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道:“彼盟方立,心必不齊。依昭之見,主公與劉備立盟在先,與張仁又有和談之議,加之主公兵馬尚需休整,舉兵侵伐斷不可行,但是卻有他法可以應之。”
“計將安出?”
張昭道:“主公何不再將公瑾來信再細看一遍?”
孫權楞了一下,當時周瑜的來信他只看到一半就氣得扔到了地上,是張昭撿起來的。現在複又接過信細看,見後面周瑜還有話。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張仁與劉備雖說有和親關系,但是張仁是把義妹嫁給趙雲,在周瑜看來張仁在和親人物的選擇上有失計較。
想想也是,在當時的這些人的眼裡,既然是要和劉備和親聯盟,首選人物當然應該是劉備或劉禪(雖說小了點,不過如果是和張仁四女張韻的話則差不多),次一級也該是關羽或者張飛。而劉備的甘夫人在建安十四年年初病故,劉備現在正好就是個老光棍,周瑜都有些想不通張仁為什麽不把義妹直接嫁給劉備。而大致的分析結果,應該是張仁在派出使節的時候剛好甘夫人病故,張仁收到消息的時間晚了點,臨時想改也改不過來。
再往下看,周瑜的意思就是火速派人把香香從夷州叫回東吳,然後看孫權舍不舍得這個妹妹。如果孫權舍得的話,就把香香許配給劉備。你張仁不是臨時收的乾妹妹送嫁給劉備手下的大將嗎?那孫權就把親妹妹嫁給劉備!同樣是政治婚姻,孫權這邊的地位就要高上許多。
末了周瑜在信中補充道:“若主公取用瑜計,在明則孫、劉、張家互有聯姻之親,合三家之力,北方曹公必不敢輕視,數年間可保江東無憂矣。在暗者,三家聯盟本受迫於曹公南下之勢耳,心本不齊,我欲圖彼,彼亦欲圖我。主公若以郡主與劉備聯親,可暫退一步不與彼爭,專注於農桑政事積復國力,且暗施巧計從中挑撥劉、張兩家互起爭端,待其兩敗俱傷之時主公便可取漁人之利也。”
“這個……”
孫權把信又反覆的看了幾遍,目光投向了已經沉思許久的張昭。張昭會意,起身向孫權分析道:“公瑾之謀,老夫深以為然也。想江北曹公之勢何其之大,雖有赤壁之敗,其根基仍固,非主公眼下可能圖也;荊襄之地劉備本有聲名,百姓對劉備也心悅臣服,主公亦不便倉促相圖;而南方張仁從未經歷過什麽戰事,為人理民之乾又世間少有,夷、泉兩州之穩固可想而知,主公圖之不易。既然主公三面都不便相圖,強要攻伐只會被人輕取漁人之利,何不依公瑾之言北拒曹公,對劉備與張仁兩方則示之以和,暫退一步修政理民?
“依昭之見,張仁於赤壁之戰時趁『亂』襲取桂陽,心中必有北圖荊襄之心,之所以會舉步不前反而對劉備示之以和,多半是慮及桂陽離泉州足有千裡之遙,自身軍力又不甚足才會如此。此外桂陽地處三方交界之處易遭兵革,張仁自知與主公尚有仇隙,聯合不易,所以選擇暫與劉備聯合,這樣也會令主公不敢輕動。諸般種種,張仁為的不外乎就是想在短時間之內不與劉備、主公產生衝突,從而賺到擴充桂陽與夷、泉各州兵力的時間。
“主公若是能與劉備聯姻並在明面上保持與此二人之間的友愛之姿,暗中再因勢利導,挑撥劉備與張仁之間的關系引發二人之爭,日後必能坐收漁人之利。如若劉、張二人相爭甚凶,彼此元氣大損,主公適時出兵,西可一戰而定荊襄,南可盡收夷、泉以及平定山越,往日數惡盡去豈不美哉?”
孫權大喜道:“子布此計大妙!只是孤與劉備聯姻之後,又有何法能令劉、張兩家相爭?”
