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風雨大宋》第三十五章 工廠的不1樣
過了幾日,由政事堂組織,以文彥博為首,集合三司、禦史台、諫院等官員,在都台集議葉縣改革之事。此事是皇帝禦旨,朝中的大臣大多參與,熱鬧非常。

  因為身體不佳判尚書都省的吳育早早組織,安排了士卒公吏,服務來的官員。杜中宵與禦史知雜郭申錫一起,早早到了都台。

  翰林學士歐陽修、王洙和王已經到了這裡,與杜中宵各自敘禮。

  眾人落座,歐陽修道:“葉縣之事,是中丞到了那裡查看十余日後,上書朝廷,認為當改。這些年葉縣雖然發展成一大聚落,官員們大多只是經過,並不知那裡到底如何。中丞,乘此空閑,何不講一講?”

  杜中宵拱手:“內翰相請,敢不從命!十年之前,葉縣只是一座平常的中原小縣,只因八年前,我到京西路營田的時候,在那附近發現鐵礦礦苗,附近又有煤礦,決定開辦鐵監。鐵監開辦之後,初時是為朝廷製鐵軌機器。因為人口聚集,葉縣離著最近,得些好處,也沒有什麽。鐵監越做越大,其中許多關鍵的零件,除了供給本監,生產還有余力,便賣了出去。加上通了鐵路,從這時起,鐵監成了天下開工廠最合適的地方。小工廠難生產的東西,有鐵監供應,工廠只要有熟手就可以。”

  王洙道:“說到底,還是因為鐵監。若是鐵監不向外賣零件,便就沒有這許多事了。”

  杜中宵搖頭:“內翰,建立鐵監,本就是為朝廷做事,為百姓謀福。他們的機器閑著也是閑著,做些零件賣出去,自己賺了錢,民間得了好處,本是兩利。”

  歐陽修道:“葉縣容易開廠,怎麽就惹出許多事來?甚至不能跟平常州縣一樣去管了。”

  杜中宵道:“歸根結底,還在於工廠身上。鐵監未開之前,天下也有工廠,不過不成規模,對天下沒有大的影響。葉縣不同,大量工廠聚集那裡,吸引人口,形成大的市鎮。人口一多,管理起來自然也就難了。而開的工廠,既不同於百姓種田,也不同於城內店鋪,地方實際不知怎麽管。”

  幾個人沉默了一會,歐陽修道:“中丞,工廠很賺錢嗎?”

  杜中宵笑道:“現在看來,天下比開工廠更賺錢的事情,只怕不多。而且現在市場初開,貨物供不應求,就更是如此。一家工廠開在那裡,只有熟手看著,就日賺賺錢。”

  幾個翰林學士一起點頭,心裡思索。不過對於工廠到底是什麽樣子,生產什麽,如何經營,他們還是沒有具體概念。杜中宵說跟店鋪不同,到底怎樣不同。

  正在幾個人議論的時候,知諫院范鎮和龔鼎臣進來,各自見禮落座。

  范鎮是杜中宵未登第時就認識的官員,對自己有恩,格外客氣。諫院這幾年地位上升,知諫院的什麽官員都有,地位並不比杜中宵低多少。

  歐陽修道:“剛才我們與杜中丞請教,葉縣特殊在哪裡。中丞說,葉縣緊靠鐵監,又臨鐵路,開了許多工廠。那裡人戶聚集,又有工廠賺錢,是以難管。兩位諫官,你們了解工廠嗎?”

  范鎮道:“內翰,工廠又不是什麽稀奇事物,開封城裡不就開了許多家?以前閑時,我到開封城的工廠看過,確實是與以前不同。”

  歐陽修聽了點頭:“我到京城未久,還不知道原來開封也有。”

  范鎮道:“東西兩京,加上葉縣,鐵路連成一個三角形。這一路沿線,都有人開工廠。不過最密集的地方,還是葉縣。那裡臨近鐵監,又有鐵路,旁邊就是方城山,水源充足,最是合適。”

  歐陽修這些翰林學士,都是清貴職位,對地方上的事情了解不多。聽了范鎮的話,忙道:“我們正愁不知道工廠到底如何,知諫知道,便與我們說一說如何?”

