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秦孤竹君》第57章 恥食周粟、甘餓首陽
  第五十七章恥食周粟、甘餓首陽

  食物,是生物存活的必要條件。

  尤其是在冬天,食物就顯得格外重要,於是很多動物就進化出,儲存過冬糧食的技能,有些動物就進化出冬眠的技能。

  人類在進化的時候,進化出了這兩種技能。

  他們一邊儲存糧食,一邊冬眠,尤其是越往北面,嚴寒地區的人群,氣溫一旦下降到十度一下,他們基本上就不願意出門了。

  秦漢時期是華夏氣溫到達寒冷期的特殊時期。

  《史記·樂毅列傳》中記載“薊丘之植植於汶篁“,

  《史記·索隱》解釋為“薊丘,燕所都之地,言燕之薊邱之所植,植齊王汶上之竹“。

  意思是燕國山上的植物中種植著齊國汶水出產的竹子。

  而孤竹國的國民,除了因為生殖圖騰崇拜之外,也有孤竹國是當時盛產竹子的可能性,說明但是的遼北地區,氣候還處於跟中原一樣的溫暖期。

  但是在《漢書·武帝紀》有記載元光四年“夏四月,隕霜殺草“;

  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凍死“。

  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關東十余郡人相食。“

  這些都是史料中,關於氣候轉寒的記載。

  周向永在《續漢書·禮儀志》中還找到一個極端的例證:“永平元年六月乙卯,初令百官貙膢,白幕皆霜“。

  他查看歷史年代表發現,永平元年六月乙卯就是公元 58 年 8 月 8 日,8 月初正是人們說的三伏天,漢明帝在這一天讓百官參加祭祀宗廟的活動,卻下起了霜。中原尚且如此,北方的嚴寒不難想象。

  但是這種氣候變化,不是一下子突然變化的,而是隨著地球的運轉,在百年間內緩緩變化的。

  所以在秦朝時期,遼北即便嚴寒,也絕對沒有後世那種普遍零下十幾度入冬的情況。

  遼北之所以被稱為為苦寒之地,主要是因為人口稀少,文明落後,沒有成熟的保暖禦寒技術,以及當地原始人對於糧食認知的問題。

  在遼北地區的胡人,多數都是漁獵為生,沒有掌握建築禦寒技術,也沒有掌握紡織製衣禦寒的技術,到了冬天他們大多是都是住在山洞中取暖,大一點的部落或許會挖‘地宮’,禦寒的服裝除了部分胡人有獸皮之外,其他大多數人,都是樹葉或者赤身。

  所以早年期間的遼東以及東北地區,即便是冬天溫度在十度以下,零度以上,這些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狀態下,也會有大量人口凍死餓死。

  因為不只是禦寒的原因,更是糧食供應不足,攝入熱能不足後造成的死亡。

  到了冬天,動物們要麽遷徙到了南方,要麽冬眠進了深山,植物更是早就枯萎了,所以想要尋找食物,是很困難的事情。

  於是人們另外一個儲存過冬糧的技能就被點亮了。

  靠近海邊的部落意外的發現,鹽能夠延緩食物腐敗之後,醃製技術成了遼東地區過冬主要的食物來源,於是每到入秋之是,遼東的東胡人和肅慎人,甚至更遠的扶余人,沃沮人也會沿著渤海海岸線或者長白山山脈進入遼東地區,尋找過冬的糧食。

  這個時期對於遼東原始山林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處天然的過冬糧倉。

  而且由於遼東山林是在太大了,即便是東胡這麽龐大的族群,也沒辦法完全的控制。

  但是這並不代表,這些東北地區的原住民們,

不會發現有另外一個不明勢力出現,並且帶走了他們最重要的羈縻部落。  面對這支連匈奴都畏懼的遊牧民族,王詡並沒有想到什麽,特別好的解決辦法,所以只能期望,之前讓屠檀布置的後招有效。

  王詡讓屠檀利用在東胡大部族的奸細來煽動那些大部族聯合去掠奪燕國,這樣一來就可以正面被王翦的大軍牽扯住了。

  只要東胡的大部落將目標放在戰火彌漫的燕國上,那麽這邊那些小的東胡部落,王詡就有信心對付。

  朝歌城的地理位置易守難攻,加上現在不斷鑄高的城牆,絕對不是幾千個還未進化到青銅文明的東胡人能夠攻下來的。

  而且王詡還有秘密武器,就是弩炮。

  當然,以現在的條件是造不出那種射程幾百米的強力弩炮,但是製造一些射程百米內的弩炮還是沒有問題的。

  王詡的原理構造圖,加上墨奎的機關術和塗山娘子的冶鐵術,早就將弩炮給造了出來,只不過一直沒有找到銅礦和鐵礦打造大量的齒輪和片簧,無法實現大批量生產。

  但是現在找到了第一個銅礦,很快這種射程十米左右,用直徑30厘米粗的木樁,直接將一匹成年野豬射穿的弩炮,就會擺滿城牆。

  如果不是因為人手不足,王詡有信心依著座城,守住一個近萬人的大型部落進攻。

  因為扭力彈簧沒有弄出來,控弩的人數要達到六個人以上才可以,如果扭力彈簧弄出來的話,控弩人數只需要三四個人就可以了。

  還是人口的問題啊。

  想到這些王詡歎了口氣。

  “大帝可是是在擔心林胡部落的事情?”屠檀見王詡歎息,出聲問道。

  “我一向不喜歡戰爭。”王詡搖搖頭“我在思索能不能用別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屠檀笑了笑“大帝仁慈,是那些奴國的幸運。”

