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修真大工業時代》第72章 星系級計算機
卻說天妖世界這裡,以趙柯為首的科研團隊正式轉移研究方向。

 此前大家對創世山谷和圖騰廢墟的研究,基本上是等同的、但還是以創世山谷為主。不過現在研究方向開始改變了,改變的可以說十分徹底。

 創世山谷這裡除了留下幾艘普通的可靠飛船、幾個中等研究人員外和助手外,其余的高精尖科研團隊、甚至包括科研基地,都開始轉移。

 大洋集團的科研基地本身,就是飛船組成的,是有動力系統的。

 一看大洋集團的研究團隊竟然幾乎集體轉移,天妖世界的陪同成員最先過來了解情況。

 天妖世界的陪同成員成分比較複雜,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被策反的、周天世界的俘虜。不過帶隊的,卻是嬰寧。

 一轉眼五六年時間過去了,嬰寧也算是科研精英了——不過必須要指出,大洋集團對外宣布的科研數據,都是有水分的;原因前面已經說了。

 雙方從來都不是什麽真正的朋友。張浩和大洋集團自然不會腦袋進水的對天妖世界公布根本的科學技術。

 不過就算如此,天妖世界得到的技術,也和藍星集團持平了。

 當然,技術有了,可短時間內想要消化吸收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好在嬰寧也很理智,不管有什麽技術,不管是否能消化吸收,總之能弄到的一定要弄到。

 嬰寧一直記著自己母后的話:大家能穩定合作的時間,大約只有30~50年。

 三五十年後,等雙方有了充分了解、有了充分的發展後,雙方之間必將爆發一場新的戰爭。甚至不排除兩個世界、甚至三個世界的大決戰。

 總之,大洋集團的科考團隊忽然轉移重點,引起了嬰寧的關注。要知道,一開始大洋集團為了探索創世山谷,甚至和天妖世界反目。這說明大洋集團很重視創世山谷。

 後來大洋集團在創世山谷這裡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絕對是超乎想象的。

 之後大洋集團雖然也在研究圖騰廢墟,但那裡的技術設備,卻不如創世山谷這裡。

 可今天是怎麽了?忽然來了一個大轉移,創世山谷這裡就留下幾艘采集數據的飛船。

 嬰寧詢問團隊的總負責人文昌星君——技術總負責人是趙柯。

 文昌星君笑眯眯的表示:這裡勘探的差不多了。這都五年時間了呢,也許還有一些更深層的秘密,但短時間內是不會有更大的進展了,要等技術再發展才行。

 相比之下,探索圖騰廢墟更有價值。

 嬰寧再問,文昌星君就說不知道了——那啥,大洋集團說了一下,我也沒怎麽聽明白。這樣吧,我再去問問。

 再去問問……就沒音信了吧!嬰寧翻了翻白眼。這都接觸五年多了,雙方是個什麽性格,基本上也摸清了:

 一切按照簽訂的協議來;協議上沒說的……我敢說你敢信麽?所以我還是……亂說吧。

 從文昌星君這裡得不到答案,嬰寧就讓手下開始接觸大洋集團的人。這是一個技巧活,並不是直接詢問,而是通過長時間的接觸,消除彼此戒心,再旁敲側擊的打聽消息。

 大洋集團的人員當然謹慎,可大都是科研人員,勾心鬥角的不多;還是有不少人被套話了。

 將這些零碎的話語匯總後,嬰寧還真看出一些東西來:大洋集團懷疑圖騰廢墟,是一個另類的大陣、或者是超級計算機。

 至於到底是什麽,還要研究研究。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目前來說,圖騰廢墟的價值遠遠超過創世山谷。

