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681海上升明》第105章 韓王李l
  日本征服之戰前的最後一次外交,就是朝鮮了。

  朱克爽到達漢城時,已是萬延十年年初。

  李焞對宗主國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既不是恨,也不是愛。明朝每年給他賜下大筆財物,讓他過著從未有過的奢侈生活,他也不用擔心國庫短缺,更不用擔心日本入寇,滿清入寇,或是被權臣架空,因為他已經被徹底架空了。

  閩王朱克爽是明軍護送過來的,而漢城百姓沒有絲毫驚慌,反而夾道而迎看熱鬧,更有甚者,高呼“大明萬歲”,這是服了明國兵役的人,他們雖沒有明國戶籍文牒,卻已然以明人自居,這其中甚至還有朝鮮王宮禁軍士兵。

  李焞心裡五味雜陳,有一種人去樓空無力回天的無奈感。明國這手軟刀子割肉使的可是真不錯。

  這還是漢城,聽說鹹鏡道不分士族百姓都對明帝國十分愛戴有加,明軍在遼東的兵力一半都來自於鹹鏡道,那裡的士族更是連續五年無人參加朝鮮科舉,皆去參加明國科舉為明國出仕了。

  李氏朝鮮初期因為太祖大王和太宗大王父子之間的矛盾,導致太宗大王及後世對太祖大王主要支持基地的打壓,也就是所謂的“西北禁錮”——平安道和鹹鏡道為主,當地人仕途多止步於縣官,最高不過在平壤做官,難以出任中央顯職。

  萬歷援朝戰爭時,朝鮮不少人是把日軍當王師看待的,特別是朝鮮西北人,怨國最甚,聽到訛傳說日本人要“立新主,改國政”,“民間喧然傾向,爭縛將吏以迎敵”。

  近畿也好不到哪裡去,“亂民大起,先焚掌隸院、刑曹,以二局公、私奴婢文籍所在也。遂大掠宮省、倉庫,仍放火滅跡。景福、昌德、昌慶三宮,一時俱燼。”

  由此可見,近畿亂民主要是底層奴隸。因此朱克臧對朝方針是穩住士族,爭取底層民心。

  此時的朝鮮人還沒有什麽民族意識,征服難度比20世紀初低多了。

  李焞對朱克爽行了拜見天使的大禮,其後兩人並轡而行。

  李焞問道:“不久前,昀兒滿了周歲,且告宗廟,定以嫡長子,由王妃撫養,無異嫡出,寡人欲立之為王世子,遣使去承天府請封,不知陛下允否?”

  朱克爽道:“按照我朝立儲之律法,王與王妃年五十無嫡子,始立庶長子為王世子。韓王殿下如此年輕,怎麽這般著急。”

  “閩王有所不知,寡人已是三代單傳之後,得一子實屬不易,昀兒剛出生時就遣使奏報朝廷,又一直由王妃撫養,母子感情深厚,與嫡子無異。何況,閔愛卿他也......過世了。”

  朝鮮王妃閔氏是閔維重的女兒,而閔維重是明朝倚重的大臣,但他前兩年去世了,之後李昀才出生,因此李焞認為時機正好,明朝應當不會阻止自己立庶子為繼承人,為了保險,他還派人賜死了李昀的舅舅張希載,以防自己從前通清的事情敗露。

  原本歷史上,李焞此時已經廢了閔維重的女兒,改立張禧嬪為後,扶正庶子,壓製西人黨。但現在顯然不同了,明朝絕不會允許李焞隨意廢後,閔王后代表著明朝要拉攏的西人黨士族階層,而張禧嬪背後的南人黨是明朝的棄子。

  朝鮮黨爭相當清奇,什麽骨北派,肉北派,東南西北黨,門派眾多,你死我活,但明朝只能選擇一支勢力扶持,想要各處討好,結果就是眾叛親離。

  因此,明朝事實上已經和西人黨結為了同盟,閔維重死了,明朝依然要扶持他的余黨。

  朱克爽道:“閔王妃才二十出頭,正是大好年華,韓王不用過於憂慮。”

  “這麽說,皇上沒允準?”

  “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既然立了規矩,誰都應當遵從。”

  “閩王可還記得神宗皇帝國本之爭?光是首輔就逼退了四人,神宗皇帝也因此數十年不上朝。這國法當有可商榷之處啊,偶爾也該立賢立能。”

  “韓王錯了。立嫡立長是我中原自古到今的規矩,便是因此,免卻了無數流血紛爭和內戰。蠻夷不懂其中道理,縱然偶有天縱之才,一旦身死,打下的江山便四分五裂。立嫡立長,是誰都看得見摸得著的規矩,立賢立能,誰是賢?誰是能?誰說了算?以什麽為賢能的標準?最後不過是以君王之偏愛為準繩。”

  李焞吃了個閉門羹,十分鬱悶。朱克爽又道:“大明和朝鮮本為一體,韓王何必那麽見外,兄長的小女兒也才出生不久,無論立誰為王世子,最後總是我大明朝的親王和駙馬都尉。如今當務之急是應付對清戰事,孤前來,正是為了在朝鮮征兵之事。”

  “上國士兵英勇無畏,我朝鮮一向不精熟於兵刃,恐怕難當大任。”

  朱克爽冷下臉,沉聲道:“韓王這是拒絕我朝在朝鮮招兵?”

  李焞急忙辯解道:“不不不,寡人是說,朝鮮人不擅長打仗,應付日本已是吃力,何況韃虜凶殘更在日本之上。”

  朱克爽高聲道:“朝鮮人難道不是箕子之後?箕子是商朝人,而商朝從生到死都在戰鬥,皆是善戰之士。我大明認為朝鮮人也是炎黃後裔,絕非畏戰怯戰之人。遼東之戰,朝鮮禁軍騎兵面對數萬韃虜可曾退縮一步?”

  朱克爽身邊的諸多朝鮮籍士兵聽得懂漢語,當即大聲回應道:“從無退縮!”

  通譯官不失時機的將朱克爽的話翻譯成朝鮮語大聲念給漢城百姓聽,引得在前開道的朝鮮禁軍也大聲呼應道:“從無退縮!”

  “朝鮮男兒可敢與戎狄蠻夷一戰?”

  千萬人此起彼伏的呼應道:“敢!”

  “大明萬勝!”

  朱克爽平靜下來,說道:“那中原的草木已不是我大明的草木,那中原的山川已不是我大明的山川,但中原的日月還是我大明的日月。我漢家子弟為了那片草木山川流了多少血,丟了多少性命,至今未能恢復九州,愧對列祖列宗。大明曾出精銳,助朝鮮復國,如今,到了朝鮮報效朝廷的時候了。韓王,《一統志》中,我朝將朝鮮視為內藩,而不是日本女真之類的外夷,從來就高看朝鮮一等,朝鮮當初與建奴爭地,我朝也是全力支持朝鮮的。如今韓王更是貴為大明親王,世代聯姻,一體共存,榮辱與共,也該想著為國出力,為國盡忠,這才能替王世子討個好前途呀。”

  李焞看著周邊大聲叫喊著“大明萬勝”的人群,在心裡歎了口氣。

  “民心如此,我李氏日後要出人頭地,那也是頭頂著大明的天,腳踩著大明的地。朝鮮,如今是大明的地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