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領主大鬧歷史三千年》第30章 大炮轟門
  無論這支漢軍小部隊前來攻打應天府的可能性有多麽小。劉伯溫還是不敢怠慢,將應天城附近的明軍駐軍又抽調來了一萬五千人,和城中原有的兵力合起來有近四萬兵力。應天府周邊還有大約五萬駐軍,他們可以一天之內趕至應天府。

  劉伯溫當然知道漢軍有過數次依仗犀利火器,擊敗兵力是自己數倍之敵的戰例。但那些都是在漢軍為守,己方為攻的情況下發生的。現在攻守異形,做為攻方,犀利火器的優勢就沒那麽明顯。況且,現在應天的兵力可不是漢軍幾倍,而是幾十倍。

  劉伯溫考慮再三,認為應天府已是萬無一失,這才去考慮如何殲滅這股深入自己腹地的“不速之客。”

  想到這,他立刻回想起多年前,朱元璋試圖利用陳友諒的朋友康茂才詐降,將陳友諒誘入秦淮河江東橋附近河面後,伏擊陳友諒的事。

  當年,陳友諒率艦隊進入秦淮河道後就發現有詐,迅速退出秦淮河河面,沿江繼續向北行駛。在北部石灰山與盧龍山之間的龍灣登陸。但在此,朱元璋還留有後手,石灰山伏有常遇春的三萬大軍,獅子山朱元璋親自帶兵設伏,終將陳友諒一戰而敗。

  主流史料卻記載,康茂才將陳友諒誘入江東橋,而後一夜之間將江東橋從木橋改為鐵石橋,以防陳友諒用巨艦撞斷。陳友諒上當,到達江東橋後發現是鐵石橋,不得已退兵時,於龍灣石灰山遭遇明軍伏兵大敗。

  陳理知道這樣流傳於後世的史料是胡編亂造出來的。不僅因為他有此世前半生的記憶,僅打開當下的應天城地圖就可以判斷出來。

  江東橋和龍灣就不在一個方位上,一個在西,一個在東北方。那麽在東北方設伏,卻將敵人誘騙到西邊一下是毫無意義的事。

  另外即使後工業時代的二十一世紀,沒有預先準備,一夜之間建起一座鐵石結構的橋梁也不是容易的事。

  實際上,當年的應天城只有江東橋附近的西城牆和龍灣兩個點適合陳友諒登陸攻城。陳友諒要攻入應天府,最簡便的只能是這兩條線路。否則只能讓兵士棄船登陸,深入陸地,迂回到鍾山腳下的應天府東南城牆。但他們不可能帶著笨重的攻城器械跨越眾多河汊溝壑,繞行這麽遠。那個時間也足夠明軍調動,半路狙擊他們。

  因此,當年朱元璋讓康茂才詐降反而顯得畫蛇添足了。

  當下,劉伯溫看著應天府的城防圖,捋著胡須呵呵的笑了起來。如今的應天府已不比當年,已修建起可能是當今天下最長的外城郭,將偌大的鍾山山嶺,石灰山山嶺都囊括在城中。形成了外城郭,內城,宮城三條防禦線。

  從長江水面攻來的漢軍還是只有兩條可選擇的攻擊路線,不同的是他們還需要先攻破外城郭。這給明軍足夠的應變時間。最終,漢軍要麽在東北面登陸突破外城,在外城郭與內城牆之間的郊野被明軍伏兵一舉殲滅。要麽在西面,漢軍艦隊突入外城水門後,將在外城與內城間狹窄的湖汊河道上被伏於兩岸的亂炮擊沉。

  劉伯溫暗自想到:【這股漢軍不攻應天則已,來了必叫他們有來無回。而後老夫即可提兵西進,解聖上之困。】

  但是實際情況遠超出劉伯溫想象,這支漢軍選擇了一條劉伯溫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攻城路徑。

  黎明時分,“轟”,“轟”的一聲聲巨響將睡夢中的劉伯溫從床上驚醒。他心知事情有變,連忙一把推開侍寢的小妾,從床上翻身跳起。

洗漱間,就有令兵急匆匆的來報:“大人,不好了。漢軍已開始攻城。”  “知道了,不必驚慌,一切都在老夫意料之中。他們從什麽地方攻我外城。”

  “啟稟大人,漢軍戰船正在炮轟儀鳳門。”

  正將毛巾浸入水盆的劉伯溫一愣,呆立了幾息。續而哈哈大笑說:“此等雕蟲小技,怎能誆過老夫。漢軍只不過是聲東擊西罷了。他們的真正攻擊目標肯定不會是儀鳳門,必定在他處。傳我軍令,各軍各營不必慌亂。務必各盡職責,堅守本處,無令擅自調兵者,殺無赦!”

  劉伯溫如此說是有道理的。儀鳳門所在的這段城牆,沒有外城拱衛,因為它是緊靠長江江面而建。但這一小段城牆卻修建的異常堅固, 高大無比。全部是用石條糯米漿所鑄造,而且兩端分別有獅子山和繡球山所依。

  為了防止江面上敵軍直接用樓船攻城,城牆距離江岸有五十步的距離,這五十步恰恰是密布在城牆上碗口巨銃的射程范圍。這個地帶沒有任何建築和植被,被明軍布滿了拒馬,若是有人從此登陸,這裡就將變成血與肉的修羅場。即便敵軍拚死撞破城門,突入城中,那城牆後面就是應天府大營所在。兩側獅子山與繡球山上亦有駐軍營壘,四面火銃,火器,弓弩圍射之下,斷無活物可存!

  ……

  “轟”…”砰”又是一發重達數百斤的實心鑄鐵彈丸被加農重炮射向儀鳳門那厚重的石製城牆。隨著鐵石撞擊的巨響,碎石四處飛濺,蹲伏躲藏在城垛後的明軍兵士也感受到城牆在微微顫栗。但那城牆看上去除在牆面上留下一個彈坑,卻是沒有其余變化。

  “又打偏了,再調!”一條漢軍“混江龍”巨艦上的炮長叫道。原來他們要炮擊的不是城牆,而是城門。除了十幾們瞄射城門的加農重炮,就屬那些發射開花彈的臼炮最為忙碌。

  各種口徑的臼炮一起開火,將各種尺寸的開花彈傾瀉到儀鳳門的城牆城頭之上。猛烈的炮火中,那些擺放在城牆牆頭的碗口銃被氣浪卷到空中,而後重重的砸了下來。不時,還有被炮彈炸碎的人體掉下城頭。

  城頭的明軍兵卒已是失魂落魄,大都人連跑都跑不動了,雙手抱頭堵耳,蜷縮在城垛後,瑟瑟發抖,祈禱炮彈不要落在自己附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