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應很喜歡和賈詡這樣的人打交道,不累。
“既然文和主動投效,我這個做主公的也不能不表示一下。明日我就會於軍中宣布,任命你為虎騎參軍,乃我之僚屬,以參謀軍務。”馬應認真道。
“願為參軍。”賈詡又是一拜。
“哈哈哈,文和快快請起。如今你已是我的幕僚,可否為我分析一下當下之形勢?”馬應詢問道。
“不知主公想聽未來之戰略,還是當下之戰術?”賈詡不急不緩道。
“未來之戰略為何,當下之戰術又為何?”
賈詡回答道:“如今董卓亂政,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群雄逐鹿之象已成。主公偏據涼州,先天人口不足,當東取關中,南取巴蜀,則大勢可成。關中為董卓所佔據,然其失道寡助,已是塚中枯骨,久必自亂,可輕取之。而巴蜀之主劉焉,器非英傑,圖射僥幸,況年歲已大,亦不足為慮。若將此二地拿下,主公當如戰國之強秦,弱可閉關而守,盛可攻城滅國,先已立於不敗之地。”
聽他這麽一說,馬應感覺有些熱血沸騰,繼續問道:“當下我若想取關中,可有方略?”
“無。”賈詡直接給他澆了一盆冷水,“韓遂、宋建未滅,涼州尚未一統,如何奪取關中?況且董卓正是鼎盛之時,糧草充足,兵強馬壯,若主公展露出想要奪取關中之意,其必會徹底放棄洛陽,與主公一戰。屆時關東聯軍受函谷關所阻,無力西進,主公能否以一己之力抗衡董卓,並拿下關中?”
“果然還是不行。”馬應歎了口氣,“那以文和之見,當下該如何行事?”
“趁董卓暫時不想放棄洛陽之際,與其和談,可討要錢糧、官爵……還有我之家眷。此次董卓遣我為使,大致與我交待了一些底限,只要主公願意立即退兵,他最多可支付五十萬石糧草,並拜你為涼州牧,封姑臧侯。”
聽到這,馬應眼睛一亮,涼州牧、姑臧侯,還有五十萬石糧草,他確實有些動心了。當即試探地問道:“文和的意思,可是要我應下這些價碼?”
賈詡搖了搖頭,“主公還可多討要一些於他而言無關緊要的東西。”
“還可討要什麽?”馬應皺起了眉頭,除了錢糧和官爵,他暫時也想不到其他東西了。
“聽聞天子和文武百官之家眷都被主公救下,不知其中可有萬年公主?”賈詡詢問道。
馬應腦海中立馬就想起了那個十一二歲的小蘿莉,當即肯定道:“有。”
“大善!”賈詡拍掌道,“可再向董卓討要一封天子賜婚的詔書,將萬年公主許配於你。如此,主公乃大漢駙馬,叛賊身份再無人會提。”
“賜婚?萬年公主不過十二歲吧?”
馬應皺起了眉頭,他倒不排斥做駙馬什麽的,無非就是多個身份。唯一讓他有些難以接受的,就是萬年公主的年紀。放在後世,妥妥的三年起步。
“王莽之女八歲嫁於平帝,並被立為皇后。十二歲的帝姬嫁人,又有誰會說三道四?主公請寬心。”
馬應沉思了一會兒,終究還是同意了,大不了娶回來不那啥就是了。
既已決定,馬應當即草擬書信,準備遣人送往洛陽。
當做完這些之後,他便領兵前往弘農郡華陰縣,想要拿下此地給董卓施壓。這裡也是洛陽通往長安的戰略要地,若是失守,必然會讓董卓非常頭疼。
……
洛陽城。
董卓看完馬應的書信後,
臉色陰沉的快要滴出水來。討要官爵,討要五十萬石糧食,而且還想迎娶帝姬,這賊寇臉皮是有多厚? 此時他不禁有些後悔前幾日沒有忍住,將袁隗一大家子滿門抄斬了,致使袁紹、袁術兩兄弟發瘋,來自關東聯軍的壓力頓時倍增若非如此,他真想抽調兩萬人馬回關中,給馬應一些教訓。
李儒的臉色也很難看,不過他倒不是心疼官爵或者糧食,而是心疼賈詡。這麽優秀的一個賢才居然被馬應強行給扣下了,虧大發了。
不過,兩人合計了許久,最終還是選擇答應馬應的條件。
當然,所謂的兩人合計,其實最後依照的還是董卓的意思。李儒是不願意的,甚至又勸說董卓放棄洛陽,立即撤回關中。糧食也好,官爵也好,包括賈詡的妻兒,他都不想給馬應。
可惜,董卓就是不聽。
在董卓看來, 官爵也好,帝姬也好,都是不要錢的東西,真正損失的只有五十萬石糧食罷了。
五十萬石糧食很多嗎?確實很多,一般的刺史和太守都湊不出這麽多糧食。但於他而言,這些糧食其實也不算什麽。
要知道,在歷史上,明年他將會在郿縣修築塢堡,號稱裡面有三十年糧食儲備!
縱使現在沒有這麽多,五十萬石糧食依舊不足以讓他太過心疼。
況且,相比於這些糧食,被馬應劫走的那些金銀珠寶才是真正的大頭。這幾天他大概估算了一下,那最少是他三分之一的家資!
這些帳,他全都記在心裡,打算將關東聯軍打退後,再好好和馬應清算清算。
現在被此賊奪去,總有一天要連本帶利全部要回來!
董卓咬牙切齒,如是想道。
……
弘農郡,華陰縣。馬應還未將縣城拿下,董卓的使者就到了,而且浩浩蕩蕩,將五十萬石糧食和賈詡的家眷也全部帶來。
這般爽快,倒是有些出乎馬應的意料。不過他也沒有客氣,直接帶著糧食返回河西,和董卓之間的協議算是達成。
不管是入寇關中還是返回河西,他所走的都是蕭關道,而當他抵達安定郡烏支縣的時候,天子的詔書也終於下達。
和他要求的一樣,天子拜他為涼州牧,並加封他為姑臧侯,同時將萬年公主下嫁於他,擇日完婚……
也不知道劉協頒布這道詔書的時候是什麽心情,不過作為一個傀儡,他的心情並不重要,董卓不會在意,馬應同樣不會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