 至於更多的,就沒有了。

 應該說,大洋集團為了研究圖騰廢墟,肯定要給科研人員透露一些東西;不然大家不知道工作如何展開。

 好在這些消息也並不是特別重要,真正核心的東西,整個研究團隊也就只有趙柯知道——無理數研究。

 趙柯要做的,就是帶領所有的科考人員將圖騰廢墟的圖騰,完全拓印下來。僅此而已。具體分析,自然是要回到大洋集團後再分析。

 要說當然是在圖騰廢墟這裡直接分析更好。拓印下來,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完美。

 就像是‘完美的圓’,拓印的永遠不可能是完美的。圓周率只是平常為了使用方便,取了一個無限近似值而已。

 而以大洋集團當前的技術水平,也無法做出‘完美的圓’。就說材料吧,等到了微觀層面,原子之間是有斷層的;而且原子本身也是運動的。

 哪怕說用中子星材料製作,構成元素‘中子’也依舊有自己的運動。

 但問題是,根本就不可能在這裡研究。真要研究無理數,那需要龐大的科研團隊——可不是所謂的科考團隊。此外更要動用大洋集團隱藏的高精尖科研技術等。

 那麽現階段只能將這裡的圖騰等拓印下來,送回大洋集團研究。

 還好,大洋集團只需要一個參考。有了張浩的發言,大家堅定地走自己的發展路線——張浩的分析很有道理,修真、天妖、信仰神系全都失敗了。

 此外,在周天大世界內部,其實還有一些零碎的傳承——魔道的、佛道的等。但都很零碎、甚至只有少許碎片。

 魔道還好一些,經過比對後,大洋集團的研究人員認為,魔道和修真相差仿佛,就像是一朵並蒂蓮,只是一個燦爛一個暗淡。

 好吧,因為現在有了魔道準聖,大洋集團有些話不便說的直白——魔道功法,大約屬於山寨貨。

 不過有時候山寨也有優點,比如門檻低。與傳統修真功法相比,目前的魔道功法確實更容易一些。又因為現在要對抗天妖世界,準聖對魔聖方面的問題,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那佛道的信息就極其另類了。然而因為得到的資料太少太少,甚至都不能湊出一本完整的、金仙層面的功法來,暫時沒有什麽研究意義。

 此外,在修真方面還有一個變種:武道、或者說是仙武傳承。不過研究人員評價‘仙武傳承’用了這樣的詞語:方言!

 如果說完整的修真文明是一個無理數構建的、通用的神之語言體系,那麽仙武傳承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如同大文化體系下的方言體系。

 整體還是相通的,只是細節不同。

 好吧,扯遠了。總之就是,大洋集團想要研究圖騰廢墟,暫時只能拓印下來。不過這個拓印卻不是那麽簡單的,就算不能百分百拓印,至少也要做到盡量完美。

 要想將一個星球上的所有圖騰拓印下來,必須要用衛星手段不斷掃描星球,並建立數學模型,然後掃描數遍校對數據;確定沒問題了,才能存檔。

 然而這不過是第一步。要知道,整個圖騰廢墟有上千光年方圓,又處於天妖世界腹地,僅僅涉及到的恆星就數以千萬計!那涉及到的行星,數以億計。

 掃描了星球後,還要校正星球的運動軌跡等。這個工作量,絕對是天文數字。

 尤其是這裡處於天妖世界腹地,大洋集團的技術、設備、人員等,不能全部派遣過來,無形中又增加了工作量。

 總算還好,大洋集團方面也不是拍腦袋,只是讓趙柯盡量掃描三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區域,先掃描千百個星球,先積累一點素材等。

 無理數的研究等,還真的是急不來。大洋集團用了七十多年積累,目前也隻創作出一個無理數,是否正確還不能確定。

 也就是說,如果大洋集團想要創造一套神之語言,那麽現在也只有一個想法,連第一個符號都沒確定下來呢。

 但是大洋集團的動作,卻不小。

 天妖世界這邊在考察,大洋集團已經決定在天元星星系附近,單獨劃分一個星系出來,建造一個模擬計算機——模仿和嘗試圖騰廢墟這樣的模式,甚至也借鑒一些周天大陣的經驗。

 用一個星系的范圍,來建造一個超級計算機。張浩這個想法,讓雷行風都有點驚訝:我親愛的關門弟子,你又要幹嘛?

