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袁紹這一仗打到這個份上,劉成下令撤軍也是無奈之舉,一方面此番出兵沒有足夠的時間做準備,增援軍隊和後勤補給跟不上,使得大軍後繼無力;另一方面,袁紹的實力不同小覷,就算繼續打下去,也沒辦法在短時間之內徹底解決袁紹;再有,即便解決了袁紹,劉成也沒有足夠的實力來控制袁紹的地盤,這樣只會便宜公孫瓚和曹操這幫人,與其給別人做嫁衣裳,還不如見好就收,這次也算是給袁紹一個很深刻的教訓了。
這一仗也讓趙雲、張遼、閻行、徐庶等人打出了名聲,顏良、文醜、高覽等人都是河北名將,可這些人在這一次的戰爭中表現不盡如人意,甚至文醜還在戰場上被人單挑乾敗,實在令人唏噓,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顏良大軍被殲滅之後,鄴城外圍已經沒有袁紹了,城內只剩下五千人,而劉成的人馬算起來有近四萬人馬,袁紹嚇得面無人色,不顧一切的下令高覽揮軍回援。
高覽接到命令之後只能放棄與趙雲繼續對峙,率軍南下回援鄴城,但又擔心遭到張遼、徐庶、閻行和韓浩等人的圍點打援,一路上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大意,耽擱了不少時間。
袁紹左等右等,高覽大軍總不到,而張遼、徐庶的大軍距離鄴城越來越近,當他得知張遼和徐庶大軍距離鄴城只有一天的路程時,他再也坐不住了,他從逃回的顏良和許攸那裡已知道城外只有閻行的三千人馬,他知道自己上當了,但此時知道已為時已晚,他並沒有足夠的把握用已嚇得惶惶不可終日的五千人出城去打閻行的三千人馬。
袁紹再也不猶豫,立即帶著親信臣屬、家眷以及兩千人馬出城往東而去,並同時再派人去給高覽下令,讓他帶著大軍前往安平國匯合。
鄴城隻留下三千人留守,鎮守大將卻是張郃。
張郃並非是袁紹的嫡系人馬,他本是在黃巾之亂中參應募從軍,在作戰過程中立下功勞得到升遷成為冀州軍司馬,先是在韓馥手底下做事,韓馥把冀州交給袁紹之後,張郃理所當然的成為袁紹的部將。
袁紹一向瞧不起出身不好的人,顏良、文醜等人是他的嫡系,自然受到優待,可原本屬於韓馥手下的張郃等武將和文官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了,至少袁紹沒有一碗水端平過。
面對十幾倍的兵力圍城,張郃和守城的三千袁軍不害怕那是假的,但作為一個自認為還有點能耐的武將自然不甘心還沒有開打就開門納降,於是嚴加約束士卒,極力鼓舞和提升守軍士氣,同時安排嚴密的守城策略,並親自坐鎮在城樓上穩定軍心。
圍城的頭三天,張遼和徐庶等人並未下令攻城,而是一面下令打造攻城器械,一方面讓士卒們抓緊時間休息、恢復精神體力。
但就在第四天,張遼和徐庶等人決定攻城時,劉成的軍令從長安送到了。
牙帳內,張遼把看完的軍令遞給賈詡,而此時賈詡也正在看著一封書信,賈詡接過軍令看了看,對張遼和徐庶等人說道“主公的意思很明確,要見好就收!我們出兵太過倉促,後勤補給無法跟上,袁紹也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如我們跟袁紹再鬥下去,可能會拖進泥塘無法自拔,還便宜了公孫瓚和曹操等人,所以主公下令讓我們撤軍。這封信是主公寫給鄴城守將張郃的,看來主公早已知道袁紹棄城而去留下張郃守城的消息,主公想要收降張郃!”
張遼說道“賈大人,勸降這事是一個細致活,我們這些軍伍粗人乾不來,只怕要勞煩賈大人去與張郃接觸了,不過請賈大人放心,我等一定會護衛您的安全!”
賈詡道“主公也是這個意思。請兩位將軍做好準備吧,明日一早我等去城下邀張郃見面!”
次日上午,大軍排著整齊的軍陣緩緩靠近鄴城城牆,十幾倍的兵力圍城早已經把鄴城守軍嚇得不輕,兵力懸殊太大了,一旦攻城,那絕對是城毀人亡的結局。
現在城外大軍開始逼近城牆,已經有了攻城的跡象,但城外大軍軍陣卻在三裡之外停了下來,一個文書騎著馬帶著幾個甲士護衛舉著節杖小跑過來,在一箭之地外停下。
一個甲士打馬上前幾步大聲喊道“鄴城守將張郃將軍何在?當朝大司馬軍師祭酒賈大人在此,想與張將軍進行會晤,對將軍本人、鄴城三千守軍和全鄴城百姓父老的身家性命前途和命運進行商談!賈大人此行可全權代表朝廷和當朝護國公、大司馬、驃騎將軍劉成做出決定,張將軍若有意,可帶三五護衛出城與賈大人會晤,賈大人就在此地恭候張將軍,在此期間,朝廷大軍兵馬絕不會作任何妄動之舉!”
