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秦孤竹君》第86章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第八十六章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李姓家族,是華夏一個最為顯赫的世家之一。

  在世家大族形成後最昌盛的隋唐時期,有五姓七望之說,李,崔,盧,鄭,王五氏。

  其中李姓就佔了兩望,一是隴西李氏,二是趙郡李氏。

  而這兩大李氏望族則都出上古四聖之一的皋陶後裔。

  皋陶是與堯、舜、大禹齊名的上古四聖,為夏朝時掌管理法的理官,為夏朝立了《五刑》用獨角獸獬豸作為治獄和法律的象征。

  理與李古字相通,後來皋陶的後人就用官名為姓氏,先為理,,一直到商朝帝辛時期,還是理姓氏後人一直擔任理官。

  帝辛時期的理官理徵因為帝辛變法產生了衝突,被帝辛逐出朝歌逃亡,在逃亡途中摘得李子充饑,後來為了避難,改姓為李,定居隴西,並以李子樹當成姓氏圖騰,子嗣家宅必栽李子樹。

  後來李氏一脈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道祖李耳。

  李耳的兒子李宗擔任魏國大夫,孫子李同擔任趙國大將軍,重孫子李兌又是趙國相國,與蘇秦一起完成合縱攻秦大計。

  後來因趙王忌憚李兌,罷免了他的相國之位,李兌的曾孫子李洪後來又稱為了秦國的太傅,從此以後李家就在秦國扎了根,在秦國屬於頂尖勳貴級別,每一代都有封侯。

  李洪的曾孫子李曇生了四個兒子,崇(李崇)、辨、昭、璣(李璣)。崇為隴西房,璣為趙郡房。

  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李氏望族的祖先。

  這是一個從上古時期就開始累積起來的龐大家族。

  但是似乎有著盛極而衰的不可抗因素,這個龐大的家族從李信開始,運氣似乎都不太好。

  出生在這樣一個優秀的家族裡,當代的家族壓力一直都很大。

  李信的爺爺就是李崇,秦國隴西太守,封南鄭公。

  父親是李瑤,秦國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本來他在成年後,年紀到了應該也順理成章的開始封侯,但是偏偏商鞅變法之後,讓封侯成為勳貴們必須用軍功才能實現的事情了,以前的父死子替的封君封侯制度,一下子消失了。

  尤其是在嬴政登基後,接連發生了多起封侯叛變的事情,讓封侯更是成為了一個禁忌的話題。

  想要封侯,繼續持續家族的榮耀,必須要拿出真本事了。

  李信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不但天資聰穎,而且年少輕狂,在嬴政與王翦博弈之時,充當了一個最好的調和品,成為帝國最年輕的統帥將軍,出征楚國。

  李信本以為是一次榮耀的繼承,完全沒有意識到厄運正在纏繞著他,在馬上就要攻克項燕大軍之時,昌平君叛變,臨陣倒戈,讓李信兵敗如山倒,不但喪失了已經到手的封侯之功,更是在嬴政面前的形象大打折扣。

  隨後多年,李信一直沒有得到重用,這次跟隨王賁出征燕國,也只是擔任一個先鋒官,想要挽回一些顏面。

  但是偏偏命運跟他開了個玩笑,他再次成為了秦王與王家博弈的一個棋子。

  只不過李信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只是單純的認為,王賁是忌憚他的才華,怕他一戰翻身之後,頂替了他的將軍之位。

  所以李信寧可冒著違抗軍令的風險,也要保存實力,伺機而動。

  他對於自己的軍事才能一向很自負,曾經妄言武安君死後,這六國將才之中,唯有蒙恬可與他一戰,至於王賁,

他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裡。  所以在王賁提出讓他帶三千騎兵阻攔東胡入平剛道的時候,才會毫不猶豫的就接下來這個任務。

  如果他知道東胡來勢洶洶,並且在戰力上不弱秦軍的話,說什麽也不會這麽莽撞的。

  但是現在後悔已經晚了,他只能期待著東胡人腦子不太好用,能夠讓他的絕糧之策順利進行。

  帶著收攏傷兵後藏匿進樹林之中,李信像是一隻毒蛇一樣潛伏著,伺機而動。

  東胡人的行動很慢,三天后才跨過平剛道,但是也沒有選擇繼續向前,而是繼續安營扎寨,似乎在等待著什麽東西。

  眼見著傷兵們一個個因為得不到救助,和充足的食物供給,而漸漸虛弱,李信知道,自己的計謀已經失敗了,但是他不甘心。

  於是他兵分兩路,選出一千精騎最後一搏,剩下的往南退去,如果他失敗了回不來了,這些人就自謀出路吧,只要不回秦國,活下去應該不成問題。

  李信除了個人有些自負之外,對待手底下的兵將還是十分用心的,這可能是李家人的傳統,後世子嗣,不管是李廣,李敢,李陵,甚至是追認他為先祖的西涼武昭王李暠,太宗李世民等,都是以愛兵如子著稱的。

  見著那一千多傷兵的背影沿著這條不知名的河道南下,李信的目光中充斥著悲憫,握緊了手中的長槍悲聲道“難道真的要天亡我李信嗎!”

