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途》第73章 聖人老師
  “最近一直忙著招撫山民倒是看你的時間比較少!”

  吳承啟說著乾巴巴的話,努力的去適應當一份父親的角色,看得出來他有點緊張,也有點局促,多年的官宦生涯的人情世故的磨練在他的身上好像沒有一點的影子!

  “嗯,哦…父親要忙,我在這裡也要忙,應該是我做的不夠好!”尋先咬著油餅同樣說著乾巴巴沒有營養的話,一個沒有做父親的經驗,一個沒有知道怎麽去破解尷尬的經驗,這一刻的尋先最像個孩子。

  “山民危險嗎?”

  吳承啟眼睛一亮,想了想,笑道:“那就看什麽人去,如果是我去,我孤身一人也不會有什麽危險;如果是城內的捕快兵士去估計他們會有危險。他們相信當官官員的話,卻很反感底層官員的行為,比說捕快,和士兵!

  這次去我給他們送了不少的鹽,還有不少的麻布,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了我的善意,現在已經有山民主動找我商談下山田地事宜!”

  “父親是怎麽安排的!”

  吳承啟看著尋先笑了笑:“跟當初承諾你的一樣,林地我給你劃分好,你能開多少山,你就有多少的地,第一年不用交租,第二年半租,第三年就跟饒州城裡裡外外所有的人一樣。”

  尋先腦子不由自主的就回憶起自己當初目瞪口呆的樣子,一時間不覺得有些莞爾。

  “要不要我給父親弄點藥,頭疼腦熱的,拉肚子什麽的都可以,下次再去的時候帶上,這樣父親的工作不就好做了許多!”

  聽著比先前流暢許多的父親兩字,吳承啟連帶著著身後的吳老臉上笑的布滿了褶子,吳承啟擺了擺手:“已經給鹽了,如果我在給藥他們會就會認為我是在求他們下來出來,他們心裡沒有了害怕的東西就不會在搭理我。

  所以鹽可以給,麻布可以給,藥一定不能給,只要他們求到了我,剩下的我說什麽就是什麽,而不是他們對我開條件,畢竟開口機會我已經給他們了!現在是到了我講條件的時候,聽我的藥自然就有,不聽我的,下月大軍就會入山。

  其中利害他們已經明白,我夾在其中只不過是個中間人罷了!孩子,這麽說你可明白?”

  尋先想了想:“就是得吊著,不能喂的太飽!”

  吳承啟滿意的點了點頭:“我就知道你會明白,貪婪的心是永遠不會滿足的!”

  “誒,父親有沒有見過以前周王的黑甲士?”

  吳承啟看了尋先一樣,認真的說道:“這事牽扯太深,如果你不問我是不會說的,既然你問了就說明你心裡還是惦記著這個事情的,我現在只能給你說他們回來的可能性很小!山民悍勇,並不是百姓,他們也可以稱為山匪!”

  看著尋先迷茫的眼睛,吳承啟歎了口氣:“不光周王,所有的王羽翼都在剪。太上皇打天下的時候給的承諾太多,現在陛下會一點點的收回這些承諾,我猜陛下的意思是讓這些人知道誰才是天下之主!”

  涉及到上面的大人物尋先就主動的切斷了自己好奇的心思,這玩意沾上了沒有好果子吃,別看大唐鐵骨錚錚,風流無雙,令人向往,可尋先也清楚的記得大唐有多血腥,光玄武門的開端就已經注定這個王朝不平凡的一生!

  尋先覺得自己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多賺點錢,手裡有個一官半職的,好好活一輩就行,至於王權鬥爭,尋先覺得還是離的越遠越好!

  於是尋先就說到:“父親和吳老今天來看我,咱們三個今天做點好吃的,吃魚怎麽樣?現在的魚很肥,油脂肥厚….”

  吳承啟啞然一笑:“你啊,還是跟那時候一樣,總忘不了自己的嘴,也罷,我也享受下……”

  尋先厚著臉皮傻笑著,這種溫馨的感覺才是自己想要!

  吳承啟的到來讓佩奇和王氏慌了手腳,兩人局促的站在一起,頭也不敢抬。和尋先無所謂的樣子相比,吳承啟的一言一行都給了兩個人極大的壓力,雖然到現在吳承啟一句話都沒說,但兩人就是覺得不自在。

  他們已經習慣稱尋先為阿郎,現在吳承啟成了尋先的父親,阿郎這個稱呼自然應該稱呼吳承啟,尋先應該稱為郎君。雖然心裡已經知道這個事情,但是猛然的改口,對兩人來說還是有些不習慣的,尋先看出兩人的不自在,走過去說道:

  “去吧昨天猴子和石頭抓的泥鰍拿出來,今天咱們吃泥鰍。”

  兩人如蒙大赦,對著吳承啟屈了屈身子,慌亂的跑去準備。不一會兒,一罐子活蹦亂跳的泥鰍就出現在尋先面前,看著這些泥鰍尋先心裡不由的酸酸的,這是猴子和石頭連夜去泥地了扣出來的,他兩怕他倆去了匠作營尋先等人沒有可口的飯菜。

  去頭,破肚,洗乾淨,熱油燒開,下鍋,炸的金黃,倒入蒜苗入味,爆炒,出鍋,香味四溢。

  “你怎麽還有蒜苗?”

