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狼夫子》第77章 盾斧
  李玄只是幫忙,可不想傳教,趕緊說:“老道不過奉郭夫子之命而已,你們若要拜,也該拜女媧。郭夫子乃女媧之子,你們追隨他即可。”

  “哎呀。原來如此啊。”

  “難怪夫子總是逢凶化吉,原來是女媧保佑。”

  “咱們這女媧村,就是夫子建的嘛。”

  “夫子萬歲。”

  “夫子萬歲!”

  成功轉移了關注點,李玄松了口氣,一切妥當,便向郭松告辭。

  新搭建的爐子的確提高了鋼材的強度,比漢末比較高端的百煉鋼強了一個檔次,具備了鍛造鋼合金的條件。

  李玄又拿出一塊礦,很黑,就如木炭一般。“這是老道在南方山裡得到的,耐火,你們試試。”

  郭松略微看了一下,這並非普通的金屬材質,在他的印象裡,應該是“鎢”,在中國南方鎢礦資源很豐富,鎢合金也是極為耐熱的合金,是國家戰略級的金屬。

  “還有其他的嗎?”

  李玄搖搖頭,“老道就隨手撿了一塊,你若想要,去山裡找去,都不用燒,全是純的。”

  “多謝。”郭松立刻吩咐下去,“將它與鋼材熔鑄,打造出合金武器。”

  “你還缺武器?”

  郭松道:“我想給虎子配上盾斧。”

  李玄眉頭一挑,道:“那老道可以幫幫忙。”

  經過簡單的試錯,熔鑄出一些廢料之後,當天便通過倒模的方式,澆鑄出了一副盾斧,再通過反覆的鍛打成型。

  盾牌為圓弧形,直徑二尺三寸,重二十斤,像是一個球面。斧為單手斧,分兩塊,一塊斧刃,弧長約一尺一寸,刃長體短;一塊為棱形尖錘。合起來可以作斧、錘兩用,淨重約六十六斤。

  眾人都頗為狐疑,李玄更是直接開口問,“盾牌和斧子怎麽是這個樣?”

  別說漢末了,就是到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也沒有這種造型的。

  郭松輕笑道:“這種結構反震能力強,符合人體工程學。還要麻煩道長幫忙,弄個斧柄,把這斧、錘串起來。”

  “著。”李玄拿出一根寸許的木枝,生出數十根藤蔓,將斧、錘兩部分串起來,成為一把斧頭。藤蔓互相糾纏擰成一根“繩”,化作斧柄,長二尺一寸。

  隨後,李玄在盾斧之上施加符咒,提高耐磨性,防禦能力,及破壞能力。更重要的是便於使用,盾牌沒有系帶,而是通過能量固定在手臂。斧子則會在其他人使用時,重量瞬間增加百倍,就連郭松都無法移動分毫。

  可如此強力的裝備,名字卻特別土。王虎將它們命名為:“黑盾”、“火斧”,簡直不要太樸素。

  李玄道:“你可真是舍得。”

  郭松笑道:“道長也很舍得。”說罷,又吩咐鐵匠,“把這些廢料回爐,鍛造一些槍頭。”

  “諾。”

  得了新裝備,王虎很興奮。只是這東西和普通武器用法大不相同。李玄便指點了他一些小技巧,讓他正確的使用,利用好武器的特性。

  不日,李玄來告辭。

  郭松正在教新鐵匠打鐵,告訴他們鐵的熔點、合金的配比等科學知識。越是教,越是感覺到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他教的是一群高中畢業生,只要成績正常的,他們很快就能上手,因為他們知道鐵的基礎化學知識。

  人類科技的發展,是經歷過從工匠為主體轉為以工程師、科學家為主體的過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便是由一群經驗豐富的工匠發起的,

比如紡紗機,蒸汽機,大都是從工業實踐中總結經驗,加以改良。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是由工程師、科學家來完成,比如電能,內燃機,電話機,都是有著充分的科學理論準備,通過反覆實踐來論證科學理論,從而創造產品。  郭松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發展到互聯網時代的人,他的思維當然也是按照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邏輯來的。先通過研究客觀存在來積累理論,再通過實踐來證明理論的正確性。

  放到這個古典時代,則是一籌莫展。

  十三年前他教育土匪的時候,只是對手工業進行改良,馬鞍、脫粒機等東西,不需要什麽科學理論,只要把樣子做出來,就可以直接使用。

  但金屬的冶煉則完全是另外一碼事,要形成產業鏈,必須有理論準備。

  李玄道:“你如此謹小慎微,事必躬親,只怕是分身乏術,最後筋疲力盡。”

  郭松何嘗不懂這個道理,可他別無選擇,“不教不行!讓他們胡來,就是白費功夫。”

  李玄搖搖頭,他是仙人,對於這些繁雜的事務,當然是能省則省。“老道得了夫子恩惠,也助夫子成了三件事,算是兩清了。俗物繁雜,老道先告辭了。”

  “等等!”郭松叫住他,問道:“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鑄造出超凡的武器?”

