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護國公》第327章 有請下1位受害者
 半個月後。

 “這就可以了!”

 楊慶滿意地看著廈門發來的報告。

 廣東谘議局在開了整整五天的會或者說吵了整整五天后,最終選擇了全盤接受他的要求。廣州海關移交總稅務司,水師移交南洋水師,廣東錢莊業納入帝國銀行監管,帝國銀行進入廣東,廣東士紳承購兩百萬元的秦王西征特別國債……

 總之全部接受。

 而作為交換明軍撤離新安,同樣已經到達韶關開始架炮的明軍也撤回南雄。

 至於荷蘭人……

 “算了,他們幾萬裡跑來求財也不容易,如果荷蘭東印度公司願意為之前對大明海軍的不理智行為,支付三十萬盾的賠款,那麽香港島依舊允許他們經商居住。不過按照大明的法律他們無權擁有大明土地上的固定資產,所以他們之前建設的港口房屋之類都收回,那裡會單獨成立一個監國的直轄區進行管理。但這些設施都允許他們繼續使用,甚至以後還可以由監國按照他們提出的申請建設更多類似設施,以幫助他們在香港經商,當然,他們需要支付租金,他們同樣也需要依法納稅並遵守大明的法律。”

 楊慶慷慨地說。

 把荷蘭人趕走是不劃算的。

 這些家夥至今仍是大明最大的外貿合作者,大明出口歐洲的貨物一多半是海上馬車夫在轉運,一個允許他們居住經商的貿易港對雙方都有利。

 香港島是個很好的選擇。

 而且不僅僅是荷蘭人,其他歐洲商人都可以到香港,那裡可以完全變成一座自由港,所有歐洲國家的商船都可以在那裡停泊經商,都可以到那裡居住。而澳門的葡萄牙人一向不歡迎其他國家,當初大明和英國人的衝突就是他們從中搗亂,哪怕葡萄牙政府已經命令他們幫助英國人,澳門本地葡萄牙人仍然陰奉陽違。所以必須在澳門以外單獨建一座自由港,一座真正對歐洲所有國家開放的,那麽香港無疑是最好選擇。

 要知道這時候歐洲各國都在踏上到東方的航程。

 法國,丹麥,瑞典……

 統統都喊出向東方的口號。

 這裡面尤其是法國,雖然原本歷史上最早到中國的法國商船是在一六九幾年,但實際上一六六幾年時候法國商人就組織過中國公司。他們的後台資助者,就是這時候法國實權控制著紅衣主教馬薩林,也就是三個火槍手續集裡的大反派。不得不說大仲馬把黎塞留和馬薩林這對可以說法國最傑出宰相黑得喪心病狂,但因為馬薩林病死,再加上中國公司的第一批商船遭遇風暴沉沒,法國到達中國的時間推遲了三十年。

 但這一次應該會加速的。

 畢竟英國人已經加速,法國人不會落後的,個人資產三千萬裡弗爾的馬薩林不會眼睜睜看著湧入歐洲的茶葉抽空法國的錢袋。

 所有歐洲商船都會加速前來。

 畢竟原本歷史上他們之所以大幅延後只是因為康麻子的海禁,但現在大明不但沒有海禁,而且敞開懷抱歡迎他們,那麽以法國為首的歐洲商人是不會落後英國與荷蘭的。楊慶得提前給他們準備好一個完全對他們開放的港口……

 然後他做地主和房東就行。

 歐洲人可以使用這座港口,但居住的房屋,使用的各種設施,統統都是他的,都得給他交租金,同時還得給他交稅,這樣即可以擴大貿易規模又能給他充當奶牛。

 這才是最合理的玩法。

 當然,南洋水師也要把海軍基地建設到那裡。

 香港可是頂級深水港。

 南洋水師的戰列艦以後完全可以駐扎在那裡,英國人原本歷史上要那裡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珠江口同樣是要面對泥沙淤積的,澳門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航道泥沙淤積。而香港島不存在這個問題,吃水深的戰列艦完全可以把那裡當母港,大明海軍未來不需要在台灣海峽以北維持戰列艦隊,北邊又沒敵人,只是欺負一下倭國的話,那些巡洋艦就足夠,能夠開來戰列艦的敵人只能是從南海北上的。

 香港基地正好堵住進入台灣海峽的大門。

 “三十萬少了吧?”

 史德威疑惑地說。

 幾十萬賠款簡直有辱信國公形象啊!

 “不少了,荷蘭人都是很能斤斤計較的,他們一年在東方加起來也就賺幾百萬,北方他們有出島,旁邊有廣州,沿海還有各口岸。他們的確需要香港島,畢竟各口岸對他們有諸多限制,但不是缺香港就不行,要得太多他們乾脆就放棄了,跟他們得細水長流才行!”

