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領主大鬧歷史三千年》第20章 毒計
  應天府朝堂內一片寂靜,眾臣聽聞上栗慘敗,傅友德身死的消息後俱是驚訝無比。

  李善長首先請奏說:“主上,經此一戰役,我軍實力大損。若再與漢軍惡戰下去,將會動搖國之根本。也許我們能以傾國之兵將陳漢完全消滅,但那樣我們自己也很可能元氣大傷。東邊的張士誠,南邊的方國珍,北邊的元廷必然會乘虛而入。最後就是個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結果。”

  對於李善長這番話,胡惟庸和劉伯溫都表示讚成附議。朱元璋心裡已經有了主意,但還是向他們問道:“那眾臣工認為應當如何。”

  劉伯溫答曰:“陳漢火器雖利,但經鄱陽湖一敗,人口財力都大減,兩三年間恢復不起來。我軍雖然暫時沒辦法吃掉他們,他們也無力全面襲佔我境。所以我軍策略可改成與西守東攻,與偽漢保持對峙,向東攻滅相對好打的張士誠。待我們解決江東福建後顧之憂,或弄到和漢軍同等火器後,再攻滅陳漢不遲。”

  朱元璋歎口氣說:“也只能如此了。孤當初認為這天下,也就陳友諒能配與孤較量下。滿以為陳友諒死後,就能一帆風順,掃平亂世,定鼎天下。卻沒想到張定邊,張必先也如此厲害。”

  “啟稟主上,據臣下屬在武昌城中的細作打探,這張定邊,張必先雖然位高權重,但並不是他們主政。那陳漢偽帝陳理年紀雖小,卻是在親政,軍國大小事務決斷皆出自他手或由他過目。”張中突然出列,向朱元璋匯報了武昌城細作的工作成果。

  “哦?竟然如此。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童居然如此厲害,那長大成年後還能了得?孤擔心的就是這個事,我們西守東攻幾年,他們恢復了元氣,那小子又長大成人更不好對付。我們即使有了更多的地盤和實力,對方還是很難對付啊。”朱元璋憂心忡忡的說道。

  胡惟庸此時微微一笑說:“主上不用擔心這個,我們可以讓駐守上高,高安的我軍兵將抄掠湖湘。”

  朱元璋不解問道:“我們這次不就是要攻掠湖湘,但是不敵漢軍,十五萬人大敗於上栗。怎麽你又要重來一次?。”

  “當然不是,我們大軍過不了萍鄉瀏陽一線,但湘贛之間山野荒蠻,我們大隊人馬是過不去。但小股人馬走那崇山峻嶺之中的小路,或晝伏夜出的從丘陵平原地帶潛伏過去難道還做不到嗎?待這些人馬進入湘東平原之後,焚掠漢軍腹地四境,讓他漢軍征不到糧招不到兵生不了娃,元氣就恢復不起來。那湘東湖南沃野千裡,漢軍又兵力不足,甚至地方上的青壯男丁都少,很難將我軍前去抄掠的兵將圍堵住。”

  朱元璋早就這麽打算,等胡惟庸說完,他卻帶著憂鬱的面容說道:“此計好是好,就是毒了點。”

  胡惟庸連忙說:“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主上要著眼於天下黎民百姓早歸太平,而不能只顧及湖湘一隅百姓。”朱元璋這才捋著胡子說道:“如此,孤也只能承受後世罵名了。”

  ……

  大漢陳朝三年秋,正是收獲的季節。湖廣一帶的鄉民正用官府推廣的一種畜力收割機收割糧食,這種收割機總會漏掉一些邊角,需要人工去收割,但還是節省了大量勞力。

  各縣各鄉的倉庫都逐漸被稻米填滿,百姓家中的存糧也豐富起來。就在這個時候,吳軍開始以小股部隊向湘東進行滲透和破壞。

  開始的規模是數百人一股,但隨之主持這個事務的沐英和藍玉發現數百人一股滲透過去的部隊很容易被對方發現和跟蹤,

還沒襲擊一兩所村莊,就被漢軍的騎兵部隊追上,隨即全軍被殲滅。  他們立刻改變了策略,將部隊規模弄的更小,而部隊數目弄的更多。往往每股只有幾十人的規模,最多不超過百人,果然起了效果,確實不再那麽容易被漢軍發現。

  即使漢軍內務軍遊騎發現他們,在大股漢軍趕來之前,他們也應該能焚掠完附近一個村莊,而後全身而退。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樣規模的部隊打下一個村莊都會有困難。

  黃瓦村是瀏陽河東岸的一個小村莊,有百余戶人口。但僅有青壯二十余名。其余的青壯有的陣亡在當年的鄱陽湖大戰中,有的如今在縣城的內務軍中從軍。今年若沒有官府無償借出的收割機和耕牛,騾馬,只怕今年的莊稼都難以收上來。

  這一天日頭偏西,忙碌了一天的黃瓦村村民們收工回到家中, 不一會炊煙從家家戶戶的灶房上升起。突然遠處傳來一聲尖嘯之聲,接著是一聲爆竹炸裂之聲,天空中一朵五彩煙花霎那間展開,煞是好看。但所有村民聽到這聲音,臉色都為之一變。

  這是一種特製的瀏陽花炮的聲音,整個漢國境內只有一種人允許燃放這種花炮。就是遊走在郊野中巡邏的漢軍斥候。這種花炮一但燃放,就標志著附近出現了滲透進來的吳軍部隊。

  ……

  黃瓦村南面,一隊吳軍步騎直向黃瓦村的方向撲去。隊中的一名總旗也聽到那瀏陽花炮的聲音,眉頭一皺,說道:“不好,大哥。我們定是被人發現了。”

  帶隊的把總卻不以為然的說道:“漢軍偵騎厲害,我們遲早要被他們發現。不過不要緊,等漢軍的大隊人馬趕來,我們早就將前面的村莊劫掠一空,燒成白地。然後隨便往幕阜山的那個深山老林子裡一鑽,就讓他們找去吧。

  另一名總旗嘟囔著:“娘的,就是壞了我的好事。老子多少日沒開過葷了,正要找幾個娘們泄泄火,這樣一來時間肯定是來不及了,只能做罷。老子報名參加這劫掠隊就是為了這等好事。”

  背對著他的把總眼中露出鄙視的眼神,口中卻說道:“行了,老三。我們多弄點銀兩和功賞。秦淮河上的姑娘可比這些村姑壯婦可人多了。”

  吳軍中基層軍官有拜把子的習慣。這三人便如此稱兄道弟。他們說著話,步伐卻不放緩,不一會就來到黃瓦村所在河灣的河灣出口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