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八年》第361章 雛形
眼見林榮依舊是一臉擔心的樣子,吳群耐著性子繼續道:“老林你且安心,據某所知,南邊紅毛賊人數不足千人,若是其要來攻我,定會留下守城之人,以防被我抄了老窩。如此算來,若其來攻,人數當在六到八百之數。老林,你雖是文官,也不知兵,可你算算,兩千對八百,誰能贏??”

  “老吳,你的話雖是不差,可我也看過一些雜書,以少勝多之事可是不少,你可莫要大意才好!”

  林榮眼睛看向堂外,不放心的提醒道。

  “嘿!我說老林,你從何處看的這些狗屁雜文?以少勝多也要看兩邊是何等陣容!不是吹的,我這兩千人就算對上一萬流賊也能殺他個七進七出!這紅毛賊也是火銃大炮,咱這邊也是同樣不缺,你覺著他有多大能耐敗了我?”

  自崇禎九年登陸台灣至今近兩年以來,吳群與林榮之間一文一武倒是相處融洽,在多數大事小情上也是配合默契,兩人之間的友情不斷升溫,直到發展到現在不分你我的狀況。

  二人先是在摸清了島上的狀況後,動用武力斬殺了數名鄭家留在島上的首領頭目,逼迫其他人向朝廷歸順,然後便在島上這片中部靠南的地區開始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

  不得不說,朱由檢先安排工匠上島一事是多麽正確的舉措,在這些工匠及其家眷的努力下,在島上原有兩千多移民的配合下,四個各相距十裡的大型村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建了起來。

  村子的絕大部分房屋建築都是用木材打造的,為此林榮特意回了福州一次,在請見了福建巡撫鄒維璉後陳述島上現狀,懇請能得到福建官府更多的支持。

  鄒維璉因在鄭芝龍及移民一事上有功,已被朱由檢特晉為東閣大學士之銜。

  而據他所聞,他在福建的日子可能不多了,皇帝念他勞苦功高,準備將他往內地省份調派,以免受南方潮濕酷熱之苦。

  鄒維璉當然清楚台灣移民的重要性了,在心情大好之下特意接見了林榮,並且大筆一揮,用朱由檢撥下的銀子采購了大批台灣急需的物資,雇傭船隻分批送到了島上。

  這批包括錘鐮刀斧鐵釘生漆石灰繩索布匹藥材蚊帳磚石等等在內的生產生活物資,極大的緩解了島上物資匱乏的狀況,也使得各項建設速度提升了不少。

  隨災民前來的各個州縣的官吏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們的管束和指揮下,工匠們打井修渠、修路鋪磚,很快便讓每個村子都具備了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和設施。

  四個村莊之所以建設的如此規范,得益於福建巡撫署衙工房派人上島做的規劃和布局。

  這些工房的書辦吏目對於村落的布置都用石灰做了標記,尤其是對中的飲水井做了嚴格細致的安排。

  每個村子的正中間以及村內的四角各置一口水井,內壁全部用磚石砌成,井口成拱形而略高於地面,一張方圓內全部用青石鋪就,防止泥土雜物進入井中汙染水源。

  由於台灣地下水資源非常豐富,打井並沒費多大氣力,每口水井也都不深,水質清澈甘冽,水量充沛,五眼水井足以供兩千口人日常使用。

  每個村落都建在了地勢較高之處,村裡的排水溝渠也都挖的夠深夠寬,就算遇上暴雨來襲也不致太大內澇的發生。

  因為勞力充足的緣故,幾個村子的基礎設施沒用十天就已建完,隨後就是修建各家的住宅了。

  在林榮以及官吏們的統一調配下,移民們以及鄭家移過來的壯年男子組建了數隻施工隊,無償幫助各家修建房屋宅院,而老弱婦孺則是負責洗衣做飯打下手,沒用幾個月工夫,所有的移民全部搬入了新居。

