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陰雄》第五百三十四章 揚州鹽商乾的
譚倫介紹著最近的鹽場狀況“大人,現在沙河鹽場已經全部建設完畢,產量已經達到了最大限度,現在一個月的產量有四萬七千石,新建的沽河鹽場產量一個月在一萬六千石,等到全部建設完畢,預計產量能夠達到三萬五千石!

平島灣鹽場和龍王口鹽場受到此次倭寇的影響,建設進度停滯了一段時間,大人掃平倭寇和海盜後,又重新開工建設了,不過產量還沒有起來,兩個鹽場加起來還不到一萬石,不過等到完全建好,可以達到五萬石!”

聽到他的匯報,孔有德點了點頭,這譚倫乾的確實不錯,半年的時間下來,四個鹽場的月產量已經高達七萬三千石了,如果全部換成銀子,那就是三十多萬兩啊。

等到全部建好,月產量就超過十二萬石了,全部賣掉恐怕得有五十萬兩銀子,這可是一筆大收入啊,只有穩定的財源,才是發展實力的保障,以戰養戰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不過這只是理想狀態,實際上並買不到這麽多錢,現在這些海鹽生產出來,是通過成立的遼寧商號,以及組建的山東鹽業商會一起販賣的。

他提供一部分海鹽給幾家合作的鹽商,由他們負責發賣,所以賣的價格自然是批發價,比實際售價低一些。

雖然遼寧商號自己也賣一部分,相比之下只有山東本地的一部分,現在還隻局限在登萊兩地,收入自然沒有那麽多,不過即使如此,一個月三十萬兩還是不成問題的,對於孔有德來說也足夠了。

“恩,乾的很好!不過你現在還不能松懈下來,你還要加把勁,爭取把剩下的三個鹽場,在年底之前,都建設好了!如果到時候能夠完成,這沙河鹽場你就是百抽二的分子,明白嗎?”

“屬下謝過大人,大人如此厚待屬下,屬下必定肝腦塗地,粉身碎骨也要把這鹽場弄好!”聽到孔有德的話,譚倫高興的連忙保證道。

現在沙河鹽場的月產量是四萬七千石,要真有百抽二的分子,他一年下來就能獲得接近一萬石的鹽,全部賣掉好幾萬兩銀子呢,這可是他當巡檢的時候,至少六七年才能積攢下來的錢。

孔有德如此優待他,他自然知恩圖報,把這些事情辦得更好。

旋即他又說道“大人,屬下這次前來,不光是來匯報目前鹽場的生產情況的,屬下還有兩件事情,要跟大人匯報!”

“哦?有什麽事情你直說就是!”孔有德喝著茶淡淡的說道。

“這第一件事,就是屬下打算,繼續增加鹽場的數量,既然大人已經拿下萊州府了,這麽好的地方自然不能浪費不是,所以屬下打算帶人在萊州府進行勘察,然後尋找合適的地方,繼續建設鹽場!”

孔有德自己都還沒考慮在萊州建鹽場,結果譚倫倒先提出來了,讓孔有德有些意外,隨即又欣慰的說道“你能考慮這麽長遠,看來我當初沒看走眼!不過眼下,沽河,平島灣,龍王口這三個鹽場還沒有建設完畢,再到萊州府開建新的鹽場,恐怕人手有些不足吧?”

譚倫早就準備的說道“大人,這一點屬下早就考慮到了,而且屬下也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不過這個辦法還需要大人同意,屬下不敢擅自做主!”

“你直說便是,說錯了我也不會怪你!”

