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八年》第130章 淮鹽
淮安府:衝,繁,疲,難。隸淮揚海道。順治初,因明製,州二,縣九。雍正二年,升海、邳為直隸州,贛榆、沭陽屬海,宿遷、睢寧屬邳。九年,析山陽、鹽城地置阜寧。南距省治五百裡。廣三百八十裡,袤二百七十裡。北極高三十三度三十二分。京師偏東二度五十二分。領縣六。山陽衝,繁,疲,難。倚。漕標副將駐。北運河南流,烏沙、澗河諸水注之。東六草蕩,南白馬湖,匯洪澤湖水,與寶應錯,東北會於運河。北黃河故道。鹹豐三年徙,今堰存。河所經南北岸,設同知、管河縣丞、主簿、巡檢,弁官廢置不常。鹹豐十年裁。板徬鎮有鈔關巡司一。鎮二:北神、廟灣。菱陵、高堰、楊家廟有汛。驛一:淮陰。驛丞裁。

阜寧繁,疲,難。府東北一百六十裡。雍正九年置。東北:大海。有堰曰范公堤。射陽湖上承苔大縱湖水,匯淮水為湖,又東流,會諸水入海。運鹽河受射陽湖水,逕城南流,循范公堤入鹽城。西有黃河故道。鎮三:馬邏、北沙、蒙龍。草堰巡司一。

鹽城繁,難。府東南二百四十裡。東:大海。港二:新洋、鬥龍。有新興、五佑鹽場,鹽課大使駐。運鹽河自草堰口環城流,至便倉鎮入興化。苔大縱湖西南與興化錯。縣西諸水所匯。有天妃徬,徬官裁。小關、劉莊、新陽、沙溝有汛。鎮九:上岡、大岡、沙溝、岡門、新河、安豐、清溝、喻口、新興。上岡、沙溝巡司二。

清河衝,繁,疲,難。淮揚道治所。江北提督、總兵駐。舊置總河,後省入總漕。自府城徙此,光緒三年裁。裡河同知及河庫道均先後裁。府西北三十五裡。北:清江浦。明陳瑄開,宋沙河也。運河西北自桃源入,歧為鹽河。又東為中河口,水經謂之中瀆水,出山陽白馬湖。又東迤南至清口屈而東,逕三徬,與清江浦合,東南入山陽,是為淮南運河。南:六塘河自桃源入,東北逕劉家莊入沭陽。鹽河東北流,逕西壩,淮安分司運判駐,乾隆二十八年移海州。又東至周莊入安東。西南:洪澤湖,西有黃河故道。鎮十:王家營、洪澤、老子、西壩、漁溝、官亭、大河口、澗橋、馬頭、周橋。王家營、馬頭、河北、漁溝有汛。一驛:清口。有驛丞,裁。澗橋巡司一。

安東繁,疲,難。府東北六十裡。西南鹽河自清河入,貫縣境,入海州,與六塘河合。東北:一帆河自海州入,南至旗杆村。水經,淮水東左右各合一水,至淮浦入海。東北:黃河故道。淮海河務兵備道駐,鹹豐十年裁。鎮三:太平、長樂、魚場口。五港、佃湖有汛。佃湖巡司一。

桃源衝,繁,難。府西北一百二十裡。運河自宿遷南來,逕古城驛,入清河,歧為六塘河,一曰北鹽河,東北流入沭陽。洪澤湖西南與清河錯。西北有黃河故道。鎮七:三義、河北、崔鎮、眾興、張泗衝、白洋河、赤鯉湖。崔鎮、洋河、三義有汛。二驛:桃源、古城。驛丞裁。有巡司。淮安歷史沿革
淮安市位於“日出鬥金”的洪澤湖東畔,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和年輕的京滬高速公路在這裡交匯,璀璨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在這裡共輝。市境跨古淮河兩岸,相傳大禹曾至境內治水,“使淮水永安”,市名即淮水安瀾之意。正象那悠悠的淮水,淮安的歷史源遠流長。

早在五六千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們活動的蹤跡,並留下載入史冊的“青蓮崗文化”。

