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護國公》第218章 巨龍的蘇醒
賜劍!

 楊慶一臉莊嚴地喊道。

 坤興公主從一旁侍女捧著的劍匣內拿出尚方寶劍,她面前的黃斌卿和鄭彩雙膝跪倒叩在地。

 台灣島自三國以來,世代為華夏之地,至今已逾千年,地雖蠻荒亦祖宗之所遺不可棄,荷蘭者,西夷小國也,泛舟數萬裡遠來,趁建奴入侵大明無暇顧及之際竊據,此乃我大明之恥也,今日海軍初成,以此寶劍賜汝等,正欲汝等以其級試此劍鋒之利鈍,眾將士勉之,寶劍出鞘不飲敵寇之血不歸鞘,若不能收復台灣則無需再歸!

 坤興公主說道。

 說完她把尚方寶劍放到了黃斌卿頭頂。

 後者伸出雙手接過。

 臣等尊旨,若不能收復台灣,不能使此劍飲敵酋之血,臣將以此劍自刎謝罪!

 黃斌卿高舉尚方寶劍激動地說道。

 他的確有理由激動。

 他是大明朝到現在為止第一個獲賜尚方寶劍的武將。

 雖然據說毛文龍有尚方寶劍,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這東西持有的前提很簡單,必須是禦史,歷史上那些持有的總督們真正官銜並不是總督。明朝官製就沒總督軍務,或者說督師,這個官職和巡撫一樣都是禦史的外派官,總督是副都禦史,巡撫是僉都禦史,統統都是屬於都察院系統的,也只有都察院系統的才有資格持尚方寶劍。因為只有他們才有監察官員或者武將的權力,毛文龍一個總兵有個屁資格,就算皮島鎮有尚方寶劍也得是在禦史的監軍道手中。

 他要是有這個那文官還不得炸了窩啊?

 連其他文臣都沒資格啊!

 那怕是其他文臣總督軍務,不是禦史也沒資格,甚至當年邢玠以兵部尚書臨時加了個兼右副都禦史的頭銜督師薊遼,帶領明軍入朝作戰,他也沒資格拿尚方寶劍,尚方寶劍在官銜低於他的右僉都禦史楊鎬手裡。

 後來楊鎬瞎指揮蔚山慘敗被踢回國之後,尚方寶劍才輪到邢玠。

 別以為這個是胡亂的。

 武將持有尚方寶劍,那簡直就是國將不國的。

 不過現在終於有了。

 黃斌卿站起身,轉向碼頭上排列戰艦,轉向那些列隊船舷的士兵,然後高舉起手中的尚方寶劍。

 尚方寶劍在此,各將聽令!

 他大吼一聲。

 所有戰艦上的官兵全部跪倒。

 不複台灣誓不還!

 他緊接著吼道。

 不複台灣誓不還!

 所有官兵齊聲高喊。

 岸上所有觀看這一幕的軍民,都齊聲為他們叫好,雖然這些軍民肯定不會對台灣島感興趣,甚至恐怕多半都未必知道這個地方,但大明海軍軍容之威武,仍舊讓他們感受到了那種久違的氣勢。曾經這支海軍擁有過世界上最龐大的艦隊,曾經他們如同一頭橫行大洋的滄龍般一次次讓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所有番邦,都在他們的旗幟下用畏懼的目光仰望。而現在沉寂了整整兩百年後,這頭滄龍終於再一次睜開眼抖去了身上的泥沙,重新展露它的利齒。

 好在還不算太晚。

 畢竟工業還沒開始,歐洲人盡管在大航海時代佔了先機,但雙方之間技術的差距並沒拉開。

 這支艦隊放到歐洲雖然不足以和任何海軍強國抗衡,但至少在東方並不輸於任何對手,剩下就是慢慢地展了,真正的巡洋艦會有的,真正的戰列艦也會有的。十八磅炮的確太小了,但三十二磅炮,四十二磅炮甚至六十八磅炮都會有的,一切都只是需要時間而已,這頭巨龍已經蘇醒,它會用最快的度追趕,然後重新恢復它的東方海上霸主地位,讓當年那些俯在它腳下的,再一次俯在它的腳下。

 大明海軍收復台灣的戰爭,就這樣正式開始。

 接下來他們將在南京把專門為這場戰爭鑄造的四十斤臼炮裝上船,也就是美國人在南北戰爭時候喜歡用的四十八磅臼炮。

 這個應該足夠對付熱蘭遮城了。

 棱堡就怕臼炮。

 尤其是大口徑攻城臼炮,雖然這是四十八磅,不是恐怖的十三吋du裁者,但也已經足夠了,熱蘭遮城又不是頂級要塞,無非就是一座屁大的棱堡,原本歷史上一樣被鄭成功拿二十四磅炮轟得千瘡百孔,這東西設計思路就是防禦直射的加農炮,堅固的城牆和厚厚的土層能夠最大限度抵擋實心彈的撞擊,荷蘭人用這個熬得西班牙國王可以說愁白了頭,但可惜在大角度從天而降的開花彈面前毫無意義,尤其是重型的開花彈。

 而楊慶為這場戰爭鑄造了五千四十斤重的炮彈。

 更何況還不只有臼炮。

 熱蘭遮城同樣在海上的艦炮射程之內,這支艦隊有幾百門大炮可以向著荷蘭人傾瀉炮彈,登6作戰的海軍6戰隊還有二十斤臼炮和九斤炮,大明海軍的第一次亮相,將用無數的大炮來淹沒他們的敵人。

 這才是真正水師啊!