隨後,譚倫就開始講述他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把原本萊州府的鹽檢司人手組織起來,以他們作為前期的人手,開始建設鹽場,並且許給他們一定的官職,好讓他們安心辦事。

就比如他原本是沙河鹽檢司的巡檢,投靠孔有德之後直接成為鹽場管事,

有他的存在,那些鹽檢司的人想必也不會過度擔憂。事實上,從正月開始,萊州府的鹽檢司和各個巡檢司,衛所一樣,都抽掉了一部分鹽丁進入萊州府的各個城池,協助守城。

現在這些鹽丁,一部分死在了各場戰鬥中,另外一部分縮在萊州城,使得各個鹽檢司的實力大為縮減。

與此同時,原本被鹽檢司打擊鎮壓的鹽梟,也開始活躍起來,這些鹽檢司一般都跟鹽梟有深仇大恨,現在實力不濟,自然要去報仇雪恨。

天策軍忙著土改,以及清掃殘余的明軍,建立新的秩序,暫時沒有時間去處理這些鹽梟和鹽檢司,只要那些鹽梟不是活膩了惹到天策軍頭上,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麽事情。

那些鹽檢司的頭頭,只要不是像譚倫這樣要錢不要命的,基本都帶著能帶走的財產,轉移到周圍城鎮中,有天策軍的保護,不至於被鹽梟滅口。

也就是說,這些原本鹽檢司的人手,現在都在各個城內,而且以前都是鹽檢司的巡檢,多少都知道一些底細,他可以去找那些鹽檢司的頭頭,讓他們協助建立新的鹽場。

不過在此之前,還需要將原本的鹽梟,徹底掃除乾淨。

對於這一點,其實很好辦,天策軍經過歷次大戰,實力跟當初打下登州城的時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對付這些鹽梟簡直是綽綽有余,而且有騎兵的存在,對付他們並沒有多難。

聽著譚倫的敘述,孔有德也想起了前世的一些事情,當時在山東旅遊,看到過膠州灣的鹽場,聽導遊說,山東產鹽兩一年有三百多萬噸,差不多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孔有德當時也是聽個稀奇,以為導遊在吹牛皮,沒有當回事,不過現在看來,多半是真的,三百萬噸,換成大明的單位,那就是三千多萬石啊。

他可沒指望能夠達到這麽大的產量,就算達到了也沒用,現在大明的人口不如後世那麽多,而且鹽也不光食用,醫療,工業方面也有運用,根本用不了這麽多。

不過他也有野心,那四個鹽場全部建好,月產量能打到十二萬石,當然也受到季節影響,不過一年下來一百二十萬石還是穩穩的,想想都是一筆巨大的收入。

如果在萊州也興建幾座鹽場,再加上萊州灣的鹽場,恐怕三百萬石不是不可能啊,如果真要達到這種程度,光這方面的收入,就足夠他養活一支十萬人的軍隊了。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這些都得慢慢來。

譚倫說完,孔有德也點點頭道“這個辦法確實可行,這件事情前期就交給你負責,你先負責把這些人找出來,然後把合適建立鹽場的地方勘探出來,進行先期的準備工作!不過你的首要任務還是登州剩下的三個鹽場,等你吧架子都搭起來了,就繼續去管理登州的鹽場,這邊的事情讓張榮來負責就行了!“

“屬下遵命!定不負大人所望!”譚倫答道。

對於這個安排,他並沒有什麽意見,砍死這麽安排有些對他不公平,但他已經很知足了。

張榮是孔有德的絕對心腹,不是他能比的,而且張榮確實是個人才,也就是經驗少點,不然的話恐怕就沒他什麽事了,而且已經獲得了這麽多的好處,沒什麽不知足了。

他的反應孔有德都看在眼裡,淡淡地說道“這件事情定下來了,那你說說第二件事情吧!”

“大人,是這樣的,本來這事不歸屬下管的,但沈掌櫃知道屬下要來見大人,他又忙的脫不開身,就讓屬下轉達一下!根據沈掌櫃所說,現在四個鹽場的產量越來越高,但是銷路卻成了問題,現在已經積壓了差不多一萬石精鹽和四萬石的粗鹽,估計隨著產量的增高,還會越積越多!”

“哦?怎麽會這樣?我們賣的鹽質量不差,而且價格更低,不至於賣不出去啊?你快說說具體是怎麽回事?”

孔有德有些疑惑,這鹽怎麽就積壓起來了呢。

鹽這東西,確實能夠帶來大量的收益,但前提是得賣出去,換到錢才行啊,現在卻賣不出去了,生活必需品還能滯銷?