甲士說完退了回去,剩下幾個甲士開始做布置,一個折疊的案幾張開之後放在地上面上,兩張小馬扎分別放在兩側,一定遮陽閃蓋插在案幾旁。
賈詡下了馬,撩起長袍下擺坐在小馬扎上靜靜等待。
張郃握著寶劍劍柄看著城外已經坐下閃蓋下的賈詡,經過短暫的考慮之後下令道“傳令打開城門,本將軍要出城!”
部將大驚,急忙勸道“將軍三思,城下之人此舉怕不是要引將軍出城,將軍卻不可上當啊!”
張郃問道“你們覺得我等堅守下去能守多久?”
部將們沉默不語。
張郃繼續道“我知道仗都還沒有開打就考慮投降之事很可恥,我張郃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聲和身家性命,但我不能不考慮這三千兄弟和城內十幾萬百姓!朝廷大軍的兵馬在三裡之外,賈詡身邊也只有幾個衛士,在朝廷大軍衝過來之前,本將軍有充足的時間殺之並撤回城內,他們若是真有什麽企圖,絕不會讓賈詡隻帶幾個甲士過來,這個人可抵得上十萬兵馬,你們以為劉大司馬會舍得讓他犯險?現在賈詡隻帶幾個衛士過來,這說明他們還是有誠意的!好了,命人去打開城門,你們幾個小子跟我走!”
沒過一會兒工夫,城門緩緩打開,張郃帶著四個親兵騎著馬飛奔而出,幾個呼吸之間就來到了賈詡近前。
賈詡起身拱手道“張將軍,恭候多時了,請坐!”
“讓賈大人久候,恕罪!”張郃抱拳後坐在了賈詡對面,幾個兵士站在他身後。
“張將軍,本官沒有準備酒水和茶水,就算是準備了,只怕張將軍也不敢喝,如此咱們就直接進入正題吧!”
張郃抱拳道“末將洗耳恭聽!”
賈詡沉吟一下說道“張將軍既然出城來與本官見面,就說明將軍是有意和平解決此事的,此舉可看出將軍是心懷百姓和麾下將士們的,並非隻為個人得失,本官對此表示欽佩。將軍應該不能否認,以城內三千守軍的實力,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了我城外數萬大軍圍攻的,開戰必然會對城內的百姓們造成傷害,但城外這些兵馬是朝廷的兵馬,護國公常常說朝廷軍隊的將士們都是來自於百姓之中,又怎能做出傷害百姓之舉呢?朝廷要對付的只是不尊朝廷和皇帝的諸侯們,戰事不能波及無辜的平民百姓,所以本官現在才能坐在這裡與將軍商討全鄴城軍民百姓人等的未來!”
“將軍若能心存大義,當帶領鄴城軍民百姓人等歸順朝廷!袁紹四世三公之家,卻屢屢做出對皇帝不敬和不尊朝廷之舉!董卓主政期間,此人更是糾集天下諸侯起兵造反,盡管他們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但這也是犯上作亂,難道討伐董卓就不算違逆嗎?沒有皇帝的旨意就起兵討伐當朝主政大臣,誰給他們的膽子和權利?”
“將軍和麾下將士們本是朝廷的將軍和兵士, 卻被袁紹作為私軍為虎作倀,將軍和將士們到底是要效忠朝廷呢,還是效忠袁紹?”
賈詡說到這裡,從懷中拿出書信放在案幾上推過去,“護國公對將軍非常欣賞,這是他給將軍的親筆信!”
張郃一愣,隨即緩緩伸手拿起書信拆開看起來,他一連看了三遍,閉上眼睛沉思。
賈詡並不著急,他知道要給張郃一點時間消化和思考。
張郃沒想到劉成竟然知道有他這麽一個人,並親自寫信給他,這讓他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心理滿足感,劉成並未在書信中做出明確的承諾,但字裡行間卻十分明顯的顯露著誠意。
張郃十分震驚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被袁紹下令留守鄴城也只不過四五天的時間,劉成的書信就從長安送到了鄴城,從消息傳到長安,書信再從長安送到鄴城,這一去一來只有五天的時間,這種消息傳遞速度實在令人恐懼。
同時,張郃心裡也有一些計較和權衡,雖然他現在的官職是寧國中郎將,但這只是袁紹封的,實際上就算袁紹作為冀州牧也無權任命一個中郎將,最多只能任命校尉,還必須要得到朝廷的批準,很顯然他這個寧國中郎將是不被朝廷承認的,也只能在冀州這塊地面上有些作用。
一番思慮之後,張郃起身對賈詡抱拳道“末將願率鄴城軍民歸順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