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護國公》第269章 妖孽
  “忠勇侯,那何為華夏之民?”

  一個代表站起來問道。

  “教化!”

  楊慶說道:“尊昊天上帝教化者皆華夏之民!華夏非地域名詞,乃共同信仰凝聚之族名,炎黃之後為華夏之源推行昊天上帝之教化於人間。然華夏之民非獨炎黃之後,有四夷尊其教化,依其禮儀,習其文字語言,服其統治者皆華夏之民。”

  “那不遵者呢?”

  那代表繼續問道。

  “那就不是了!”

  楊慶很乾脆地回答。

  “若炎黃之後有不尊昊天上帝者呢?”

  那代表繼續問道。

  這個問題那就很敏感了。

  “自甘墮落者當然也沒有資格繼續稱炎黃之後,不過我們歡迎他們回歸正途。”

  楊慶說道。

  那些代表們立刻一片鼓掌聲。

  “那這就是忠勇侯推行教管司的依據?”

  那代表不依不饒地問道。

  教管司已經正式成立,在過去的一年裡肯定沒有人戰勝忠勇侯,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履行承諾。新成立的教管司不屬於六部,而是直接隸屬錦衣衛,天下所有寺廟皆由錦衣衛派駐監寺進行監督。理論上這些不列入民籍的無權擁有任何固定資產,包括原有的土地和房產全部沒收,納入皇莊體系管理,不過房屋可以賜居,但他們沒有所有權。實際上也不僅僅是他們這些,新的人口普查後,所有民籍的全部重新登記造冊,包括奴仆和過去的賤籍統統歸入民籍,而不屬於民籍的也就無權擁有固定資產。

  不是民當然就無權有固定資產。

  不論是這些出家人,還是外國到大明居住做生意的,統統都無權擁有大明境內的任何固定資產。

  土地,房屋都如此。

  至於衣食可以自己租種皇田,但租重一些,畢竟皇莊是要服兵役,他們不服兵役就得多交租。而別人的布施可以,不過得交稅,布施被定義為商業行為,信徒向受信者買護佑,這是一種商業行為必須交稅,目前稅率暫定為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說百分之八十必須得交給稅務司。

  監寺不負責收稅。

  監寺隻負責監督其是否遵守清規戒律,有不遵者可杖責,至於犯刑率者移交官府法辦。

  至於道觀……

  那個不在這個范圍。

  因為道士也在民籍,既然昊天上帝為尊,大明全民信奉昊天上帝,那道士被定義為研究昊天上帝教化的學者,他們不算出家人,他們依然在民籍的范圍。當然,在民籍他們就同樣也得交稅,無論他們自己的田產還是經營商業都必須交稅,比如張天師一家就必須得交稅,不過邀請他們主持什麽儀式這個可以免稅。

  很顯然這位代表是因此來找茬的。

  “那麽閣下是否尊昊天上帝呢?”

  楊慶問道。

  後者有些猶豫。

  楊慶看他的眼神明顯不懷好意。

  “不尊!”

  但他依然很勇敢地說道。

  “那麽諸位代表,你們是否尊昊天上帝呢?”

  楊慶問道。

  “尊!”

  其他所有代表喊道。

  他們在正式進入這座四民大會堂之前,一個必要程序可就是祭天,而祭天就是祭昊天上帝,哪怕這裡的確還有人也吃齋念佛,但他們對昊天上帝同樣也是信的。這個時候信仰沒那麽純粹,西遊記可就是這個時期出現的,封神榜的作者許仲琳可是才剛死不到二十年,而且就是本地人。那些老百姓都有一邊拜雅威一邊拜昊天上帝的,更何況一邊念佛一邊拜昊天上帝。

  “那麽你們是否願意和一個不尊昊天上帝的代表同處一室?”

  楊慶問道。

  “不願意!”

  ……

  又是一片喊聲。

  那個代表帶著高傲的笑容用冷漠的目光他們,很顯然這個結果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那麽你們是否同意剝奪其四民代表的資格?”

  楊慶問道。

  “同意!”

  ……

  然後幾乎所有人全部舉手。

  “衛兵,立刻摘下他的四民代表牌,收回他的四民代表證,把他逐出會場並責令其賠償損失!”

  楊慶說道。

  外面的衛兵立刻走進來,然後摘下那代表的代表牌,後者沒有任何反抗,很乾脆地交出代表證,在衛兵的押解下昂然地走出去,臨出門前還回過頭,用不屑地目光看著楊慶……

  “妖孽!”

  他撂下一個詞,然後就那麽昂然地走了。

  楊慶對此一笑而過。

  這個人後面肯定有人,回頭讓錦衣衛重點查一下就行,但無論他背後是誰,都不可能影響教管司,那些廟產的佃戶正歡呼雀躍呢!這些四民代表有被收買的很正常,楊慶從來就沒想過他們不被收買,兩千多人而已就算一人一百兩,也不過才花二十多萬兩。而對那些本來就沒什麽錢的,有人給他們一百兩,讓他們做一些對某些利益集團有利的事情,他們是很難拒絕的。

  楊慶又不是什麽單純小朋友,對這一點早有預料,他並不指望這些代表有什麽太高的覺悟。

  三百年後總統都能買選票呢!