張昭道:“主公一向才智過人,為何會在此事上一再糊塗?試想一下,以夷、泉兩州之富,出產的各類衣甲器杖之精,百姓人口之多,江北曹公尚且一再為之側目,眼下才剛剛佔據荊襄數郡錢糧根基並不甚多的劉備又豈能不為之垂涎?此便可為誘劉備與張仁反目之利也。江北曹公兵勢未複,主公可在適當的時候密約劉備共圖夷、泉,許以平分張仁之利,劉備必會欣然而為之。”
孫權一直緊皺著的眉頭此刻終於舒緩開來,大笑道:“好,好計!也罷,事不宜遲。傳令下去,即刻退兵,孤要回還吳郡。另外再火速差人去夷州喚吾妹回吳!”
泉州府衙。
幾天前趙雨帶著糜竺返回到泉州,而張仁與糜竺算得上是老相識,現在又有一層大舅子與妹夫的關系,因此把酒言歡痛飲佳釀這一類的事是少不了的。此外張仁還派人去夷州把糜貞給請來,讓糜氏兄妹也好好的聚一聚。
婚嫁雜事說得太多沒什麽意義,張仁與糜竺商議的重心還是在雙方的各類貿易上面。這一談不要緊,糜竺所提出來的劉備眼下急需的各類器物數量之大著實把張仁給嚇了一大跳,甚至大到了張仁都在懷疑劉備手裡面到底有沒有那麽多錢的地步。也許是某種心理因素在作怪,張仁可不敢讓劉備欠帳。
等到糜貞趕到泉州,張仁便把談生意這檔子事交給糜貞去擺平,不過也有向糜竺說清自己攻取桂陽就是想把桂陽建設成一個對中原地區張路的交易點,一但成型之後與劉備的交易就會方便許多,不必再像以前那樣船隊一年最多也只能派出兩趟。
糜竺聽明白這些事之後也松下口氣,他之所以會提出那麽大的需求量也是因為船隊的次數太少,每次能交易到的東西就十分有限。現在如果按照張仁的想法打通張路交易路線,劉備攻取下荊南其他三郡又是肯定的事,那麽雙方的交易就能夠方便太多太多。至少泉州到桂陽這條張路可以源源不斷的把器物販賣給劉備,不必再像以前那樣東西不夠卻只能乾巴巴的等船隊到來。而且還有一條,就是張路的單次貿易量雖然相對小上許多,但是相對應的劉備每次要付的錢就不會那麽多,這樣對劉備手中流動資金的儲備與運作也有好處。
雙方最後的商談結果是張仁這裡會馬上著手準備,稍晚一些就派趙雨與糜貞一同去桂陽,而這段時間裡相信劉備也能順利的攻取荊南三郡。只要路一打通,趙雨便會把樊氏送去襄陽與趙雲完婚,兩家和親也就正式確立,同時糜貞會在桂陽代表張仁與劉備進行最初的一次張路商貿互市。以後的雙方貿易便集中在桂陽進行。還有暗中張仁向糜竺交了底,如劉備要幫助桂陽防備孫權這些,糜竺答應會轉告給劉備。
等到正事談得差不多,張仁就拉著糜竺每天都在泉州城裡『亂』逛,這到頗有點向糜竺炫耀的味道。不過話又說回來,今時今日泉州的繁榮程度的確很令張仁感到自豪。糜竺早年也曾走南闖北多年,亦驚歎於泉州的繁榮快能比得上沒被焚毀之前洛陽。
這天又逛累了,張仁便邀糜竺到酒樓裡喝上幾杯。言談中張仁無意中問起劉備的老婆孩子現在怎麽樣,當得知甘夫人於年初病死之後,張仁握杯的手微微顫了一下,心中暗道:“沒有了長阪坡,沒有了當陽橋,甘夫人卻還是沒能逃過這時病死的命運……接下來是什麽?孫權和周瑜會不會把香香……”
“啟稟張夷州,東吳來使張遜張伯言在衙外求見!”
聽到門人的稟報,張仁默然放下了手中的書卷,低頭沉思了片刻張仁吩咐道:“去請進來吧。”
不多時張遜被請入廳中,這對同宗兄弟各自禮罷就座,張仁先開口問道:“伯言,一晃又是好久沒見過面了,現在在吳候帳下可還如意?你這回代表吳候出使夷泉,是有什麽要事嗎?”