 張名振感慨地看著面前這支堪稱強大的艦隊。

 他是長江水師統製。

 他手下是不會有這樣戰艦的。

 你也會有的,不過要等以後再說。

 楊慶說道。

 他肯定不會讓鄭家長久掌控海軍的,目前大明分南北二洋水師,北洋水師統製由鄭成功兼著,實際上就是李自成的那支水師。南洋水師統製雖然是黃斌卿,但真正說了算的應該是鄭彩,畢竟各艦艦長一多半都是鄭芝龍的人,黃斌卿的崇明水師將領最多佔三分之一。

 目前楊慶想搞海軍只能這樣。

 除了鄭家沒有人能擔負起這項重任,哪怕黃斌卿這些水師將領,其實也沒打過真正的海戰。

 能打海戰的只有鄭家那些老海盜。

 但以後肯定要削弱鄭家對海軍的控制,鄭芝龍和楊慶只是合作者,這個老海盜對於籌建海軍收復台灣如此熱衷,只是那裡的金礦和硫磺,楊慶已經把那些許給了鄭家,但這種利益上的同盟並不保險。

 楊慶需要真正屬於自己的海軍。

 不過這得以後再說,尤其是把軍校建立起來再說。

 他已經開始籌建大明的6軍和海軍學院了,當然,也包括一所真正的大學,至於國子監連改造的意義都沒有,短時間內可以保留,反正就一群監生在裡面扯淡。他正在籌劃建立由他私人出資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學生由各地皇莊選拔,畢業生也在皇莊系統任職,隨著皇莊數量越來越多,下一步的鄉鎮化也必須搞,這一級行政機構就得直接任命了。而6軍和海軍兩個學院則算作大都督府直屬的,從軍隊裡挑選一些經驗豐富但受傷或者年紀大了的當教官,但學生除了軍中選送培養的以外,剩下同樣從皇莊系統選拔。

 這樣軍政兩套體系都有了。

 剩下就是用時間慢慢地擠死皇莊系統以外的舊士紳系統了。

 他不著急。

 他今年還沒滿三十歲呢!

 他會比所有政敵都活得更長久的。

 雖然德川老烏龜很被鄙視,但卻不能否認他笑到了最後,有時候能活這就是一個成功的關鍵,而大明無疑不會有人比他更能活。要知道直到現在他還沒有過任何疾病,那身體好得就像頭qing的公牛,精神上來一晚上趕幾個場子都沒問題,圓圓自己都招架不了。

 侯爺,松江府通訊站報,援朝軍統製兼北洋水師統製鄭成功派遣快船奏報,援朝軍及朝鮮軍於六月二十五日攻克漢城,全殲守城敵軍,朝鮮王李倧派出世子李淏入朝謝恩並獻俘。

 史德威走到楊慶跟前說。

 楊慶只是淡然地點了點頭。

 這時候也差不多該打下了,明朝聯軍從去年冬天就兵臨漢江,但因為漢城留守的清軍,或者也可以說剃易服的朝鮮偽軍,自知一旦漢城被攻破,李倧肯定會殺了他們,所以始終死守漢城,幻想著多爾袞會派遣援軍救他們。可惜多爾袞如今在關內自顧不暇,正提心吊膽害怕明軍或者順軍向北京進攻呢,哪有心情去管他們的死活。

 但李倧的清洗也的確可怕。

 朝鮮國王殿下明顯在泄他這些年積累的怨氣,畢竟他當國王這些年過得的確有些憋屈,被咱大清一次次壓著ryiu1in,現在終於得到了揚眉吐氣的機會,對於這些附逆的舊臣民很乾脆舉起了屠刀。

 別無選擇的八旗朝鮮們只能血戰。

 最終他們就這樣在漢城一直血戰到了現在。

 不過也就到此為止了。

 李倧肯定沒有力氣繼續向開城進攻了, 畢竟打到現在朝鮮人也死得屍山血海,根據錦衣衛的情報,都已經白骨露於野,千裡,呃,千裡過於誇張了,他們也沒千裡,基本上都是百裡無雞鳴了,他也得休養生息一段時間才行。

 這樣朝鮮半島繼續維持分1ie就可以了。

 對於這個結果楊慶很滿意。

 而且以後李倧肯定還是要繼續向北進攻的,他還有一多半國土還沒收復呢,這樣朝鮮半島上的這場戰爭再打個三五年也沒問題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啊!

 楊慶笑著感慨道。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