  “兵者不祥之器。”李玄拒絕了,一下子飛出了幾百米,遠遠的傳來一個聲音,“下次再會,老道必帶走鍾離權。”

  基礎設施已經基本搭建了起來,只需要抓緊培訓人員,就可以進入正軌。每每發現自己現在要用的技術,都因為十三年前自己做了起步工作,並且堅持不懈的改良,以至於如今用起來得心應手,郭松都不由得心生自豪之感。

  工業技術是需要積累的,女媧村這十三年來積累的技術,已經足夠他領先漢末一個身位了。更好的飲食體系,更科學的工業體系,更高效的組織體系。

  這十三年,沒有白費。

  “夫子,我們的開支太高了。人太多,糧食少。”鍾離權拿著帳本,頗有些擔憂。練兵需要花錢,鍛造武器需要花錢,工匠、士兵都要花錢。但西柏亭的財務支出都來自於女媧村和郭松的積累。在消耗翻了數十倍,收入不變的情況下,財務很快就會緊張。

  “糧食還有多少?”

  “三萬六千石。我們的人口數量達到了一千七百五十四人。”

  漢代的一石,大約相當於現代的60公斤,三萬六千石,也就是2160000公斤糧食。一千七百五十四人,平均下來,一個人大約是1232公斤不到,普通人人一天消耗一公斤左右的糧食,起碼可以消耗三年。

  但做不到!

  糧食的腐敗,食用過程的浪費,高訓練的高消耗,都會讓糧食的損失數量遠超過數據計算。所謂的三年存糧,能撐過一年半,就要謝天謝地。

  “高粱呢?”

  漢末時期,高粱還不算在“糧食”的范圍內。即不能作為稅,也難以食用,種植面積也極小。

  “不過七千石左右。”

  對於女媧村能有這麽多糧食,鍾離權是非常驚訝的。要知道,在大部分情況下,普通人都是累死累活一年,只夠糊口,根本存不出余糧。雖然總量四萬石的儲備,也不過是三公四年的俸祿,可這只是一個小村莊而已。

  毫無疑問,女媧村不僅偷稅漏稅,甚至可能利用王大眼的權勢,從外頭低價收購了大量的糧食。這個村子從建立之日起,就一直在為戰爭儲備糧食。

  “高粱拿去釀酒,用酒換錢。”

  郭松放下帳目,很頭疼。王大眼這個狗日的,女媧村存糧的十分之九都被他調走了。這廝在三年前郭松死後,就有意識的將物資調往縣城,作為自己的基礎。不過也算他有點良心,還留了幾萬石。或許,在當時的王大眼看來,不過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而已。他應該是料不到郭松居然沒死,這些留下來的東西自然就會被郭松接收。

  “女媧村的體量還是太小了。”十三年來,女媧村一方面不納稅,另一方面倒賣糧食。可積累下來的財富也就這麽點。能維持一支一千人左右的軍隊,最多兩千左右的人口,支撐大約一年多而已。

  “等我們裝備配備齊全,就去討伐黃巾賊,收割他們的錢糧。”

  鍾離權道:“夫子,我覺得應該通知師兄弟們回來,他們讀了書, 學起來快。”

  “這件事暫時不急,我們先打好基礎。”郭松在女媧村的學生成年的大都舉家搬到了靈壽縣城內了。留在女媧村的學生大都才七八歲,勉強識字而已。至於外面的學生,平均年齡也不過十六七歲,未必能獨立。何況他們大都只是學了一年啟蒙知識,能有多少師徒之情也未必。

  不覺間,練兵已有二月,七百作戰部隊已經全部配備好了百煉鋼打造的長矛、佩刀、鎧甲。弓箭由於對材料極為苛刻,一時間難以配置。弓箭手也絕非朝夕間可以訓練出來,自然先往後安排。

  後勤隊已經熟練的操作獨輪車,安裝武器、馬具,修繕鎧甲,對於烹飪也基本熟稔,能迅速完成過濾水,挖爐灶,蒸饅頭等工作。

  五十偵查隊主要掌握基礎的隱蔽、統計、地圖繪製等內容,及時準確的報告敵方的數量、組成、距離等信息。

  五十工兵隊主要學習如何使用工兵鏟,如何搭建帳篷,組建雲梯,修繕道路等。

  由於人數少,各部隊能承擔的工作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故此也都需要進行作戰訓練,掌握基本的陣型,如何撤退,如何掩護等內容。

  除了基礎的技能掌握,最大的問題在於身體素質。盡管這些人都是優中選優出來的,但他們以前都餓肚子,區區兩個月的飽飯並不足以讓他們變得孔武有力,也難以和長期訓練的正規軍對抗。

  於是一個星期前,郭松在他們的飲用水裡,摻了大約二十公斤仙水,效用自然比不上王虎等人,卻也足以掃除他們身上的隱疾,迅速健壯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