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護國公》第503章 明帝國主義者的嘴臉
“大王!”

 參謀總部的會議廳內,楊慶向著唐王行禮。

 好歹人家也是藩王。

 護國公雖大但也僅僅是位次宗室藩王以下,也就是說宗室藩王之外數他這個護國楚國公最大,什麽宗室那些郡王,外藩那些郡王,還有那些公侯伯們統統矮他一頭,但人家唐王是宗室藩王……

 當然,這就是個禮貌而已。

 大都督府下屬雲南都統司都統製大明新軍銜的上將朱聿鍵,趕緊給他頂頭上司楊大都督還禮。

 他連都督都不算呢!

 大明新的軍銜制度已經施行,最高軍銜大都督,實際上就相當於大元帥,但元帥這個詞在大明早已經不使用了,畢竟胡元時候元帥多如牛毛早就爛大街了。相反大都督,都督在大明仍然很有地位,所以最高軍銜就是大都督,當然也只有楊慶,再往下就是都督,左右都督沒有了,就是單純的都督。這個就是過去那些軍頭,就像鄭芝龍,黃蜚,曹友義這些,他們的軍銜都是都督,另外已經快咽氣的李過,飽受肥胖症折磨的張獻忠,這些也都封都督。

 就跟光頭佬的一級上將一樣。

 再下面就是上將,少將兩個將級的了,分別對應各地都統和統製。

 中將沒有。

 畢竟大明軍隊數量有限。

 總共加上海軍,加上同樣計算在內的靖江藩護衛,也給了陸軍編制的張獻忠部兩個新軍,整個大明目前正規軍也就是八十多萬。

 沒必要搞中將之類。

 同樣校尉士三級也是上和少兩種。

 上校對應指揮使,少校對應的是營長,上尉哨長,少尉隊長,上士就是小夥長了,少士就是副夥長和士兵中的優秀分子,而同樣其他那些副職也是減一級軍銜。這就是目前的大明軍銜體系,但這個準確說就是過去的品級,發工資的標準,同樣也是退役後領退休金的標準。

 唐王作為昆明都統軍銜上將。

 宗室裡面也是軍銜最高的,剩下宗室在軍隊裡連將都沒有,最高也就是校一級的。

 “大王請坐!”

 楊慶做了個請的動作。

 唐王緊接著在他面前一張長桌旁坐下,而這張長桌兩旁已經坐了一堆都督和將軍們,恍如注視光頭佬的黨國大員般,一起抬頭看著護國公,甚至讓唐王意外的是,裡面還有一個從沒見過的……

 後者衝他微笑。

 “劉文秀。”

 唐王身後給他充當秘書的夏完淳低聲說道。

 唐王衝著劉文秀略微點頭。

 南陽唐王府是李自成攻破,他弟弟朱聿鏼也是李自成殺的,他和張獻忠一系沒什麽仇,至於張獻忠殺的那一堆宗室,那當然是選擇原諒唄!他跟這些廢物又沒什麽感情,說到底無非三百年前一個老祖宗,相反這些年他和張獻忠之間還頗有生意往來,畢竟他在昆明想和外界貿易,最近的只能是張獻忠。

 “諸位都到齊了,那麽咱們就開始談正事!”

 楊慶雙手撐著桌子說道。

 所有人正襟危坐。

 “我大明自太祖立國,至今已近三百年,三百年間兵鋒所向,四夷無不賓伏,縱然偶有不臣者,大軍一出亦皆畏威請罪,敢抗拒天威者,無不灰飛煙滅。

 然夷狄禽獸,終非盡皆可教化者。

 其一曰緬甸。

 自世宗嘉靖年間,莽瑞體作亂至今百余年未曾朝貢,此前倭奴建奴相繼為亂,朝廷未暇顧及,其子孫趁機公然侵擾三宣六慰之地,各族土司不堪其荼毒,多次訴之朝廷。世宗以來朝廷亦多次討伐,然莽氏者貪狠狡獪不思大明之恩,時降時叛,遷延至今已成西南大患,再不嚴懲恐如建奴般再生狼子野心。

 其二曰南掌。

 南掌者,原老撾宣慰司故地也!

 自成祖永樂元年刀線歹入貢,此後貢獻不絕,猶稱恭順,世宗嘉靖年間為緬甸侵略失其符印,萬歷年間複入貢,其後亦貢獻不絕,萬歷四十年神宗皇帝複賜其符印。然其以建奴做亂朝廷無暇南顧,遂生不臣之心,四十年間再無貢獻,至先帝南渡大明中興,才畏威複貢,然已不複此前之恭順。女皇仁慈為懷,欲以恩撫之,故封其酋長索林那薩旺以南掌郡王使其鎮守老撾,然終不能使其感悟。近日朝廷以緬甸不臣,未免其再次侵擾老撾,故欲於豐沙裡設鎮,索氏不識女皇好意公然抗旨。