  難不成這些人會比三百年後那些覺悟更高?

  這個沒什麽大不了。

  這種事情也是一個逐步改善的過程,查出四民代表受賄,剝奪代表資格依律處置就可以,該砍頭的一樣砍頭,又不是沒有針對四民代表收錢的專門法律,事實上四民代表受賄與官員受賄等同。但這些人還有想收買他們的那些人都不會反對科舉改革,因為科舉改革本身就是除了極少數人以外,剩下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都的人支持的,這段時間就連一些窮秀才都開始鼓吹科舉改革了。

  畢竟這給了他們更多機會。

  過去他們面前只有一條獨木橋去拚命地擠,但科舉改革就等於楊慶又給他們修了四座新橋。

  他們不支持才怪呢!

  “諸位,很顯然我們的全會必須得向後推一下了,我們得等濟南,青州和膠萊各地的代表到達。”

  在那些代表的議論聲中,楊慶緊接著說道。

  而就在此時。

  淄川。

  巴都禮愕然地看著城外,看著那一字排開的八門巨炮,後者的炮口火光閃耀,下一刻恐怖的呼嘯撞擊他的耳膜,甚至在他聽到呼嘯前一刻他旁邊不遠處的城牆上,青磚的箭垛就一下子化為噴射的碎片。而在這些橫掃城牆的碎磚中一個隱約可辨的黑影急速掠過,帶著撞在一名清軍身上的血肉飛進了城內。

  緊接著他腳下城牆猛然抖動。

  伴隨著一聲聲炮彈破空的呼嘯和城牆上的尖叫,這樣的抖動聲也在接連不斷,最終七下抖動在眨眼間完成,城牆外沉悶的撞擊聲也完成,然後塵埃在那殘破的箭垛下方緩緩升起。

  尖叫聲驀然停下。

  所有人都趴在女牆上,一名將領探出頭看著下方,然後他抬起頭看了看巴都禮。

  他似乎想說什麽。

  就在這時候他腳下的箭垛突然塌落……

  “城破啦!”

  驚恐地尖叫聲驟然響起。

  “敢亂者斬!”

  巴都禮舉起刀吼道。

  “都別怕,咱們是鐵釘的淄川城!”

  他身旁孫之獬的二兒子孫琰齡同樣吼道。

  孫之獬大兒子這時候已經是咱大清第一批進士,並被任命為吏科給事中,留在家鄉的是二兒子孫琰齡,不過原本歷史上謝遷攻破淄川,把孫家滅門時候,這倆兒子都不在。謝遷只是殺了孫之獬本人,另外還有他的所有孫子,不過現在孫琰齡可是淄川民團的二號人物。

  淄川民團首領還輪不上他。

  真正的老大是張至發的倆兒子,原本歷史上他們也在謝遷攻破淄川時候被弄死了。

  不過淄川的確不易攻。

  鐵打的淄川,鋼打的濰縣,紙糊的濟南城,這座縣城是弘治年間重新修築,張至發回鄉後捐資包磚,之前謝遷和那些士紳民團,再加上增援他們的明軍炮營,用各種大炮狂轟了多日,都沒對淄川城造成實質損失。這種石灰和粘土層層夯實的夯土城牆堪比素混凝土,並不是那麽容易被炮彈轟開的。

  當然,那是指小炮。

  就在他們喊完的同時,第二輪炮彈呼嘯而至。

  二十斤實心彈以超音速的速度凶猛撞擊城牆,包磚破碎後的夯土牆基不斷坍塌,塵埃不斷從下面冒出,同樣每一輪炮彈的落下,都讓城牆上的人臉變得難看一分。

  不只是恐懼。

  還有一些別的東西。

  比如張至發的大兒子張泰來和二兒子張泰瑞,就在互相交換著眼色。

  僅僅半個小時後,隨著第二十輪炮彈的落下,城牆頂部突然響起了一種奇怪的聲音。一名清軍士兵在將領的逼迫下,戰戰兢兢地走到了炮彈轟擊點的上方,在彌漫的塵埃中,小心翼翼地向下探出頭。因為塵埃彌漫很難看清那裡已經被打成什麽樣子,他不得不盡可能地探出身子……

  驀然間一聲怪異的撕裂聲。

  那士兵驚愕地抬起頭,下一刻他身後城牆頂部鋪的青磚中,一道觸目驚心的裂紋出現,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這裂紋急速擴大。

  他下意識地驚叫一聲。

  伴著他的驚叫,裂紋向外一邊超過三丈長,寬半丈多的城牆仿佛滑坡的山體般轟然塌落。

  “城破啦!”

  一個民團士兵尖叫著。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