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夢回大唐之安史之亂》第49掌 大唐軍魂王忠嗣(3)
  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石堡城的歷史,石堡城的東面,就是“天下富庶無出其右”的隴西郡,是絲綢之路上燈紅酒綠的喧囂,是歌舞升平的繁華。盛唐燦爛的畫卷裡,石堡城它是支撐起西北大地的支架。它的西南面就是自松讚乾布以後,如滾雪球一樣崛起的吐蕃。

  石堡城,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唐蕃雙方爭奪的焦點,從唐朝高宗開始,至唐朝開元時代,唐蕃之間圍繞著石堡城發生的大規模爭奪戰就有六次,每一次都是屍山血河,不計代價。

  當然要不計代價了,吐蕃若得石堡城,就可以做為東進的跳板,繼而揮師隴西,將富庶的河隴平原盡收囊中。唐朝若得石堡城,就可據險而守,遏製吐蕃人對隴西平原的滲透和入侵。既是兵家必爭,縱是血沃沙場,仿佛也不能說是錯誤。所以,當年輕時代的唐玄宗李隆基,在結束了中宗睿宗兩朝紛亂的局面,開始勵精圖治的開元盛世時,他的眼睛同樣盯向了正被吐蕃侵佔的石堡城。拿下它,就可以打出大唐的和平。

  於是就有了朔方節度使李禕導演的那一場遠征突襲戰,唐軍集中精銳騎兵,星夜兼程殺至石堡城,一場突然的襲擊,令這座淪陷數十年的邊陲重鎮重歸大唐懷抱。消息一出,吐蕃舉國震撼,慌忙遣使通好,而開元盛世的文治武功,也自此達到了頂點。

  唐玄宗高興了,石堡城,真是一個給大唐長面子的地方。

  然後就是從大唐開元至天寶年間數十年的承平局面,國富民強,四夷拜服,一個榮光萬丈的大唐赫赫屹立在地球的東端,然而在輝煌的陰影下,卻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石堡城又丟了!

  原來吐蕃人也來了一次故伎重演,用一個漂亮的奇襲,再次奪回了石堡城。這已經是開元二十九年的事了,距離唐朝上一次收復石堡城,整整過去了十三年。丟了怎麽辦?打回來就是了。像上次一樣再搞奇襲嗎?不可能了,諸葛亮的空城計也不過用了一次,這樣的花招,人家早就學乖了看透了,那怎麽辦?只有不惜一切代價的強攻!

  為了拿下石堡城,唐玄宗大手一揮,換將。換來了一個在當時大唐軍最狠的人。

  誰知道這個最狠的人,縱馬在隴西防線上轉了一圈,然後又在地圖前掌燈研究了幾個晚上,終於抬起頭來,很冷靜的說:拉鋸,沒必要。

  這個人,就是身兼大唐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彼時盛唐將星裡的頭號人物:王忠嗣。

  以一個老將軍戎馬半生的閱歷,以一個軍人超越官位和殺伐的責任心,王忠嗣終於看到了那隱藏在石堡城背後的真相:要鞏固西部邊防,未必非要得到石堡城。多少年來,無數邊陲猛將都沒看明白這個局,王忠嗣看出來了,看得精。

  他看到石堡城固然地勢險要,萬夫莫開,但是遏製吐蕃攻勢的最關鍵的事情是要在整個戰場對峙的局面下重創敵人的有生力量,控制最能夠遏製敵人的區域。多少年來,唐朝和吐蕃都在鑽石堡城這個牛角尖,現在,該跳出來了。

  於是王忠嗣跳出來了,出擊,唐軍經過周密部署,發動了旨在打擊吐蕃西線精銳的積石山之戰,經過激烈的戰鬥,唐軍重創了吐蕃有生力量,控制了積石山區域。然後是固防,沿積石山一線,唐軍修築了大大小小的防禦工事,西北的防禦被連成了一線。至此,石堡城的戰略位置,已經沒有這麽重要了。

  用最小的代價重創敵人的有生力量,

達到守衛邊陲的目的。這就是王忠嗣的覺悟,超越了用鮮血染紅了頂戴花翎的覺悟。  大功告成,有覺悟的王忠嗣喜滋滋的寫工作報告,喜滋滋的回到京城找唐玄宗匯報,誰知卻看到了唐玄宗一張冷若冰霜的臉:石堡城怎麽還不打?

  還打?王忠嗣呆了,費盡口水解釋了半天:現在整個西北防線已然成形,石堡城的戰略地位已經不重要了,更何況打這個地方會犧牲很多人的生命。所以,沒有意義。

  王忠嗣認為自己解釋的很清楚,從戰略價值,經濟價值,軍事價值都解釋的很清楚:這是一個賠本的仗,也是一個送死的仗,不能打!

  誰知煞費苦心解釋半天,卻換來了唐玄宗怒氣衝衝的回答:必須打,馬上打。

  接著又補充了一句:你不打,我換人。

  王忠嗣傻了。他確實傻,他忘記了自己不是生活在亂世而是生活在盛世的,生活在盛世就要給盛世增磚添瓦的,盛唐的赫赫偉業不但需要亮閃閃的GDP成就來拉大旗,更是需要血淋淋的邊功來扯虎皮的。所以萬把條炮灰,巨大的戰爭物資消耗,你王忠嗣看得金貴,在皇上眼裡眼皮都不眨一下。

  石堡城,於軍人眼裡是戰略要地,在皇上眼裡,不過是個盛世宣傳的噱頭,說不好聽了叫面子工程。可這面子工程不是堆沙子造房子這麽簡單,是要拿人命換的。

  這道理王忠嗣不懂,但有很多人懂,於是就有懂這個道理的好心人提點王忠嗣:皇上要面子就給面子吧,要做虎皮就給他做吧,你是主帥,送死也不用你親自去,小小的石堡城,拚上炮灰也就拿下來了。到時候加官晉爵榮華富貴。你要是不打,皇上可就要打你了!

  百般提點,王忠嗣懂了,但懂歸懂,覺悟歸覺悟,面對愛將李光弼等人的擔心,王忠嗣微微一笑,說出了那句擲地有聲的豪言:

  豈以數萬人之命易一官哉!

  皇帝眼裡的炮灰,是王忠嗣心中的生命,生死與共的袍澤弟兄,拿他們的血換我們的官位,換粉飾太平的面子工程,我,做不到!石堡城!我不打!

  不幸由那些好心人所預料,你不打,皇上要打你了。

  因為在石堡城問題上的死頂,王忠嗣觸怒了唐玄宗,而政敵(奸相)李林甫又從中作祟,誣陷王忠嗣卷入了最敏感的“立儲風波”裡,天寶七年(公元748年)被押送京城解除兵權,唐玄宗本想把他一刀砍了,卻耐不住哥舒翰等軍官們的流淚哀求,終於免去死罪,貶為漢東郡太守,次年病逝。一代沙場名將,落得如此鬱鬱而終,說是奸臣陷害皇帝昏庸,卻都是石堡城這個面子工程惹的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