夏商周時期

市境已獲相當程度的開發,“交通灌溉之利甲於全國”,既有邗溝(即淮揚運河)溝通江、淮,

又有陸上乾道—善道通達南北,故成為春秋戰國列強爭奪的重要地區,先後為吳、越、楚所有。秦漢時期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製。市境始置縣邑有淮陰(今淮陰區碼頭鎮)、盱眙(今盱眙縣城北)、東陽(今盱眙縣馬壩)。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淮安人民蜂起響應。著名軍事家韓信即於此時仗劍從戎,立下赫赫戰功。西漢年間,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楚州區東南)、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秦漢時期,境內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灌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今洪澤湖大堤)30裡,遏淮河洪水,保護農田,並修破釜塘灌溉農田。鐵製農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廣,故雖迭經戰亂農業生產仍有較大發展。同時交通運輸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築的馳道自境內穿過,陳登則築邗溝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內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繁榮,文化也發展到較高水平,漢代興起家學和私學,並湧現出一批文學大家,如漢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魏晉南北朝時期

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裡”的淒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值得一提的是,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隋唐五代時期

境內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和重新繁榮。其間大運河的開鑿和淮北鹽場的建灘對市境的繁榮產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業年間,自洛陽至揚州的漕運(供給皇糧的水上運輸)要道——大運河鑿成,境內則成為漕運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設置官署,委派大員掌管、督辦漕運。唐初,漣水成為全國四大鹽場之一。為運銷淮鹽,垂拱年間開運鹽河,淮安鹽運又興。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縣城對岸)成為運河沿線的兩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譽為“淮水東南第一州”

宋元時期

北宋年間,境內較為太平,漕運、鹽運得到進一步發展。政府鼓勵墾殖,修複和增建灌溉設施,引進推廣“佔城稻”。“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正是這一時期的生動寫照。南宋和金、元對峙時期,市境再度成為前線,遭受兵火的長期荼毒。經歷長期戰亂,市境一片淒涼。而由黃河奪淮帶來的頻繁水災,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蕭條。宋元時期,境內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發展,府、州、縣學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頗多,如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主修《奉元歷》的著名盲人天文歷算家衛樸,開明清寫意畫先河的著名畫家龔開,《畫鑒》作者、著名書畫鑒賞家和理論家湯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題刻,其中不乏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趙孟兆頁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時期

境內置淮安府。明永樂年間,淮安漕運又興,清江浦開始興起。明中葉以後,黃河全流奪淮,境內水患愈演愈烈,農業衰落,魚米之鄉的盛景不再。明清兩朝都委派大員駐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軸心的兩淮城市扼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驛之機杼,進入鼎盛時期,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線上的“四大都市”。兩淮城市的繁華,帶來了人文薈萃的局面。明清兩朝僅山陽(今楚州)一縣就有進士200余人,河下鎮還出了狀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話。這裡還產生了《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著名經學大師閻若璩,“揚州八怪”之一的花鳥畫家邊壽民,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的作者吳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國時期

淮安府撤銷,市境大部始屬淮揚道,後屬淮陰行政督察區。境內漕、鹽、河、榷之利皆失,進一步衰微。而長年戰亂又給剛剛興起的近代交通運輸業和工礦業以沉重打擊。中國共產黨組織於1927年成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境內成為重要的根據地和解放區,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華中軍區、蘇皖邊區政府等都曾駐節境內,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彭雪楓、鄧子恢、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人民軍隊高級將領都曾在此戰鬥過。淮安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勳。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陰專區。

建國後

幾經調整,至1971年今市境始全屬淮陰專區。1983年,淮陰專區改為淮陰市。1987年,轄縣淮安、宿遷改為縣級市。1996年8月,宿遷、泗陽、沭陽、泗洪四縣(市)從淮陰市析出,成立地級宿遷市,同時灌南縣劃歸連雲港市。2001年2月,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原縣級淮安市改為淮安市楚州區,原淮陰縣改為淮安市淮陰區。