“大人,是這樣的,原本沈掌櫃將海鹽提供給那六家鹽商,由他們負責向大明的其他地方售賣!初期相當的順利,畢竟咱們的鹽價格比其他的鹽要低一些,再加上他們原本就有些路子,所以很快就把銷量提上去了!

原本其他地方的官府收了他們的孝敬,對於他們販賣海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沒看見,不過從上個月開始,他們的銷路卻出現了問題,不少官府都開始打擊私鹽,大肆抓捕私鹽販子,使得他們賣的鹽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而且這樣的情況還在不斷地擴大,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針對他們……”

譚倫前前後後說了一大通,不過孔有德也聽明白了,弄清楚了問題的所在。

其實事情不算複雜,他們手頭的力量不足,所以只能迫於形勢,跟當時登州的幾家鹽商合作,由孔府帳房沈飛管理的遼寧商號負責山東地區的銷售,至於大明的其他地方,暫時沒辦法涉足,就按照一定的價格和數量,提供給各家鹽商,由他們去販賣。

說白了,沈飛和遼寧商號只是充當山東地區的經銷商,以及總的供貨商罷了,那六家鹽商,充當的身份就是一級代理商。

而那以吳英發為代表的六家鹽商,拿到遼寧商號提供的鹽之後,就轉運到北直隸,南直隸,河南,湖廣,山西,浙江這些地方去販賣,不過他們也只是一級代理商,不至於親自去販賣。

於是,他們就聯絡當地的私鹽販子,供貨給他們,由他們擔任二級代理商,至於他們是親自把鹽賣出去,還是繼續發展下級代理商,都不是吳英發該操心的事情,鹽已經出手就算完事了。

事情就出現在這裡,原本吳英發他們也會去打點當地的官府,讓販賣可以進行的順利,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他們運過去的鹽質量好,價格低,自然受人青睞,官府拿了錢也不打擾他們。

結果現在這些官府居然不收他們的錢了,而且還大肆抓捕當時的私鹽販子,使得他們根本不敢頂風作案,繼續販賣吳英發他們提供的鹽。

這些二級代理商被打擊,甚至直接被消滅,只能降低出貨量,甚至有些蟄伏起來等風聲過去再賣,使得吳英發他們這些一級代理商的銷量開始下降。

而作為供貨商的遼寧商號,也就是四處鹽場,產量卻在不斷地攀升,自然就積壓起來了。

而各地同時開始大規模打擊私鹽,阻止孔有德的鹽販賣,肯定是有人在針對他們。

本著‘誰受益誰最有嫌疑’的思路,孔有德開始分析起來,到底是誰在跟自己作對。

打擊私鹽,歷來都是中央朝廷要做的事情,食鹽是朝廷稅收的一大進項,私鹽販子的出現,就使得官鹽的銷量必然下降,朝廷的收入減少,為了維護朝廷的利益,這些私鹽販子必然要受到打擊,一般抓到的私鹽販子難逃一死。

不過那是在開國之初,行政能力強大的時候,私鹽販子一般都會受到嚴懲,現在可是明末,朝廷的執行力度大大下降。

而且因為合法的鹽商漸漸做大,偷稅漏稅的手段層出不窮,使得朝廷的鹽稅越來越低,。

方法很多,比如原本一個商人手持一張鹽引,就能合法的提到三百斤鹽,就像是建國初期的糧票,布票,油票一樣,這可不是你有錢就能買的。

然而到了後來,通過權錢交易,一張鹽引隨隨便便提到兩三千斤的鹽,甚至上萬斤都不是不可能,然而交的鹽稅,卻依舊按照三百斤來算。

這樣一來,原本一年能收上接近千萬兩的鹽稅,到了萬歷末年,就只剩下一百多萬兩,到了現在,連也就幾十萬兩了。

而現在,從鹽上面獲利最多的,已經不再是大明朝廷了,而且他們也沒有那個閑工夫打擊私鹽,流寇,建奴,甚至孔有德自己都是朝廷要著急的事情。

這樣一來,答案就很明顯,這事肯定就是那些大鹽商做的,確切的說,就是揚州城的那些大鹽商乾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