 楊慶說道。

 話說要賠款也是一門學問。

 要得太多對方就一拍兩散了,要的太少自己吃虧,必須考慮對方的接受能力,比如一百萬賠款廣東士紳可以咬咬牙接受,三十萬賠款荷蘭人也能咬咬牙接受,但他要找廣東士紳要三百萬,找荷蘭人要一百萬,那人家就不跟他玩了。說到底廣東士紳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韶關虎門兩個要塞要打開也不是那麽容易,同樣荷蘭人也不是說沒有香港就不行了,這兩個數字都是他們能接受的極限了。

 廣東就這麽解決,那麽下一個就是廣西了。

 “命令陸戰隊移師瓊州。”

 楊慶說道。

 “陸戰隊第一軍全過去,搶在風向轉變前,陸戰隊第一軍全軍移師瓊州,以後以瓊州為主基地,另外盡可能向那裡運輸更多物資,必須在瓊州儲備一個軍持續作戰半年以上的物資。”

 他隨後補充道。

 這樣就足夠嚇唬靖江王了。

 從北線進攻廣西是不可取的,自湖南進廣西就兩條道,第一條是主要通道,也就是靈渠道,嚴關正卡在中間,另一條是小路,屬於後勤無法真正保障的,也就是桂東北龍虎關。當年蒙古人攻廣西,阿裡海牙就是在嚴關打不開馬暨的防線,最後借著蒙古軍騎兵優勢繞道龍虎關進平樂從側後方進攻桂林,迫使馬暨不得不回防最終血戰桂林殉國。原本歷史上李定國就是攻破嚴關,一舉攻下桂林逼得孔有德自殺,但這時候靖江王已經在兩關全修了棱堡,尤其是嚴關已經完全達到歐洲大型要塞的標準。

 靖江王在那裡修了一座控扼靈渠的三層棱堡,他這些年在廣西弄的錢全砸在一萬新軍和這座棱堡上了。

 明軍之前進行過推演。

 要想攻破嚴關,必須和進攻熱蘭遮城一樣,把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和四十斤臼炮全堆上,然後仗著明軍財力持續不斷轟。在目前這條線的後勤能夠保證的情況下,花費至少半年時間打至少十萬枚炮彈,才能硬生生把它砸開……

 有熱蘭遮城的戰例,明軍內部對這東西也極為頭疼,而嚴關實際上比熱蘭遮城更強。

 當然,韶關也差不多。

 所以楊慶同樣不準備從北方正面進攻廣西,他也不需要那麽麻煩,直接從後背進攻多好,從欽州登陸直撲南寧多好,然後以同樣方式逼迫靖江王接受類似廣東的那些條件。如果他不同意就從南寧北上,對廣西士紳進行打土豪,反正他們已經可以算附逆了,就以他們附逆為理由收繳他們的田產在南寧周圍設立皇莊。讓那些貧苦百姓心裡長草,讓廣西燃起一場熊熊野火,靖江王和廣西士紳不聽話就讓這火繼續燒,一直燒向桂林,燒的他們屍骨無存。

 如果靖江王接受這些條件那麽就可以暫停了。

 但明軍必須強行駐扎南寧建設從欽州到南寧的公路,以便接收從北方經瓊州運來的物資然後在南寧打造一座真正基地,用海南島和南寧兩個基地從背後盯死兩廣,同時也威懾南邊的越南。

 哪怕廣西是靖江王的藩地,但朝廷的軍隊為了協助邊防,在南寧設立一個都統司也是合理的。

 廣西畢竟情況不同。

 這裡向南就是越南, 而越南此時內部正是後黎朝,但事實上是鄭主挾其國君,與南邊阮主兩家打出腦漿子的時期。鄭阮兩家從天啟七年開始交戰,近五十年間七場大戰,最終一直到一六七二年才弭兵,或者說互相承認誰也奈何不了對方的事實。而同一時期還有之前篡位的權臣莫家割據高平,這家是依附大明的,莫家也是因為大明的壓力,迫使鄭主不得不封了一個官才得以割據高平,原本歷史上莫家後來依附韃清,但跟隨了吳三桂最終失去韃清支持,被鄭家的軍隊攻破高平。

 不過莫家還是逃到龍州,最終被韃清抓起來交給了鄭家。

 現在的越南這麽亂,大明肯定要在南寧駐軍的,這不是來搶靖江王的封地,這是來保護靖江王,避免越南的戰亂影響大明的穩定,同時在需要時候對越南進行干涉,畢竟那裡也是大明的藩屬。所以靖江王應該感謝明軍並掏保護費,如果他不掏的話那些大明將士會生氣,然後他們生氣就會從南寧去桂林找他嘮嘮……

 呃,這樣靖江王也就被吸幹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