 其三曰勃泥。

 勃泥者,南洋小國也。

 其先最為恭順,勃泥王墓尚在南都,然其子孫親近異端,兩百余年忘其祖宗,自以遠處南洋,朝廷鞭長莫及,雖受大明冊封卻私通荷蘭,公然無視朝廷律法。

 其四曰柔佛。

 其先為滿剌加王,自成祖永樂間鄭和下西洋,滿剌加王稱臣納貢,其後朝廷以倭寇襲擾實施海禁,馬六甲王貢獻遂絕。其後葡萄牙人入侵,馬六甲為其所滅,隆慶開關之後,朝廷以馬六甲亡國故不複追究,先帝南渡之後,方知其遺民另於柔佛建國,故女皇陛下複封其王為柔佛王以示大明存亡續絕之恩。然柔佛王陽為恭順實則心懷異心,私下交結荷蘭人,甚至暗中向荷蘭稱臣背叛大明。

 以上四藩皆須討伐。

 否則無以威懾諸藩,顯示我天朝上國之威!”

 楊慶大義凜然地說。

 話說他此刻也算一副霸權主義嘴臉了。

 人家不就是沒給你兒子送百日禮嘛!

 眾將無不腹誹。

 不過心裡這麽想可不能說,這是皆大歡喜的好事,面前這桌上的絕大多數都是南方各軍的將領,也就是一直沒有參加北方作戰的。劉肇基,鄭鴻逵,王之仁,再加上唐王朱聿鍵和劉文秀,都是些沒能到戰場上撈一把的,眼看著北方各軍在滅建奴和接收北方期間撈足油水。他們也早就已經按捺不住了,而楊慶這一輪對南方的擴張,擺明了就是讓他們發財的,無論是討伐緬甸還是柔佛,甚至就是去揍南掌,那都是撈錢的。

 南掌也有好東西。

 再不濟還能摳象牙呢!

 那地方名字的意思就是百萬大象。

 而象牙可是奢侈品,更何況那地方其實大量出產銅,另外還有錫,總之出去揍人其實就是朝廷出錢,讓將領們出去發財,順便讓士兵們跟著喝點湯。

 但主要是將軍們發財。

 如果以前士兵賤命一條,死了也沒人管,那麽士兵們肯定不樂意,還需要擔心一下軍心不穩,甚至逃兵潰敗之類。可現在士兵們有完善的軍餉和撫恤制度,根本沒有後顧之憂,相反出去卻可以撈一筆,或者建個功出人頭地,所以根本也不存在士兵不願意打仗的問題。其實這時候明軍士兵和將軍們一樣喜歡打仗,大明軍隊已經到了大秦軍隊喜戰的程度,畢竟對於目前皇莊自耕農來說,打仗是出人頭地的最佳途徑。

 既然如此那還在乎什麽,就明軍的裝備訓練水平和士氣,出去就是吊打敵人的。

 那閑著在家長毛嗎?

 南方各軍可都已經閑了很多年。

 “護國公,請下令吧!我大明將士會用大炮和刺刀揚威四海,讓那些蠻夷都知道敢不跪伏在女皇腳下的後果!”

 王之仁說道。

 一幫將領們紛紛鼓噪。

 “好,要的就是將士們有這種氣概!”

 楊慶滿意地說。

 “這一次要兵分三路。

 南洋水師和陸戰第一軍負責討伐勃泥和柔佛,但首先進攻柔佛,畢竟勃泥之前也是很恭順的,說不定會自己想通,而主要就是登陸並佔領龍牙門。

 我可以直說。

 柔佛有巨大的錫礦。

 第二路以第十八軍為核心,從安南沿李仙江而上直插南掌,輔以第十二,十三軍,但以第十八軍為主,第十二,十三軍負責在安南境內保護後勤並準備增援,包括給柔佛海軍的增援。畢竟南掌的氣候不同,此前兩軍都是駐衡陽和贛州,但南掌的氣候要比衡陽更加濕熱,而且叢林中毒蟲遍地,第十八軍這些年都在南寧一帶駐扎,更適宜這種地域。

 不過以後南掌的貿易三軍合夥。

 另外柔佛的錫礦你們也一起分,我可以告訴你們,這片錫礦就是你們一起分也一樣可以保證子孫後代富可敵國。

 第三路由雲南向緬甸, 目前雲南的第十七軍,另外調入第十四軍,十五軍,加四川的第二十四軍,目標必須恢復原本的各大土司,尤其是孟養,孟密這兩大土司,而前沿必須控制到阿瓦,但最好是從阿瓦繼續南下到蒲甘以南甚至兵臨東籲。

 怎麽打我不管。

 我會確保各軍的後勤供應。

 打仗你們自己負責,總之八個軍加南洋水師,二十萬大軍三路討伐南洋,兩年內我要聽到勝利的消息。另外設南征軍總管於昆明,由唐王擔任南征軍總管統領各軍,並兼緬甸方面軍都統,以南寧都統鄭鴻逵為柔佛方面軍都統,以劉肇基為老撾方面軍都統。

 二十萬雄兵下南洋,讓南洋的天空遍布我們的龍旗!”

 護國公恍如誓師的小胡子般揮舞著手臂高喊。

 “讓龍旗插遍南洋!”

 唐王等人跟著高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