張遜道:“承兄長掛懷,弟現在吳候帳下任中書令,到也……說得過去。此番為使,是來夷泉請郡主回吳。郡主在夷泉兩州遊玩時日已然甚久,國太難免心中掛念,所以差弟來此請郡主回吳,好稍解國太思女之情。”
張仁沉默良久,緩緩點頭道:“是啊,郡主在我這裡是呆得時間太久了些,也是該回吳去了……伯言就先在泉州館驛裡住上兩日,我也正好準備要回夷州的。兩天后船隻準備妥當,伯言便與我同去夷州面見郡主吧。伯言你意下如何?”
張遜稍稍楞了一下,他沒有想到張仁會答應得這麽爽快。其實香香之所以會在張仁這裡逗留上那麽長的時間,明面上雖然是孫權與張仁和談的使節,實際上卻是孫權放在張仁這裡的人質。這次孫權就是因為考慮到了這一點,才會把本來已經閑置不用的張遜給派到張仁這裡來,為的不外乎就是想利用張遜與張仁之間這層同宗兄弟的關系來勸說張仁放香香回吳。而這一碼子事,張遜心裡很清楚,也相信張仁同樣會很清楚。本以為對張仁的勸說會有些難度,卻不料張仁很乾脆的就答應了下來,這反到讓張遜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猶豫了片刻,張遜支唔著開口道:“兄長,郡主她在夷泉兩州的身份……”
張仁淺淺的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時緩緩道:“我知道,名為使,實為質。伯言,我之所以會答應得這麽爽快,是因為我不想讓你難做。此外還有一些事我已經料到了,就是不知道伯言你心裡面有沒有底,我也不好在明面上說出來。總之伯言你先去休息吧,我既然答應了你讓郡主隨你回吳,就一定會言出必行。”
張遜對這裡面的事又怎麽會不清楚?此刻雖然有心想對張仁明說,只是想想自己是孫權的下臣,終究還是沒有開口,恭敬一禮後退出了廳去,自然有人引他去驛館休息。
張仁目送張遜離去後在廳門那裡站了許久,忽然向從人吩咐道:“速去將劉太守請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數日之後,張仁領著張遜來到夷州。閑話休表,張遜與香香見過面的次一日,香香便來找張仁。只是張仁此刻正安安靜靜的躺在專屬遊船“蘭郡主”號的甲板上望著海平線發呆。
貂嬋把一盤水果放到張仁身邊的桌幾上:“世清,孫郡主要見你,好像是有什麽要緊事。她人已經坐小船上來了,你見不見?”
張仁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道:“見,當然要見,她也該來了。”
貂嬋對張仁的舉動有些『摸』不著頭腦,像昨天就突然說要乘遊船散散心, 硬拉著貂嬋陪她,而蔡琰、婉兒她們卻沒有一並帶上船來遊玩,這與平時張仁的舉動不太一樣。有心過問,看見張仁一臉的深沉模樣貂嬋又開不了口。現在張仁發了話,貂嬋只能微微搖頭,去領香香到船頭與張仁見面。
夷州諸女之中香香與貂嬋認識得最早,對貂嬋的關系也是亦師亦友,彼此間的關系十分深厚。這會兒親昵的拉住了貂嬋的手,與貂嬋一同來到船頭,一見到張仁這副看上去悠閑不已的模樣便笑道:“張夷州真是好興致啊,身在畫舫又有佳人為伴品味海景,何其逍遙。尚香真是心中羨慕呢。”
張仁隨意一笑,也不扭頭去看香香,反而閉上了雙目:“郡主此來,是來辭行的吧?”
香香在這種非正式的場合對張仁也不用客氣什麽,笑盈盈的拉住了貂嬋的手,與貂嬋坐到了一起回應道:“是啊。自上次以使節之名來到夷州,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在夷州住了很長一段時日,母親也難免會心中掛念,此番便是遣張伯言來此喚我回吳與母親相聚數月。待我在母親膝下稍盡數月的兒女孝道,我想我還是會來夷州的……對尚香而言,這夷州就是尚香日後的家。”
張仁依舊沒有睜開雙眼,沉聲道:“郡主,只怕你這一去,以後就再也沒機會來我夷州了。他話不說,我既已許諾放郡主回吳,等再過幾日船隊都已準備妥當,郡主便回吳去吧。”)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