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眼見沿途漢軍都是堅壁清野,恐怕自己還沒到沔陽,就斷絕了糧草,被迫撤軍。索性斷了沿途劫掠補充補給的念頭,抓緊時間埋頭趕路,向沔陽城疾行而去。
到了第四日,一萬明軍終於兵臨沔陽城城下。常遇春遠遠的看見沔陽城的城牆,心中暗叫一聲【苦也,這等堅城憑自己萬余人兵力如何拿下?】
那沔陽城城牆高大,與武昌城不相上下。城外有寬大的護城河。遠遠可以望見,城牆上布滿了碗口青銅大銃。城頭巡邏,背負火繩槍的漢軍內務軍兵士絡繹不絕。
常遇春的任務本就是撓掠,所以也不可能隨軍帶著重型攻城器械。這種有重兵布防的堅城要靠自己這萬余步騎強攻下來,想也不用想。
旁邊的副將看出他的焦慮之情,雙手抱拳說道:“大人不必憂慮。聖上命我們撓掠沔陽,並沒有說一定要攻破沔陽城。此處已是沔陽境內,我們只需抄掠其四境鄉野既算完成聖上交待任務。聽說陳友諒的祖墳也在此間,若我軍能找到,以刨墳相威脅,還能迫使龜縮堅城中的漢軍出戰。”
常遇春聽了前半句話還頻頻點頭,聽完後半句話。他將眼睛一瞪吼道:“胡說八道,這種掘人祖墳的事,豈是本將能做的。聖上也斷不會有此想法。”那副將聽常遇春發火了,連忙止住話語,不再言語。
“傳本將軍令,大軍抄襲沔陽四野。碰到塢堡小城據點,皆不破不歸。破城之後,搶光所有能帶走的糧食,男女老少全部殺光,房屋莊稼全部燒光。”
一名親衛提醒說:“將軍,這是梅雨季,莊稼青苗還燒不著。”常遇春鼻子哼了一聲說:“總之,就是盡力破壞漢軍的人口,財產,糧食。”
“那我們是不是要分兵行動?”副將問道。
一般而言,這種劫掠為提高效率當然應該是分兵而為。但常遇春思索片刻後說:“不分兵,全軍整體行動。我們深入漢軍腹地,也不知道那些城池中,漢軍的實際布防。若我們分兵了,很可能會被他們傾城而出的漢軍各個擊破。另外我軍是運動做戰,隨時都要轉移。一分兵就難以重新集結調度。”
城頭的沔陽府執政官看著萬余明軍離去,並沒有欣喜之情。他向一兵司都尉問道:“這明軍去的方向有哪些我府鄉鎮縣城?”
“啟稟大人,這明軍是往東南方向而去,沿途鄉鎮有龍王溝,小黃灣,青魚嘴,陳家堖…”
“停,這陳家堖可是聖上老家和祖墳所在?”
“正是。”
那執政官一拍大腿叫聲:“不好。他們若是去毀聖上祖墳該當如何是好!”
都尉眼中也流露出驚懼之情,急忙說道:“不如我們調集城中兵力去攔截他們吧。”
執政官連連搖頭說:“因為此前抽調大量兵力去協防各鄉鎮塢堡,這城中現在只有三千不到的內務兵,以火槍之威守城有余。但在野外去攔截萬余精銳明軍步騎,無異於雞蛋碰石頭。”
都尉也急了,說:“若真被明軍將聖上祖墳刨了,我等可就是難辭其咎!”
正在二人左右為難,焦急萬分時。一名令兵跑上城頭稟報說:“報…啟稟大人,有支朝廷的援兵抵達城下,他們說是專門為圍堵入寇我江漢腹地明軍而來。”
“可否驗明印信,別是明軍來詐城的。”
“印信皆無異常,他們是隸屬朝廷的近衛軍,單兵裝備清一色的【漢陽造】,兵員全部車載,還有裝著新式火炮的戰車。
明軍斷無可能由此裝備。”漢軍將士將卻月城出品的燧發槍均稱為漢陽造。 “啊,是近衛軍。哎呀,這真是雪中送炭,來的真是時候。速速開城門,請他們進城議事。”沔陽府都尉高興的說道。
……
隨著“砰”的一聲悶響,已經攀爬到龍灣溝塢堡牆頭上的一名明軍百戶感到自己肩頭一麻,而後是鑽心的劇痛,從塢堡的牆頭掉落。掉落的瞬間,他看見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將一支探出崗樓垛口的銃管收回,那銃管還冒著縷縷白煙。
百仗外,常遇春端坐在一個小馬扎上,用佩刀柱著地,一動不動的注視著戰局。塢堡外,明軍屍體橫七豎八,亦有不少被斬殺的漢軍和民兵屍身掉落堡外。
這個塢堡有二十名沔陽府的內務軍火繩槍手協防。此時他們已陣亡大半。戰局已經激烈到白熱化程度,火繩槍,土銃聲,手榴彈的爆炸聲逐漸少了下去。雙方已進入肉搏階段, 成群結隊的明軍繼續利用數百臨時打造的簡易雲梯,向塢堡的寨牆上攀爬。
參予攻打塢堡的只有兩千人。戰場的外圍,還圍著層層疊疊的明軍八千步騎。龍王溝塢堡內的人們顯然是被放入一鍋正在燒煮冷水中的魚蝦,被屠戮殆盡是遲早的事。
一騎偵騎突然快馬飛馳而來,列陣的兵將們迅速給他讓出一條道來。
他快馬來到常遇春近前跳下馬來,慌慌張張的喊道:“報…報,啟稟將軍,有一支漢軍正迅速向我軍接近。”
常遇春內心一陣悸動,臉上卻不以為然,撇了一眼那偵騎說:“慌什麽慌,來者有多少人馬?”
“只有約千余人,但…但裝備精良,應該是漢軍最為精銳的近衛軍。至少也是國防軍。”偵騎如實告知。
常遇春眼睛一亮,雙目頓時睜的老大。他心裡迅速盤算起來【裝備再如何精良,也就千人而已,在自己萬人大軍面前不過是大象面前的一隻螞蟻。自己若能將其殲滅,繳獲他們的精良裝備,豈不比屠滅幾個塢堡,殺戮一些平民百姓功勞要大?名聲也要好?】
塢堡寨牆牆頭的廝殺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一名衝上牆頭的明軍把總揮舞利刃,連斬三人。一名倒地的老頭用把鐮刀斬入了他的一隻腳跟,痛的他一下坐到地上,又用手中利刃插入老頭胸膛。一支火繩槍的銃管悄然伸到他腦後,發出一聲悶響,噴出一股白煙。
在這關鍵時刻,明軍軍陣中傳來撤兵的銅鑼聲。常遇春要撤圍去攻那千余來援的漢軍。