建國以來,淮安人民發揚老區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把一個“一窮二白”的淮安建設成為江蘇新興的交通樞紐、工業城市,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產加銷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民國《辭海》中有關淮安地區地名的若乾注釋
淮安:
(一)府名。明置,清仍之,今屬江蘇省,治山陽,轄山陽、阜寧、鹽城、清河、安東、桃源六縣,民國廢。
(二)縣名:
()舊縣名。南齊置,即今江蘇省淮陰縣地。
()今縣名。屬江蘇省。在寶應縣西北;地瀕運河東岸。舊名山陽縣,明清並為淮安府治;民國廢府,改改山陽縣曰淮安。

淮陰:
(一)今縣名。屬江蘇省。在淮安縣西北。始置於秦,漢仍之,高祖封韓信為淮陰侯於此,故城在今治東南。今治本為清江浦鎮,舊為清河縣治;民國改淮陰為清河,仍治此。
(二)郡名。梁曰北兗州淮陰郡,東魏仍之,北齊廢。隋初複置,又廢,故治在今江蘇省淮陰縣東南。

楚州:
唐於山陽置東楚州,改曰楚州,又改為淮陰郡;宋曰楚州山陽郡,改為淮安州。故治在今江蘇省淮安縣。

清河:
舊縣名。宋置清河軍,兼置清河縣,故城在今江蘇省清河縣東;清乾隆間移今治,屬淮安府。民國改曰淮陰。明羅洪先《廣輿圖》中標注的淮陰

明時無淮陰縣,淮陰縣已在元至元二十年並入山陽縣(1914年後改名淮安縣)。圖中淮陰標注在當時山陽縣運河以西部分。《廣輿圖》轉繪自元朱思本《輿地圖》,其時距淮陰縣存在的時間不遠。
唐宋時淮陰縣地在元至元二十年(1283)並入山陽縣,明時為山陽縣之西鄉。現為洪澤縣、淮安市清浦、清河區大部,楚州區運河以西、淮陰區張福河東南部分。其中在今淮陰區的地方極少,尚不足二十分之一。
現淮安市淮陰區其實絕大部分地區都在淮北,唐時為泗州清河口,宋立清河軍,明時為清河縣。語言、人文、風俗都與真正的淮陰——淮南的洪澤縣、清浦區等地有較大區別。

現在介紹淮陰歷史的幾乎所有資料均把淮陰縣和清河縣混為一談,稱淮陰縣“明改名清河縣。民國恢復淮陰縣原名”,包括本行政區劃網站地名索引中關於淮陰的介紹也是如此。其實都未經過最基本的考證,以訛傳訛,結果就鬧出了現在淮陰區卻位於淮河以北的笑話來。

《宋史》、《元史》中的清河縣和淮陰縣:
清河縣:
宋史:

志第四十一地理四

清河軍,鹹淳九年置。縣一:清河。

元史志第十一地理二
清河。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軍,至元十五年為縣。

同期的淮陰縣:

宋史:

志第四十一地理四

楚州,緊,山陽郡,團練。.......縣四:山陽,望。建炎間入於金,紹興元年收復。紹定元年,升淮安軍,改縣為淮安。鹽城,上。有九鹽場。建炎間入於金,紹興元年隸漣水,三年,又來屬。淮陰,中。紹興五年,廢為鎮,六年,複。嘉定七年,徙治八裡莊。,寶應。緊。寶慶三年,升為寶應州,而縣如故。

元史志第十一地理二

淮安路,上。唐楚州,又改臨淮郡,又仍為楚州。宋為淮安州。元至元十三年,行淮東安撫司。十四年,改立總管府,領山陽、鹽城、淮安、淮陰、新城、清河、桃園七縣,設錄事司。二十年,升為淮安府路,並淮安、新城、淮陰三縣入山陽,,兼領臨淮府、海寧、泗、安東四郡,其盱眙、天長、臨淮、虹、五河、贛榆、朐山、沐陽各歸所隸。二十七年,革臨淮府,以盱眙、天長隸泗州。戶九萬一千二十二,口五十四萬七千三百七十七。領司一、縣四、州三。州領八縣。至元二十三年,於本路之白水塘、黃家疃等處立洪澤屯田萬戶村。

