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修真大工業時代》第549章 工業
看著眼前的機甲,黃龍可是眼饞的很呢。

 話說自從當年張浩贈送黃龍機甲之後,黃龍就開始喜歡上了這種武器。

 在不斷升級的、越發激烈的星際戰鬥中,黃龍、甚至很多人都認識到了機甲的優秀之處:戰鬥力等很可觀不說,最重要的是不消耗修行者的能量,還能提供額外的幫助,比如瞬移、偵查、防禦等。

 在一些特別的情況下,比如被大陣干擾的環境下,空間封鎖的環境下,機甲可以提供額外的移動能力、甚至戰鬥能力。

 機甲也許不能取代修行者本身的修行等,也不能取代法寶等手段;但是機甲卻可以作為修行者的補充、而且是重要補充!關鍵時刻真的能救命哦。

 尤其是科學技術打造的機甲,可以提供一些超過傳統的偵查、戰鬥手段。這對藍星集團的敵人來說,往往會造成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一點已經在藍星集團內形成了共識。

 現在有這麽幾架優秀的機甲擺在面前,黃龍心動了。還有不少藍星集團的高層都心動了。

 然而張浩卻殘酷的拒絕了黃龍的請求:“這個怕是不能。這些機甲要等統一安排,具體的要在股東大會上討論;初步計劃是給上戰場的金仙用。這些也涉及到了藍星集團未來的軍事計劃等。

 如果你喜歡,就盡快突破到金仙吧,那樣就有資格參與分配了。”

 黃龍:……

 隨後簡單的轉了一下整個機甲生產基地,大家留下了一路的驚歎。

 因為如今的機甲主要供應還虛境界級以上,還有一些戰場緊急維修用的專業機甲,因此機甲技術要求十分嚴格、甚至可以說是苛刻。

 機甲絕大部分零組件都在這個生產基地中完成。只有少許計算機內核、冷核聚變的核島等必要零組件從外界輸入。

 這樣一體化的生產過程,可以最大化的保證機甲品質的完美,讓機甲幾乎找不到絲毫瑕疵。戰場上機甲出了問題,不用維修,就地更換。每一名戰鬥人員一般配備兩到三個機甲,甚至更多。具體的看使用環境和戰鬥要求。

 這些為戰爭準備的殺戮機器已經超越了當前科學技術的巔峰——因為其中有不少技術,都借用了修行手段,所以是超越了當前的科學技術!

 整個機甲生產基地長度足有約50.5萬公裡,哪怕走馬觀花的看下來,也用了大家五天多時間。

 在機甲生產基地中,幾乎能找到當前所有的巔峰技術,更幾乎能看到一個完整的工業化產業鏈、以及相應的科研單位。

 這不僅僅是一個工廠,更是一個藍星集團巔峰技術的縮影。

 轉完了機甲生產基地,大家來到了頂級材料生產基地。這裡的技術主要是為還虛境界及以上提供靈材的。是真正的靈材,能夠煉製法寶等,而不是生產機甲的‘偽靈材’。

 這裡的核心,是一座直徑1.5萬公裡的‘反應爐’,模擬中子星環境,生產一種簡並態材料。甚至導軌炮的炮彈,以及機甲武器、發動機等一些極限材料,也都是在這裡生產的。

 可惜的是這樣一座超級反應爐可不能隨便打開。張浩等人只能在外面看看。

 最後來到了軍井星座的物流中心。無論是周雪瑤那邊的太空植物、還是其余的導軌炮生產基地、飛船生產基地、機甲生產基地等,都需要龐大的基礎原料、礦產資源。

 有人會說,軍井星座20光年直徑,就近采集資源不就好了。

 但很遺憾,張浩和藍星集團的智囊團、以及股東大會都將這個偷懶的決定給否定了。

 現在20光年直徑的軍井星座看上去足夠輝煌,但這只是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已經在計劃中。

 若非現在戰爭緊張,說不定第二期工程已經開始動工了。第二期工程預計再次擴張5~6光年,將軍井星座的直徑擴張到30~32光年。

 一旦第二期工程完工,軍井星座的四周最繁華的星區將徹底被封閉,化作一個超級產業基地,為整個藍星集團提供工業支持。

 30光年直徑的星空,與20光年直徑相比,體積增加了200%以上,整體恆星數量將增加到3400之多。

 未來,整個軍井星座都將化作超級工廠,對原料的需求將超乎想象。為了維持星系的穩定、保證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目前藍星集團禁止在軍井星座本身開挖礦產資源。所有的礦產資源都需要從外界輸入。

