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護國公》第433章 秦王掃6合
李自成的確已經知道了。

 忻州。

 “闖王,楊慶突然北上,是不是知道了咱們的計劃?”

 高一功疑惑地說。

 他並不知道自己姐夫的陰謀,他和順軍這些軍頭們,真心以為李自成是帶領他們奪取北都,並在北都立定王為皇帝,以定王號令天下……

 當然,這只是說說而已。

 他們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其實他們的真正目標,是想趁著李自成還在,整個集團維持團結,一鼓作氣拿下北都,先報了當年的仇。

 這一點很重要。

 老土匪們對當年的事可是切齒這些年的。

 報完仇之後,再招降納叛收編夾在中間的清軍,畢竟後者親人多數都在北都,而和李自成有仇的只是多爾袞。但那些八旗漢軍朝鮮甚至於神軍和滿蒙,都是可以招降到自己這邊來的,八旗滿洲親屬都在北都,蒙古各部和李自成本來就關系不錯,這些年互相貿易不斷。八旗神軍要的只是他們能不被滅,這個也完全是可以接受的,當年只是因為他們的背叛,但這些年過去仇恨已經淡了。

 不能容的只是多爾袞和多鐸。

 其他人被夾在中間,想逃回遼東是不可能的,投降楊慶更不可能,李自成只要把多爾袞兄弟弄死,把那些八旗王公弄死,剩下中下層完全可以收編。

 那些漢人豪強也一樣。

 豪強們要的只是特權,這個完全可用給他們,李自成的手下對於解放河北人民沒什麽興趣,他們只是需要這些人一起割據。先以定王為皇帝恢復大明整合北方,再以放棄定王承認女皇為交換,換取楊慶接受他們的繼續割據。同樣桂王和張獻忠也會喜歡這種割據,最終大明朝完成形勢上的統一,但黃河以北和關中及四川兩廣繼續割據。

 甚至各方還可以坐下來共同簽個條約以實現真正和平。

 蒙古人也可以向大明稱臣嘛!

 大明又不可能對他們的寒冷貧瘠草原感興趣,就是福臨也可以向大明稱臣,他家本來也就是大明的建州衛指揮使,如果福臨他爹罪無可赦,那沈陽再換一個楊慶滿意的。

 野豬皮一系都有罪也無所謂!

 他弟弟那一系還在嘛!

 濟爾哈朗還是攝政王,還在沈陽統領朝政,他把福臨一門打包送給楊慶然後自己向大明稱臣,申請新一屆建州衛指揮使就行。只要大明不趕盡殺絕,沈陽的八旗王公大臣們,在關內軍團事實上覆滅後肯定會願意用福臨的身體換取太平……

 反正他們也打不過。

 頑抗也是死路一條,就北方剩下的八旗人口,基本上回原來的建州衛地盤上也能湊合活命。

 當然,這都是李自成部下將領們的腦洞而已,他們也知道這有些過於天真,可不這樣又能怎樣?難道把地盤拱手交出,以後老老實實回家當順民,這明顯不符合他們風格,他們都是號令一方的梟雄,讓他們老死病榻無疑很難接受……

 拚一把再說唄!

 反正楊慶也不至於趕盡殺絕!

 但現在……

 “怕什麽?咱們十萬大軍出太行縱然楊慶又能如何?”

 李自成冷笑道。

 “可咱們要是奪取北都,他卻帶兵爭奪,咱們難道真和他打一場?”

 袁宗第說道。

 他可是對當年記憶猶新!

 其他順軍將領們也都是一臉的凝重,很顯然他們也知道面對楊慶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和這個家夥打這種事情說說可以,真要是面對這個就得考慮一下了。

 “你們怕了?”

 李自成目光凌厲地看著他們。

 “義父,孩兒又豈會怕他,他楊慶再強也不過一個人而已,我就不信咱們十萬精銳還怕這一個人!”

 張鼐說道。

 很顯然當年被楊慶強行擄走的記憶已經淡去了!

 不過他這些年的確成長不小,他一直作為李來亨副將,一起在西域征戰的,在李來亨去西域接替劉宗敏之後,目前順軍核心的三萬火槍騎兵就是他在指揮。這支騎兵本身核心也是當年李自成的孩兒軍,張鼐就是從孩兒軍提拔起來的。

 老土匪們也紛紛表態不怕。

 好歹也都是縱橫天下的猛將,承認自己被一個人嚇住還是太丟人了。

 “既然不怕就好,傳令下去,各軍立刻按原定次序出發,十天后我要再次站在北京城下!七年了,兄弟們的仇終於該報了,當年多爾袞從咱們手中奪走的,今天咱們也要自己奪回來!走,去北都,拿出咱們當年的氣勢來,讓楊慶看看咱們都還沒老到爬不動!”