  台灣中南部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也為開荒屯田提供了最好的條件。

  而島上的水稻可以做到每年三熟,鄭家原先在島上修建的幾處糧倉裡早就囤滿了稻米。

  隨著村莊建設與開荒拓田的同時進行,島上的糧米已經足夠這萬余人的食用,再也不需依賴鄭家船隊從外往島內輸送糧食了。

  在災民的住宅建完之後,坐落在四個村子的中心位置、規製簡單的台中縣衙終於也修建起來,林榮也終於找到了做官的感覺。

  隨後,兩座大小不一的兵營也相繼建成。

  吳群在考慮再三之後,將中軍兵營建在了最南面村子的西南方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備來自南面荷蘭人的威脅。

  這座兵營建成後,吳群親率一千五百人駐扎其中。

  兵營除了靠海的方向以外,其他三面夯土壘磚建了三座寬敞的炮台,每座炮台上各配備六架佛郎機,在這樣強大的火力壓製下,想要打破兵營向移民區推進可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

  另一座規模較小的兵營建在西北靠海的方向,這是為了防范被自海上登陸的敵人抄了後路設計的,兩座兵營的規製基本相同。

  吳群今天是特意從三十裡外的中軍跑到縣衙裡,找林榮討要郎中和藥材,以預防開戰時的傷損,順便在這裡蹭一頓飯吃。

  林榮身邊的廚子林三可是燒了一手好菜,精致的閩南菜讓吳群這個北方土包子百吃不厭。

  “我說老林,林三呢?某可是有些日子沒見著他了,這家夥該不會又出去找那個寡婦了吧?這眼看著快到午時了,這小子還不趕緊滾回來!”

  “呸!你前幾日剛來我這裡蹭過飯,還有臉說好些日子沒見著林三!你就別惦記林三找不著寡婦之事了,他現下正在灶間忙活著呢!”

  就在島上明軍正在準備抵擋可能來犯之敵時,位於台灣到東南的熱蘭遮城內,荷蘭住台最高長官普特曼,正在長官公署內召集相關人員商討大明向島內移民之事。

  熱蘭遮城為典型之近代歐洲棱堡,壕溝圍繞四周,斜坡土堤為台基。

  牆面乃紅磚砌成,用糖水、糯米、蚵殼灰、砂搗和黏之。內城為方型,有上下兩層,長寬皆為一百二十步,城壁高約三丈,厚達四尺余,四角棱堡厚度足有五尺,這樣的厚度加上硬度,就算是用大炮轟也轟不開。

  熱蘭遮城內的地下室為倉庫,為儲存彈藥、糧食及雜物之用,上層設有長官公署、教堂、了望台、士兵營房等設施。

  外城(四角附城)為長方型,長約兩百步,寬近一百,較內城稍低,內有長官及職員宿舍、辦公室、會議廳、醫院、倉庫等公共建築。

  “諸位,經過我方偵察兵數次抵近偵察,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除了鄭伯爵家族歷年來移來島上的兩千多人以外,明國政府正在向台灣島組織大規模移民,甚至還派有大量的軍隊來保護這些移民地安全。明國政府這些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我們荷蘭在東南亞的利益,我們總督府必須要采取適當的方法予以阻止此類行動的延續!”

  四十多歲的普特曼臉上的神情嚴峻異常,話語間也是透著些許的焦慮和擔憂。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荷蘭來往於大洋上的商船以及艦隊便傳來了各種消息。

  他們發現懸掛著鄭家旗幟的大小船隻頻繁的往來於台灣海峽兩岸,不斷地向島上運送大量各種物資,而且今年上半年中,類似的行為並未減少。

  當他們將這一情況反饋到台灣總督府後,引起了普特曼的高度警惕。

  普特曼早就知道島上有鄭家從大明移過來的幾千口人,但由於移民數量過少的原因,荷蘭人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可是鄭家船隊最近的舉動卻是有些反常,普特曼決定派出小股偵察兵前往鄭家碼頭附近查看具體情況。

  經過偵察兵數月時間內幾次抵近偵察,傳回來的消息令普特曼意識到情況不對。

  島上不但新增添了大量的人口,並且還有數量不少於一千人的軍隊保護,而這些軍隊顯然並非鄭家的武裝,他們更像是明國的政府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