患,根本來不及救援他,面對范景文的猛攻,以及內部的分裂,他最後帶著王子登,魏望侯,徐得功,宋國輔等人,以及麾下的萬余將士,想要走海路逃回登州。

 結果路上遭遇尚可喜率領的東江水師截擊,大戰一番後,又遭遇強風暴,躲過風暴之後,飄到了雙島,經過一系列的,最終投靠了皇太極,這次成了漢紅旗的固山額真。

 馬光遠原本是建昌參將,崇禎二年皇太極入寇之時,負責鎮守永平,面對韃子的猛烈攻勢,眼看根本抵擋不住韃子的進攻,在一番勸降之後,馬光遠率本部兵馬投降。

 石廷柱原本是廣寧守備,天啟二年的關寧之戰,由於督撫不和,致使面對努爾哈赤的進攻,展現全面崩潰,大軍潰敗之後,駐守廣寧的石廷柱也獨木難支,也就降了後金,而且廣寧之中,還有孫得功,鮑承先,高光輝,方獻可,張洪謨等一大批明軍遊擊,參將等投降。

 而祖澤潤,正是祖大壽的次子,前年大凌河之戰,被圍困在大凌河城三個月,張存仁,劉天祿,祖可法,祖澤潤等人隨祖大壽出城投降,結果祖大壽騙了皇太極,逃回錦州,但祖澤潤等人卻依舊得到了皇太極的厚待,漢軍旗擴編四旗之後,他就成了漢黃旗的固山額真。

 按照時間順序來說,以石廷柱為首的漢白旗部將,歸順的最早,大都是天啟年間,包括沈陽,遼陽,鐵嶺失陷之後投降的遼東部將,還有廣寧之戰後,關寧巡撫王化貞一路逃到山海關,自義州衛城、平陽橋、西興堡、錦州、大凌河,一直到山海關關城外面的碣石堡,沙河堡,數十座城池全部丟失,被拋棄的明軍要麽戰死,要麽淪為俘虜,願意歸順後金的,都被編入了石廷柱的漢白旗。

 而以馬光遠為首的漢藍旗,大都是崇禎二年,己巳之變時歸順的明軍將領,那一戰明軍毫無準備,以至於前期一敗塗地,等到山東,山西,河南,四川,湖廣的勤王兵馬趕到,局面才算好轉,不過那些主動或被動投降的明軍將領,也基本沒什麽回頭路了,跟著韃子出關,一條路走到黑。

 而以祖澤潤為首的漢黃旗,大部分都是崇禎四年的大凌河之戰後,隨同祖大壽一同投降的舊部,以及其他一些主動或被動歸降的關寧軍將領。

 耿仲明這個漢紅旗,大都是去年,也就是崇禎五年,隨耿仲明一起從萊州灣出海,遭遇風暴後存活下來的,再就是天策軍與後金爭奪東江鎮之時,少量選擇投靠後金的東江鎮將領。

 蒙紅旗固山額真恩格圖,蒙黃旗固山額真阿岱,蒙白旗固山額真碩拓,蒙藍旗固山額真蘇納。

 與漢四旗不同,蒙古四旗的統領都是滿蒙混編的,以四個固山額真為例,恩格圖是蒙古科爾沁部的,碩拓是代善的次子,嶽托的弟弟,阿岱是漠南蒙古右翼的,而蘇納則是海西女真葉赫部的。

 望著帳內的大金國眾臣,皇太極心頭也是一抹苦澀,雖然看起來一派和氣,但大金國內部的情況,誰能有他清楚呢。

 跟天策軍的這一戰,說是決定大金國命運一戰也不為過,這一戰一旦敗了,大金國基本上就完蛋了。

 不說天策軍會乘勝追擊,調動更多兵馬進攻遼東,但就大金國內部的矛盾,也足以分崩離析。

 良久,皇太極才緩緩開口道“大貝勒,昨日你率軍與孔賊先鋒激戰,孔賊實力究竟如何,你為眾臣講解一番吧!”

 當初後金建國之時,代善,皇太極,莽古爾泰,阿敏四人被封為和碩貝勒,也就是權位最重的四人,而以代善年齡最長,所以被稱為大貝勒,皇太極在繼承汗位之前,也被稱為四貝勒。

 昨日與邱文所部一戰,對於代善來說,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慘敗,如果可以的話,他並不願意提起此事。

 但為了大局,他還是組織了下語言,開始介紹昨天的戰況。

 他一開始的策略,就是率領三千余兵馬圍攻大興堡,但並不是為了攻下來,而是吸引天策軍的部分援軍前來救援。

 當看到天策軍隻來了區區四千多人,他便沒打算召集後方的騎兵,直接以手頭的三千多兵力迎擊,試探天策軍的野戰能力,結果沒有討到半點好處。

 然後他率軍撤退,天策軍追擊而來,而他在撤退之時,便已下令讓後方的騎兵和火炮趕來,接著成功將天策軍的追兵包圍起來,原以為利用十門紅衣大炮在內的三十多門火炮,能夠迅速轟開天策軍的陣型,卻不料敵人還隱藏了一批火炮,兩輪下來便把有他的炮兵陣地摧毀近半。