從以上史實可見,淮陰縣與清河縣本即兩地。

淮陰縣唐宋時均屬楚州,其間數度並入山陽縣,最後一次並入山陽是在元至元二十年,其後再未分置。

而清河縣在唐時為泗州清河口,宋立清河軍,且均不屬淮陰縣所在的楚州。直到元時,為統製需要,混一南北,清河、淮陰才同屬淮安路管轄。

淮陰縣在淮南,而清河縣則在淮北(清河原為河名,即泗水,是位於淮北的一條淮河支流)。本來就不是一家。

淮陰縣在元至元二十年並入山陽縣(民國後的淮安縣)後再未分設,明清時原淮陰縣地為山陽縣的西鄉。所以在明清時淮陰一直作為山陽縣的別稱,與清河縣沒有任何關系。比如明清時山陽縣的驛站叫淮陰驛,清河縣則為清口驛。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淮安大雨8晝夜,水與城平。山陽縣清江浦鎮劃歸清河縣,作為清河縣治。

清河,為淮安境內古縣名,唐時為泗州清河口,宋立清河軍,元至元十五年為縣。縱觀歷史,除因水患等原因,縣治曾少時遷徙於淮南甘羅城外,清河縣轄區、縣治都是在淮河以北,1914年1月民國政府內務部改定各重名縣,江蘇清河縣改名為淮陰縣,即為現淮陰區。現清河、清浦前身古清江浦鎮也是至清乾隆二十六年才因水患原因從山陽縣劃入清河縣作為其縣治駐地。

不難看出,淮陰和淮安時分時合,可以代指一處地方。而清河則是另外一地。1758年山陽縣(即淮安縣)清江浦鎮劃歸清河縣,作為清河縣治,造成混亂。而民國政府內務部改定各重名縣,江蘇清河縣改名為淮陰縣,則更加劇混亂。
淮陰市無須改淮安。倒是淮陰縣(淮陰區)改為清河區或泗水區。

