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護國公》第505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
“蜀公還能撐住嗎?”

 散會之後的會議廳內,楊慶笑咪咪地問被留下的劉文秀。

 “蜀公身體康健,還不勞護國公掛念。”

 劉文秀說道。

 張獻忠當然不可能身體康健。

 實際上大明四川總督兼川邊經略使蜀國公張獻忠都督,這時候也已經臥床不起了,倒不是說病重,而是起床對他來說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畢竟就他那肥胖程度和與之相伴的高血脂問題,真得讓他的心臟已經不堪重負……

 他當然不懂這些。

 但每天美酒佳肴,歡歌宴飲的生活他也戒不掉了,他自己也頗有點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意思。

 總之……

 總之他已經不管事了。

 他部下的軍頭們乾脆自己組了一個類似議事堂的東西,李定國因為張獻忠指定算主持人,剩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等人共同決策。不過實際上李定國壓不住孫可望,他只是因為張獻忠的指定而已,一旦張獻忠死了,那麽孫可望指定不會聽他的,這些年孫可望自己經營重慶早就形同自立,議事會也是他派代表。而劉文秀和艾能奇兩人一個傾向李定國一個傾向孫可望,好在張獻忠不死他們終究還是都得聽老大的,哪怕老大已經走不動路了,孫可望也沒膽量違抗張獻忠的命令。

 他們同樣進行了整編。

 畢竟過去那種軍隊已經不可能適應這個時代的戰場。

 楊慶給了他們兩個軍的編制,陸軍第二十四軍和二十五軍,但他們自己並沒按這個編制,李定國把成都的精銳編成了一個明軍式的軍,頂著陸軍第二十四軍的編制。孫可望頂著陸軍第二十五的編制,但實際上只有一萬五千人,劉文秀和艾能奇一個在劍門關一個在瀘州,手下各一萬,四家加起來五萬。不過戰鬥力不弱,部分裝備從廣東買的燧發槍,實際上也有大量從江浙購買的,這時候張獻忠反而成了那些士紳的親人,他們千方百計把軍火偷運過去。畢竟楊慶本人對此也不是很在意,長江上每年無數貨物運輸,漢江也能運過去,就連雲南的陸路都有,唐王這些雲南將領也不是不趁機撈錢的。

 張獻忠又不缺錢。

 他撒出高價,有的是人會想方設法給他送燧發槍。

 另外他自己也造。

 說到底燧發槍的技術含量也就那麽點,有樣品想仿造不過是花點時間而已,四川也不是沒有好工匠,產量雖然不高,但終究能造。而且他那裡還有硝洞,銅也不缺,所以新軍火炮數量也不少,這些最終讓他維持了一支五萬人的新軍。

 同樣是古斯塔夫線列化。

 孫可望還在夔門修棱堡,不過只是小型的棱堡。

 不過這些並沒什麽用,隨著楊慶一個個清理掉對手,除了已經完全沒用了的靖江藩,大明剩下的真正割據勢力就四川了。張獻忠的五萬新軍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了楊慶的八十萬精銳的,甚至就連自保都沒戲,所以他們就像等候判決般,在四川默默等待楊慶向他們下手。然而沒想到的是楊慶不但沒向他們下手,反而還邀請他們一起去緬甸,雖然知道他這是想消耗他們的實力,但此舉仍舊讓他們有些意外。

 畢竟楊慶完全沒必要。

 他就是把這二十萬出去發財的大軍轉向四川,四川各軍也絕對沒有能力抵擋住。

 “你們不要總是懷疑我!

 我之前就跟李定國說過,除非你們主動請辭,否則張獻忠不死我是不會做什麽的,他活到什麽時候你們就自己玩到什麽時候,他就是再活五十年,我就再等五十年。

 我等得起!”

 護國公很霸氣地說。

 “我對四川的原則很簡單,就是保持那裡的穩定,無論以何種方式來保持,只要四川不亂就行,其他的對我都不重要。至於你們,雖說你們之前殺了不少宗室,但李自成殺的比你們還多,我還不是一樣放過,袁宗第都殺過我一次,現在依然是我大明的侯爵。之前的一切都過去,你們造反肯定不對,但朝廷沒治理好國家讓你們吃不上飯也不對,既然都有錯那就誰也別指責誰。當年的事情是一個悲劇,一個誰都不願意看到的悲劇,但已經成為歷史就讓它過去,我們還是要往前看的。

 如今天下太平,老百姓也已經安居樂業,說起來你們造反求的也無非一個盛世而已。

 現在已經是盛世了。

 那就好好過日子吧!