  東胡這些遊牧民族在商朝時期,都屬於奴隸方國。

  “你跟東胡接觸的多,能不能分析出他們具體的構造?我一直覺得,東胡不是一個完整統一的勢力。”王詡笑著問道。

  “東胡早先為土方,後為屠何,之後為山戎,至今為東胡。”屠檀回答道“當年帝武丁滅土方之後,土方成為我族奴國,為孤竹國所屬,孤竹國八任國君亞微時特赦土方國,歸還族名和族地,後土方國繼承孤竹國之製,為孤竹屬國。”

  “後來土方又叛變了?”王詡微微皺眉。

  “周賊篡位之後,孤竹國君伯夷與大巫叔齊領兵回援,趕到朝歌時卻也無力回天,帝辛已經自焚於朝歌城內,在途中遇見了薑子牙的周軍,姬發讓國君投降,國君和大巫寧死不降,以寡擊眾,最後戰死在首陽山下,卻重挫周軍,打的薑子牙忌憚孤竹國實力,於是借姬發之口,編造了國君與大巫‘恥食周粟、甘餓首陽’之事,蒙騙了九任國君亞憑。”屠檀恨聲說道。

  王詡微微挑眉,之前在就好奇孤竹國雖然崇尚禮樂文化,但是在軍事上並不弱,首先作為殷商發源地,商朝最後的退路,一定會得到重點培養的,而且孤竹國負責幫商朝鎮守邊疆,沒有實力的話早就被北方遊牧民族給滅掉了。

  所以‘恥食周粟、甘餓首陽’這個典故雖然看著讓人感動,充斥著仁義與兄弟謙恭之美德,但是實際上並禁不起推敲。

  采薇在後來文學典故中,主要就是指伯夷與叔齊的典故,後來被改編成《采薇歌》和《小雅·采薇》,但是這些都是講述戰爭的詩歌,書名這個典故在當時,應該是與戰爭相關的。

  不知道後來怎麽就變成了,純美德精神的典故。

  而且薑子牙那種兵神人物,都對伯夷和叔齊如此推崇,可見當時那場戰爭如何慘烈,彰顯的不只是仁孝之德,更有忠義之禮。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⑸,我適安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王詡輕聲歎息。

  “但是在賊子周公旦平定四方之時,孤竹國和土方國多次將周軍擊退,周公旦見久攻不下,便退而求次,將燕地封給了與他又間隙的召公奭。”屠檀繼續說道。

  周朝建立不久後,周武王姬發沒有完成統一就死了,他的弟弟周公旦攝政,開始統一之路,當時召公奭則與周公旦政見不符,後來被封在了蠻荒的燕地,但是沒想到,原來主要是因為孤竹國和土方的關系。

  怪不得本來與周公旦齊名的召公奭卻被封王之後,沒有就任,而是被留在了鎬京。

  “周公旦忌憚召公奭的勢力太大,將他留在鎬京當人質,將他的家族封在這麽一個偏遠荒蕪的地方。希望借助孤竹和土方之手削弱召公奭的勢力。”屠檀繼續說道。

  “但是周公旦沒想到,召公奭能夠跟孤竹國和土方國和平相處?”王詡皺眉問道。

  “召公奭的兒子,將一個女兒講給了土方國。”屠檀歎了口氣“於是土方國便背叛了孤竹國,雙方夾擊之下,我們只能退守山林,不久燕國轉頭就將土方吞噬,土方國君帶著親信逃入了山林再次歸降,改為屠何國。”

  “那後來變成了山戎,是又叛變了?”王詡似乎猜到了什麽,這土方連續叛變三次,也確實是夠無恥的。

  “弑殺了周幽王的西夷犬戎逃到了遼東,最後融入了屠何,名為山戎,再之後就是齊桓公東伐,我們孤竹,以及下面三屬國,無終,令支,山戎就徹底失去了聯系。”屠檀神情有些尷尬的說道。

  王詡眯起眼打量著屠檀“屠何,應該是以屠為姓吧。”

  屠檀嘴角一抽,訕笑道“大帝明鑒。”

  “怪不得連墨奎都要尊你一聲屠兄。”王詡輕笑道“那麽敢問屠何國君,山戎到底與東胡有無關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