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三國時屬魏,廢縣製;西晉又複縣製;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複置鹽城縣;寧代屬楚州;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後仍恢復原名。其它縣的設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抗日戰爭中期,建台北、鹽東、阜東、建陽4縣;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撤銷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等7縣。1987年後,東台、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這就是鹽城歷史變遷的輪廓。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一帶定居,他們可以說是鹽城早期的開拓者。
鹽城歷史上鹽、漁、農業較為發達,尤以產淮鹽著名。先秦時期開始零星煮鹽,從西漢至清代中葉,淮鹽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財源之一。在唐代,鹽城還是我國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據新、舊《唐書》記載,高麗僧人封大聖、新羅國王了金士信、日本國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呂,都是經鹽城登陸轉赴長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恢復沿海經濟,從蘇州、松江等地大規模移民來鹽屯墾,鹽城人口大增。鹽城的手工業也頗為發達,明清時期的建湖周氏冶鐵、李氏花炮,東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濱海的泥彩塑,大豐的西團發繡和東台安豐的木芙蓉織品等,在江淮之間是負有盛名的。
在中國革命現代史上,鹽城是革命老根據地之一,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1926年春,鹽城建立了黨的組織。1932年間,胡喬木同志在鹽城加入地下黨,辦報宣傳革命。1940年10月,東進北上的新四軍與南下的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會師,成立了華中總指揮部。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從此鹽城成了蘇北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心髒。華中局黨校、抗大五分校、魯藝華中分院,在鹽城為黨培養了大批抗日幹部。劉少奇、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留下了戰鬥足跡。1947年10月底鹽城獲得解放,1948年上半年全鹽阜區回到了人民懷抱,又成為解放戰爭的大後方,為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勝利,為解放全中國作出了貢獻。
文化的發達是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鹽城也是“人文薈萃”之地。在鹽阜大地上,哺育過文雄海內的“建安七子”之一陳琳;南北朝產生過名醫徐道度,清代有治水專家馮道立;明清出現過詩人吳嘉紀]陳玉澍、書法家宋曹、畫家萬嵐以及評書的開創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戲”在唐代即享有盛譽,慶豐十八團是我國雜技三個半發源地之一。明代中葉還出現過東台安豐人王艮為代表的具有全國影響的泰州學派。近、現代鹽城出現的學者名流甚多。
鹽城歷史上出現過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場鹽民張士誠起兵於白駒場。南宋末年的陸秀夫是鹽城長建鄉人,與文天祥同榜進士,官至左丞相,抗元於崖山,背負幼帝投海殉國。明末清初的王之楨,是抗清名將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馬玉瑗在三河、寶坻等縣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在中國革命現代史上,鹽城是革命老根據地之一,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1926年春,鹽城建立了黨的組織。1932年間,胡喬木同志在鹽城加入地下黨,辦報宣傳革命。1940年10月,東進北上的新四軍與南下的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會師,成立了華中總指揮部。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從此鹽城成了蘇北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心髒。華中局黨校、抗大五分校、魯藝華中分院,在鹽城為黨培養了大批抗日幹部。劉少奇、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留下了戰鬥足跡。1947年10月底鹽城獲得解放,1948年上半年全鹽阜區回到了人民懷抱,又成為解放戰爭的大後方,為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勝利,為解放全中國作出了貢獻。古阜寧境域,數度“陵谷互易,滄桑改觀。”大海奪田時,“怒潮嘯湧,百裡為墟”,陸地遂成淺水灣。海潮東退,水灣又成陸地。新石器時代,距今約6000年前的一次海潮東退,海岸線始長期穩定在北沙、羊寨、施莊一線。此後,滄海變桑田,海岸線逐漸東移。黃河奪淮後,黃水夾帶大量泥沙於河口附近沉積,“淤墊日遠,增地日多,”至清雍正九年(1731)立縣時,海岸線已東移90公裡。古阜寧境域,新石器晚期已有人群活動。春秋戰國時,阜寧境域是吳國的轄地,吳亡屬越,越亡屬楚。西漢時屬古射陽、鹽瀆縣,晉屬山陽、左鄉、鹽城縣。此後,歷朝屬山陽、鹽城縣。清雍正九年(1731)析山陽縣東境馬邏、羊寨等圖,鹽城北境仁義、長樂諸裡,合場灶及海灘新漲之地設縣,名阜寧縣,屬淮安府。彼時阜寧地域廣闊,東臨黃海,西以蘇嘴與山陽相連,南至草堰河與鹽城接壤,北以雲梯關與安東毗鄰,總面積5766.75平方公裡。民國初年,隸江蘇省淮揚道,民國21年(1932)隸江蘇省第十督察北部分地區。民國29年(1940)建立抗日民主政權,隸淮海區,民國30年(1941)隸鹽阜區。是年析縣境東北部分地區,建立阜東縣。民國31年(1942)析東南部分地區建射陽縣。民國34年(1945)隸鹽阜分區,是年12月,隸蘇皖邊區第五行政區。
縣治阜城鎮古名黃浦,隋以前為射陽湖入海口,宋嘉定年間於射陽河軛灣處建真武廟,得名廟灣,明處時產鹽稱廟灣鹽場。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為防倭患,壘土築城,稱廟灣鎮,立縣後稱阜寧城,民國時稱城廂鎮,民主建政後稱阜城鎮。阜城鎮位於縣境東北部射陽河、串場河與通榆路交匯處,至鹽城58公裡,至南京277公裡。水陸交通方便,工商業繁榮,文化、教育、衛生、體育設施較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阜寧古鎮北沙和廟灣分別為淮河和射陽河的入海口,素為兵家必爭之地,梁侯景之亂,兩軍爭奪,“阜境絕煙”。陳霸先北伐,隋文帝伐陳,射陽湖為兩軍舟師和糧運爭奪的要津。唐末黃巢起義,曾在喻口築城屯兵,虎視揚州。宋時韓世忠於鳳谷築城,練兵抗金,曾大敗金兵於廟灣、北沙等地。明嘉靖三十六年以後,設廳、汛(三廳七汛),分兵駐守,從未間斷。民國初,國民革命軍北伐部隊與軍閥孫傳芳領導的5省聯軍在阜寧反覆爭奪。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阜城鎮為鹽阜一帶的軍事重鎮,因屢經戰火摧殘,使繁華古鎮成為廢墟。射湖八景,蕩然無存。