  “將軍還記得,盧生高誓臨行前給你的錦囊嘛?”面色慘白的李倓忽然想起什麽,焦聲問道。

  滿臉悲傷的李信一怔,黯淡下來的眸子裡閃過一絲異色,在已經凝血漆的鎧甲中摸索了一番後,最終從護心鏡找到了一個‘錦囊’。

  這個錦囊,觸感極佳,而且是完全透明的,一看就不似凡間之物,當時得到它以後,讓李信對於盧生羨門高誓的身份,深信不疑。

  此時這個錦囊將成為他最後的救命稻草。

  動作虔誠又輕柔的打開那個錦囊,透明錦囊發出‘沙沙’的聲音宛如仙樂。

  小心翼翼的取出裡面巴掌大小,觸感異常的絹不,李信看到上面的字後,瞬間瞳孔猛縮,臉上也露出了癲狂的笑容。

  看著將軍發出如此開懷的笑聲,原本已經抱著必死決心的士兵們也都莫名的燃起了一絲希望。

  “兄弟們,等到子時咱們就夜襲東胡營地,不為殺敵,隻為放火!每人配三支火箭,三輪齊射之後,向南奔走,與賀寬他們會合。”李信對著士兵們大笑道。

  “將軍,如此萬一傳出去,吾等名聲盡毀。”一名副將臉色有些怪異的說道。

  “本將手中有天書預言,山人自有妙計!”李信冷哼一聲,將那枚別致的錦囊細心收好,放回護心鏡中,臉色帶著釋懷的笑容。

  ‘事若不成,遠遁千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十六個字在他腦海中盤旋,他認為這是老天爺通過盧生之手,對他這次出征的一個指示。

  絲毫不願意承認自己,不願意為國盡忠這件事情。

  如果王詡在這兒的話,一定能認出這個錦囊,就是當初臨行前,他送給屠檀的,那個錦囊,就是一個塑料袋殘疾角。

  沒想到還能二次利用。

  或許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天意?

  .............

  即便作為一個來自兩千年以後,科技昌明世界的王詡,也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目前超自然的現象。

  科學家們把這些現象叫做,高等待破解課題。

  哲學家們則管這叫做‘道’。

  神學家們管這叫做‘神跡’。

  而王詡此時,就在做一個將這些東西都融入到一起的事情。

  《神典》。

  他一直在編寫的過程中,利用筆記本中的資料,加上神話故事的結合,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編制成美麗又簡易的寓言故事。

  作為啟蒙,和維持社會秩序,穩定三觀的主要根基。

  虔誠,恐懼,和希望,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虔誠能夠樹立公信力。

  恐懼則能夠樹立威懾力。

  希望則能夠滿足人們的幻想,俗稱,畫餅。

  只有兼具這三種因素,這本書的作用才不會向任何一個奇怪的方向跑偏。

  為了給這些已經奴性深入骨髓的沚戛軍好好的洗腦,王詡花了兩天的時間將‘苦難是為了迎接美好的未來’這種心靈雞湯灌輸給了沚戛軍。

  並且套入了伊尹的神話故事中。

  在伊尹的神話中,伊尹在做奴隸時吃得苦,都是他為了遇見商湯而積的福,將伊尹的形象比後來儒家美化後的,再美化一個高度,成為一個知恩圖報,奮發向上,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完美聖人形象。

  於是毫無疑問,伊尹成為了沚戛軍們的信仰。

  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虔誠的背誦一邊伊尹的故事,然後再給大帝祈禱一下,活力滿滿的參與訓練和工作。

  不得不說,在短短的幾天內,原本死氣沉沉的沚戛軍的狀態,是肉眼可見的變化,在變化。

  雖然他們以及孱弱,坐二十個仰臥起坐就已經臉色蒼白,但是他們的精神始終處於飽満的狀態。

  對於這種變化,王詡很滿意。

  他不奢求這些沚戛軍們能夠變成正常人,但是至少要變得有感情。

  “先天下之憂而憂。”聽著廣場上沚戛軍們此起彼伏的訓練口號,王詡覺得自己絞盡腦汁編故事是值得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