  尋先笑了笑:“自己種的,現在長得快,兩天不掐一茬都老了。畢竟過了時令,總感覺味道差了許多,沒有先前的脆生有味!”

  “你倒是有心,一個軍營過的跟個家一樣!”

  “父親來了才像個家,我這也只是沒有辦法,實在吃不慣蒸煮的食物,如果光是蒸煮說不定還能入口,奈何都弄不乾淨,不注意都會吃到石頭,我可不想等我老的時候靠稀粥度日!我這裡還埋著一罐子酒,父親要不要飲點?”

  吳承啟笑眯眯的搖了搖頭:“留著,今天還得上山,等我下山再喝不遲!”

  “前些天父親不是才回來嗎?怎麽今日又要上山了?”

  吳承啟歎了口氣:“沒有法子啊,今年雨水好,好多田地都荒蕪了,看著都可惜。今年多下來一批,明天就能多產點糧食,多荒一年在開荒就困難許多,野草要不了多久就能把一塊兒好地變得荒蕪!

  聽說先兒你還會寫詩?最近城裡都在傳你的大作呢?”

  尋先大窘,慌忙擺手說道:“那是我的老師做的,我只是拉過來做個廣告……”

  “你現在年紀小,鬧點也無妨,以後切莫如此了,自己做出來的才是真本事,哪怕前言不搭後語,那也是自己做出來的!”吳承啟不敢把話說的太重,現在正是培養自己跟兒子感情的時候,說的多了,重了,孩子不高興了,自己揪心孩子心裡也不開心!

  尋先趕緊低下頭,一副乖巧的模樣:“國公已經教訓過我了,我也知道錯了,下次我要自己做一首!”

  “來做一首,讓我考教考教!”

  尋先一愣,怎麽說來就來,要說寫作文自己還能扯幾句,八百字的蹲個半天也能扯出來,如果說要作詩嗎,自己好像會背,會歪詩,什麽床前明月光,地上鞋兩雙……

  “有難處?”吳承啟覺得自己有點心急了,好好的吃一段飯,非得考究孩子,這般大的孩子一般都不會怎麽在學業上上心!

  “不不….我在思量!”尋先急的腦門全是汗,看著吳承啟期盼的眼神,尋先心裡默默的禱告著:洛賓王老師,學生對不住了!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阿郎,郎君做的好呢!才思敏捷哩……”對於吳老的誇讚,尋先根本不敢抬頭!

  看著尋先愧疚的樣子,吳承啟笑道:“對照鮮明耀眼,有形象,有聲音,有色彩,更是動靜分明,如在眼前,給人真切,難得,難得。比我那時候強的多了….

  開蒙可讀了什麽書?”

  尋先有點蒙,開蒙?開蒙應該就是幼兒園或者學前班吧,學前班讀了什麽書呢?尋先是一點印象都沒有,指記得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還有最後的《江雪》,於是搖了搖頭:“我好像有點記不住了….”

  “那你是怎麽認識字的?”現在吳承啟給人的感覺就有點像班主任的感覺,真的讓人心裡發怵,幽靜又怕!

  尋先覺得如果這個問題回答的不好估計會從新讀一次書,因為今天父親來的時候帶了一個大箱子。

  “回父親的話,我學的是《聲律》和《弟子規》。我的老師嫌棄如今的開蒙對小孩子來說有點難,所以就編了個簡單的……”

  “背幾句聽聽……”

  尋先咽了口唾沫:“《聲律》,一東,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吳承啟的腰板挺直了,待尋先背不下去了,又問道:“《弟子規》來一遍!”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感謝幼兒園,感謝自己家附近的幼兒園,這些東西自己哪裡學過啊,這都是自己畢業後幼兒園才學的東西,自己只不過聽了好些年記住了而已,漫天諸佛,阿彌陀佛,保佑,保佑….

  吳承啟輕輕的歎了口氣,本想著等自己事情忙完後好好教教自己的這個兒子,現在看來,他的老師,自己就是在讀二十年書也比不上啊,這都是些什麽人啊,如此傳世經典為何自己卻從來沒有聽說過!

  “你的師父可稱聖,可以為之大人,為父拍馬難及….這些日你替我些一分,我歸來定要好好的看看!聖人之言啊……”

  剛松一口氣的尋先心又提上來了,寫字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但要說別人認不認識就是另一回事了,除了數字能夠認識之外,有時候尋先自己寫的字自己都不認識,雞爪子劃的都比自己好看,尋先覺得這說的很有道理。

  有了還沒有出生的老師打底,吳承啟絕了考究的心思,三人聊著,時不時發出爽朗的小聲,看的出來很愉快!

  佩奇羨慕的看了眼,就捧著一個大木盆悄悄的出了營地,阿郎的衣服要洗了。自家的阿郎就是不一樣,別人的衣服基本是三四天一換,到了冬天基本很少患,到了阿郎這裡基本上是天天換,一天不穿乾淨的衣服就沒有笑臉!

  佩奇一直就想有個家,最近一直在想阿郎說的家算不算一個家,現在想的明白了,有溫度的人讓冰冷空間變得有家的感覺,不是有了溫暖的空間才有了家,誰願意停留,這裡便是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