阜寧人民勤勞勇敢,富有鬥爭精神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明朝時倭寇多次犯境,每次均遭軍民痛擊;清初厲豫起義,薑兼我兄弟等熱烈響應;清末撚軍滌蕩阜寧之際,群眾奮起反抗清廷;辛亥革命時期,更有許多志士仁人,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

民國14年(1925)5月15日,在上海的阜寧籍工人顧正紅帶領工友一起反對日本資本家解雇工人遭日商槍殺。接著爆發了“五.卅”工人運動,阜寧籍工人孫小寶、陳阿金等在黨的領導下,振臂而起,英勇奮鬥。民國16年(1927),共產黨人開始在阜寧傳播革命火種。11月,於城廂小學建立起第一個黨支部。民國17年(1928)1月,成立中共阜寧縣委。同年9月,中共阜寧縣委創辦了《阜寧真理報》。縣委領導農民進行抗租、抗稅、抗捐、抗債等鬥爭;工人、店員要求增加薪水,舉行罷工、罷市鬥爭,此伏彼起。民國17年和民國19年中共地下黨於蛤蜊港、蔡橋等地兩次醞釀組織武裝暴動,民國27年(1938),日軍犯境,國民黨愛國官兵於溝墩、阜城等處作殊死抵抗,北沙等地群眾對日軍暴行怒不可遏,鳴鑼擂鼓,奔走呼號,集結數千人,運用土槍、土炮、大刀、長矛、木叉、鐵鍬、棍棒,奮勇圍攻日軍。國民黨愛國將領馬玉仁於三淤尖抵抗日軍,戰鬥中英勇捐軀。

阜寧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後,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移駐阜寧。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張愛萍、洪學智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數年在阜寧領導華中和蘇北的抗日鬥爭,一時阜寧成了華中地區政治、軍事領導中心。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阜寧歷經千百次戰鬥、戰役,著名的有單家港戰鬥、陳集戰鬥、潮河戰鬥、阜寧戰役、益林戰役等。在此期間,阜寧人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參軍參戰,發展生產,支援前線,作出了巨大貢獻。全縣有11220余名青年參軍,27萬多人次參加支前,3700余名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的青春。與此同時,阜寧人民在共產黨和國民政府的領導下,在戰爭的艱難困苦環境裡,對社會各個方面進行革命性的改造,結束了幾千年來的封建統治。在政權建設、文化思想建設、發展經濟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阜寧縣隸鹽城行政區,1983年隸鹽城市。

漣水歷史悠久,從青蓮崗和三裡墩兩處出土的文物看,在新石器時期,已有人類在漣水居住,距今已有五六千年歷史。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淮浦縣,是漣水建置的開始,距今已有2120年。南齊建元元年(479年),北東海郡僑治連口(今漣城附近),次年於境北置襄賁縣,建武二年(495年)並淮浦入襄賁縣。隋開皇五年(585)必襄賁為漣水。唐武德四年(621)境北置金城縣,貞觀元年省。宋景定三年(1262),改為安東。民國3年(1914)複稱漣水。從唐代至元代,曾升為州、軍。民國16年成立國民黨縣政府。民國29年9月,漣水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民國30年2月,民主政權以鹽河為界,劃河西為漣水縣,屬淮海區東為漣東縣,屬鹽阜區。1950年6月,漣水、漣東兩縣合並為漣水縣。

泗陽歷史悠久,已有5000余年的文明史。泗陽縣從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建縣治至今經歷了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縣城從古城、凌城、桃園灘、城廂街、到今天的眾興鎮經歷了不同時代的變遷。縣城置縣始於周而定於秦,漢武帝元鼎元年,始名泗陽。元鼎四年立泗水國,置於凌城(今眾興鎮凌城村),元朝時因有“夭桃千頃”、“翠柳萬行”之美景而更名桃源縣,至1914年複稱泗陽。1996年由原淮陰市劃歸新建地級宿遷市。淮陰清河地名考辨