 老實說,大洋集團雖然不錯,但雷行風也被張浩的折騰勁給嚇著了。金仙都量產了,又要弄什麽神之語言。這神之語言沒啥頭緒,又要模仿什麽圖騰廢墟建造一個超級計算機。

 這個超級計算機,按照張浩的說法是:用恆星為能源、用星球做芯片,先嘗試建立一台超級光子計算機。

 是的,張總很‘小心’,並沒有上來就弄什麽大型量子計算機。大洋集團現在雖然有量子計算機了,但這種計算機技術依舊不夠成熟。

 目前最成熟的,依舊是電子計算機技術。不過軍事上應用最多的,是光子計算機。

 相比於電子計算機,光子計算機穩定、可靠、能耗低、效率高、體積小。

 相比於量子計算機,光子計算機可以大規模並聯、運維簡單成本低、技術可靠成熟。

 總的來說,電子計算機技術有點老,量子計算機技術還不夠成熟。大規模應用,還要光子計算機。

 而想要建造一個星系大小的計算機,首先各種電磁干擾就不能忽略。這一點上,無論是電子計算機還是量子計算機,都拍馬也比不上光子計算機技術。

 張浩還只是拍腦袋,但大洋集團的科研人員才叫厲害。

 要設計一個恆星星系大小的計算機?大洋集團內部雖然驚訝,但驚訝過後大家卻摩拳擦掌。

 計算機方面的帶頭人,是葛冬、以及葛冬的弟子唐天東。一開始葛冬就因為天生雷電體質,參與電力研究,後來參與電報研究,很自然的就參與到計算機研究。

 不過現在計算機研究還有一個精英:智能生命永恆。

 而對於永恆來說,建造一個這樣的超級計算機,真的是……太有興趣了。

 總之有了張浩的‘拍腦門’,大洋集團的精英竟然隻用了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就拿出了一個完整的設計方案。

 雷行風旁聽了計劃書。

 大洋集團高層的計劃書,當然不是紙面資料,人家直接作出動畫視頻了。甚至連建設過程、人員、費用、技術和設備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劃。

 整體來說,就是在一個穩定的、紅矮星星系,建立一個‘超級衛星系統’。

 紅矮星不用說,這樣的恆星穩定;其光亮也足夠。

 然後就是‘計算機的主體’。一般的計算機,是將機器裝在箱子裡、或者是放在室內、地下室等,總之不是暴露的。

 可眼下大洋集團要建立的計算機,是真正的‘露天’計算機了。要想建造一個包裹整個恆惺星系的計算機、或者工程等,基本上不可能。

 至於說完全包裹整個恆星(戴森球),並不現實;只怕建設不到十分之一就會引力崩塌。真有建造這等工程的實力,星際移民不是更好。

 總之既然不能完全包裹,那麽就要另辟蹊徑。其實也沒有多少複雜,就是模仿自然界的行星、衛星運動規律,在這選定的恆星星系內部,建立一個人造的行星衛星系統。

 就是,設計中的‘衛星’有點多。

 每一個衛星,都是一個光子計算機單元。設計中的計算機單元,在500公裡左右;每一個單元其實都是一個完整的、超級光子計算機。但要建立一個星系規模的超級計算機, 這等‘單元’預計需要上億個!

 所有的單元會通過公轉、相互盤旋等方式,保證引力平衡。

 整個‘計算機’體積,預計可達一億公裡直徑。

 另外,星系內還會建立一些大型工作站——上萬公裡的那種超級戰艦改裝的,這些工作站將負責光芒的聚集、發射、分配,數據的匯總;尤其是大型工作站本身的引力,也可以為計算機單元提供引力支撐。

 最重要的是工作站具有超時空通信能力,可以為這個超級計算機內部信息交流,提供時間上的保證。

 簡單的介紹了計算機的‘結構’,葛冬最後很有些自豪的表示:“張總,預計該計算機建成,不僅可以用來計算無理數,更能用來推演量子科學、多維時空技術等。

 這樣的計算機本身,也可以作為我們與鯉魚星雲科學資料交流的中樞。

 預計可以滿足大洋集團未來三十年的計算需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