 我還是那個承諾,你們願意跟著李自成手下那些人學,那麽你們就是一樣的待遇,張獻忠的兒子會繼承他的蜀國公,你們幾個都是侯,其他幾個也都是伯。四川你們這些年建立的產業,只要不是官府的,那麽也都依然是你們的,據我所知你手中光田產就四十萬畝,那這些田產也依然是你的。

 接下來討伐緬甸,我開的寶石公司也有你們一份子。”

 他接著說道。

 他真對解決四川沒什麽興趣。

 目前這個狀態就很好,確保那裡的穩定,利用這個目前大明最大的糧倉繼續提供糧食,無論這個糧倉在誰手中,它出的糧食最終都是要流到大明。

 就連公田法他都不準備在四川施行。

 至少這一批不準備。

 因為四川的荒地還有太多,一直到萬歷六年,四川的田地數量才僅僅與福建相當,都是一千三百萬畝,現在就算翻了翻,最多也不過兩千多萬畝而已。現代四川加重慶得一億三千萬畝,也就是說相當於萬歷六年的十倍,而且現代的畝更大,而現代山東是一點一億多點,但萬歷六年已經達到六千萬,也就是說增長了還不到一倍。

 由此可見四川的開發程度。

 但在這個時代,四川卻是全國除兩廣外唯一一個躲過旱災的省。

 明末大旱起自西北,然後擴散狀向東推移,並在關中,河南,北直隸和山東形成重災區,尤其是三省交界那簡直一片令人絕望的旱情。然後旱情開始向南轉移,並且在兩淮和長三角再次形成重災區,不過這裡的緯度和本身的水鄉特性,最大限度緩解了旱情的威脅。在此期間外圍各省開始同樣出現旱情,無論湖廣還是江西都沒逃過,就連福建雲南都沒能幸免於難,並且在湖南形成重災區。可令人驚歎的是,在周圍一片大旱中,唯有四川仿佛另一個世界般,幾乎沒有一點旱情的消息。

 仿佛四周高原山區環繞的盆地地形給了四川一圈圍牆,讓這片土地隔絕外面的乾旱。

 這樣的好地方得小心呵護。

 維持現狀最好。

 至少在撐過這個小冰河期之前都沒必要動四川,就是在那裡建皇莊組織不願意當佃戶的百姓墾荒,而現在的那些地主們,為了避免佃戶流失只能減租,他們現在已經減到六成,超過七成租的已經沒有了。

 這樣老百姓日子過得也湊合了。

 剩下就是隨著人口繁衍,逐漸開墾四川的荒地,然後建立一個又一個皇莊,把士紳們徹底圈禁起來,四川目前也不過一千萬人口,再增加四倍都能容納,一百年內那裡不會存在人口壓力的。有那些皇莊在,有足夠的未開墾荒地,那些地主就沒有再搞七八成地租的條件,農民們的日子也會日漸好起來……

 說到底那地方好。

 目前四川絕大多數人口依舊都集中在都江堰灌溉區,這地方就連七八成地租都餓不死人呢!

 如果強製性在四川搞公田法,張獻忠手下這些老土匪,還有四川地主們說不定會拚命的,他們死光倒是不要緊,可打起來造成大量老百姓死亡就得不償失了。說到底那裡和其他地方不一樣,楊慶敢在江浙搞,是因為他的皇莊民兵已經把地主們關進籠子裡了,後者沒有反抗能力。即便這樣他也得搞一堆手段,包括這場南征其實也是把鄭家這個小集團和王之仁這些江浙將領哄到南洋去,免得他們到時候受士紳忽悠。

 但四川不行。

 他的皇莊至今還沒過渠江,渠江向西已經地主化的老土匪和舊士紳集團依舊鐵桶一樣。

 這些人也不像江浙一樣, 那些士紳有別的選擇,做新興資本家明顯比當地主有前途,但四川這些沒有別的選擇,他們至今依然是純粹地主,別的都還不懂。可以說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敢動他們的命根子,他們是真敢拚命的,說到底在這個問題上不能低估這些家夥的抵抗力,咱大清可是血洗四川才解決的問題。

 楊慶不介意弄死他們。

 可弄死他們的過程中,肯定會造成四川的大量人口損失,既然留著他們也沒什麽大不了,那就索性維持現狀好了。

 說到底他等得起。

 就算張獻忠真能再活五十年又能怎樣?

 還是活不過他。

 更何況別說五十年,就巫妖王那身體,估計五年都撐不了,他一死李定國還能怎樣?李定國又控制不了局面,孫可望才不搭理他呢!不投降難道等著內亂嗎?說不定到時候孫可望先獻夔門邀功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