淮陰、清河分別是今淮安市的轄區名稱,歷史上也均是淮安境內的重要地名。1914年,民國政府改定重名縣,江蘇清河縣因與直隸清河縣同名,改名為淮陰縣。其後清河淮陰兩地名就漸混為一談,現在流行的說法是淮陰縣“明改名清河縣,民國恢復淮陰縣原名”。揆諸史實,其實不然。
淮陰即淮河以南之意,古淮河下遊河道在今淮安市內大致為今廢黃河(楊莊以下)+張福河(楊莊以上,民國時的導淮入海河道)。白居易有詩“淮水東南闊,無風渡亦難”,水寬浪險的淮河不僅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也常是行政區劃的界線,比如唐時今淮安地區的淮河南北就分屬淮南道楚州和河南道泗州。淮陰是指淮河以南,現在的淮陰區包括王營鎮在內的絕大部分地方怎麽卻在淮河以北呢?
我們來看《宋史》、《元史》對淮陰縣及清河縣的記載:
《宋史》志第四十一地理四
淮陰縣:“楚州,緊,山陽郡,團練。……縣四:……淮陰,中。紹興五年,廢為鎮,六年,複。嘉定七年,徙治八裡莊。”
清河縣:“清河軍,鹹淳九年置。縣一:清河。”
《元史》志第十一地理二
淮陰縣:“淮安路,上。……(至元)二十年,升為淮安府路,並淮安、新城、淮陰三縣入山陽。”
清河縣:“清河。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軍,至元十五年為縣。”
從以上史實可見,淮陰縣與清河縣本即兩地。淮陰縣唐宋時均屬楚州,其間數度並入山陽縣,最後一次並入山陽是在元至元二十年,其後再未分置。而清河縣在唐時為泗州清河口,宋立清河軍附郭清河縣,且均不屬淮陰縣所在的楚州。直到元時,為統治需要,混一南北,淮陰、清河才同屬淮安路管轄。淮陰縣在淮南,而清河縣則在淮北,本來就不是一家。
清河本為河名,明中期以前,泗水在今泗陽縣三岔分為兩支,一名大清河,一名小清河:小清河大致為今淮陰區境內楊莊以上的廢黃河,大清河在小清河東北(漁溝原即為大清河邊一大鎮),至大小清河口(相距約十裡,均在碼頭鎮北)入淮。南宋末鹹淳九年(1273)在清河口設清河軍,附郭清河縣,即以河名為政區名稱。五年後的元至元十五年(1278),元政府撤銷了清河軍,僅存清河縣。
在設立清河縣之前,清河縣的主體在唐宋金時屬宿遷縣(762年前名宿預縣),宿遷縣唐時屬河南道泗州,宋時屬京東東路淮陽軍,金時屬山東西路邳州。而清河縣西南的吳城一帶在唐宋時則屬泗州臨淮縣,1077年劃屬楚州淮陰縣,1127年分設吳城縣,1133年廢吳城縣,1141年,金複以吳城地屬泗州臨淮縣。
唐宋時清河地屬宿遷縣的記載見唐《元和郡縣志》及宋《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元和郡縣志》記泗州宿遷縣“淮水入縣境南與楚州山陽縣分中流為界”;《太平寰宇記》亦稱淮陽軍宿遷縣“淮水入縣境南與楚州山陽分中流為界”;《元豐九域志》則記淮陽軍宿遷縣下有“崔野、桃園、魚溝三鎮”;《輿地廣記》稱淮陽軍宿遷縣下有泗口。這也與《舊唐書·地理志》“貞觀元年(627),省淮陽縣入宿預”的記載一致。淮陽縣城即在清河口西不遠,《水經注》記“淮水又東徑廣陵淮陽城南,城北臨泗水,阻於二水之間”。《元史》稱清河縣本泗州清河口,是指唐代,《元史·地理志》中各地沿革基本上從唐代寫起。