  范鎮道:“工廠跟以前的場務最不一樣的,是以機器為主,人是為機器配的。沒有機器,哪怕產出來的東西一樣,也不足以叫作工廠。”

  杜中宵聽了,覺得十分驚奇,沒想到官員對工廠還做了這樣的定義。仔細想想,工廠在後世自然有定義,但自己不知道,而且這個年代也未必比范鎮說的更合適。

  以前的手工作坊算不算工廠?依范鎮所說,當然不是。官僚們對這些新生事務,有自己的認識。在他們的眼裡,最大的不同,就是新開的工廠裡,大量使用機器。最初級的,比如水力機械,有了鐵監參與之後,已經製式化。還有一些工廠甚至開始使用蒸汽動力。而且這一兩年,用蒸汽動力成了潮流。

  幾個翰林學士聽著范鎮所說,覺得分外驚奇。他們與社會接觸不多,沒想到短短時間,竟然出現了這種地方。機器他們聽說過,但用機器生產東西,卻見所未見。

  范鎮道:“所以杜中丞說,工廠與以前的場務店鋪都不相同,朝廷要管,必須大變。工廠是以機器為主的,只要能操作機器,隨時可以換人。所以朝廷管工廠,當然應該是以機器為主。”

  “以機器為主?”歐陽修眉頭緊皺。“如何以機器為主?”

  范鎮道:“不以機器為主,就管不了工廠。官府要管一個工廠,就要知道它有哪些機器,能夠生產哪些貨物,賣出去價值幾何。知道了這些,才能夠管理,才能夠方便收稅。”

  杜中宵實際從來沒考慮這個問題,他沒想到從機器去管。廠裡有什麽機器,哪個管它,只要知道生產什麽東西,一年生產多少,能夠賣多少錢就好。不過聽了范鎮的話,卻覺得有道理。如果能把工廠裡的機器統計清楚,豈不更進了一步?由此再去計產量,統計工廠收入,收稅更加明白。

  管理一個地方,最重要的是收稅。只要稅收上來,官府有人有錢,還怕管不明白?葉縣的問題,首先就是怎麽對工廠收稅。杜中宵本來想的,是前世的辦法,增殖稅、消費稅這些,只是難收。范鎮等人是宋朝官員思路,直向固定資產下手。生產什麽先不管,針對固定資產先把稅收上來,再說其他。

  宋朝沿用的是唐朝兩稅法,農稅針對土地,城廓戶則針對資產,實際收的是資產稅。面對工廠,官僚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參照戶等收稅。而評定戶等的標準,就是裡面的機器。

  相對於現在孱弱的市場監管體系,這樣收稅,也有道理。如果是收增殖稅,或者營業稅,官府實際無法監管商品流向,很難做到。不過收機器稅,也有許多問題,容易打擊機器的生產。

  杜中宵道:“工廠使用機器,歸根結底是為了生產出產品來銷售出去。如果隻對機器收稅,難免那些生意一時不好的工廠,非常不劃算。他們也未必是做得差,或者遇到難處,或者是剛開廠。對工廠收稅應該以其生產的東西為主,其余為輔。”

  范鎮道:“如果是對產品收稅,則難防工廠偷賣,或者設場發賣,有些麻煩。”

  杜中宵道:“朝廷能收茶稅,這些工廠產出來的產品,還能夠比茶稅更加難收?只要想辦法,總能夠把稅收上來。只要官府的手中有錢,就一切好說。”

  歐陽修道:“中丞說的有道理。開了工廠就是產貨物的,當然要對貨物收稅。”

  范鎮道:“田地是產糧食的,我們收稅,也是一年一畝地收多少,並不管年景如何。”

  杜中宵一時語結。田稅確實是這樣, 不管你年景如何,也不管你種得好壞,反正一畝地就收那麽多糧食。套到工廠上,就是有這麽多機器,不管你生產出多少貨物,就收這麽多賦稅。做的好的,則工廠主賺的就多,做的壞的,自然就要少賺些錢。剛開廠時,給一段時間優惠罷了。

  這是盡量簡化收稅方法,比較適合現在實際的做法。自己記憶中的增殖稅和消費稅雖好,只怕不適合這個時代。特別是加上稅收抵扣之類,實際上根本無法操作。杜中宵沒有想到,這個年代的官僚還真有人研究工廠的特點,在想辦法。

  正在幾個人議論的時候,鹽鐵使李參、度支使周湛和戶部使張進來,道:“原來諸位已到了,文相公和宰執還沒有來嗎?議的事情重大,早開始早好。”

  歐陽修道:“沒有。我們這些人不到,宰執如何好進來?他們日理萬機,一點時間耽誤不得。”

  聽了這話眾人就笑。歐陽修的話,有些譏諷宰執,非要等其他官員全部到齊才肯現身。

  此次集議,以政事堂為主,樞密院的賈昌朝和程戡參與。都堂位於政事堂和樞密院之間,宰執們必然是派了人看著這裡,等人到齊了才肯現身。不如此,怎麽顯出宰執的地位。

  這種規模的集議,非是朝廷大政不可。由宰相文彥博主持,顯示了朝廷的重視。這幾年工廠遍地開花,杜中宵提出葉縣的問題之前,朝廷已經認識到重要性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