 目前軍井星座的采礦、物流等,已初具規模,最遠采礦地點可達到太阿帝國邊界,距離軍井星座超過五百光年。

 為了提供軍井星座足夠的礦產資源、並且保證物流暢通,如今藍星集團有幾乎五分之一的短程星際高速通道,都用在了軍井星座這。

 結果就是在軍井星座這裡,創造了一個小小的物流的奇跡。用一個小恆星系作為物流基地。

 這是一個紅矮星的星系,這顆紅矮星的直徑竟然隻勉強達到15萬公裡。比一些大型氣態行星還要小一圈。不過這個恆星的密度較大,平均密度幾乎達到8.6,金屬含量非常高。

 如此這顆恆星天然就能誕生大量的‘靈氣’,不是星辰之力/星辰靈氣,而是那種普通的靈氣。再經過藍星集團改造,形成一個極品靈氣的生產點。

 自從大洋集團追擊永恆的智能生命族群、意外誕生了小體積高密度的恆星後,大家就發現這種小體積恆星可以誕生靈氣。

 小體積恆星進行的不僅僅是核聚變,也有核裂變。主要是恆星形成過程中,大量吸收了其余恆星殘骸、或者一般的行星等,導致恆星內部含有大量的重元素。

 這個發現,很好的解決了生命行星改造的問題——改造後的生命行星壽命很短。一顆本應存在幾億年的行星,會在短短幾十萬年、最多幾百萬年時間裡冷卻。

 但不改造又不行,這裡是修行的世界,沒有靈氣的星球連基本的修行都不能滿足——基本修行需要的是靈氣、而非星辰之力。哪怕有些功法從開始就能吸收星辰之力,但那只是輔助。

 整個修行世界對基礎靈氣的需求,一直都是一個無底洞。

 直到大洋集團發現小體積、高密度恆星可以大量的誕生靈氣、而且還是極品靈氣後,情況才得到了改善。飛船從恆星上采集到極品靈氣後,投放到星球上,可以滿足基本修行的需要。

 暫時這種技術,還是藍星集團的絕密技術。

 眼下這顆小恆星四周就有十多個大型聚靈陣,這些聚靈陣可達上萬公裡直徑,將恆星上出現的靈氣收集、壓縮,最後由飛船帶走。至於說這些靈氣的分配,按照藍星集團的股權分配就好。

 不過今天張浩等人不是來觀看這小恆星的,而是觀看這裡的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需要一定的恆星引力,以此來約束貨物不要亂跑。但又不能太大,太大會造成困擾、干擾。因此物流中心選擇了這個小恆星。

 小恆星穩定,沒有什麽強大的磁場、日珥、輻射、恆星風等。

 此時在小恆星距離1200萬公裡的軌道上,有規律的環繞了大小16組星際高速通道出入口。大大小小的飛船進進出出。

 有從外界進入這裡的飛船,這些飛船不能直飛最後目的地,而是要在這裡卸貨。這是防止滲透等。卸貨過程中,人員都不能離開飛船。

 但卸貨也不是隨便亂丟,而是采用大型集裝箱。小的也有百米長度,大的可達五百米。

 這些集裝箱簡單地拴在運輸飛船的龍骨上,運輸飛船如同地面的列車一樣。但所有的集裝箱都是固定的。

 卸貨的時候飛船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速度環繞恆星運轉;等速度穩定後,脫離尾鉤;只有‘火車頭’單獨離開。

 運輸飛船隨後會掛載空車廂,離開軍井星座。

 而軍井星座內部的運輸飛船會放下空的集裝箱、掛上貨物,向另外的通道飛去。

 整個過程中貨物都不需要減速或者加速,如此可以節約能量、提高效率。就是對技術要求高了點。

 貨物裝卸過程中,都有嚴格的檢查。因為都是各種礦產資源,也不怕輻射,檢測設備全都是超大功率的射線裝置。真要有人藏在其中,分分鍾讓他享受下什麽叫做射線掃射。

 這裡中轉的物資,包括各種礦產資源、從外界工廠輸入的基本材料和各種機械,更有從氣態行星上采集到的各種氣體,尤其是一些甲烷、氨氣等天然氣體,這些天然氣體主要是為天空植物提供養分的。

 從這裡往外走的,有成品機械設備、普通機甲、導軌炮、飛船、無人機等, 還有采集到的靈氣和星辰之力、以及大量的基礎丹藥等。

 別看這裡建設只有三年時間,太空植物也只有一個星系培養,但就算如此這裡生產的基礎丹藥,也足夠藍星集團每天基礎丹藥產量的十分之一。這是工業的力量、是科學所打造的奇跡。

 張浩等人考察了這裡後,終於放心的離開了。軍井星座的狀態堪稱完美,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發展時間太短、工業基礎還不夠。

 就算如此,軍井星座生產的頂級飛船、導軌炮、以及機甲、還有簡並態材料等,已經對藍星集團的軍事力量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這裡的工業基礎真的很好,甚至超過了大型帝國的工業基礎。但這依舊不夠。戰爭越發的激烈,對工業的依賴也越發的強烈。

 離開軍井星座之前,張浩下達了一個全新的命令:軍井星座的發展刻不容緩,所有工業基礎……至少也要翻倍。

 飛船裡,張浩看著深邃的星空愣愣的出神:隱約中,張浩感受到了令人壓抑的戰火氣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