光緒《清河縣志》以及《王家營志》等稱唐宋時清河縣曾屬漣水分出的金城縣,應誤。金城鎮在漣水北,說清河縣在唐宋時屬金城縣殆因明時漁溝北有金城驛,其實明時設漁溝北的叫小金城驛,與金城鎮並非一地。
淮陰縣並入山陽縣之前的縣境范圍大致包括今淮安市清浦區、洪澤縣全部、清河區西部、淮陰區碼頭附近以及楚州區運西部分。可參見明羅洪先《廣輿圖》中標注的淮陰,《廣輿圖》轉繪自元朱思本《輿地圖》,其時距淮陰縣存在的時間不遠。1283年淮陰縣第四次並入山陽縣後,再未分設,明清時原淮陰縣地即為山陽縣的西鄉。所以在明清時淮陰一直是山陽縣的別稱,山陽縣的驛站叫淮陰驛(清河縣為清口驛),山陽城內有淮陰書院,很多文人也用淮陰來指代山陽縣。
在元、清兩代,清河縣曾兩次得故淮陰縣地:一次是在元泰定元年(1324),位於大清口的清河縣城因被黃河衝毀,遷於淮河以南的甘羅城,“始得淮陰故地,而縣境及淮水南”,從甘羅城到老子山一線洪澤湖堤以西的故淮陰縣地從山陽縣劃入清河縣。但清河的縣域主體還是在淮北,四年後,縣城又從甘羅城遷到了淮北的小清口今舊縣。另一次是在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還是水患原因,割山陽縣清江浦為清河新縣城,碼頭鎮也在同時割入。
光緒《清河縣志》稱清江浦劃入清河縣後,“自其南界棠梨涇、青州澗仍屬山陽外,余盡得古淮陰地雲。”原注:“棠梨涇今周橋、青州澗今汊河,皆故淮陰境,今屬山陽。”殆因《新唐書·地理志》淮陰縣下有棠梨涇,《宋史·河渠志》有淮陰縣青州澗,此兩地屬淮陰縣無疑。但要說除此兩地外,“余盡得古淮陰地”,則不夠嚴謹。清江、周橋(在今洪澤東雙溝)、汊河(即今洪澤岔河)都是古淮陰縣地,它們之間當時尚屬山陽縣的今武墩、和平、鹽河、高良澗等地不屬?其實乾隆時劃入清河縣的清江浦附近地方並不大,僅京田291頃,而清河全縣共有京田4149頃。從清河縣全境來看,淮北地域還是要比淮南地域大許多,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淮陰的名稱依舊為山陽縣所有,直到民國初淮陰仍為山陽縣的別稱。
民國初改定重名縣,當時清河縣城清江浦在故淮陰縣地,淮陰故城碼頭也在境內,因此改清河縣為淮陰縣。其實這個改名還是有點勉強,畢竟清河縣的大部分地方在淮北,而且清江浦劃入清河縣後,原清河縣城整體遷入,人文風俗逐漸向清河縣轉化,與淮陰的本來面目有所不同了。而淮陰從山陽縣的別稱變為鄰縣清河縣的名稱,也曾有一個地名改變的混亂時期,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地圖上,淮陰縣城仍被標為“淮陰(清江浦)”。
再來看現在的淮陰、清河地名:淮陰當在淮南,現淮陰區包括王營鎮在內的絕大部分地方卻在淮北;清河即泗水,應在淮北,現清河區卻全在淮南。而清浦作為清江浦的簡稱則涉嫌杜撰。與歷史地理最為相符的倒是淮安市的名稱:從地區角度來看,繼承了從南宋到民國初的二級政區地名;從城市角度看,三淮一體後的淮安市區也與明清時的淮安城市概念一致(明清時清江、淮城、河下、板閘等以清江浦運河為軸心,形成河漕鹽關分工合作緊密的帶狀淮安城市格局);且淮安地名較之淮陰兼顧了淮南淮北,與當地歷史及地理現狀相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