 最後還是靠著騎兵硬衝,為自家的火炮提供掩護,才保存了剩下的火炮,然後靠著這些火炮,成功的炸開了一個口子,卻不料天策軍反抗意志極其強烈,無論怎麽衝都沒辦法徹底撕開陣型,最後天策軍的救援騎兵抵達,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代善只能下令撤退。

 一戰下來,除了充當炮灰的包衣奴,正派旗丁和蒙白旗的騎兵都損失了一千一百多人,差不多是四個牛錄。

 在代善的敘述中,著重強調了天策軍的紀律性,尤其是在殘存的火炮炸開天策軍防線缺口時,他不止一次認為,己方的兵馬很快就能衝進去,但每一次這樣的想法,很快就被悍不畏死的天策軍給堵了回來。

 按照以往的經驗,如果是明軍發生這種情況,哪怕是關寧軍,在陣線出現大的缺口,援軍又沒有來的情況下,最多也就支撐半柱香的時間,快的話可能十幾息的功夫就崩潰了。

 若是其他人講述這一切,一定會被嘲諷膽小如鼠,但代善身為帳內資格最老的人,基本上沒人懷疑他所說的話。

 一時間,帳內的氣氛都凝重起來,他們只是知道天策軍防禦作戰很強,無論是之前的打漁港之戰,對九連城的數次進攻,還是對錦州防線各城池的進攻,天策軍基本上都是處於防守狀態,除了一開始防備不足丟掉了西平堡外,其余的城池基本上都是天策軍主動放棄的。

 單靠強攻,大金軍攻下一座城池需要付出巨大的損失,就拿今日對松山堡的進行來說,持續半天的強攻下來,濟爾哈朗的正藍旗傷亡四百八十余人,祖澤潤的漢黃旗傷亡七百余人,碩拓的蒙白旗傷亡近五百,多擇的鑲白旗傷亡也有兩百多。

 傷亡接近兩千人的傷亡,卻勉強攻擊到城牆下面,連一個攀登上城牆的戰士都沒有,而防守松山堡的天策軍損失,恐怕連四百人都不到。

 而現在,根據代善的描述,天策軍的野戰實力也比預期的更為強大,眾人都感覺壓力打了不少。

 現在錦州一線,天策軍足有七萬人,要將其全部消滅,大金國要付出多大的損失,兩萬,三萬,還是五萬?甚至十萬?

 這樣的代價,大金國能承受嗎?

 而且,這還不是天策軍的全部,山東可還有著十來萬天策軍,如果不能在春天到來前將錦州一線的天策軍殲滅,他們的後續兵馬源源不斷的抵達,大金國還有取勝的希望嗎?

 只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要消滅七萬天策軍,對於在場的眾人來說,壓力都很大。

 這個時候,祖澤潤率先站了出來“大汗,孔賊兵強馬壯,銃炮犀利,又小勝一場,我軍應當避其鋒芒,否則再出現閃失,局面更加不利於我。所以奴才以為,我應當以火炮猛攻錦州,逼迫孔賊來救,而孔賊若要救援,無論走那條路,都要打通我軍至少兩道防線,我軍便可節節阻擊,以逸待勞,消磨其銳氣,待其精疲力竭,集中數萬精銳騎,一舉蕩平。

 此外,奴才深受大汗天恩,卻未報答大汗的恩情,奴才深感慚愧,現在,奴才想到一條妙計。

 家父未能識得大汗乃是真命天子,不願離開大明,效忠大金,奴才願修書一封,闡明利害,讓家父棄明投金,事成之後,家父率領麾下數萬兵馬,可與我大金軍數萬鐵騎,前後夾擊,一舉蕩平孔賊。”

 皇太極點了點頭,這祖澤潤,果真是青年俊傑,不枉自己頂著巨大的壓力,把他拉上漢黃旗固山額真的位置。

 在大金國內, 祖澤潤的能力並不算突出,哪怕是歸順大軍的漢人將領中,比他強的也大有人在,而把他安排為漢黃旗的固山額真,更多的是為了他老爹祖大壽。

 大凌河之戰,困守孤城三個月,糧草耗盡的祖大壽殺掉不願投降的副將何可綱,率領所部兵馬開門迎接後金軍隊入城。

 投降後的祖大壽向皇太極建言:自己的妻子還有幾個兒女,以及一些部將均在錦州城裡,趁錦州不知自己已經投降,願帶一支兵馬去錦州,在城裡當內應,奪取錦州城。皇太極同意放祖大壽去錦州城。

 結果祖大壽一去不複返,皇太極曾三番五次派密使到錦州,提醒祖大壽不要忘記以前的約定,即刻動手奪下錦州城,但祖大壽卻不為所動,哪怕去年皇太極親率十萬大軍兵臨城下,祖大壽依然抱城死守。

 雖然對祖大壽沒有履行約定很惱怒,但祖大壽現在依舊手握重兵,掌控著遼西走廊,皇太極還是期望祖大壽能夠率部歸降,所以還是把他的二兒子,祖澤潤拉上了漢黃旗固山額真的位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