 李自成說道。

 老土匪們一片亢奮地吼聲。

 這些絕大多數都已經四五十的老家夥們甚至拔出刀揮舞著,仿佛又找回了當年縱橫天下的感覺。

 只不過摻雜的咳嗽聲有點煞風景。

 隨著忻州的命令發出,隱藏於一處處公社的順軍精銳們,立刻騎上戰馬或者駱駝紛紛湧出這些塢堡,然後在遼闊的忻州盆地匯聚成一道道騎兵洪流,開始向北直奔靈丘。而他們的前鋒就是張鼐的騎兵,這些像在西域一樣,騎著駱駝帶著備用戰馬,攜帶至少一個月口糧和彈藥,甚至馱著拆解開的騎兵炮和臼炮,帶著一箱箱炮彈的騎兵,接下來按照計劃將以每天不少於一百五十裡的速度前進。他們將在靈丘轉入蒲陰陘,橫穿太行山出紫荊關,然後在易縣向北直撲北京。

 易縣以北完全洞開。

 清軍能動用的兵力全都投入到了南線戰場,就連看家的兵力也去阻擋楊慶了,從易縣到北京之間沒有任何軍隊,唯一的阻擋也就永定河,但這時候永定河依然在枯水期,騎兵可以直接通過。

 可以說將勢如破竹。

 絲毫不會比當年進北京更困難。

 而後續各軍同樣或騎馬或騎駱駝,將以每天不低於百裡的速度,同樣沿著這條道路跟進。

 十天后李自成要兵臨北京。

 他要重新奪回這座從他手中失去的城市,盡管他已經時日無多,但作為一個沒有後代的人,他要的就是死之前把仇先報了!

 他們不需要擔心多爾袞知道。

 之前他們隱藏得很好,順軍的公社製在反間諜方面有著極大優勢,不過在他們的大軍出動後,肯定會有清軍間諜知道,但只要騎兵前鋒的速度足夠快,甚至比間諜傳遞情報的速度還快就可以確保突襲成功。

 速度可以保證成功。

 騎著駱駝,自己攜帶足夠物資的三萬精銳騎兵,在西域別說一天一百五十裡,就是一天一百八十裡的持續行軍都乾過。駱駝這東西的耐力不是戰馬能比,同樣負重能力也不是戰馬能比,就是在松軟的沙漠裡不吃不喝一天走個百多裡都很輕松,更何況是在堅實的道路上。

 騎著駱駝機動,作戰時候騎上戰馬衝鋒,休息時候所有駱駝圍成駝城防禦。

 順軍就是這樣橫行西域。

 現在他們也要以同樣的方式直搗北京。

 而此時多爾袞也接到了嶽樂兵敗身死的消息,同樣也接到了明軍完全控制大沽口兵臨軍糧城的消息,但他也沒有別的辦法應對。這時候他的手中除了正白旗巴牙喇纛這支可以說他的親衛,再也沒有任何能拿出的軍隊了。就連九門提督所屬步兵都已經交給博洛帶往天津,現在九門提督手下是一幫女人在維持北都秩序,而第一批拚湊起來的老弱,同樣也已經開始南下增援多鐸。

 後者依然在進攻鄭州。

 但幾乎沒有取得什麽進展,十五萬八旗和蒙古聯軍,甚至包括數萬豪強的漢軍,正在明軍的要塞前撞得頭破血流,而且隨著黃河解凍,明軍的反攻即將開始,他必須全力以赴搶在黃河凌汛結束前打開這道防線。

 順軍已經攻克穎州。

 但因為後勤供應不上,不得不在穎州停止前進,而要想供應他們的後勤就必須打開鄭州。

 必須打開這個點。

 只有打開鄭州,洛陽囤積的糧食才能源源不斷運出,然後在鄭州轉入鄭河順流而下進賈魯河直達穎州補給李自成的大軍。同樣也補給嚴重缺糧的清軍,打到現在清軍在大名等地儲備的糧食瀕臨耗盡,李自成在洛陽的兩百萬石糧食是他們的唯一希望。

 就像他自己說的。

 這是大清國戰,必須全力以赴!

 楊慶只不過是打開大沽口,而且已經在大沽口停止前進,等待後續的增援,而明軍能投入的也只有一個陸戰軍。山東的明軍正在合圍東昌,南方的明軍正在淮河抵禦李自成,楊慶不可能再抽調更多兵力,剩下能夠機動的陸戰第一軍還在遙遠的廣東,短期內他能動用的就陸戰第二軍。

 一個軍不可能進攻北京。

 這座城市和周圍的旗人會淹沒這兩萬人的。

 更何況還有軍糧城,天津,還有通州,還有北京的宏偉城牆,幾個月內根本不用擔心他……

 南線才是至關重要。

 可憐的多爾袞,就這樣躊躇滿志地在北京等待著,等待他弟弟的勝利消息,絲毫不知道一個龐大的軍團正在以每天一百五十裡的速度接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